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一个古老的命题——教学相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相长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阅读了郭思乐教授写的《教育走向生本》,有很多感想。

虽然书中很多例子都是在讲小学里发生的教学案例,但是在我看来,高中课堂也完全是可以借鉴的。

特别是书中提到一些教学思想,对我很有帮助。

如书本上有一段说:抛秧的启示——尊重人的内部自然。

他是这样写的:
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

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更多。

年年得年年,人们照此办理,但禾苗的产量依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

这种技术,是把过去从田里拔秧改变为用育秧盘里培育的块状秧苗,把插秧改为抛秧。

农民们于是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姿态优美地抛出秧苗,这样做,带来了丰收。

细思之,在拔秧和密植插秧中,固然贯注了我们的丰收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抵触了秧苗的自然意志。

反之,小块状抛秧符合秧苗的生长规律。

这是因为它不像拔秧那样地折磨秧苗的根系,而是保护了它的自然生长。

同时,秧苗的增产主要是靠分蘖,分蘖需要空间,细密的插秧恰恰分割了这样的空间,而反之,抛秧则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类比到教育上,我们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机械地完成我们给予的任务,这似乎达到了教师教的目标,学生学到了相对应的知识。

然而,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活动就被局限在这个细密的棋盘之上,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什么,后来是懒得想什么。

在当前的教育中,特别是高中教育,为了冲刺高考,大多学校都是将三年的功课在两年内完成,高三的任务是每天做着不同的习题,来应对机械的答案。

我们的考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而这样“熟能生巧”的练习有达到这样的目的了吗?同样的试验已做过很多次,针对当前的状况,我们更应该要给学生类似于抛秧的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环境中,尊重人的自然,发展学习天性,发挥学习潜能。

教学应该走向生本,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成长,既包括在教学能力上的成长,也包括了顺应学生认知发展而产生的自身成长,其实就
是“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原则,它源于孔子。

孔子对教与学、师与生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辨证的。

他认为只有很好地当学生,才能更好地当先生。

他不但提倡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而且提倡老师要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这两方面辩证的统一的互动过程,是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过程。

从教师方面说, 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也是学,教即是学。

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

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相互提高的。

从学生方面说,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学习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

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

《学记》明确地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教"与"学"都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教学相长"不只意味着"教"与"学"两方面的关系,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相长”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在今天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它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教师坚信"学生能够创新"是教师教学相长前提。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只要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一定可以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往往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或者学生考虑一个问题所得到的答案或解答方法非常新奇,是教师所没有想到的,教师问学生"植物为什么向光生长?"大部分学生答到是"由于生长素的影响",这是教师预料中的;但有一个学生答道:"因为植物喜欢阳光"这是教师所没有预料到的,这个回答虽然不是要讲授的生物课程的标准答案,但是却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个学生对大自然喜爱之情,试想,如果没有学生自身的观察和细心体会又怎能得出如此趣味横生的回答?继续思考下去,那就是为什么就不能在我们枯燥的自然学科中加入我们的情感,让学生不是在题海而是在愉悦的精神体验中更好的掌握知识呢?事实上,一方面,虽然学生知识经验有限,思考问题会有很多的不足,但他们的思维却也因此较少受到禁锢;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渠道,已不限于在学校从老师处获得知识这一条途径,而是有许多途径,如上网、看电视、社会实践、报刊等。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极有可能提出教师所意想不到的问题,或对问题的看法。

教师应正确对待。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主动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样教师
才能听到学生的体会或观点,其中肯定有使教师受到启发的高见,或另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从而体会到教学相长。

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观,学习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站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设计教学,让学生“拾阶而上”,乃至看到学生超过自己,是一种成功的享受。

教育走向生本,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相信所有的教师还会发现,有些在我们身上原先具有的,但是由于社会阅历的加深或者是由于一些不那么愉快的挫折而消退的美好品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不时的闪现,比如:细心的体会种种奇妙的自然现象、用心尽力的做好每一份作业、真诚地相信别人、坦率地承认错误、快乐地帮助别人、争取和珍视集体荣誉……欣慰之余,请放下老师的架子,学一学我们的学生们吧,毕竟,用真诚而清澈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是美丽的。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平等的看待学生,真诚的信任学生,巧妙的启发学生,那我们就能经常悟到教育走向生本“教学相长”的妙处了。

项琦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