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的成因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公德的成因和分析
公德,即公共社会公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社会公德延续至今,它并不是千古不变的,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社会公德也有自己的发生法展过程。
社会公德,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社会公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公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社会公德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远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基础p93)
社会公德最早出现在先秦思想家老子的《社会公德经》中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讲的是人要尊道贵德。
老子在古代讲究的是仁义,他推行仁政,他认为只有仁厚的君王才不会有战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这样才能促使社会社会公德的形成。
在奴隶社会时期,社会公德则以维护或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为基本内容。
奴隶主阶级公德公开把奴隶蔑视为特殊“工具” 和“财物”,强调其对奴隶主绝对服从的社会公德义务。
与此相反,奴隶阶级则不断强化改变自身非人地位的社会公德心理和社会公德行为。
在这个时期社会公德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人们自觉的社会公德意识也逐渐形成。
社会公德被统治阶级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在封建和社会主义社会中,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社会公德已不能再成为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而社会社会公德的涉及范围和意义人在不断发展。
社会社会公德渐渐地成为了约束人的基本规范,但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经济基础先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公德。
在同一社会形态中,不同阶级或人群还会有不同的社会公德。
对于统治者,他们的社会公德是社会统治阶级的社会公德,同时被统治者则是从属者的社会公德。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德是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
它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创造的精神产物。
目的是使被统治者自愿的放弃自己的利益,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阶级的奴役。
因此阶级社会的社会公德往往是一种最卑鄙的双重标准,对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行为规范。
统治阶级往往把自己的利益等同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被统治者的个人利益无条件的服从虚幻的集体利益(即统治阶级的利益),甚至必须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的生命。
对于我们而言,社会公德是什么呢,讲个小故事:冯骥才刚到汉堡时,跟几个德国青年驾车到郊外游玩。
他在车里吃香蕉,看车窗外没人,就顺手把香蕉皮扔了出去。
驾车的德国青年马上“吱”地来了个急刹车,下去拾起香蕉皮塞到一个废纸兜里,放进车中。
对他说:“这样别人会滑倒的。
”在美国的餐店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吃完东西要把用过的纸盘纸杯扔进店内设置的大塑料箱内,以保持环境的整洁。
为了使别人舒适,不妨碍别人,这叫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的形成与身处的社会也是有很大的原因。
有人说,美国人的文化很浅,但文化很好。
我十分赞同这见解。
教育好,可以使文化浅的国家的很文明;教育不好,却能使文化古老国家的人文明程度很低,素质很差。
教育中的“德”,一个重要成分是公德。
公德的根本是重视他人的存在。
美好的环境培养人们的公德,比如说清洁的新加坡,有随地吐痰恶习的人也不会张口把一口痰唾在光洁如洗的地面上。
相反,混
乱肮脏的环境败坏人们的公德,比如纽约地铁的墙壁和车厢内外到处胡涂乱抹,污秽不堪,人们的烟头乱纸也就随手抛了。
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世上万事皆同此理。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为文明礼貌。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
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
一个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
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都应该按这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
人要有良好的文明环境,就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正像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首先我们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分辨是非善恶、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得到完善。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还是那就话:“文明礼仪我先行”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我们整个校园的素质、整个城市的素质、整个中国的素质才会在真正意义上进步与提高。
近些年,由于市场大潮的冲击,由于教育的上的失误,有的人道德滑坡,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道德评价标准失衡。
遵守社会公德在一些人眼里变得不值得重视,甚至会认为讲公德吃亏;自私自利的行为变得不臭,甚至认为是当今社会做人的行为准则。
社会上产生这种胡涂观念的人不少。
我们一起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社会公德要求来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
一旦社会公德被破坏,必然导致人们行为失范、社会混乱,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老百姓。
遵守社会公德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
如果认为讲公德吃亏,大家都只顾自己,吃亏的将是所有的人,也包括自己。
比如,在一个居民小区里,你也乱倒垃圾,我也乱倒垃圾,弄得臭气熏天,蚊蝇孳生,闻臭味的是所有的住户,带着细菌、病毒的蚊蝇也不会选择窗户。
如果大家都保护环境卫生,受益的是每家每户;如果有一家只顾自己,这家就成了害群之马。
此外,我们还应想到,一个人如果从小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社会,不顾他人,这个人能在社会上立足吗?哪个群体里欢迎这样的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对自私自利都嗤之以鼻。
在学校里,自私自利的学生在班集体中处境十分尴尬。
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社会公德,关系到他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能获得满意的社会角色地位,从而必然影响他的身心发展和事业发展。
因此,必须从小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作者:周逸文机械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