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最新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经典题型汇编(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地最新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经典题型汇编(答案)
一、太原市2015 2016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 题。

【正宫】小梁州九日【注】渡江二首(真二)
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航,烟水茫茫。

白云西去雁南翔,推篷望,情思满沧浪。

东篱载酒陶元亮,等闲问过了重阳。

自感伤,何情况,黄花惆怅,空作去年香。

[注]九日:重阳。

8.此曲上片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6分)
9.此曲下片为什么说黄花“空作去年香”?请简要分析。

(5 分)
8. (6分)前两句以茫茫秋江反衬一叶孤舟,写出了凄凉孤独的心境;(2分)云去雁翔,写出了自己漂泊在外不能归乡的伤感;(2分)末句融情于景,一个"满"字,写出了自己浓浓的情思。

(2 分)
9. (5分)用拟人手法(或移情于景)表面上是写黄花虽有去年芳香但今无人欣赏因而心生惆
怅,(2分)实际上是写自己远在他乡而不能赏菊,只能任菊花白白飘香。

(2分)侧面(或通过想象)表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1分)
二、广西柳州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1月份模拟试卷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华清宫三首(其一)
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8.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氛围?(5分)
9.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2016年广东惠东普通高考测试题(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9题。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

此生长接淅①,与君同是江南客。

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②,唱我新词泪沾臆。

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

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

《竹枝词》、莫徭③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①接淅:行色匆忙。

②挂席:挂起帆席,准备启程。

③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

8.概括这首词上片的行文思路。

(5分)
9.“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

(6分)
8.先写梦中泛舟震泽、波浪滔天的景象,再写眼前庐山倚天雄奇的景象,最后感慨人生到处奔波的境遇。

9.比喻。

以“飞梭掷”喻梦中迷离幻象、眼前庐山清景,随着短暂相聚的友人即将离去而转瞬即逝。

四、广东省汕头市2016届高三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泥溪
【宋】洪咨夔
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

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①轻。

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

谁家刚齐②饼,味过八珍烹。

【注】①笑窝:同“笑涡”。

②齐:(jì)调和味道。

8.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颔联。

(5分)
9.诗人为何“屡问程”?请结合诗句分析其“问”的原因。

(6分)
8.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淡红色的野花比作酒后脸上泛着淡淡红晕的少女,(1分)将水面泛起的涟漪比作少女脸上的浅浅笑涡,(1分)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春夏之交的傍晚,泥溪路边野花娇美动人、溪面静中有动的景象,(1分,说对其中一个就给1分)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和内心的闲适愉悦。

(1分,喜爱或愉悦有其一即可)
或: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将野花、溪流当作少女来写:野花在余晖下呈浅红色,说成是酒后泛起淡淡红晕(1分);平静的水面泛起涟漪,说成是脸上露出浅浅笑涡(1分)。

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春夏之交的傍晚,泥溪路边野花娇美动人、溪面静中有动的景象,(1分,说对其中一个就给1分)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和内心的闲适愉悦。

(1分,喜爱或愉悦有其一即可)补充:
1)赋分情况:修辞1分,分析各1分(共2分),作用1分,情感1分
2)修辞手法:
①答出比喻或拟人(1分);
②答出比喻或拟人,外加其它修辞手法共不超过2种的也得1分,超过2种手法不得分。

3)修辞手法分析(2分):
①能答出本喻体之间相似性得满分(1个1分共2分);
②能答出“野花”“溪流”人格化特点的得满分(1个1分共2分);
③颔联第一句答比喻,第二句答拟人而分析对应合理的得满分;
④修辞手法回答正确,分析出现“张冠李戴”情况的可给1分(如,修辞手法写拟人,分析按比喻进行分析时,则分析部分得1分);
⑤回答“对仗”“对偶”分析到位,2个得分点共3分最多给1-2分,分析不到位不给分。

4)修辞手法作用(1分):
能答出意象特点就可得1分,如:只答出“野花”或“溪流”中任一形象特点则得1分。

从形象的神态、姿态或画面感,或氛围特点等均可得1分。

5)情感作用(1分):
①答出“喜爱”“闲适”“愉悦”“开心”均可;
②拔高文意不给分,如:热爱“祖国”山川胜景;“归隐”,对“自由的向往”等。

9.①诗人因为贪看泥溪美景,一路不时在树荫下停驻欣赏,误了赶路;(2分)②因为夕阳西下,天色昏暗,(2分)③因为乡村人家已经在做晚饭,飘出了让人觉得比珍馐佳肴还美味的饼的香气,让人顿觉饥肠辘辘,(2分)因此屡次询问轿夫还剩下多少路程。

补充:
1)赋分情况:三个原因,答出1个得2分,三个共6分。

2)原因
①围绕“贪景误途”、“日落问途”、“饥饿问途”则可。

②关注关键词给分:如答“因贪恋泥溪美景,不知不觉夕阳已西下,误了赶路”可视为答对2点,给3分;
③若仅摘原诗句答对“原因”而没有分析,则每一个原因只给1分,如答“斜阳塞轿明、喜阴时休驾”、给2分。

但抄最后两句“谁家刚齐饼,味过八珍烹”则不给分
五、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摸底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南宋诗,完成8~9题。

寓居吴兴
曾几
相对真成泣楚囚①,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②,落日孤云始欲愁。

[注] ①楚囚:《左传》载楚人钟仪被俘事,此指渡江南逃。

《世说新语》载:晋室南渡后,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②荆州,指汉末王粲见天下大乱,遂去荆州依托刘表。

8.请指出这首诗颔联的妙处,并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8.①构思巧妙,“但知绕树”对“不解营巢”,自嘲无能,慨叹生活困难。

(2分)②用语巧妙。

“但知”“不解”,用语自然,却极富表现力,写出了自己漂泊无依,处境艰难的窘迫;运用比喻修辞,把自己比喻成绕树的飞鹊和不善营巢拙鸟,表达了无处安身,处境艰难的伤感;用典,借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典故,写自己颠沛流离,无处栖托,表达惆怅与不平的情感。

(答出2处给3分)
9.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忧国忧己的伤感之情。

(2分)江北江南,音讯断绝,成了两个世界,眼前的秋风秋雨,凄清悲冷,自己不能滞留于此,秋风秋雨,既表现自己悲秋的愁闷,也暗指国家风雨倾覆的时局;国家破亡,自己想如王粲投靠刘表一样,依靠某个有权势的人,获得暂时的安定,但也是梦想,他放眼遥天,只见到夕阳西下,孤云飘浮,不觉油然而生漂泊落魄、徘徊郁郁的愁情。

(4分)
六、2016届衡水高三年级大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

天边行①
杜甫
天边老人②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注】①此诗当作于764年,当时杜甫复自梓州来阆州,拟由嘉陵江入长江出峡。

此诗为杜甫重到阆州时作。

当时当时吐蕃犯境,陇右失守,被战争波及的民众背井离乡,骨肉分离。

②天边老人:杜甫自谓。

8.诗歌首联“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9.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人临江“哭”的原因有哪些?(6分)
七、2016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西湖春日
王安国
争得①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巇崿②,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注释】①争得:怎得;②巇崿(xīè):指山峦。

8.本诗的颔联、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西湖怎样的特点?(6分)答:
9.诗的尾联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
8.(6分)额联颈联四句,一句一景。

描写寺院香火之盛,在春烟氤氲中响起茶鼓((1分);楼台于夕阳斜照中酒旗招展((1分);起伏的山峦被“杂芳”熏染,花香四溢(1分);西湖之上水面平静、画舫来去划出层层涟漪(1分)。

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各种角度,动静结合,描绘出西湖一派赏心悦目、春意盎然的旖旎风光(2分)。

(意思对即可)
9.(6分)尾联抒写诗人对西湖的总体感受,意义上同首联呼应,措辞上也同开端吻合(1分)。

诗人说,人生难有杜牧之才,人间却幸有蓑衣和苇笠,他在湖上题诗,就算才情不够,也要驾起渔舟作一名钓翁。

诗人眼望西湖风光,恋恋不忍离去,产生了栖身湖山的凝想和雅志((2分)。

“幸”、“且”两词,回应上文“争得”。

使结构紧严,浑然一体(2分)。

(意思对即可)
八、宁夏银川一中2016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11分)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

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

风力偏狂。

一年佳节过西厢。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概括(5分)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

(6分)
8.①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

②羁旅在外的哀愁。

③思亲怀乡的苦闷。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
9.①比喻。

如“山远翠眉长”,远望寒山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将青翠的山气比作“翠眉”,展现了重阳登高的美景。

②拟人。

“菊花清瘦杜秋娘”一句,写菊花清瘦,赋予菊花人的特征,“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

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将词人内在的羁旅之愁形象化、外在化。

③以乐景衬哀情。

面对“山远翠眉长”的重阳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高处凄凉”,使他不忍细睹,美景更衬词人的愁闷之苦④触景生情。

“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得满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2分)
九、河北省唐山一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卜算子张元斡①(宋)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①张元斡,宋代爱国词人。

8.该词上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
9.请分析该词最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

(6分)
8.示例:诗歌描绘一幅凄凉、幽冷(清幽、静逸也可)而又朦胧辽远的秋夜泛舟图(1分)。

一、二句: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营造出凄凉、幽冷(清幽、静逸)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与沉重(2分);三、四句:用“明河”“(秋)月”“苍山”等意象,营造出朦胧辽远的意境,体现作者报国之志难以实现的悲愤无奈(2分)。

9.①用典,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却难以实现的内心的悲愤无奈。

(3分)
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衰退国势的内心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3分)
十、深圳市2016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偶成①
(明)袁中郎
谁是乾坤独往来,浪随欢喜浪悲哀。

世情到口居然俗,狂语何人了不猜。

彭泽②去官非为酒,漆园曳尾③岂无才。

百年倏忽如弹指,昨日庭花烂熳开。

【注】①李贽睥睨一世、顶天立地的人格精神和直抒个体赤子之心的“童心说”之文学主张,引起了少年才子袁中郎的强烈共鸣,他写下了多首对李贽表达钦敬的诗词,《偶成》是其中的一首。

②彭泽: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著有《归去来兮辞》。

③漆园曳尾:用的是《庄子》中“曳尾于途”的典故,常用来比喻虽显身扬名于庙堂之上,但丧失了自由,不如过贫贱的隐居生活而得逍遥全身。

8.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5分)
9.诗的最后一句“昨日庭花烂熳开”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一句的意思,有人认为是“人生短暂但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也有人认为是“人生短暂,但只要如那秉天机得地气的庭中花卉,自得自在地开放过,就不虚此生”。

你认可哪一种说法?请联系诗歌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6分)
十一、浙江绍兴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回头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0-21题。

(7分)
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六出玉盘金屈卮①,青瑶丛里出花枝。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②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醵③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注:①卮:酒杯。

②水沉:沉香木。

③酴醵(túmí):花名。

20.这两首诗共同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特征。

(2分)
21.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5分)
20.晶莹澄澈(冰清玉洁)幽香弥漫
21.同: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水仙花如“玉盘”“玉肌”,表现了水仙花花瓣的晶莹澄澈之美。

(比喻1分,分析1分)
异: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用“自信高群品”,敢于“与江梅相并时”表现花的清香。

②第二首则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水仙花与酴醵、寒梅对比,衬托水仙花的幽香。

(拟人、对比各1分。

语言表达通畅、准确1分)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卜算子
张元幹①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②月满空,斗③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①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②明河:即银河。

③斗:指北斗星
8.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使用准确生动,试作简要赏析。

(6分)
9.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作简要分析。

(5分)
8.①“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3分)。

②“迷”字描写水面迷雾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3分)。

9.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2分)②寓情于景(融情与景或情景交融),描写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的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3分)。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白鹭亭
方岳①
最花芦叶老风烟,驶上秋城思渺然。

白鹭不如如许事,赤乌②又隔几何年。

六朝往事秦淮水,一笛晓风江浦船。

我辈人今竞谁是,只堪渔艇夕阳边。

[注]①方岳出身干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能赋诗,时人称之为神童,南宋绍定五年中进士。

因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敢于斗争,多次遭到权奸贪吏的诬陷和打击,仕途坎坷。

②赤乌:传说中的瑞鸟。

8.首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在全诗中有何作用?(5分)
9.联系下文,具体分析诗中抒发了作者哪些“渺然”之思?(6分)
8.描绘了一幅荻花飘飞、芦叶衰残、风烟迷茫的秋色图。

(2分)作用:交代了登亭的季节,渲染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孤独悲凉的感情基调。

(3分)(意思对即可。


9.白鹭无知,赤乌难见,暗含时事多艰、国势衰微之叹;(2分)六朝往事随水流逝,空余晚风长笛江浦归船,饱含历史兴亡之感;(2分)我辈兀奈,只堪与渔艇夕阳为伴,抒发壮志难酬之悲。

(2分)(意思对即可。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8~9题
昭君怨
马洪
路远危峰斜照,瘦马风尘衣帽。

此去向萧关?向长安?
便坐紫薇花底,只是黄粱梦里。

三径易生苔,早归来。

8.简析词的前两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6分)
9.结合全词,简析“三径易生苔,早归来”两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5分)
8.答:这两句词语言凝练,全由名词组成,六个名词形成六个典型意象,写尽求仕路途的艰难;(3分)塑造了一个为功名而(骑着瘦马,衣帽满尘,于斜阳残照中,在漫长而艰险的路途上)艰辛奔波的落魄者的形象。

(3分)
9.答:在词人看来,求仕艰难,即便寻得功名,也终究不过是黄粱一梦;(2分)与其为仕途而在外奔波劳碌,不如放弃那虚浮的功名,早日归隐家园。

(3分)
8、①主题都是表达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思想。

(2分)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1分)
②《南园》连用反问,直接表达上战场为国建功,自己也可画像挂入凌烟阁,获取万户侯之爵位的渴望。

《马诗》借骏马带上金笼头在边关大漠肆意驰骋来表达内心对功业的渴望。

(2分)
9、①《南园》直抒胸臆,(1分)“吴钩”“收取关山”等直白的语言,痛快淋漓的表达作者内心思想;(2分)
②《马诗》托物言志(1分)通篇用比喻,借骏马带上金络脑来间接的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抒情委婉,耐人寻味。

(2分)
十五.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1) 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隔”字的妙处。

(3分)
(2) 第二首诗结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3) 这两首诗在描写景物时都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5分)
10. (1) ①“隔”字使飞桥和野烟交相映衬,形成一个完整画面。

②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

③写出了隔着野烟看桥的朦胧美。

(每点1分)
(2) 对青溪的喜爱,(1分)自甘淡泊、有所寄托的情怀。

(1分)
(3) 动静结合。

(1分)《桃花溪》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

(2分)《青溪》第三联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第四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一动一静,极为传神。

(2分)(举一例即可。

答其他手法如移步换景等,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十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自遣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8.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有何异同。

(6分)
9.《自遣》一诗在情感上和字词运用上“重迭之中有变化”,请针对其中一方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
8【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答案】相同点:这两首诗都含有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思想。

(2分)
不同点:前者说花儿与少年,所以“莫待无花空折枝”颇有不负青春、及时努力的意味;(2分)后者取象于放歌纵酒,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颓唐情绪。

“今朝有酒今朝醉”让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激之情(如答放纵自我、享受生活亦可)。

(2分)
9【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

【答案一】情感上重迭而富于变化。

(1分)首句说的是得意时诚可高兴,失意时也不必悲伤,次句则是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2分)。

三四句“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

总之,从头到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2分)。

【答案二】字词上重迭而富于变化。

(1分)首句前四个字与后三个字意义相对,而二、六字(即)重迭,次句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也悠悠,“多”“悠悠”重迭形成同意反复。

(2分)三四句句式相同,三句中“今朝”两字重迭,四句中“明日愁”三字重迭,但前一个“愁”是名词,后一个则是动词,词性亦有变化。

(2分)
十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只消闲处过平生。

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

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8.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送别,却无哀伤之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6分)
8.答:(1)想象、虚写。

前两句回忆二人当年的快乐时光,写出往昔生活的美好。

(1分)(2)比喻、对偶。

“晚山”对“秋水”,“翠”对“明”。

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净,生动传神。

(2分)
(3)设问、以景结情。

结尾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回答了前一句的设问,即这秀美的山水将伴你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蕴藉,耐人回味。

(2分)
9.答:(1)上阕劝慰祐之看淡名利荣辱,秋饮美酒,夜吟佳句,人生态度淡泊旷达,不因失意而哀伤。

(2)下阕前两句回忆往事,小窗风雨、对床夜谈的温馨和深情冲淡了离愁,情真而不流于感伤,清丽洒脱。

(3)最后三句写祐之虽独自上路,但有明媚的山水千里相伴,不会因旅途孤独寂寞而哀伤。

(每点2分)
词意:无论在朝为官,还是隐于山林都是幻梦,何必为宠辱得失自我惊扰(皆要宠辱不惊).只愿秋饮如同甘露之美酒,夜吟冰雪之诗句,以此悠闲过一生.犹记得小时候,窗外风雨,两人同宿夜语的手
足情谊.送行路上,牵挂前方不知有谁继续陪伴你.山色青翠如黛眉,秋水如同镜子清澈无波。

(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
十八、安徽省合肥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

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②凌波:水面之上。

8.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

(6分)
9.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

(5分)
8.(6分)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

(2分)“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2分)“无情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

(2分)
9.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3分)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

(2分)
十九、湖南省2016届高三四校联考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8.两诗都是写待客之作,两诗中诗人和客人的关系如何?请根据诗意简要分析。

(5分)
9.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各有怎样不同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8.刘诗写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既有对访客的盼望,又流露出有客来访的欣喜,还体现了好客之情。

“青苔黄叶满贫家”,表明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也表现因家贫不能周到待客的歉意,流露出浓浓的好客之情。

(2分,“盼望”“欣喜”和“好客”答出其中两方面得1分,结合内容简析1分)可见两人关系是非常亲近和融洽的。

(1分)杜诗虽始终恭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