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支出的乘数效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公共支出理论是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总量宏观的公共支出,公共支出结构具有个 量微观特征,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 度,从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不亚于公共支出规模的 影响。公共支出结构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调整 , 不同形态的公共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 也不相同。 按照乘数效应理论增加公共支出虽然可以扩 大市场需求促进供需平衡,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 结果,我们还需要考虑现实中的其他因素,避免 乘数效应之间的相互抵消和排斥,按照实际适当 增加公共支出,运用多种手段扩大市场需求,实 现供需平衡
公共支出?
是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所安排的支出。公共 支出可以确保国家职能的履行,政府经济作用的发挥,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可以支持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壮大。
公共支出乘数效应?
指政府公共支出变动引起的社会总需求变动对国 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影响程度。 一个部门或企业的投资支出会转化为其他部门的收 入,这个部门把得到的收入在扣除储蓄后用于消费或投 资,又会转化为另外一个部门的收入。如此循环下去, 就会导致国民收入以投资或支出的倍数递增。
班 组
发言人: PPT制作人:
组长:
材料收集: 审查修改:
乘数效应
公共支出 乘数效应
财政政策
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 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 程度。 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 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 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财政政策乘数是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其 中包括财政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乘数效应是 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
案例:
1998年,为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中 国政府将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到1万多亿元,其 中预算决定铁路投资增加450亿,公路投资增加 1800亿。这一措施明显带动了国内钢铁、水泥等建 筑物质的市场需求,为经济正常运转提供了良好契 机,使中国经济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 年全国性特大洪灾的双重冲击下仍保持较高增长势 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7.8%的增长速度。 1万亿元虽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如果不能合 理安排这笔支出的使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 、分布散的经济体来说,效果不会如此显著。在内 忧外患之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前进,其重要原因 除了1万亿元支出的直接影响外,还得益于它印发 的另一种间接效应,即公共支出的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是制定宏观政策要考虑的因素。
乘数效应的应用
1、乘数效应是制定宏观政策要考虑的因素。当政府投 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 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公 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 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2、在管理中某一政策的实施是否也具有乘数效应。比 如一个促进销售计划的实施,管理者希望这个计划可以成 倍的增加,但是结果往往发现,如果没有其他的策略实施 的配套,乘数效应很难实现。再比如管理者采取激励政策, 但是最好的结果也可能只是对某些具体的行为产生效果, 而持续的激励或者自发的激励效果却不可能实现。因此, 管理者希望能够实现一个乘数效应,即一种措施产生多重 效果。
乘数效应不是一劳永逸的。乘数效应是包括一系列的措施在里面的。只有这些相 应的配套措施发挥了功效,乘数效应才可能发生功效的。所谓的配套措施是使当 初的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发挥的配套措施,比如管理中的激励措施,如果单纯的激 励是不可能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继续发挥作用的。必须要相应的比如企业文化等 的配套才可以的。只有做好相应的这些措施效果才可能发挥的。
案例
2001年,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两栋大厦被摧毁。当美国人沮丧万分 时,有些不识趣的经济学家说这次恐怖袭击对美国的宏观经济大有好处。
他们的理由是美国国会批准了400亿美元的紧急预算,这些钱创造了第一轮 的需求和增收,估计一年内就会见效。这个开支增加又会继续创造下一轮 的需求。经济学家经过一番推算后认为,在美国经济目前不景气的时候, 这400亿美元的增加开支,可以使国民生产总值最终增加1000亿美元。在一 个经济已经不景气的时刻,财政开支的增加不失为一剂强心针。
财政支出总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分析
财政支出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共同需 要,但是却可以为私人生产提供必要的 条件,降低私人生产的成本、提高私人 生产的效率,因此财政支出规模的适度 扩张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是相当必要的。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财政支出存在“挤出 效应”,即财政支出扩张将引起利率上升 ,利率上升又会抑制民间支出,特别是 会抑制民间投资的增长,从而阻碍到经 济的增长。
1万亿元投资用来购买生产物资,形成社会需求的 第一次扩张,同时这1万亿元的货币转化为生产资 本,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等形式流入生产 要素者手中,使居民收入增加1万亿元。随着收入 的增加,居民消费也会增加。假定居民的边际消 费倾向为0.8,那么居民会将1万亿元中的80% 用来购买消费品,这又相当于用8000亿元购买生 产这些消费品的生产物资,结果又将以各种生产 要素收入的形式使生产要素所有者收入增加8000 亿元,并形成社会需求的第二次增加……如此类推 下去,1万亿元的公共支出实际上会产生5万亿元 的社会总需求(按照公共支出乘数效应的公式计 算)。这就是所谓的乘数效应。
约束条件:
在认识到积极财政政策所发挥的有效作用的同时,我 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积极财政政策的初步执行结果与 拉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预期目标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这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行财政体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约束 条件,制约着政策效应的发挥。这些约束条件主要包括如 下几个方面:
1、政府投资(购买)的乘数效应不足。 2、二是税收负担方面的约束。 3、三是转移支付方面的约束。
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效应
以货币的乘数效应为例: 政府发行一百万流通货币,这些货币都以工资的形式到 了个人的手中。假设这笔钱大家都没花,存进了银行,那么 现在就有一百万货币。然后银行把这笔钱中的一小部分(假 设是十万)作为存款准备金(央行规定的,为了防止突发情 况要求银行必须存留的现款数目),剩下的九十万贷出去了 。那么,现在就变成了,市场中有银行里的一百万存款,跟 贷到企业手中的九十万。至此,发行的一百万流通货币,在 市场中起了一百九十万货币的作用。 再假设企业将到手的九十万花出去了,全部购买原材料 了,那么原材料的厂商就获得了九十万现金并将其存入银行 ,银行又可以把其中的大部分贷出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 反复。最开始的一百万现金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派生,发挥着 远远不止一百万的作用。
乘数效应在现实中是否能取得理论中的效果?
我国古代有很多乘数效应的例子, 比如古代忠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 是一种乘数效应,对于忠孝者而言, 君或者长辈对他们的教育或者激励 也仅仅限于几次偶尔的说教或者奖 赏,但是这种思想却一直延续下去。 达到了很好的乘数效应。
管理中某一政策的实施是不是具有乘 数效应呢?
也有人根据乘数原理的提出了相反的结论。乘数原理既然可以放大好处,也 可以放大坏处。那几栋大楼很值钱,里面死伤的各路精英更是无价之宝, 所以美国经济将会节节败退,进入恶性循环。 然而事实证明,美国经济在“9.11”之后,既没有突飞猛进,也没有一败涂地。 两种结论都错误了吗?或者乘数效应错了?
启示
乘数效应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会失之毫厘,差 之千里。 其实,问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乘数效应” 不止一宗,而是无数宗。不是说“乘数效应”不存 在,而是说不能只盯着一宗“乘数效应”。要知道 ,无数宗“乘数效应”会互相抵消,会互相排斥, 其结果是无法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