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楚州十番锣鼓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楚州十番锣鼓的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章非物质文化遗产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章楚州概况 (4)
基本概况
楚州区历史
第三章十番锣鼓 (6)
十番锣鼓的基本介绍
十番锣鼓的历史溯源
十番锣鼓的演奏形式
第四章楚州“十番锣鼓”概况 (8)
楚州“十番锣鼓”的历史和形成过程
楚州“十番锣鼓”的独特性
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谱系
楚州“十番锣鼓”的演奏风格
第五章关于楚州“十番锣鼓”的发展建议 (12)
楚州“十番锣鼓”的发展现状
关于楚州“十番锣鼓”的发展建议
✧第一章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
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
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
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
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
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如发明于宋代的“青州白丸子”被誉为中医药发展的活化石。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
这个项目的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而每两年才审批一次,每次一国只允许申报一个。
从2001年开始,该评选已进行了两次,共批准了47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我国的昆曲(2001年)、古琴艺术(2002年)、南疆的十二木卡姆艺术(2005年)和与蒙古国共同申请的长调(2005年),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
《通知》要求,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各地区要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
3年内全国基本完成普查工作。
二、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
三、要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
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进一步完善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
步建立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进行有效保护。
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五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
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
对确属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要尽快列入保护名录,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和保护。
四、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芜湖铁画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
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
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
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
铁画是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锻制而成。
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更显端庄醒目。
第二类为灯彩,一般由4至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动人神魄。
第三类为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芜湖濒临长江,交通便利,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来铁冶业就十分发达。
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锻技,为芜湖铁画的创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条件。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
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
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
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
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
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
芜湖铁画曾参加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赴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1959年~1960年老艺人储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和铁书法《沁园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会堂。
芜湖铁画历经了340多年的承传和发展,在传统形式的尺幅小景、画灯、屏风基础上,又创有立体铁画、盆景铁画、瓷板铁画和镀金铁画,形成了座屏、壁画、书法、装饰陈设和文化礼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以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艺坛独树一帜。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安徽省芜湖市的杨光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二章楚州概况
楚州区地处京杭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楚州区即原县级淮安市。
2001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原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淮安市撤市建区为楚州区,属辖现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总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人口118.2万。
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一、基本概况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位于江苏中部,江淮平原东部、里下河平原北部,淮安市东南部,处于淮、扬、盐三市交界地带。
本区介于东经118°59′—119°37′、北纬33°6′—33°45′之间,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东邻盐城市建湖、阜宁两县,南接扬州市宝应县,西南与淮安市金湖县隔湖相望,西偏北接淮安市清河、清浦两区以及淮安经济开发区,偏西连淮安市洪泽县,北与淮安市涟水县隔废黄河隔河相望。
全区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43公里,总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18.2万。
全区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4.1℃,年均无霜期220天,全年太阳辐射量115.45千卡/平方厘米。
楚州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区,路网发达交通便捷,本区东南距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上海市400公里,北距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亿吨大港--连云港130公里,西南距江苏省会南京市168公里,南距扬州市150公里,东距盐城市100公里。
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沿海大通道江苏新沂至浙江长兴的新长铁路、淮扬镇铁路(即将开建)、连盐淮铁路(即将开建)、京沪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至海南省三亚市的同三高速公路,宿淮盐高速公路、盐徐高速公路、淮江公路等国家重点交通干线均穿境而过;
航空运输便捷:楚州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淮安涟水机场行车分别仅需3.5小时、8小时、2小时和15分钟;
水运条件优越:楚州位于江淮平原东部,邻江近海,全区地势平坦,由西向东南坡降,境内水网密布,大小沟渠纵横交错,全区现有运河道13条,大沟226条,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废黄河(淮河故道)、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在境内总长147公里。
楚州素来扼南下北上、东出西进水陆交通之要冲,自古乃兵家重地、商贸重埠,其交通枢纽地位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二、楚州区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楚州先后属吴、越、楚等诸侯国。
秦统一后建淮阴县,楚州即是古淮阴县县治治所。
楚汉之际,属项羽西楚。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封韩信为楚王,楚州属楚王国。
同年,贬韩信为淮阴侯,封刘缠为射阳侯,楚州分属二侯国。
十一年,淮阴侯国降为县。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射阳侯国为县。
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淮阴、射阳县属临淮郡。
王莽称制,改射阳为临淮亭,淮阴为嘉信。
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皇子刘荆为山阳公(治白马湖北),山阳之名始见。
东汉末年,广陵郡移治射阳。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广陵、临淮2郡改为临淮、广陵、山阳等5郡,山阳郡治所在山阳县。
时射阳与山阳并存,分属临淮、山阳2郡。
萧齐时,阳平郡寄治山阳。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山阳官渎(邗沟)以西300户置寿张县,割直渎(盱眙禹王河)、破釜塘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县之名始见。
两县属原先寄治山阳的东平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置楚州。
十二年,移楚州治山阳县,州旋废。
隋大业(605~618年)初,去淮阴县入山阳县,不久复置。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东楚州,治山阳县。
八年,裁西楚州,东楚州改称楚州,仍治山阳县。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楚、泗、承州。
涟水军镇抚使、淮东安抚制置使、京东河北镇抚大使等均驻节楚州山阳城。
绍定元年(1228年),李全火烧楚州城,遂废楚州,升山阳县为淮安军,隶宝应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淮东安抚司于山阳。
次年,改为淮东总管府,时县境设有山阳、淮安、淮阴、新城4县。
二十年,改总管府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3县入山阳县。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置淮安府,治山阳。
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淮安府山阳、盐城2县地置阜宁县。
民国元年(1921年),淮安府裁撤。
3年,山阳县改称淮安县。
抗日战争时期,楚州分属两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
运西地区属民国29年8月成立的淮宝县抗日民主政府,运东地区属民国29年10月成立的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35年2月,淮城市由淮安县划出,为苏皖等五行政区直辖市;9月,淮城市又并入淮安县。
民国37年12月,淮城等二次解放,与清江市合组成立两淮市。
次年3月,裁两淮市,淮城区仍属淮安县。
1950年3月,淮宝县裁撤,其部分辖地归淮安。
时淮安属盐城专区。
1954年8月,淮安县由盐城专区划入淮阴专区。
1983年3月,成立省辖淮阴市,淮安县属淮阴市。
1988年2月,撤销淮安县,建立淮安市(县级市)。
2001年2月,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县级淮安市撤市建区,更名为楚州区。
宋初,山阳县东南境至射阳湖,与宝应、盐城分湖为界;西南至石鳖山;县西界与淮阴县犬牙交错。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淮安、淮阴、新城3县入山阳,山阳县地域兼及数县。
至明初,山阳县作为附郭县,北滨淮河,西及高家堰,东南跨射阳湖,东北至马逻、庙湾镇、羊寨子,与元代相仿。
清初,县域与明代无异。
雍正十年(1732年),以庙湾镇为阜宁县治,并割马逻、羊寨子等乡镇,于是县东北境入阜宁县。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位于小清口的清河县城坏,以山阳县的清江浦为清河县治。
同时,将清江浦周围原属山阳县的10余乡(包括王家营等地)分割给清河县。
此后,山阳县境没有什么改变。
此间,山阳县县治“西至清河圆通庵界二十七里,又西至清河县治三里。
西南至盱眙周桥界西二十里,又西南至盱眙县治六十里。
南至宝应黄浦闸界六十里,又南至宝应县治二十里。
东南至盐城金吾庄界八十里,又东南至阜宁县治九十里。
北至安东县治六十里。
西北至清河县朱家沟界三十里。
全境东西广百有七里,南北袤百八十里。
”民国年间,淮安县境与晚清山阳县境大体相同。
新中国建立后,四境略有变化,如原属淮安县的曹甸划归宝应县,原属淮安县的高良涧划归淮阴县等等。
淮宝县裁撤后,运西之地大部复归淮安。
1963年,仁和、黄集、岔河划归洪泽县。
1983年9月,运西的黄码、盐河2乡划归清浦区。
至此,运西地区仅有南闸、三堡、范集、林集4乡属淮安。
2002年6月徐扬乡划归淮安经济开发区。
✧第三章十番锣鼓概况
一、十番锣鼓的基本介绍
十番锣鼓的演奏主要用于宗教的超度、醮事与民间各种风俗礼仪活动。
历史上曾有“十番箫鼓”、“十番鼓”、
“十番”、“十番笛”等称谓,僧、道两家称之为“梵音”,民
间则称之为“吹打”或“苏南吹打”。
十番锣鼓以锣鼓段、锣
鼓牌子与丝竹乐段交替或重叠进行为主要特点。
根据其
所用乐器的不同,可分为“清锣鼓”和“丝竹锣鼓”两大类。
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为“清锣鼓”;兼用丝竹乐器演奏者
称“丝竹锣鼓”。
十番锣鼓乐队的人数八至十二人不等,所用乐器,
少则十余件,多则三十余件。
十番锣鼓的主奏乐器为笛
(极少量乐曲为笙),配合使用的打击乐器比较丰富,
有同鼓、板鼓、大锣、马锣、齐钹、内锣、春锣、汤锣、大钹、小钹、木鱼、梆子等。
十番锣鼓的主要特点是其打击乐部分,以一、三、五、七字节为基本单位,按数列规范程式组合成节、句、段;十番锣鼓套曲曲式结构中,以“身部”出现“大四段”(以锣鼓或锣鼓丝竹相间组成的段落,必需变化演奏四次)为标志。
现存的比较流行的曲目有《划龙船》、《小桃红》、《万家欢》、《喜遇元宵》等。
十番锣鼓的演奏者,多为民间职业性鼓乐班“堂名”中的乐手和寺院中的道士。
不少民间艺人分散在农村亦农亦艺,他们随时可被“堂名”班主或寺院当家道士招聘去参加民间婚、丧、喜、庆等活动的演奏(道士不参加民间婚礼的演奏活动)。
每逢春节、中秋以及庙会、赛龙船等节日,民间则广泛地组织自娱性演奏,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
二、十番锣鼓的历史溯源
十番锣鼓于万历末年(约1620年)在苏州一带流行,演奏者“堂名”在城乡各地相当普遍,仅古城区知名的“堂名”便有几十个,如在临顿路菉葭巷的“多福口”、十梓街的“荣和堂”,还有“永和堂”、“万和堂”等。
明朝时余怀(字澹心,1616年生)所著《板桥杂记》中已提到万历(1573—1619)末年南京秦淮河一带游客演奏十番锣鼓的情景。
清时钱泳《履园丛话》(1825年序) 所载:“忆于嘉庆已巳年(1809)七月,余偶在京邸,寓近光楼,其它与圆明园相近。
景山诸乐部演习十番笛。
每于月下听之,如云敖叠奏,令人神往。
”可知十九世纪初叶,十番锣鼓亦在北京宫廷盛行。
清李斗撰写的《扬州画舫录》(1893)中,还详细地记载了扬州虹桥“歌船”中演奏十番锣鼓的情况和乐队编制待点:“十番鼓者,吹双笛,用紧膜,其声最高,谓之闷笛,佐以箫管。
管声如人度曲,三弦紧缓与云锣相应,佐以提琴。
龟鼓紧缓与檀板相应,佐以汤锣。
众乐齐乃用单皮鼓,响如裂竹。
所谓头如青山峰,手似白雨点,佐以木鱼檀板,以成节奏,此十番鼓也。
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铙钹、号筒。
只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
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谓。
……是乐前明已有之。
”
从民间乐人演奏十番锣鼓的历史来看,亦可上溯到清中叶。
如道士伍峻峰(1874年)从师于马秀泉(1835年左右);农民鼓乐团体“雅集”,曾在乾隆壬子(1792年)龙潭庵重修完毕时,在庵中戏台上演奏过此乐等等。
因此,十番锣鼓至少在十六世纪已在我国南方流传。
三、十番锣鼓的演奏形式
十番锣鼓的演奏形式分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清锣鼓和兼用管弦乐器的丝竹锣鼓两大类。
清锣鼓(俗称素锣鼓)的乐队组合有粗、细之分。
粗锣鼓用云锣、拍板、小木鱼、双磬、同鼓、板鼓、大锣、喜锣、七钹演奏。
细锣鼓在粗锣鼓所用乐器的基础上,加用小钹、中锣、春锣、内锣、汤锣、大钹演奏。
清锣鼓演奏形式的乐曲结构特点为锣鼓牌子的联缀。
如清锣鼓(粗)乐《十八六四二》由十段组成,各段锣鼓牌子的名称为:一、《急急风》;二、《求头》;三、《七记音》;四、《细走马》;五、《十八六四二》(变奏三次),六、《鱼合八》;
七、《细走马》;八《金橄榄》;九、《急急风》;十、《螺丝结顶》。
其它清锣鼓曲目还有《擒锣》、《清钹锣鼓》等。
丝竹锣鼓因其演奏中主奏乐器和乐队组合的不同,又可分为笙吹锣鼓、笛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古称“鸳鸯拍”)等多种。
笙吹锣鼓乐队编制其管乐器有笙、箫,拉弦乐器有二胡(托音二胡)、板胡;弹弦乐器有三弦、琵琶、月琴;打击乐器用粗、细锣鼓两种编制。
曲目有《寿庭候》(细锣鼓)、《阴送》(粗锣鼓)。
笛吹锣鼓乐队编制在笙吹锣鼓丝竹基础上加用管乐器曲笛、梆笛,打击乐器用粗锣鼓编制。
曲目有《下西风》、《翠凤毛》、《万花灯》、《大红袍》、《喜元宵》。
粗细丝竹锣鼓乐队编制在笛吹锣鼓丝竹基础上加用管乐器大唢呐、小唢呐、招军(俗名长尖,非旋律乐器,多用于乐曲首尾以烘托气氛);打击乐器用细锣鼓编制。
曲口有《香袋》、《十八拍》。
十番锣鼓中的丝竹锣鼓演奏形式其乐曲的结构以锣鼓段、锣鼓牌子、丝竹段落交替(有时重叠)进行为其主要特点。
如笛吹粗锣鼓曲《万花灯》由十六段组成:一、锣鼓《急急风》;
二、旋律《万花灯》;三、锣鼓《急急风》;四、旋律《小桃红》;五、锣鼓《细走马》;
六、锣鼓与旋摔交错进行的《大四段》(变奏三次);七、旋律《春景》;八、锣鼓《细走马》;九、锣鼓《蛇脱壳》;十、旋律《把花灯》;十一、锣鼓《细走马》;十二、锣鼓与旋律交错进行的《小四段》;十三、旋律《呀》;十四、锣鼓《细走马》;十五、锣鼓《急急风》;十六、锣鼓《螺丝结顶》。
✧第四章楚州“十番锣鼓”概况
一、楚州“十番锣鼓”的历史和形成过程
楚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楚州的“十番锣鼓”(武昆)就是先人流传给我们的雅俗共赏的天籟之音和文化艺术财富。
楚州历史上民间流传一句俗语“十番十调”,即是由“十番锣鼓”在民间俚语中的引伸。
十番锣鼓,是创于京师吹打乐种,俗称"锣鼓"、"十番"。
它以锣鼓段、锣鼓牌子与丝竹乐段交替或重叠进行为主要特点。
根据其所用乐器的不同,可分为"清锣鼓"和"丝竹锣鼓”两大类。
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为"清锣鼓";兼用丝竹乐器演奏者称"丝竹锣鼓"。
据明·沈德符(1578—1642)所著《万历野获编》所载:“又今有所谓《十样景》者,鼓、笛、锣、板、大小钲、钹之属,齐声振响。
然不知亦沿正德之旧。
武宗南巡(1519年),自造《靖边乐》,有笙、有笛、有鼓、有歇落、吹打诸杂乐,传授南教坊。
”正德十四年,明武宗到南方讨伐宁王时,已利用南方乐工演奏《锣鼓》,作为军乐。
明·季人张岱(1597—1689)在《陶庵梦忆》中记载了"十番":“……天暝月上,鼓吹十百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
”清初曹雪芹(1763年卒)所著小说《红楼梦》的十一回中,亦有“一班小戏儿并一挡子打《十番》的”记载。
从《粤逆纪略》一书中,还可以了解到太平天国政府亦重视并应用民间的十番锣鼓。
因此,十番锣鼓至少在十六世纪以前已在我国南方流传。
楚州自古受吴越文化影响很大,特别是楚州作为古运河沿线漕运枢纽,漕政通七省,成为南来北往商贾名人聚会穿梭的要道,琴派及曲家辈出也就在情里之中。
清道光年间,楚州著名曲家孙毓卿,将乾隆十六年(1752年)首次南巡时奉供皇上欣赏昆曲宫廷音乐加以记录整理,并与地方风俗的唱词及打击乐(锣鼓经)相揉合,成为楚州独特的“十番锣鼓”。
这一雅俗共赏的的文化形式曾在这里不断延伸、盛兴,绵延200余年。
楚州“十番锣鼓”来源于宫廷,既植根于中国民间流行艺术,又滋润了名城独特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流行源头、文字内容、曲调结构、锣技敲法、艺术风格、演奏技巧等各个方面都凝结着当时封建古城楚州的时代感和地域感。
“十番锣鼓”在楚州流传十分广泛。
演奏者多为民间职业性鼓乐班“堂名”中的乐手和寺院中的道士。
不少民间艺人分散在农村亦农亦艺,他们随时可被“堂名”班主或寺院当家道士招聘去参加民间婚、丧、喜、庆等活动的演奏(道士不参加民间婚礼的演奏活动)。
每逢春节、中秋以及庙会、赛龙船等节日,民间则广泛地组织自娱性演奏,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
楚州曾有十几支演奏“十番”的民间团体(当时叫堂子),如:“粮安堂”、“敬安堂”、“行安堂”、“建安堂”、“善安堂”等等。
最有名的是“粮安堂”,他们的人员大部分是由楚州南门一带粮行的老板和一些布行商人组成的,他们的演技最好。
其次是“敬安堂”,他们是由河下一带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及一些手工艺人组成。
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的“都天会”和五月初一的“东岳庙会”,各个堂子会招集所有的艺人结队,汇集到东岳庙打擂台。
那场面十分壮观,十里八乡的农村老幼和城里民众拥向街头,常常是挤得街道水泄不通。
楚州“十番锣鼓”和昆曲
楚州“十番锣鼓”在继承宫廷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各种流派的音乐素养。
如果说它不同于任何其他形式和地方民族民间的音乐,追溯它的源头,那就是昆曲。
但是它在昆曲音乐的旋律上加上锣鼓点子及地方特色的唱词,曲牌也有所变化,演奏所用打击乐的种类和数目也多于昆曲,昆曲中通常最多使用六件打击乐,而楚州“十番锣鼓”则用到十件。
打击的点子方式也远比昆曲中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