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学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心理学概述
中医学是在古老的东方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和实践经验。
在浩瀚悠久的典籍中,有着丰富的论证,众多的医案,内容广博,构思奇巧。
认真挖掘,取东方之精长,补西学之短缺,融会创新,当有可为。
中医心理学有其独特的认识人的心理现象的方法,它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医疗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并将这些规律运用于临床防治疾病。
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医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以及中医多学科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中医研究人员对中医心理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整理和实践总结,初步形成了以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心神感知论、五脏情志论、阴阳睡梦论、人格体质论等为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心理病机、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和心理卫生等系列内容的中医心理学体系。
一、中医心理学的特点
(一)中医心理学具有中医学共有的特点
1.整体观念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重要特点在于“整体观念”。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同时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地受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和适应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中医学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认识有它的特点。
它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认为人与自然界之
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到“六淫”“七情”等在疾病发生上的意义,既不排除外界致病因素的影响,更重视机体内因的作用。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人的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当然人体的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像上述的那样机械,但中医学在二千多年前就能明确指出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辩证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是正确的。
2.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它贯穿于整个中医学中。
它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一种认识方法,从小至大可以有无穷的演绎。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之数虽可无限地计算,然其要约为一。
张景岳注:“谓阴阳之道,合之则一。
”这个“一”即是万事万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整体而观合之则一,即是“易”所谓“太一”。
祖国医学强调“形神合一”,“形神一体”,“形与神俱”,“形神相即”。
在内,心身是统一的整体;在外,“人神”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
这种整体的认识又常常以阴阳的离合、消长、推移、互根、转化等法则去讨论。
对于心理现象的认识也基于此,故中医心理学首先以阴阳整体立论,它不仅贯穿于对心身发展的认识和医事的各个环节,也贯穿于心主神明论、五脏情志论及七情学说等中医心理学各种基本理论之中。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充沛,心理活动正常是机体阴阳协调的综合体现。
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相反,阴阳失调则形病及神,或形志并病为各种心身疾病。
五行学说之所以引进医学,其关键不在这五种物质的本身,而在于它们的不同属性和相生相克的关系。
根据《内经》的记载,世间各种事物,包括四季气候变化,人的生理、病理乃至精神情志状态,都可以拿五行相配。
3.七情学说
七情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也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有着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意义。
它是祖国医学对医学心理学思想一个独有见地的命题,纵观世界医学心理学发展史,不曾见像七情学说这样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的学说。
(二)中医心理学独有的特点
1.传统性
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去认识人的正常心理现象,是祖国医学研究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防治规律的基础。
近年来,对中医经典著作进行整理,其中七情学说约20万字,心理治疗医案400~600例,针药疗心病的医案6000~10000例。
这些可贵的财富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进行系统地发掘整理。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古人的认识水平、思辨方法上,而应该在现代的认识高度上展开新的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2.边缘性
中医心理学属于中医学的分支学科,是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中医科学与心理科学发展到当今水平而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产物。
中医心理学对于心理学来说,是一门具有较多特殊性的分支学科。
而中医心理学源于中国古代,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思想对人的心理现象的观察方法和理论,尽管在许多方面它与现代心理学的认识相吻合,但在许多方面却又独具特色,与现代心理学的认识不尽相同。
3.实践性
中医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以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提高防病治病的效果,保障人类身心健康为目的。
它将对充实现代心理学的内容,加速医学模式的转化,增进人类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二、中医心理学基础
中医学在“整体恒动观”思想指导下,对心理现象有着自己的认识特点,它可以概括为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心神感知论、五脏
情志论、阴阳睡梦论、人格体质论等。
这些基本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一)形神合一论
形神合一论是祖国医学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在中医心理学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医心理学基础的基础。
在中医学中“ 神”的概念: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其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狭义的神,乃指人体的精神活动,可以说“神”就是精神,在很多地方则又是具体指心理活动。
人身之神: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是人体生命现象的总括,也就是对以精气、营血、津液等为物质基础的脏腑经络全部功能的高度概括。
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
中医学中总结为“神为生之主”。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以物质为基础而不能脱离形体独立存在的,它反映了生命运动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神来源于先天之精,但神又靠后天之精的滋养,总之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精充、气足、神旺,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
祖国医学中的“形”和“神”是一对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概念。
形是指形质、形体、形态而言。
形质是有形的物质。
形体是由形质所组成的结构,形体自然具有一定的形态。
“神”是无形的,但既不同于物质的“气”,而又和“气”密切地联系着。
(二)心主神明论
在中医学中强调“心”对精神的主宰和统帅作用。
“心”作为五脏之一,主血脉;“心”的另一重要功能是“主神明”。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5]所谓神明之心,乃产生人之一切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主神明论是祖国医学用脏象学说一元化地阐述人体复杂生命活动规律的假说。
它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最高主宰是“心神”,心理活动也不例外。
人体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就是统一在“心神”之下的。
首先,祖国医学认为:心神主导脏腑机能活动,表现为心神为五脏六腑之主与经络为神气行使之道。
同时心神主导意识思维活动。
在这里,中医学的一个认识在于,“心神”总统魂魄,兼赅志意;人身之神的活动是很复杂的。
《内经》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用“五行归类”的方法,将其归纳为五:神、魂、魄、意、志,而称之为“五神”。
关于“魂”,《灵枢·本神篇》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魂在神的指挥下反应快,亦步亦趋。
关于“魄”,《灵枢·本神篇》说:“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而“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篇》),故魄是指与生俱来的某些本能活动。
《内经》认为魄与肺的关系密切,即所谓“肺藏魄”。
关于“意”、“志”,从广义上都是指心“任物”后所进行的思维活动。
有关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最早见于《内经》。
《灵枢·本神篇》:“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魂……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6]
从这段文字看出,《内经》以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等词来阐明心理活动过程,并表述了其间关系。
“心”与“神”是泛指人心理活动的统称;而“精”此处则指人身精华之精,是心神赖以活动的根基。
至于魂、魄、意、志、思、虑、智,才是个别心理活动过程及特质。
《内经》中“神”的含义很多。
如《灵枢·本神篇》曰:“……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类经》(明·张景岳)注释曰:“……故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气,构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
”又如《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曰:“帝曰,何为神?歧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郭蔼春先生对这段经文的解释是:所谓神,就是耳不闻杂声,目不见异物,心志开朗,非常清醒地领悟其中的道理,但这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的。
有如观察一种东西,大家都在看,但只是自己看得真,刚才还好像很模糊的东西,忽然昭然若揭,好像风吹云散,这就叫神。
可见这里的“神”
是指直觉思维。
当今中医基础理论把上述含义的“神”称为狭义之神。
当今中医基础理论所说的“广义之神”,其含义为人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这实际上统括了人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7]。
“神”这一概念在当今中医学中应用广泛,例如在针灸治疗中讲究动神、专神、适神、调神。
所谓“动神”指医生在用针前要安静,掌握病人的精神状态,从多方面解除病人的不安;“专神”是指医生针刺操作中要专心致志,让病人密切配合,集中精神,以求“得气”;“适神”即进针要随病人的反应,掌握适当的补泻刺激量;“调神”指明察神气之盛衰,血气之虚实,行补泻以调之,保全精神,调养正气,预防疾病。
中医学中魂魄的主要含义有着唯物主义的色彩,《灵枢·本神篇》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意为人是接受自然界的阳光雨露,地面的植物、水分等生存必需条件而生活的,人的精神、魂、魄也是以物质为存在前提的。
《灵枢·本脏篇》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
”这也表明了魂魄有物质基础,而且魂魄被看作是“精神”活动的表现。
但二者也有区别,这里还要提及“心神说”与“脑髓说”。
关于这个问题,祖国医学目前尚存有两种不同学说的争论。
以《内经》为代表的“心神说”:认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受其影响,《内经》以后正统的提法都是如此,甚至当今的中医基础学教材也一直沿用此说。
这种学说的产生,有人认为可能和当时人们对脑的认识不足有关。
但是,据《内经》记载,那时就已认识到了神与脑的关系。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
《内经》以后,随着社会实践、医疗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神,尤其是对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心理之神与脑的关系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说:“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
”道教的著作中,对此论述的更为详尽。
元·赵友钦《金丹正理》说:“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又曰黄庭,又名昆仑,又谓天谷……乃元神所住之宫……神存则生,神去则死,日则接于物,夜则
接于梦。
”又说:“天谷,元宫也,乃元神之室,灵性之所存,是神之要也。
”至明代,李时珍则明确地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见解。
到清代,汇通学派诸家在西方医学的影响之下,更进一步地提出了“脑主记忆说”(汪昂)、“强记健忘由脑说”(王学权)、“灵机记性在脑说”(王清任)、“脑散动觉之气说”(赵彦晖)等。
特别是时至今日,人们对脑髓的认识更加普及、更加深化,从形态学角度来看,神明为脑髓所主已成定论。
“心神说”与“脑髓说”二者之间,在理论上,只不过是在“神”所依附的“形”这一点上有所分歧,而作为“神为生命之主”这一基本观点是一致的。
由于“心主神明论”不仅很好地解释了人体复杂生理活动的整合控制、心理活动的有序进行,而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心理和生理的统一,因此在这一整体观思想指导下,以脏象论为基础所形成的假说,在中医长期临床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防治疾病的实际效果。
至于如何用现代科学方法去研究,那是我们今天乃至以后长时期的工作。
(三)心神感知论
祖国医学在“心主神明论”的基础上,认为人的感知活动也是在心神主导下进行的。
《灵枢·本神篇》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正因为神舍于心,心神是人类感知活动的中枢,所以脏象之心才成为反映所感知客观事物的处所。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又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精阳之气上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而“心主身之血脉”。
所以这段经文不仅阐明了各种感官感知功能的物质基础是气血,而且也提示了感知活动的中枢——心神,与感觉器官——五官之间的联系通路是经络系统。
听觉:耳为听觉器官,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与内脏也皆有关,但是尤以耳和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听觉实际上是将耳所接受的外界声音刺激,通过行使“神气”的“使道”而作用于心神的反应。
所以若“心神不明”、“神气不行”,皆可发生听觉的异常,如《灵枢·癫狂篇》所说:“狂,目妄见、耳妄闻”,“气顺心宁,则耳为之聪矣”。
嗅觉:鼻不仅是呼吸的门户,也是嗅觉器官,以分辨臊、焦、香、腥、腐五臭。
鼻做为人这一有机统一整体的一部分,同样与内脏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中尤以和肺的关系最为密切。
这是因为嗅觉刺激必须是气体,而肺主气司呼吸的缘故。
故《内经》称:“鼻者肺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篇》),“肺开窍于鼻”(《素问·金匮真言论》)。
祖国医学不仅认识到嗅觉是鼻的功能,与肺有关,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嗅觉感知活动的本质是将鼻所接受的气味刺激反映到心,而由心神作出香臭的判断。
因为肺主气司呼吸而开窍于鼻,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肺和”则鼻窍利而能知香臭。
但倘若肺和鼻窍通利而嗅觉失常者,则还应再从“心神失用”或“神气不使”方面考虑。
味觉:舌为味觉器官。
根据《灵枢·经脉篇》的记载,五脏除肺以外,皆通过经络而与舌有着直接的联系。
若从中医的“整体观”角度,可以认为舌与全部内脏都有关系,故明·薛己说:“(舌)以部分言之,五脏皆有所属,以症言之,五脏皆有所主。
”(《口齿类要·舌症》)其中尤以舌和心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内经》称:“舌者,心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篇》),“(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舌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舌的运动对语言、进食的影响等),味觉是其重要功能之一。
舌本身的病理变化,如肿舌、木舌、舌苔厚腻等,固然可影响舌对五味的感受而引起味觉失常,但因“心主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以绝不应忽视心神对五味感知的主导作用。
舌对五味的刺激必须反映至心,心神正常,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故《灵枢·脉度篇》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临床所见某些神志失常的癫狂病人,常有饮食不分香腐臭秽者,即为明证。
针感:针感是机体对针刺刺激的感应,属“得气”范畴。
针感虽然也可通过施术者的针下感觉(“如鱼吞钩”等)得知,但主要还是受针者的自我感觉。
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认为,针感也是属于感知活动的一部分。
《灵枢·小针解篇》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得气”直接影响着针刺的疗效,这已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予以证实。
祖国医学认为“得气”现象与心神有着
密切的关系,“神动”则“气行”。
“神易动”则“气易行”,故“得气”快而易;反之,“神不易动”则“气不易行”,故“得气”慢而难。
不同的个体,其心神的活跃程度不同;故“得气”的程度也不同。
如《灵枢·行针篇》说:“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阳气滑而盛扬,故神动而气先行。
……颇有阴者,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精神状态下,由于心神的活跃程度不同,故也影响“得气”,所以《内经》非常重视针刺时病人的精神状态。
另外,根据大量的“循经感传”现象的调查分析表明,脏腑的机能状态对“得气”也有影响。
一般在疾病状态下,“感传”阳性率明显提高。
这可能是因为患病的机体,由于处于“阴阳失调”、“正邪相搏”的状态下,所以心神在病体中也处于调节机能活跃的状态,因而“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
(四)五脏情志论
在中医学中将人的精神情志的变化称为七情。
包括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类,故称“七情”。
在七情和五脏的关系方面:中医学将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
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关于七情分属五脏,一般认为喜属心,怒属肝,思属脾,悲、忧属肺,惊恐属肾。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但情志的异常变化,也会引起五脏的功能失调。
(五)阴阳睡梦论
阴阳睡梦论认为睡眠及与之相伴随而发生的梦,是一种重要的生理心理现象。
《内经》从唯物的形神统一观出发,运用阴阳的理论解释睡梦,后世医家又在此基础上紧密地联系临床实践,不断地加以充实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阴阳睡梦理论。
1.阴阳出入与睡眠
睡眠与觉醒的交替循环,是人的生命活动中最显著的节律之一。
睡眠约占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与身心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睡眠与觉醒是阴阳动静不同的两种机能状态,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交替
进行,这样人们就能有作有息,有劳有逸,有张有弛,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影响睡眠的因素
睡眠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睡眠时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都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足够的睡眠可以使身心得以充分休息,从而解除形体的疲乏,精神的劳倦,苏醒后感到神清志怡,精力充沛。
睡眠不足,则会感觉头脑昏沉,身体倦怠,精神不易集中,长期失眠还会导致神志异常。
但是睡眠又要适量,不宜过多,否则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血凝滞,正气耗伤,也会感到头昏、乏力,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甚至肌肉消瘦。
因此失眠和嗜睡都是异常的睡眠。
《灵枢·寒热病篇》说:“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
”说明凡是影响人体阴阳盛衰,营卫运行和神气动静的因素都可以导致睡眠的异常,而睡眠正常与否,又是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机能状态的反映。
3.阴阳消长与梦幻
《说文解字》言梦是“寐而有觉也”。
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已认识到梦是发生在睡眠之中的特殊的心理活动。
没有无梦的睡眠,那些所谓不做梦的人,实际上是醒后忘记了。
人们每夜大约有1.5~2小时是在梦境中,这样人的一生大约有十分之一左右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
和睡眠一样,梦对于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梦既然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形式,那么人们白天所经历的事情,所思考的问题,以及所受到的惊恐、愤怒等精神刺激,都可能反映在夜间的梦中。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昼有所思,夜有所梦”。
不仅如此,梦有时还是白天精神活动的综合和继续,因此,中国古代有“梦笔生花”之说,国外也有不少关于著名的学者和发明家从睡梦中得到启示而解决疑难问题的记载。
对于这样神秘莫测的梦,中医是从人们自身的阴阳消长变化进行探索的。
4.中医对梦的辨析
梦是特殊的神志活动,与脏腑气血、营卫运行密切相关,因此梦幻的内容,不仅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反映,而且还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反
映。
人体生理的要求,本能的欲望,可以表现在梦中,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所说“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就属于此类的梦。
人体脏腑组织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在梦境之中,这就是《内经》中所论及的“淫邪发梦”的理论。
(六)人格体质论
中医学一向认为心理活动是与生理活动互相联系的。
从这一原则出发,在讨论人格问题时,中医认为,一定的人格与一定的体质也有某种关联,这是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不同之处。
《内经》中有很多篇章讨论了人格问题,在讨论不同人格时,多结合不同的体态、体质、行为和生理病理因素一起讨论。
《灵枢·通天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灵枢·论勇篇》、《灵枢·论痛篇》、《灵枢·行针篇》及《灵枢·逆顺肥瘦篇》等都反映了这种特点。
1.“阴阳五态”人格分类
《灵枢·通天篇》提出了阴阳五态人的人格类型,认为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8]。
各自的个性特征如下:
太阴之人的人格特点是贪而不仁,表面谦虚,内心阴险,好得恶失,喜怒不形于色,不识时务,只知利己,惯于后发制人,基于此种个性心理特点,太阴之人的行为则表现为面色阴沉,假意谦虚,身体长大却卑躬屈膝,故作姿态。
少阴之人的人格特点是喜贪小利,暗藏贼心,时欲伤害他人,见人有损失则幸灾乐祸,对别人的荣誉则气愤嫉妒,对人没有感情。
基于这种个性心理特点,少阴之人的行为则表现为貌似清高而行动鬼祟,站立时躁动不安,走路时似伏身向前。
太阳之人的人格特点是好表现自己,惯说大话,能力不大却言过其实,好高骛远,作风草率,不顾是非,意气用事,过于自信,事败而不知改悔。
基于这种个性心理特点,太阳之人的行为则表现为高傲自满,仰胸挺腹,妄自尊大。
少阳之人的人格特点是做事精审,很有自尊心,但是爱慕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