合肥市科技“创新高地”典型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科技“创新高地”典型案例分析
“发车!”9月3日上午,安徽省首条自动驾驶汽车5G示范线在合肥市包河区开通。
随着一声令下,十余辆自动驾驶汽车驶入4.4公里示范道路。
起步、加速、转向、靠边……如果不是事先知情,你很难想象,指挥车辆的是“电脑”而非“人脑”。
在合肥,类似的创新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早些年,对于这座千年古城,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包公故里”,是“三国旧地”。
曾几何时,再提及合肥,“创新高地”成了大家的“新共识”。
诚然,近年来,当地主要创新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
“创新高地”究竟有何“创新密码”?日前,记者走进这里,一探究竟。
领跑:龙头企业“各领风骚”
近来,不少市民发现,在合肥地铁的部分站点,安检变得不一样了。
以往,乘客要经过安检门、手持金属探测器两道安检,随身物品还得过X 光机;而现在,人包不用分离,以正常步速穿过一个类似房间的设备,即可完成安检,全程不超过3秒。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套名为“被动式太赫兹安检系统”的设备具有非接触、通行效率高等特点。
而据设备商、位于合肥的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振利透露,对于非金属
物品,该设备也“毫无压力”。
这一点,是金属检测仪做不到的。
“太赫兹是介于红外和微波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对于衣物,它有很好的穿透性,但却很难穿透液体、胶体、金属等材质。
正是利用这样的特性,我们研发了这套安检设备。
”据赵振利介绍,公司成立4年来,不仅让客户看到了太赫兹应用于安检的优势,更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牢牢地攥在手里。
博微太赫兹产品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博微太赫兹供图“市场份额的‘领跑’,得益于技术的‘领先’。
”赵振利对记者说,博微太赫兹脱胎于中电科38所,拥有一支超300人的研发团队。
今后,公司在研发上将“往高频走”,把设备做得更小、分辨率提得更高、成本(售价)控制得更低。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在安徽省、合肥市采购支持下,我们不愁市场。
”
就在博微太赫兹开启研发新阶段的同时,10月9日,位于合肥经开区的蔚来汽车中国总部正式启用。
从先进制造基地落子,到中国总部落户,蔚来与合肥的关系,从“合伙人”变成了“一家人”。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说,“蔚来中国将努力为合肥参与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
蔚来的努力,有目共睹。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品牌累计
交付26375台,已超去年全年。
其中9月交付4708台,再创新高。
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
蔚来供图
在合肥,像博微太赫兹、蔚来汽车这样的科技型龙头企业还有很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涌现出一批在行业中拥有话语权,“各领风骚”的企业。
在“创新高地”的建设中,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为,企业既是创新的动力源泉、重要阵地,更是体现创新价值的载体。
企业创新在壮大自身、推动行业进步的同时,还把“合肥”的名字写进了行业发展史,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数据显示:2019年,合肥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39户,较2016年几乎翻了一番,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8位。
预计到今年底,中国声谷入园企业突破1000家,年产值1000亿元。
中国声谷供图
伴跑:创新载体“百花齐放”
龙头企业领跑,创新载体伴跑。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合肥,园区、基地、平台、众创空间等各式各样的创新载体有很多。
在推进应用创新、成果转化、集聚发展等方面,它们“功不可没”。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是我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的国
家级产业基地。
在人工智能产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发展进程中,它既是见证者,也是助推者。
2013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声谷”项目正式落地。
彼时,为项目设定的目标,即依托科大讯飞在语音产业上的领先优势,通过招商、孵化、投资等方式,加速人工智能项目向这里集聚。
“现在来看,当初的愿景正一步步实现。
”“中国声谷”运营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龙头企业更强了,2019年科大讯飞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00.79亿元、8.19亿元,而2013年仅为12.54亿元、2.79亿元;另一方面,小企业长大了,一批企业完成了从“想法”到“产品”的跨越。
“截至2019年底,园区企业数突破800户,年产值突破800亿元。
”
当然,在入园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语音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其他细分领域的尝试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我们力争到年底,完成入园企业1000户、年产值1000亿元的目标。
”上述负责人说。
中安创谷科技园。
中安创谷供图距离“中国声谷”不远,中安创谷科技园一期已经完工,不少企业正装修入驻。
纽交所上市公司、全球智能可穿戴龙头华米科技无疑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企业。
“我们与华米有着深度合作,并非是园区和企业那么简单。
”安徽
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芳告诉记者,中安创谷与华米科技联合设立了安徽首家专注智能软硬件领域的孵化器“中安华米硬客公园”,公司股东安徽省投资集团还与华米共同发起了规模10亿元的发展基金。
王芳说,通过“投资+孵化”模式,该产业链已集聚上下游企业近百家,年产值近百亿元。
走访中记者明显感受到,创新载体“百花齐放”,最大的受益者是科研和创业人员。
“它为科研项目落地提供了一个平台”“它在资金上扶持、资源上嫁接,这对创新创业项目是很关键的”“创新载体带来的集聚效应,让我们觉得‘创新创业不再孤单’”……这些话,是记者在采访中最常听到的。
截至目前,合肥共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0个,各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2个。
助跑:党委政府大力支持
“近年来,合肥主要创新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
”接受本网采访时,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刘爽用一组组数字展示了“创新高地”究竟高在哪。
作为继上海张江之后、我国第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些年,合肥重大原创成果加速涌现;集聚各类人才190万人,其中在肥服务的“两院”院士126人;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选首批国家
战新产业集群,入选数位居全国城市第4,省会城市第2。
与此同时,2019年全市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2.5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4倍;全市吸纳、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分别达252.56亿元、22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5%、15.9%。
数据是喜人的。
那么其背后,又有哪些原因呢?毕竟,几十年前,合肥与创新完全不搭界。
事实上,通过几天的采访,记者已经有了答案。
那就是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这一点,从50多年前拥抱中科大,并举全市之力支持便能窥知一二。
当初,有人觉得合肥的这笔“买卖”并不明智,但眼下,包括中科大在内的高校、科研机构已成为合肥源头创新,以及发展战新产业的“主力军”。
用刘爽的话说,在合肥不少重点产业企业的核心岗位,都能见到科大人的身影。
7月9日,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国盾量子挂牌上交所科创板,成为“量子科技第一股”。
陈浩摄大力支持还体现在合肥为科技创新、战新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以支持创新企业挂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为例,去年,合肥明确,对挂牌企业分阶段给予500万元的奖励资金,较往年多出200万元。
照此算来,合肥企业挂牌科创板后,将从省市县三级财政拿到不低于1000万元的奖补。
截至目前,在已经完成科创板挂牌的6家皖企中,有5家来自合肥。
前不久,
合肥一则关乎重点产业发展的新闻“霸了屏”:合肥正式启动“链长制”,由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担任12个重点产业链的“链长”。
其中,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担任集成电路产业链“链长”,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担任新型显示产业链“链长”……
按照相关设计,“链长”听起来不大,但职责却不少。
在从业者看来,此举既体现了合肥对重点产业、战新产业的重视,还能从全市层面协调资源给予产业发展支持。
创新是一个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
即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合肥全市上下没有松懈。
“在前不久于合肥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
’这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合肥市有关负责人指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安徽自贸区挂牌的背景下,合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我们将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抓手,把‘创新高地’城市名片擦得更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