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六大挑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六大挑战
张燕生
摘要:中国从经济大国变成大国经济,面临以下六大挑战: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金融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对外金融资产重新配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代工模式转换到自主生产模式;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在世界舞台上承担大国责任。

2011年是中国加入WTO十周年。

加入WTO是中国加入全球化、融入世界的战略部署。

十年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我们还不是真正的大国经济。

中国由经济大国成为大国经济面临六大挑战。

一、走向大国经济,我们需要定价权。

大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首先体现在它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上。

定价权主要体现在三个因素上:大国,它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它是规则的决定者,而不是规则的追随者;它是责任的承担者和逆周期的调节者,而不是责任的推卸者和顺周期的调节者。

我用这三个因素来衡量定价权。

中国现在无论是经济还是贸易都是大国,但是在这三个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想取得定价权,有四个战略需要我们完善。

第一个方面,要有一个统一对外的协调能力。

我们不能是一盘散沙,要能够形成一个团结的、一致对外的,一个合理的协调机制,这是我们走向大国经济的非常重要的基础。

中国加入WTO的时候,我们接受了一个不平等条件。

2424段规定,WTO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以中国纺织服装对其产生了竞争威胁为理由,单方面对我们提出特殊保障制裁,这个条款一直要持续到2018年。

2005年5月,中美之间纺织品贸易发生特保争议,6月中欧纺织贸易发生特保争议,经过中国有关部门艰苦卓越的谈判,最后谈下了,也就是8%、10%、12%。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能够看到,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出口的协调机制,我们能够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而不是一盘散沙,那么我们纺织服装出口的增长率,就可以保持在35-50%,如果我们做不到团结一致,那么我们纺织服装的出口增长率就是8%、10%。

因此,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定价权方面,第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形成一致对外的协调机制和协调能力。

第二个方面是掌握一个两面下注的能力。

例如,我们是铁矿石最大的买主,在卖方方面有我们的权益,无论铁矿石是涨价还是落价,我们都能够对冲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第三个方面是要有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和资源的控制权。

很多大宗商品的定价机制是期货,而期货中间真正有影响力的,还是对实际资源有控制力和需求的一些企业。

中国在走向大国经济的时候,在定价权方面,我们受制于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们要想取得大国经济的地位,必须考虑和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二、推进金融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大国经济是在金融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

在金融领域,中国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也有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也是我们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反思。

当全球化进入到金融领域,当大家的金库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市场化,能够在全球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的往往是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就是华尔街。

随着全球化进入到金融领域,随着各个国家的金融开放和金融市场化的推进,我们发现,美国作为金融方面的强国,该国家庭越来越多的是不储蓄,越来越多的国民是负储蓄,国民负储蓄,就是过度消费。

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全球只有一个华尔街,我们金融的资源和命脉,就很容易受到金融
系统性风险的冲击。

那么全球是不是多几个华尔街,对金融全球化风险的对冲会更好些?亚洲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亚洲的金融中心应该在什么地方?中国的香港和上海,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第二,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能不能够向多极化方向推进? 2010年,我们储备货币的分布情况,美元的比例占到了62%,欧元26%,英镑4%,日元将近4%。

美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在全球主权债务危机的情况下,美元贬值,美国债务负担减少,那么持有美元的国际资产的价值就会受到损失。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人民币和亚洲应该在这个方面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中国在金融领域,有没有可能走出三元悖论,也就是在资源项目开放、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货币政策相对独立性方面,我们能不能迈过这个坎。

第三,中国对外金融资产的重新配置。

2010年我们国家对外金融资产的规模是4.13万亿美金。

但是直接投资部分,或者叫股权投资部分,我们只占7.5%。

反过来,美国持有我们东亚人的资产,股权投资部分高达71%。

中国真正储备性质的钱六千亿到八千亿美元,基本上足够了,其他的外汇储备资产,应当一步一步转换成非储备性的资产,然后多元化的管理和运用。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够把这个钱变成产能走出去,这就是对外金融资产的重新配置问题。

这三个方面是我们能够走向大国经济,增强我们综合国力,提高我们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支撑。

三、中国走向大国经济,要成为创新策源地。

在这个方面,我们现在面临着三个瓶颈。

第一个瓶颈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分析,中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只有7%左右有研发创新的支出。

我们国家发明专利的申请,高度集中在少数技术型企业和央企。

第二个瓶颈,我们创新环境对企业的支撑很薄弱。

第三个瓶颈,招商引资所换得技术的直接外溢效果薄弱。

因此,中国要成为大国经济,必须增强我们的研发创新能力。

四、走向大国经济,必须推动经济国际化,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

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人才国际化、产业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

外向型模式是小经济体的模式,而走向大国经济的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就是经济国际化。

五、走向大国经济,要在世界舞台上承担大国责任。

一个最明显的案例,就是多哈回合的谈判。

多哈回合谈判从2001年11月份起动,到今天谈了十年。

多哈回合谈判被称为是发展回合,也就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开放的谈判,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谈完了,包括工业品关税减让的谈判也都达成了协议。

最后一项是农产品保障措施,即农产品的开放。

开放以后,粮食进口的数量达到一种界限将会对进口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威胁,进口国有权采取保障性措施,保护自己的粮食安全。

美国认为这个数量界限是45%,就是超过粮食正常进口的45%,粮食进口国才有权动用粮食的保障性措施。

印度反对,印度认为如果是45%,像印度、中国这样的大国,农民的权益将受到很大的伤害,印度坚持是15%。

这项谈判最终没有达成协议。

很多穷国小国的商务部长流着泪求美国和印度的商务部长再努力一下,再谈一下。

美国和印度的商务部长指责中国不负大国责任,不在工业品关税减让方面做更大的让步而导致达不成这个农产品保障协议。

中国走向大国经济如何承担起自己的大国责任是一个面临的挑战。

六、大国经济,应该是一个自主发展的经济。

我们常讲的东亚模式,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一种模式我们叫“代工模式”,这个模式以台湾大厂为代表,也包括大陆,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企业采取的是代工模式,在一些供需环节参与到跨国公司全球产品价值链和全球分工体系中间。

另一种模式,就是自主生产的模式。

这个模式的代表,主要是韩国的企业。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亚洲生产网络受到危机重创的时候,打击严重的是亚洲的自主生产模式。

在韩国,现代倒了,大宇倒了,起亚倒了。

历史总爱和我们开玩笑。

十年以后,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这个代工模式受到重创,因为欧美的经济受到了重创,而自主生产模式却蓬勃发展,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很小。

未来,如果我们继续走代工模式,我们将会面临一个长期平缓增长的这么一条增长曲线。

而转向自主生产模式,我们就有可能面临比较陡峭向上的增长曲线。

这就意味着,我们走向大国经济,必须要从代工模式转换到自主生产模式上去。

(作者:国务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