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基于“诗意”内涵的诗歌课堂教学探微_人教版新课标-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基于“诗意”内涵的诗歌课堂教学探微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对诗歌阅读有着明确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那么,如何让诗歌教学既体现课标要求,又赋予诗味呢?笔者认为,不妨从“诗意”的含义出发,依据诗歌丰厚的内容、优美的表达、独到的情思,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让师生一起爱上诗歌。
“诗意”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解释:1.诗的内容;2.诗思,诗情;3.诗的意境。
由此确定诗歌教学的基本要素:把握诗歌具体内容;感受诗歌的抒情意味和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从而引领学生亲近诗歌、喜爱诗歌。
现以人教版《斗笠》为例,探析基于“诗意”内涵的诗歌课堂教学。
一、以诵读为手段,读厚诗歌内容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非常抒情地说:“朗读可以让儿童步履轻松,好像漫步在天然的牧场,诗本身的诗意与纯净,会给儿童的心灵涂抹一层诗意的土壤,让朗读护卫他们的精神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放飞心灵的诗性的精神家园。
”读,是学习诗歌的不二法门,也是营造诗化课堂不可或缺的基本途径。
1.从读得通到读得自然
读通文章是学生学习文本最基本的要求。
例如,教学《斗笠》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掌握并正确规范地书写“笠、戴、蘑、菇、袭、熄”,积累“我的词语库”。
在扫除生字障碍后,让学生通读全诗,不读破句,从而达到流畅地朗读。
2.从读出点到读出面
《斗笠》这首小诗,以四句为一段,共有五段。
五段诗呈现了异曲同工的内容要点:斗笠——戴——头顶——故乡的一朵蘑菇——你不斜的身影;斗笠——编——鸟鸣——故乡的声音——滑进你的梦境;斗笠——靠——热土——故乡的温暖——会感到春意融融;斗笠——伴——花儿——故乡的芬芳——拍打城里的每扇窗棂;斗笠——戴——月亮——娘心尖的一点亮——成为一盏不息的灯。
这些都是诗歌中的亮点,充满着诗歌的艺术魅力,作者王宜振自己也说:“这些隐
藏在字里行间的亮点,往往由奇特的瑰丽的意象组成,一连串的闪光点,有时显得‘妙语连珠’。
”“一个个亮点产生的冲击力和穿透力像一个个‘抓手’,抓住了读者的心,使读者感到一种阅读的快感和美的享受。
”通过朗读这些“点”,学生的心里会刻下美丽的印记。
倘若我们再将这些“点”串联起来读,眼前仿佛是母亲在孩儿临行前的声声嘱咐,又好似身处异乡孩儿的款款追忆。
景情相融的瞬间,母亲、故乡的颜色厚厚地涂抹在孩儿的心间,浓重而永不褪色。
3.从读到景到读到画
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多姿,形象而鲜活,所谓诗情画意。
《斗笠》中将有形的景致和无形的景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画面联翩的艺术效果。
“故乡的一朵蘑菇”“不斜的身影”“编进的鸟鸣”“故乡的声音”“你的梦境”“故乡的热土”“故乡的温暖”“春意融融”“故乡的花儿”“城里的每扇窗棂”“一轮月亮”“一盏不息的灯”等,都被“这顶斗笠”严实地笼罩着。
如果说单一的一个景致只能撩拨读者眼神的话,那么翩跹的画面则撩动了读者的心灵,拨响了读者感情的琴弦。
“诗情”与“画意”的融和,让课堂充满了温馨的气氛。
二、化形象为抽象,体会诗歌情思
北宋词人贺铸在《青玉案》里写道:“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闲情”本来是抽象的,但贺铸用了三个意象草、絮、雨,就把抽象的“闲情”形象化了。
现代诗歌的表情达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依具体形象,理情感脉络
朱光潜先生曾说:“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
”乡情和母爱本是个宏大的主题,如何以微观事物加以淋漓地表现,这需要诗人对事物有超强的敏感度。
王宜振正是这样的诗人。
孙绍振先生在《跨越时代的童诗——序王宜振<适宜朗诵的100首童诗>》中这样感叹:(诗歌中)形象的密度和比喻的精度,语言的灵性,尤其那种想象,常常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几乎每一首都有令我惊异的地方。
《斗笠》中有着密集的形象,形成了丰厚的情感脉络。
以“故乡”为轴心——戴上“斗笠”也就带着“故乡”了;戴上“斗笠”也就牵着“故乡”了;戴上“斗笠”也就离不了“故乡”了。
乡情、母爱是那放飞的风筝的线,而这些独具鲜明个性的形象,是线上闪着熠熠光辉的珍珠。
2.抓主体形象,直觉诗歌情感
《斗笠》中每个诗节的首句都是“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间隔五次,以排比的方式反复咏沓,充满着强烈的抒情效果。
一个称呼“孩子”,表达着亲切、真挚、不舍、叮嘱、祝福、希望等丰富的情感,这是怎样的一句呼唤啊;一个动作“戴”,或由母亲替孩子戴上,或是母亲交给孩子,孩子自己戴上,“戴”得厚重而深沉,“戴”得用心而用情;一个指示性代词“这”,强调事物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更显这份“情”的唯我独有;一个名词“斗笠”,朴素而富有特镜效应,“这顶斗笠”实在是一个感情的筐。
它装着“你不斜的身影”,编进“故乡的声音”,采到“故乡的温暖”,“闻到故乡的芬芳”,还装着“娘心尖的一点亮”。
反复诵读这句诗,“孩子—斗笠—故乡—母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作者的故土情结和深深的母爱毫无掩饰地喷薄出来,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三、由联想接想象,感诗歌之境
1.联想——形相似意相连
联想是实在的。
《斗笠》中将两种形似的物象连接成五组,达到抒情效果:“蘑菇”与“身影”,“鸟鸣”与“梦境”,“热土”与“春意”,“花儿”与“窗棂”,“月亮”与“灯”。
这样,将看似无关的两种物象,由于共同的故乡情结而充满了人性的力量;将本是普通、平凡的事物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情感的烙印;将本是生活中的一般图景点染上了思想的色彩……
2.想象——神相似情相鸣
想象是虚幻的,仿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也不是信马由缰;能激发想象的语言也定会是与读者的感情相通相惜的。
多少次,我们看见自己“不斜的身
影”,是什么时候落进了妈妈的梦里?多少次,在我们的梦境里响起了昔日的声响?多少次,我们也在那个“寒流袭击的冬夜”煎熬,或在享受“春意融融”?多少次,我们床边的窗棂传来“滴答滴答”的声响?多少次,我们渴望心头有一盏不灭的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斗笠》的每一个诗节仿佛也在诉说着我们自己的生活,足的远行或是心的远行,都无法躲闪开母亲那温柔的视线,也都无法挣脱故乡的胸怀。
阅读中情感的共鸣,让我们尽情地想象“梦境”,想象“春意”,想象“芬芳”,想象“灯”的温暖……并填补着诗歌文字间的无限空白,让文字彰显着无尽的张力,诗歌阅读由此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