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美术课堂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立和谐美术课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创立和谐美术课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摘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我国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形式开展的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创设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和谐的美术课堂,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活动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克服学生心理障碍,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和谐课堂学生心理健康
2021版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美术课程的性质中提出:“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由此可见,美术课程已不单纯是学生绘画技能训练的课程,它更倾向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绘画技能的上下,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心情的无比愉悦,让他们在绘画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一、转变师生观念
改变教师教学方法,从重结果变为重过程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大多是以绘画技能训练为主,以最终画得“像不像〞为唯一评价标准。

如果对初中生进行长时间的某一绘画类型的训练,以期望学生能够到达一定的水平,那么时间不长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大多数学生就会失去信心,进而敷衍塞责。

新课程标准中那么要求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过程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乐趣,不再为没有掌握某种绘画技能而苦恼和自责。

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控制者。

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发挥。

学生在课堂中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只能是教师技能的传承,不能有丝毫的发挥和创新,只能按照固有的绘画模式开展,这样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开展。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容许有异样的声音,这样学生的心理才不会被压抑,才能积极主动学习。

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要多用幽默、俏皮、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想学〞“乐学〞。

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往往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运用鼓励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美术课堂
和谐课堂是教师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亲切和蔼的表情、崇高的人格魅力创设出的一种充满人文关心、人性化感知、富有人情化的课堂环境。

要想到达这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根底条件
“平等〞指的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教师与学生同样是独立的人格个体,其人格是绝对平等的。

只有到达了这种平等,师生才可以真正沟通。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可以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

同样,在美术课堂中不允许学生犯错误,不给学生自己认识问题和做出选择或判断的时机,一味地由教师去灌输,即使是正确的观点,也是剥夺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而无形地强加给学生的,并不是学生自己通过学习而感知到的。

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得非常被动,不爱思考,课堂上也只能听到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所以,课堂上要让学生放开说,让学生不惧怕你,这样你的课堂气氛才能更加活泼。

创设合作交流的课堂学习形式,为实现愉快学习奠定根底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到达共同的学习目的,而进行的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因此,成功的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而且,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面对面的接触,以不断加深了解的方式进行交谈,非常亲近。

不管有没有天赋,他们都能够大胆发表意见,显得自信。

他们相信自己,同样也相信自己所在的小组,小组内一般都会尊重自己的小组成员,他们在小组内不会感到孤独,而相反会感到自己价值的存在。

他们会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是一种非常愉悦的事情。

采用多种课堂评价方式,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建立充分的自信心
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方法,似乎都是以学生画得像与不像来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好与坏,这种评价方式很少考虑学生的先天素质,对他们的个性形成和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应首先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给出评价标准,让学生自己作为评价的主体,对自己先做出评价,这样有助于将美术课程价值内化成为自己的认识,促进自我开展。

其次也应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过程表现状况进行评价,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交流表达、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开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建立在这样根底上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开展更有力。

三、开展轻松的美术课堂活动和利用优秀的美术作品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新课程标准强调,现在的美术课堂主要注重学生的感知和体验。

因此,运用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来设计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所以,在上美术课时,我尽量用教材、多媒体、语言向学生展示美术学科的内在魅力,使教室里充满了和谐、轻松和快乐的气氛,甚至有的时候会把学生带出教室。

例如,上“透视〞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坐在教室内是很难感受到透视的存在。

我将学生带到学校的大马路上让学生自己发现透视的存在。

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挂图或者将自己购置的优秀的美术作品集让学生欣赏,甚至抽时间将一些特别爱好美术的学生带出去参观一些档次比拟高的书画展,让他们能从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同时获得美的享受,从而促进学生提高美学素养,塑造完美的人格,使其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总之,美术教学能用其独特的教育内容,灵活的教育方式默默地改变着每一个学生,能用美的熏陶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

让学生多一些艺术的修养、多一些美的品格,多一些对生活的自信,这样将会给他们的人生增添绚丽的色彩,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和谐与健康。

参考文献:
【1】2021版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3】2021版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