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教案设计备课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教案设计备课资料
优美与壮美
教学目标:
●能够认识到各种音乐美是
依靠各种音乐要素来实现的。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能够根据
自己的感受,正确判断、区别
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能理解优美与壮美既是比较而存在的又是对立互补的。
●能围绕优美与壮美有哪些相同与不相同的特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参与归
纳总结。
教学方法:
●比较、听辨法:对比听赏带有优美和壮美色彩音乐的各种要素(速度、力度、调性、
和声、音色、旋律等)。
●实践法:全体学生演唱《雪绒花》进行所谓的再度创作,通过速度、力度、音色的
变化体会优美壮美的区别。
教学内容:
“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鉴赏模块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根据高中音乐课标的要求,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结合音乐作品的体验,适当介绍一些有关音乐美的常识,对培养21世纪高中学生感受、理解与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从音乐艺术形态学这个大视野来考察音乐美的话,音乐美的外部形态,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
音乐美的内在本质,则更多的是探讨音乐的内在性格及其与音乐情感性质的关系,这些都属于音乐美的范畴。
由于声乐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声音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因此,音乐美的范畴是和人的精神品格与情感性质的表现密切相关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认为,音乐美的范畴不是孤立的,它是和一般美学的范畴密切相关的,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美和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通。
因此,我们对音乐美的范畴的认识,实际可以说就
是了解、认识一般美学的范畴在音乐中是怎样表现的。
一般美学把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作为它的基本范畴,我们认为这一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涵盖力的美的范畴,对于音乐美来说也是基本适宜的,因为我们对音乐美的范畴的介绍,也主要是以这几个范畴为基础的,不过是结合音乐美的特征对它做了一些调整,把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在审美范畴中,人们通常将优美称之为“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秀美”等,它是与崇高相对应的最常见的美学范畴。
在音乐美学中,优美是音乐美中最有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具有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特点。
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以及均衡的结构形式等,构成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
诗意的美是优美的音乐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优美与音乐的抒情性密切相关。
这种抒情性介于欢乐性与悲剧性之间,具有广阔的容量,表现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大量的抒情音乐中,真正具有优美品位的音乐只是一部分。
只有那些具有真挚动人的情感表现,具有精美的艺术性的音乐,才属于优美的范畴。
与优美相对应的音乐美是壮美,或称雄壮美。
虽然在一般美学中并未把壮美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然而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壮美却是不可忽视的、普遍的基本范畴。
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讲的阴柔美与阳刚美,与我们这里所讲的优美与壮美有类似之处。
优美以温柔、平和、纯净、细腻为特征,而壮美则以刚劲、果敢、勇猛、粗犷为特征。
人类有史以来,就在为追求自身、群体与社会的解放与发展不断地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磨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共通的精神。
在各种姊妹艺术中,音乐拥有特别有力的手段:昂扬激越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整齐有序的形式,用来表现人的这种意志和精神。
进行曲与军歌可以说是壮美的典型表现。
著名的《马赛曲》、《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虽然都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抒情的意味,然而从它们所表现的情感性质与音乐特征来看,其基本的美学范畴却是壮美。
现实的壮美往往是在群众性的集体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反映到音乐中也更多地表现在群众性的集体歌唱和各种形式的乐队合奏中。
当然,音乐的壮美也不仅仅表现在群体性的歌唱与演奏中,决定性的因素还在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美的品位。
例如,前苏联索洛维约夫·谢多伊谱写的《共青团员之歌》,虽是一首抒怀的作品,但是这首歌曲壮烈豪迈的气概,以及与之相配合的铿锵有力的节奏所构成的动人旋律,都充分表现出壮美的品位。
还有许多壮美的音乐节奏活泼、旋律跳宕、速度偏快,带有明朗、乐观的情调,如中国的《骑兵进行曲》等。
本课以音乐审美范畴中的优美与壮美为切入点,通过聆听内蒙古民歌《牧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亮剑》主题曲、《英雄》主题、《在灿烂阳光下》、《海上钢琴师playing
love》主题、比尔·狄盖特的《国际歌》和威尔第的《大进行曲》等歌(乐)曲以及用不同情绪亲身体验演唱《雪绒花》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以分析各种音乐要素为基础探究优美与壮美各自的特点,感受乐(歌)曲中优、壮美的色彩,继而一起归纳、总结优美壮美的相同与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程度各不相同的学生进行音乐要素的感受。
2、运用不同情绪音色演唱《雪绒花》
思路说明:1、美学是建立在大量实践、亲身体验基础之上的理论学科,现阶段要讲好此类课我个人人为必须以音乐要素中旋律为媒介才能深入探讨下去。
2、视听结合,借助大家比较熟悉的影视音乐进行教学。
3、重感受、轻背景知识介绍,音乐要素分析与情感体验并举。
4、课本知识前后联系,培养音乐的耳朵(音乐要素分析)→情感→美的分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1、观察图片体会内涵,思考图中景色带给观察者的感受。
长城:在崇山峻岭间,如东方巨龙一般,气势雄伟令人激动。
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细腻婉约,使人觉着无比温馨。
维纳斯:阴柔之美,丰满之美,表现出一种宁静
掷铁饼者:刚健之美,力量之美,表现出一种动感
长城与苏州园林景色的对比,维纳斯与掷铁饼者雕塑的对比
2、请学生联想能够描绘以上形象的音乐
长城:大力度,长线条,较为整齐节奏、相对宽广的音乐
苏州园林:带有流畅、耐听、平静旋律,整体抒情色彩的音乐
维纳斯:力度小些,轻音乐,如班德瑞风格的音乐
掷铁饼者:力度大,最好选用铜管乐器,以突出力量
3、聆听《英雄》中闯秦宫一段把长城的壮观、掷铁饼者的力量与音乐结合起来。
4、聆听超级女声版《彩云追月》
说明:学生对社会中热点的事务较敏感对音乐更是如此,本人选用2005年火爆一时的超级女声比赛中歌曲的《彩云追月》就是想引起学生的注意拉近师生距离,以便接下来的教学能够比较顺畅。
二、优美与壮美(对比听赏探究式学习)
根据学生的反应因势利导引出本课内容――优美与壮美
1、学生讨论何为优美,何为壮美。
2、学生讨论音乐如何表现优美壮美的色彩。
●听赏民乐版《彩云追月》,加深印象。
分析其音乐要素。
速度平缓,力度变化较小,属于传统和声范畴的和声效果,带给人平缓轻松的感受。
学生可以随音乐进行探戈节奏拍击,体会用何种力度表现比较合适。
3、听赏几段音乐并分析属于哪一种美学范畴(与学生一起讨论)
壮美
●《在灿烂阳光下》
●《激情燃烧的岁月》
●《亮剑》
●《大进行曲》
优美
●《夜曲》
●《牧歌》
●《天鹅》
●《月光》
●《彩云追月》
注:分析的依据就是感受到的各种音乐要素。
《天鹅》:分解和弦支撑清晰的旋律,慢速舒缓,大调色彩,沁人心脾的感觉。
《月光》奏鸣曲慢乐章:分解和弦支撑清晰的旋律,此时的分解和弦表现为三连音形式,小调色彩同样是抒情音乐但调性改变效果会产生巨大区别。
《牧歌》:同《天鹅》
《亮剑》:嘹亮充满力度的铜管音色,激动人心的混声合唱,辅以画面、歌词那样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势深入人心。
《在灿烂阳光下》:嘹亮充满力度的铜管音色,激动人心的混声合唱,同时又有温馨宁静的一段。
师总结:
●优美: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以和谐、协调、一致、均衡、统一为特点。
优美的
本质属性是和谐。
在它的内涵中,必然和自由、主体与客体之间均处于协调和完善状态。
在外在形式上,它呈现为柔媚、优雅、纤巧、秀丽、飘逸、安宁、淡雅的美。
优美能给人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壮美:壮美也是一个和谐、自由的审美范畴。
它不同于优美的只是它的表现形态,
它以雄浑、刚性、壮观、粗糙、怪异、迅疾、巨大为特点。
4、对比欣赏
●1900《playing love》a《playing love》主题b乐队全奏段落(带有铜管音色)
●《英雄》a《英雄》主题b《闯秦宫》
注:
运用cooledit软件把旋律相同的美感色彩不同的音乐段落表现出来,以达到对比的效果。
5、一部作品中不同段落的不同美学感受
●《在灿烂阳光下》
●《激情燃烧的岁月》
6、学生练习演唱《雪绒花》,亲身体验美感变化
请学生跟着不同版本的音响演唱体会,体验讨论情感色彩的变化会影响美感色彩。
a原版,带有悲壮色彩。
(师介绍简要电影内容)
b轻音乐版,优美色彩
c王刚成方圆版,优美色彩
总结:音色、表演主体情绪的变化带来美的变化。
两种美的对比告诉我们具有强烈对比的音乐也就是具有极强内在张力的音乐才是能够久听不厌的音乐。
●在音乐美学中,优美是音乐美中最有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具有温柔、平和、纯净与
细腻的特点。
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以及均衡的结构形式等,构成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
诗意的美是优美的音乐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与优美相对应的音乐美是壮美,或称雄壮美。
虽然在一般美学中并未把壮美作为一
个独立的范畴,然而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壮美却是不可忽视的、普遍的基本范畴。
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讲的阴柔美与阳刚美,与我们这里所讲的优美与壮美有类似之处。
人类有史以来,就在为追求自身、群体与社会的解放与发展不断地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磨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共通的精神。
在各种姊妹艺术中,音乐拥有特别有力的手段:昂扬激越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整齐有序的形式,用来表现人的这种意志和精神。
资料:美学
aesthetics
源于希腊文,原义指感官所感知的。
德国美学家 A.G.鲍姆嘉通(1714~1762) 的专著《美学》认为,相对于研究知性认识的逻辑,应有专门研究感性认识即审美的科学。
此后,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学尚无公认的定义。
最常见的说法是,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
具体观察美学的对象、范围和问题,美学大体不外下列 3个方面: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探讨、关于艺术批评艺术理论一般原则的社会学探讨和关于审美与艺术经验的心理学探讨。
①美的哲学。
研究、探讨在历史上和逻辑上经常构成美学的基础部分。
它包括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自然美的本质、真善美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辨或分析。
所有这些,都可以说属于哲学的美学。
这种美学经常作为某种哲学体系或哲学理论的分支或组成部分。
此外,对古往今来颇为繁多的有关美的哲学理论作最一般的概括,则大体可以分为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 3种。
②艺术科学。
美学的第二个方面是有关艺术原理的一般研究。
西方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起,中国至迟从《乐记》开始,对戏剧、音乐乃至对整个艺术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持久影响。
此后有更为多样和更为系统的有关艺术原理的学说和著作。
③审美心理学。
美学以其研究艺术和日常经验中的审美特征而日渐成为独立的
学科,对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研究称为审美心理学或称文艺心理学。
①优美与壮美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优美与壮美虽是两个对立的美学范畴,但二者之间并非毫无关系。
它们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正像崇高是在与它相比的事物中显示出来一样。
泰山的壮美,庐山的秀美,是在山与山的比较中来看的。
一般说来,优美与壮美是就同类事物而言的。
小山与大树相比,小山比大树大的多,但人们往往认为大树壮美,小山优美,这是因为人们是将小山与大山相比,大树与小树相比。
如果是种类不同的事物,二者之间往往没有可比性,这样就难以给优美和壮美定性。
壮美与优美,往往具有相互渗透性。
换句话说,有些壮美的事物中有优美的成分,有些优美的对象中又有壮美的因素。
壮美与优美相互渗透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传统思想。
魏禧强调文章可分为壮美与柔美,二者可以有偏重,但不可以有偏废。
刘熙载直接强调壮美与优美的不可分割性,主张二者应该互相渗透,统一在一件艺术作品之中。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文,经纬天地者也,其道帷阴阳刚柔可以该之。
”(《艺概·经文概》)“书要备阴阳二气”,“书,阴阳刚柔不可偏陂”。
(《艺概·书概》)“词,淡语要有味,壮语要有韵,秀语要有骨。
”(《艺概·词曲概》)这些话都强调了壮美与优美的统一。
在自然美中,壮美与优美也是互相渗透的。
例如,庐山的基本格调是秀美,属于优美范畴。
但李白《望庐山瀑布》所描写的景色却是雄伟壮观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可见,优美与壮美不仅相比较而存在,而且在整体格调的规定下,能够融合渗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壮美和优美,在一定条件下,有时还可以互相转化,即使同一观赏对象,由于观赏主体视角和心态的不同,或者某些外在因素的作用,时而显得优美,时而显得壮美。
天空中的火烧云,时而若万马奔腾,声势浩大,雄奇壮阔,蔚为大观;时而若仙女起舞,千般秀丽,仪态万方,妩媚动人。
同一个洞庭湖,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分别显现出两种风格不同的美。
“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是何等壮丽的景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凤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这种凄惨恐怖的景象,则令人“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若至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则是一派优美恬静的水上风光。
不管从形式、内容看,还是从审美效果看,壮美与优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还能相互渗透转化。
作为美的单纯肯定的表现形态,二者都排除了丑的因素,能够直接引发审美主体的情感愉悦。
基于此,我们才能对纷纭复杂的美学现象给予科学的说明,从而帮助审美欣赏者正确体味和区分不同范畴美的意蕴和情趣。
②壮美与优美对立互补。
优美与壮美不仅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而且是可以对立互补的。
从客观形态看,由于优美与壮美的同时并存,各有千秋,才构成了美的世界的丰富性。
优美与壮美相生相济、对立互补,使美的世界显得多姿多彩,多情多味。
只有优美或者只有壮美,都会使美的世界变得单调乏味。
首都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雄伟壮观,给人一种壮美感。
倘若北京城的建筑物都和人民大会堂一
样高,一般大,一个模式,一种风格,那北京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对人还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吗?
从审美需要看,由于壮美和优美的同时存在,才能满足审美主体审美要求的多样性。
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有着各不相同的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趣味和审美需求。
有人喜欢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欢九曲回肠的小溪;有人喜欢娇杨弱柳的轻柔,有人喜欢苍松翠柏的刚毅;有人喜欢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有人喜欢秀丽典雅的温馨氛围。
具有不同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满足着不同审美主体不同的审美需要。
即使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也有不同的动机和心境,同样需要不同的美。
心潮澎湃时,欲歌“大江东去”;悠闲自得时,欲咏“晓凤残月”。
一个人如果天天高歌“大江东去”,或者时时低吟“晓风残月”,似乎都很乏味。
无论是就审美对象的客观表现形态来看,还是就审美主体的主观审美需要而言,优美与壮美对立互补,相实相生的审美效果,是孤立状态下的优美或壮美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