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浅谈]思想品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优缺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浅谈]思想品德教师
课堂教学评价优缺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
道德、政治、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包括知识的汲取、情感的陶冶、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等等。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把目光锁定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上,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诸多的知识借助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内化,进而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

一、注重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益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
巧之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
新课程标准理念亦要求教育教学应由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及能
力培养型转变。

笔者多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在上述观点及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笔者认为应在如下三个环节上渗透相应
的学法指导。

第一个环节是:“课前预习,了解内容”。

在上课之前,
教师应将所传授的主要内容和应完成的学习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以使学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开展预习。

为了使学生课前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还应设置好阅读提纲,安排学生带着问题去接触文本,搜集信息,抓住文章要点。

第二个环节是“阅读文本,答疑解惑”。

在这一环节,教师一是要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理解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如“基础”、“标志”、“核心”等词语所涉及的内容,都应该要求学生作为重点去领会。

教师可要求学生运用点、线、勾、圈等符号标画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关键语句,理出基本知识结构。

第三环节是“课后复习,巩固提高”。

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现实生活,学生大都能理解,但要真正记忆并掌握相关知识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循环往复的温习,教给学生科学记忆的方法。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知过程总会伴随着兴趣与情感变化。

成功的思想品德教学需要的不是强行灌输,而要注重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强弱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思品学科的感情,制约着学生探求潜能的发挥。

教学成效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教师能否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进而将外在的知识积淀为内在的素质。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笔者常常想方设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其学习兴趣。

譬如执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成长不
烦恼》一课,在上课伊始,笔者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小小少年》中的一个片断,借此巧妙地引入教学,抛出话题。

在新授环节,引领学生就“难以打开的‘心锁’”这一具体问题进行探究、交流时,笔者安排学生表演了这样一个情境:萌萌同学过生日,她的好友纷纷送上不同的礼品,莹莹也送去了自己花费了一晚上时间精心制作的贺卡。

没想到,她却在班里看到了许多同学异样的目光……莹莹百思不得其解,到底自己送出的礼物存在什么问题?是不是自己错了?一位原本活泼、开朗的女孩一时在班里变得沉默、自卑了……学生看完情境表演之后,笔者适时发问:同学们为什么给莹莹投去异样的目光?莹莹该怎么办?学生展开一番讨论交流、讨论,接着笔者引导学生阅读“信息点击”,了解莹莹产生这一心理现象的原因,接着启发学生思考青春期闭锁心理有何危害。

实践证明,创设适合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曲径通幽”、事半功倍之功效。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更新与革命。

在教
学中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像、动画效果,可以清楚、快捷地呈现教学内容,拓展课堂容量,使教学具有条理性和生动性,进而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活化”思想品德教学,增强教学实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教学中笔者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图片、音乐、录像、影视等资料,丰富、印证和深化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生动、活
跃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在复习时,笔者还善于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及训练题呈现在屏幕上,以增加课堂容量。

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恰当运用可以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及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

遵循这一原则,既是由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所决定的,也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客观要求。

譬如笔者在讲述苏教版八年下册《与法同行》这一单元内容时,便在法律知识的讲授中科学而有效地运用了案例教学法,在备课时精心准备相关案例,用事实说话,以案证法。

在接触本单元内容之前,笔者还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搜集与所学法律相关的案例。

课堂教学中则安排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分享、讨论、质疑,形成共识。

实践证明,把社会上发生的活生生的典型案例巧妙地移植到思想品德课堂中来,可以实现事理结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又一条重要原则是“知行统一”,思想品德课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离不开“知行统一”。

这一原则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并把这种思想观念适时地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中。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笔者
尤其注重落实教材上涉及的活动。

例如在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时,笔者就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走出校门,投入自然与社会,去从事环境污染与保护现状的调查,并要求学生分组对通过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归类、、分析、探究,就其中某个感兴趣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课堂上,则安排全班同学进行探讨,彼此分享各自的设想与对策。

通过引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锻炼了学生的采集信息、合作交流、分析等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了思想政治课和德育的有机融合。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