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听课评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听课评课稿
语文听课评课稿15篇
语文听课评课稿1
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学习上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很短,因此,在三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如如老师的课堂就让我们体验着快乐和活跃。

特别是她的识字教学环节,每处都体现出“以趣为本”的思想。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开始,陈老师就把画面定格在美丽大森林。

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慢慢增长,课堂的情趣多了些许期盼。

而在接下来的识字教学中,陈老师通过数学题引入、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游戏形式,调动兴趣。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

在在本堂课上,陈老师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数学题目,捉迷藏等。

将这些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三、找寻构字规律,乐于发现。

深层次的学习兴趣应该能够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成功者。

陈老师的识字课堂就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欲望。

用数学的方法识记汉字,对孩子们来说是个非常新鲜的玩意儿。

他们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而这种方法竟能让他们认识那么多新生字,还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同。

他们个个跃跃欲试。

而得到肯定的孩子获得了心灵上的满
足,在满足中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乐,之后他们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
同样,作为班集体的个体,会因为同一个生字有这么多不同的精彩的理解而丰富自己的思维,让整个课堂显得生机勃勃,让每个学生个体都成为真正的发展主体。

四、阅读巩固识字,延伸课外。

语文听课评课稿2
徐老师针对我的课提了三点要求:
1、继续加强教材、文本的研读,了解语文本体目标是什么
2、熟悉课程标准:低段、中段、高段
3、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目标明确,有针对性(或者针对语文知识,或者针对句子内容的了解、句式的模仿)
叶老师意见和建议:
1、2—4段每一段的结构都是总—分,第一句总起句概括了下面内容的意思。

教师应该要帮助学生领会到这一点,对这种段落结构有所了解。

2、第二段读句子,层次、目标不清晰。

比如:第一次读“银杏叶”和“枫叶”的句子,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二次读让学生想象着画面,读出感情。

也可以小诗的.形式出现,师生合作读文。

第三次把两个句子比较读,找出相似的结构。

再让生用填空的方式,背诵这两句优美的句子。

第三步进行仿写:“它把_______(颜色)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

”后面的仿写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提高。

徐老师教学中段语文教学中,记叙文中语言的表达特色和段落结构是重点:
1、学字
通过抽学生(特别是朗读水平不太好的)读课文,既可以检测学生是否读准字音,也可以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

2、学词
尤其是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或者创造语境,也可以设计一些语境,帮助让学生了解掌握。

3、学句
第一步可以先让学生通过交流,解读这句话的意思。

如:“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让学生说说在讲什么?有的会说是讲“银杏树叶子”,有的会说讲“秋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也可以围绕“五彩缤纷”让学生选一种颜色说说“它把什么颜色给了谁?”第一次读句子,定位在让学生把句子读通顺。

第二步可以从表现形式出发,让学生想想为什么“红色”给枫叶,“黄色”给银杏树,“金黄色”给田野,“橙黄色”给果树?注意搭配的习惯性和科学性。

第三步可以积累写“银杏叶”、“枫叶”的句子,从填空的形式直到完全放手让学生背诵。

(1)仿写环节,也应该由易到难,第一步先让学生完成“它把_______(颜色)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

”后面的仿写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提高。

4、学段
以第二段句子为例,请学生读一读写“银杏叶”和“枫叶”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先写银杏叶的句子,再写枫叶的句子。

(从夏天的炎热到冬天的凉爽)
语文听课评课稿3
朱老师在执教该课过程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首先,朱老师设计的复习巩固部分有一定的梯度又实在。

这个环节的每个词语都是经过老师深思后选择的。

它们中既有“着急”和“焦急”这对近义词,又有“一定”、“一闪一闪”中“一”的不同读法的设计。

其次,朱老师在上课过程中积极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

她尽力结合小学生爱鸟的实际,借助课件为学生创设情景,尽力营造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入情入境积极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大胆想象,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兴趣。

再次,朱老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着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语
言。

如:小鸟看见鸟妈妈时会说些什么?你对小鸟有什么美好的祝愿?看看大哥哥大姐姐的在爱鸟行动中,你们想对身边的小伙伴说些什么?等多出的说话训练设计都对学生的思维与语言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朱老师从身边入手,让学生跟着电脑老师学一学生字的笔顺,学生模仿着描一描,写一写。

用这样方法学习生字有利于学生对生字巩固,也容易操作。

语文听课评课稿4
上午听了三节课,熬到第三节时,终于是语文课了,很期待。

崔久云的课是我读高中时的理想中的语文课:一位美女老师,然后在课堂上“谈点情说点爱”,搞点类似的小活动。

我一直觉着上这样的语文课肯定很爽。

不幸的是,教我语文的是一位酷爱古文的男子,并且性格刚烈、暴躁。

于是,我没能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而培养成了单调和刻板的性格,只对一些艰深、艰涩和枯燥的文字感点兴趣。

就这样,对语文我一直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有一天能听一节享受型的课。

今天,这个愿望算是实现了。

很多年后的一个场景:暮春、江南、山野、中午、女教师,终于圆了我高中时期的一个梦。

多少年后,再看看当初曾梦想的语文课堂,很有感慨。

就像一个老人回忆自己的初恋一般,总带有着强烈的沧桑感。

可是,多少年的理性习惯以及当下的职业训练,又让我对自己经历的课堂享受有一点思考:当时爽了,并不一定过后就快乐。

从女教师说起——
崔久云老师,课堂的驾驭和上次相比,有较大的改观。

这次基本去掉了“隔”之状态,走向了课堂的娴熟与自如,基本是自己掌握着节奏,要快就快,要慢就慢,很有女性主义的'风采。

课堂语言多情、煽情并带有一种媚惑,很有“挑逗性”,学生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被感染,不被动情。

尤其是声电的使用,配上老师深情的声音,多情的文字,整个情景就是一首现代诗。

这堂课,真是迷离而炫美,这是我想学都学不来的。

从教学目标说起——
从昨天之后,我在观念上开始有了一个强化:关注课堂背后的内
容。

于是,我就想这节语文课背后的支撑是什么,老师的语文观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老师想教给学生什么?一节课后学生和没上课前相比有什么改变,哪怕是极其细微的。

我自己先给崔久云老师的课进行一个定位和梳理。

崔久云老师其实已经非常清楚地亮出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学会体会《青玉案》中的“愁情”。

我觉着这个目标相当明确具体,但有个地方的措辞我觉着可以再明确一点,可能更好。

“学会体会”不如简洁成“体会”,因为“学会”后面一般接的都是什么什么方法,当然接宾语“愁情”在语法上不能说错,可容易产生另外一种含义。

体会愁情,也就意味着这堂课是情歌体验型的,是和学生进行情感分享,分享词中的情感资源。

这应该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从教学实际说起——
整堂课,崔久云老师围绕着“读”,进行设计,我觉着这死死地抓住了诗词教学的要义,并且也符合教学目标的设计。

我自己也非常认同诗词教学一定要读、反复地读、深入地读、丰富地读,虽然我自己以前在课堂上也没能很好贯彻这一要点。

读,既可以是方式也可以是内容。

但如果老师有自己的预设内容,那自然是根据老师的内容而读。

崔久云老师这节课是要学生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愁情”,那么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有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呢?我觉着努力了,还不够,还不充分,还不饱满。

因为到后来,甚至读过两遍之后,老师一直在用“闲情”这两个字,并且是反复不断地用,这就会产生一种强化的错觉: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体会《青玉案》中的闲情”。

可“闲情”和“愁情”,我认为还是不太一样的,是有区别的,至少两者的情感内涵不是能相互叠加的。

这就使得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没有达到水溶交融、无缝对接,有一丝的错位。

从文本分析说起——
《青玉案》的内在文本是什么?我觉着可以这样理解:横塘路的空间距离和主体间的情感距离的合影而产生的情感激荡。

愁之因、愁之果、愁之状应该是本词的内在逻辑。

按照这个理解,“愁情”确实应该是词之眼。

不由得想起昨天听华哥的课,“柳永的愁是怎样写出
来的?”这个问题是个核心问题,进可攻写作角度,退可守文本分析层面。

词,这种长短句,和诗还是有着不同,凭我粗浅的感觉是:情感的形象化处理在词中俯拾即是,词更多更平常地使用这一方式,这是其一;词的内容更容易景化,也就是说更容易进行“现场还原”,这是其二。

这两点使得词有极其丰富的镜头感,所以王兆鹏的《唐宋词讲演录》里动不动就说可以把这首词拍一个某某DV之类的话。

回到的本节课,崔久云老师较好地握住了这一场景,并用相当优美而纯情的描述来进行画面再现,我觉着这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同时也稍感遗憾的是,如果在情景再现的过程中,能再多一点语言的品味,并且用愁情进行点睛,可能会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诗词,吟不尽,说不完,关键看老师讲什么、教什么,能否落实教学目标,这就是我听这节课后的一点反思。

语文听课评课稿5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想看看吗?
1、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交流。

3、揭题:今天,我们要认识的3位声母宝宝就是g、k、h。

4、你想先认识谁?
指名一生随意选择,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乐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运用“你看到了什么”的导向性体验,诱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动机,使学生进入了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

]
二、学习g、k、h:
(一)学习g:
1、谁会叫它的名字?指名范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3、名字会叫了,再看看它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
4、引导编顺口溜。

(生:像个9字g、g、g。

生:像个花环g、g、g。


[评:通过说说自己的发现,即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记住了形,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

]
(二)学习K:
1、出示蝌蚪,问:它叫什么名字?
2、指导发好“k”的音。

3、开火车读,同桌对读。

4、g、k对比读。

5、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K?
(三)、课中操,拍手念儿歌。

1、出示:哥哥有只小白鸽,小白鸽爱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听了笑呵呵。

2、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这里让学生拍手念儿歌,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学拼音的枯燥泛味;二来可以把刚学到的声母g、k在儿歌中进行复现;三来为引出声母“h”做好了铺垫。

]
(四)、学习“h”:
1、让我们来认识最后一位新朋友,它就是“h”,谁来当小老师?
2、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

3、记清形。

(五)、指导书写。

1、师范写、讲解。

2、生描红、仿写。

三、复习巩固:
1“考一考”游戏。

每人拿着卡片,离开座位,去考考其他同学,同时也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挑战。

2、“一对一”游戏。

老师读什么声母,学生就找出什么声母。

[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复习巩固时进行重复单调的训练,往往达不到目的,而采用游戏的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四、总结。

总评:
一年级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有困难,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

《语文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地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语文听课评课稿6
每次听姚老师的课都会有许多启发。

她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我看来,她既像是一个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大将,又像是一个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母亲,让人不禁陶醉于她的课堂。

这次听了姚老师上的《行道树》,同样也让我有许多收获。

总的感受可以用“高效”两个字来概括。

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流畅,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语言生动丰富,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教学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下面我就谈谈感受最深的三点,也就是姚老师在课堂上关注的三个方面的有效性。

一、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认为姚老师的课堂提问就是高效的。

比如,文本解读时姚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选择下列句式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A、读了“ ”,我仿佛看到了“ ”。

B、读了“ ”,我体会到了“ ”。

C、读了“ ”,我不理解的是“ ”。

这三个句式看似零散,其实很好地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性,A句
式是引导学生关注行道树的外形,BC句式是引导学生关注行道树的内心和品质。

于是之后归纳行道树是一列怎样的树也就水到渠成了。

又比如,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句话是难点,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呢?姚老师采用的是分层提问,各个击破的方法,也就是抓住了“神圣”、“痛苦”、“深沉”这几个关键词分别提问:什么样的事业是神圣的?为什么神圣的事业会痛苦?深沉是什么意思?能否找出它的同义词?之后又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把对这句话的理解整合起来。

这种先分后合的提问方法正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无疑是高效的。

二、关注学法指导的有效性。

我们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也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

姚老师就是这样做的。

比如,她在文本解读这一环节刚开始时就不失时机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找答案。

又比如,学生齐读课文后,姚老师及时作出评价:读得整齐,响亮,但是行道树的.感情没有很好体现出来。

这一评价其实也渗透着朗读方法的指导。

相信这些学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将会受益匪浅。

三、关注课堂拓展的有效性。

目前,有一些课堂拓展存在着偏差,只是为拓展而拓展,拓展的内容与文本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

而姚老师的这堂课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却能够和文本有机整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境界。

她首先设计了第一个小环节:面对行道树,请你选择一种修辞,用形象的语言,对他们说一句心里话。

(学生当堂写并交流)我觉得这个设计不仅能以读促写,也能以写带读,让学生在写中更深刻地领悟行道树的内心和品质,也就是对文本解读的延伸和深化。

接着又设计了第二个小环节:社会上有没有像行道树那样的人呢?这是对前面这个环节的进一步延伸:由对行道树内心和品质的领悟延伸到了无私奉献这一类人,这就很好地把文本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融合。

总之,这是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是谈了自己感受最深的三点不成熟的体会,还望在座各位老师指正。

语文听课评课稿7
《放飞蜻蜓》评课5月13日,听了沈玉芬老师的《放飞蜻蜓》第二课时。

这一课叙述了陶行知先生发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呵斥,没有批评,而是因势利导,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有关知识,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了蜻蜓的一个小故事。

在课上,沈老师跟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亲切的态度,启发引导的巧妙。

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位离他们原先较遥远的先生。

可亲可敬的陶先生就这样走进了学生们心间。

沈老师在学生的座位间穿梭着,倾听着,启发着,点拨着。

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沈老师突出了“慈爱”、“小心”、“商量”、“抚摸”等词语,同时也突出了“七嘴八舌”、“入神”、“放了它”等词语。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讨论。

学生进入角色,边读文、边体悟,因此学生能独立思考,体悟得较深,讨论时也是有话可讲。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沈老师出示了图片,让大家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并让他们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临下课时,沈老师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陶行知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

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语文听课评课稿8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感到特别高兴与欣慰,因为小丽老师的课总算顺利地上完了。

如果说,课上得还算成功的话,我最想感谢的人就是刘主任和我们年级组的每一位老师,刘主任的工作那么忙,事务那么多,却隔三差五地询问课的情况,帮助我们协调上课的时间、准备上课的桌椅;我们组的老师们更是齐心协力,帮着出谋划策、完善教案。

在这里,我代表小丽,向刘主任、向我们组的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谁的本领大》这是一篇饶有趣味的童话故事,记叙了风和太阳的两次比赛:第一次比谁能脱下孩子的外衣,第二次比谁能让船行得快些。

这两次比赛,风和太阳都是一胜一负,从而揭示:风和太阳各有所长,不能以胜利傲视别人,也不能因失败妄自气馁,应当清醒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的道理。

课文情节对比分明,语言富有个性,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小丽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

我认为,本课时教学最大的特色就是:真正把阅读课上成了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不离课文、不离读书,从课文中质疑,又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读的能力。

读,贯穿本课教学的始终。

1、读的方式多,有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还有分角色朗读等。

2、读的次数多,涉及面广,课堂上书声琅琅,读书声此起彼伏。

3、读的要求逐渐提高,先读通读懂:风和太阳第一次比什么?怎么比的?结果怎样?准确感知语言所传达的信息,把握课文内容;再读出感情:如“这有什么难的?”“看我的吧!”感受风的狂妄,太阳的得意,读出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最后读出神,如课文的最后,太阳说:“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啊!”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以及言外之意。

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正确看待自己,对待别人。

更重要的是,在整节课中,学生一直处在乐读的状态下。

课标指出: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有乐趣才会喜欢。

如何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小丽老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运用激励性
的语言,奖励性的手段,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享受,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就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就一定会喜欢阅读。

另外,我认为这节课还有以下几个亮点:
1、目标意识强。

记得学校在落实“减负增效提质”规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深入探讨,既要着眼于宏观,又要具体到微观;既要有明确性的目标认识,又要有具体的行动策略,从教学源头上确保教学质量。

在具体备课过程中要做到“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方法)”。

小丽老师根据课文内容以及课后习题的提示,在上课前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待别人。

(3)会用“觉得”造句。

在上课时,她不忘脑中的标,胸中的本,目中的人,运用手中的法,一步步引导学生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2、训练意识强。

课标指出: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会用“觉得”造句。

小丽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我觉得”来做评价性的语言,还不时引导学生用“觉得”说话。

正因为有了教学过程中的熏陶和实践,所以小练笔中的作业,学生才能信手拈来,精彩纷呈。

老师最后的结束语看似不经意,实是点睛之笔,显示了她较强的训练意识。

3、注重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篇课文记叙了风和太阳的两次比赛,两次比赛的内容不同,结果不同,但比赛的过程相同,故课文在叙述上也基本大同小异。

所以,小丽老师在设计时,重点指导学生学习风和太阳的第一次比赛,然后指导学生按照提供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第二次比赛,为学生的自学搭建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