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构建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安全贸易体系,实施“走出 去”战略;
• (2)构建资源安全科技体系,研究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提高 资源回收,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新食物的利用技术;
• (3)构建资源安全管理体系,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科技 手段实现资源有效管理;
• (4)构建资源安全储备体系,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资源储 备与产品储备相结合;
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地板结生产力下降; 采矿迹地-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毁坏表土,全国废弃土地达2亿亩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4、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 (2)环境污染
~ 城市向农村蔓延;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 耕地近3亿亩; 90年代后期,工业废水排放减缓,但生活污水排 放量迅速增加,城市饮用水污染严重,水污染向 农村转移 全国城市大气污染程度有减缓趋势但污染面积扩 大,酸雨区南-北推进,面积加大;城市生活垃 圾迅速增加,工业固废污染日益严重
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着某种资源在 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变化不总是一致的。稀缺是永久 的而短缺是暂时的。资源稀缺是动态的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一、自然资源基本特点 • 1、总量大、类型多(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特征,
表明具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优势)
• 2、人均资源量少(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
避免地占用耕地; 2)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原因毁损耕地; 3)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必要的土地利用变化
等使耕地减少; 4)曾经对弥补耕地减少起重要作用的宜农荒地开垦
受到极大限制,因为后备耕地资源已经显得不足, 且靠损失生态用地来弥补耕地已经不合时宜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3、水资源
•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 3、食物资源
今后30年要向即将增加的30亿人口提供粮食,将 是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 未来农业资源保障食物的能力受以下因素威胁: 1)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2)农业用地退化; 3)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海岸生态系统每况愈下,严重危害渔业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二、资源的冲突与争夺
的利用。现在看来,水是稀缺资源。所以我们现在开始提倡节约用水, 也开始重视利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了。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 全球性自然资源的短缺目前总体上只是一个警告。 但是,具体到某个国家某种资源则可能已经是现 实。
• 造成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有: • 1、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地域性; • 2、地缘政治; • 3、人口过多或增长过快; • 4、经济欠发达和技术落后; • 5、不合理利用和不适当管理; • 6、环境退化等。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了土地资源 1991年的两伊战争--为了争夺石油 目前中东地区为了水源而引发的冲突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二、资源的冲突与争夺 2、资源争端 (2)对能源或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的近海地区
权利有争议
南中国海、东海的石油战争
几个国家与一个内陆海(里海)相邻或相 邻于一个狭窄的海域,则会引起摩擦,各 国要求的海上专属经济区往往会交错重叠, 引起对近海边界划分的争端
许多重要资源的主要来源地或储藏地由 多个国家共有,或位于有争议的地区或近 海经济专属区。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二、资源的冲突与争夺 2、资源争端 (1)资源争端可能源于某一跨国界资源的分配。
大流域系统-尼罗河流经9个、湄公河经5个、幼发拉底河经3个国家, 上游国家处于能控制下游河水水量的地位 地下储油盆地-两个以上国家处于一个大型储油盆地上,其中一国抽 取较多的石油份额,将引发冲突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
2、水资源
1900-1995年全球水消耗量增长6倍,是人口 增长的2倍多。未来全球水消耗量将进一步 快速增长。大部分水需求的增长将发生在 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人均耗水量也将 不断增长;
既面临严重水资源危机且人均收入又低 的发展中国家的潜在形势非常严峻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5)构建节约资源的社会化管理体系;等等,都将成为中国 资源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1、矿产资源 (2)需求压力持续增大
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依赖于矿产资源消费同步增长的工 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加速大量消耗矿产资源是必然趋势。
2000年,中国已经成为第一钢消费大国,铝消费第二, 预测中国在其他主要矿产资源消费成为第一大国的时间: 锌(3年)铜(5年)铝(10年);
1、需求持续增长与供给限制的冲突
全球对许多关键资源的需求以无法持续的 速率增加,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人口激增
未来全球基本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国家之间为了取得生死攸关的资源供给 可能发生冲突;国内因可供分配的资源有 限也会发生冲突。结果加剧了紧缺资源的 争夺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二、资源的冲突与争夺 2、资源争端
(1)土地退化
土壤侵蚀-9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达163万km2,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 土地面积的17%,受危害的耕地达6.7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5%
土地污染-农田达1.5亿亩 盐碱化和潜育化-北方耕地盐碱化面积达1亿亩;南方水田潜育化面积
占20%~40% 耕地生产力下降-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结构不合理(氮磷钾失调),
中国资源的国际地位
(1)中国资源总量的国际地位
在资源地位比较中,资源总量是一重要参数,它是综合国力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中国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国土面积仅次于俄国、加拿大,居第三位; 耕地面积仅次于俄国、美国、印度,居第四位; 森林面积仅次于前苏联、巴西、加拿大、美国,居第五位; 草原面积仅次于澳大利亚、前苏联、美国、巴西、阿根廷,居第六 位; 大陆架仅次于澳大利亚、前苏联、美国、印度,居第四位。 中国主要矿产居世界首位的有钒、钛、锌、钨、铂、锑、稀土、菱 镁矿、萤石、硫铁矿、重晶石、砷、滑石、石膏、叶蜡石; 居第二位的有锡、汞、银、磷、石棉、石墨、煤; 居第三位的有矽灰石;居第五位的有铁、锰、铜、铅、镍。
示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可用以表征资源保障程 度。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静态储量寿命指数大多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煤炭也不及世界平均水 平的50%。因石油、铁、锰、铬、铜、钾盐等已 大量依赖进口,所以现有储量对消费的保障程度 (储消比)更低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资源安全,作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自然资 源的消耗和资源安全始终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极其关注 的核心。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否对自然资源消耗过多, 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中国自然资源基础是否依然处于良 好的状况,在全球化新的国际条件下,未来资源安全的走 向如何,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针对中国人口众多,资 源相对短缺,资源供需形势严峻的情况,考虑到在全球化 条件下国家安全的新特点,考虑到西方的历史主导地位和 中国作为崛起大国的责任,体现国家利益、保障资源供给 安全成为资源战略研究的重点。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 资源稀缺的概念: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致的在经济上 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
• 标志:资源在市场上价格的存在 • 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的区别 • 稀缺:经济社会中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指一般的、
所有的资源而言。 • 短缺: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
因人口增加,2030年中国人均水资源将 下降为1760m3,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随 着中国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的增加,水资 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一方面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严重浪费 (农业输水和用水的低效率、工业万元产 值用水量定额过高等)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4、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
仅稀土、钨等小宗金属超世界人均水平)
• 3、空间分布不均(资源分布与需求分布严重失调) • 4、资源禀赋欠佳(一等耕地40%;草地分布于干旱地区、
山区,质量差;多数矿产资源贫矿小矿多、共伴生矿多利用难度大)
• 5、资源潜力可观(国土面积大,内部分异复杂、自然资源
发现和开发潜力大,资源节流潜力也很可观)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4、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 (3)生态功能降低 长江、黄河等河流源头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
化,水生态失调加重,河流断流;近海环 境持续恶化,赤潮频率增加;
天然植被破坏严重、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 样性减少势头加剧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 1、能源与矿物原料
当前中国自身的资源已经很难满足庞大的矿产资源需求, 许多重要矿产品需要大量进口,未来对国际矿产品市场的 依赖会更强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2、耕地资源 一方面,随着人口和人均消费的增加,对食物的需
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耕地在不断减少。原因: 1)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不可
中国 世界 世界为中国倍数
0.83 2.32 2.80
0.08 0.25 3.03
0.11 0.75 6.96
0.19 0.65 3.25
1.19 1.77 1.49
中国资源人均值与世界人均值对比
注:前4项为1991年数。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1、矿产资源 (1)供给保障程度不足 • 储量寿命指数(当前探明储量与年产量之比)显
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决定的人们要以最少消耗取得最大经
济效果的愿望,是资源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和
发展的原因。 人类的产品都要靠消耗自然资源来生产,所
以人类产品也都是稀缺的。
• 资源经济学要研究如何生产、分配和利用这些资源和产品, 以节省资源,达到最佳效用。
过去认为水资源是无限的,所以不太重视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
• 资源完全的供给安全,一方面是指中国储量不足的战略资 源的供给安全,在质量上满足发展需要,还包括资源供给 价格、供给渠道和供给方式的安全;另一方面是中国储量 丰富的资源,其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实现也是资源安全的重 要部分。
第一节 中国态势
相对而言,中国储量不足的战略资源供给安全是最主要的 资源安全问题,它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包括:资源禀赋、 开发利用方法与技术、替代品的替代难易、运输方式、国 际经贸关系、国际政治关系等自然和社会的因素。这些方 面,中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工业化、城市化、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 平,极大地消耗地球资源。
21世纪,随着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矿产资源消耗 的速率和数量将持续增大
全球化石能源的资源总量相对充足,未来25年石油、天 然气和煤炭需求总量分别为1100亿吨、70万亿m3和1400亿 T,与目前世界石油、天然气、煤炭探明剩余可采储量 (1400亿T、150万亿m3 、9800亿T )全球石油资源供求 形势不乐观,天然气稍好,煤炭资源相对充足 预计薪柴将更难获得。 预计将来主要非燃料矿物的需求量和消费量增加3~5%/年
中国资源人均值的国际地位
中国是个资源大国,不少资源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具有 众多人口,中国的人均资源量在世界上不具有优势。由于中国人口还在不 断增长,因此人均资源量仍呈下降的趋势。
项目
国土面积 (公顷/人)
耕地 (公顷/人)
森林 (公顷/人)
草原 (公顷/人)
矿产价值 (万美元/人)
冲突的核心在于争夺资源
-水资源争夺或引爆中印冲突
• 香港《南华早报》8月10日文章】题:水炸弹 • 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提升,中国似乎决心除掉其亚洲竞争对手,这一趋势可以从其
对印度采取的强硬立场中反映出来。中印两国之间存在分歧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领土 争端。水正在成为中印关系中的一个关键安全问题和持续冲突的潜在源头。 • 中印两国严重缺水。灌溉农业等诸多行业的用水量都很大,再加上不断扩大的中产 阶级的需求,导致了对水的争夺更加激烈。实际上,中印两国都进入了终年缺水的时 代。不久以后,这两国的缺水状况,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角度来看,将与中东的情 况类似。 • 如果对水的需求继续以目前疯狂的速度增长,那么高速增长的经济在水资源匮乏时 就会减慢增长速度,从而使出口粮食的中印两国变成主要粮食进口国,这种状况将使 全球粮食危机进一步加剧。尽管印度拥有比中国更多的可耕地面积,但西藏是印度大 多数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 中国目前正在青藏高原大肆兴建水资源转移工程,这将使进入印度和其他下游国家 的国际河流流量减少。在此类工程埋下水冲突的种子之前,中国应该与下游国家建立 机制性的流域合作协议。印度政府一直在向中国施压,要求其增加透明度,公布水文 数据,并承诺不改变任何河流的自然流向。中印在2007年为在水文数据方面“相互影 响和合作”而建立了专家级合作机制,但被证明没有多少价值。 • 中国正在考虑的最危险主意是改变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本报 注)的流向,将水引向干旱的黄河流域。这一工程意味着对印度东北部平原和孟加拉国 东部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而且无异于为了水资源而对印度和盂加拉国宣战。 • 中国的水利工程和计划提醒人们西藏处于印中分歧的核心。尽管近60年前当中国兼 并西藏时,西藏已不再是政治缓冲区,但它仍是两国之间的一座政治桥梁。但首先, 水必须成为合作而非冲突的源头。
第一篇 自 然 资 源 及其稀缺的性质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
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
资源的稀缺性,一般指相对稀缺,即相对于人们现时
的或潜在的需要而言是稀缺的。这就要求社会经济活动的
目的,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因此,
• (2)构建资源安全科技体系,研究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提高 资源回收,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新食物的利用技术;
• (3)构建资源安全管理体系,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科技 手段实现资源有效管理;
• (4)构建资源安全储备体系,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资源储 备与产品储备相结合;
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地板结生产力下降; 采矿迹地-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毁坏表土,全国废弃土地达2亿亩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4、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 (2)环境污染
~ 城市向农村蔓延;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 耕地近3亿亩; 90年代后期,工业废水排放减缓,但生活污水排 放量迅速增加,城市饮用水污染严重,水污染向 农村转移 全国城市大气污染程度有减缓趋势但污染面积扩 大,酸雨区南-北推进,面积加大;城市生活垃 圾迅速增加,工业固废污染日益严重
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着某种资源在 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变化不总是一致的。稀缺是永久 的而短缺是暂时的。资源稀缺是动态的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一、自然资源基本特点 • 1、总量大、类型多(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特征,
表明具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优势)
• 2、人均资源量少(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
避免地占用耕地; 2)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原因毁损耕地; 3)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必要的土地利用变化
等使耕地减少; 4)曾经对弥补耕地减少起重要作用的宜农荒地开垦
受到极大限制,因为后备耕地资源已经显得不足, 且靠损失生态用地来弥补耕地已经不合时宜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3、水资源
•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 3、食物资源
今后30年要向即将增加的30亿人口提供粮食,将 是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 未来农业资源保障食物的能力受以下因素威胁: 1)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2)农业用地退化; 3)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海岸生态系统每况愈下,严重危害渔业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二、资源的冲突与争夺
的利用。现在看来,水是稀缺资源。所以我们现在开始提倡节约用水, 也开始重视利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了。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 全球性自然资源的短缺目前总体上只是一个警告。 但是,具体到某个国家某种资源则可能已经是现 实。
• 造成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有: • 1、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地域性; • 2、地缘政治; • 3、人口过多或增长过快; • 4、经济欠发达和技术落后; • 5、不合理利用和不适当管理; • 6、环境退化等。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了土地资源 1991年的两伊战争--为了争夺石油 目前中东地区为了水源而引发的冲突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二、资源的冲突与争夺 2、资源争端 (2)对能源或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的近海地区
权利有争议
南中国海、东海的石油战争
几个国家与一个内陆海(里海)相邻或相 邻于一个狭窄的海域,则会引起摩擦,各 国要求的海上专属经济区往往会交错重叠, 引起对近海边界划分的争端
许多重要资源的主要来源地或储藏地由 多个国家共有,或位于有争议的地区或近 海经济专属区。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二、资源的冲突与争夺 2、资源争端 (1)资源争端可能源于某一跨国界资源的分配。
大流域系统-尼罗河流经9个、湄公河经5个、幼发拉底河经3个国家, 上游国家处于能控制下游河水水量的地位 地下储油盆地-两个以上国家处于一个大型储油盆地上,其中一国抽 取较多的石油份额,将引发冲突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
2、水资源
1900-1995年全球水消耗量增长6倍,是人口 增长的2倍多。未来全球水消耗量将进一步 快速增长。大部分水需求的增长将发生在 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人均耗水量也将 不断增长;
既面临严重水资源危机且人均收入又低 的发展中国家的潜在形势非常严峻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5)构建节约资源的社会化管理体系;等等,都将成为中国 资源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1、矿产资源 (2)需求压力持续增大
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依赖于矿产资源消费同步增长的工 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加速大量消耗矿产资源是必然趋势。
2000年,中国已经成为第一钢消费大国,铝消费第二, 预测中国在其他主要矿产资源消费成为第一大国的时间: 锌(3年)铜(5年)铝(10年);
1、需求持续增长与供给限制的冲突
全球对许多关键资源的需求以无法持续的 速率增加,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人口激增
未来全球基本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国家之间为了取得生死攸关的资源供给 可能发生冲突;国内因可供分配的资源有 限也会发生冲突。结果加剧了紧缺资源的 争夺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二、资源的冲突与争夺 2、资源争端
(1)土地退化
土壤侵蚀-9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达163万km2,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 土地面积的17%,受危害的耕地达6.7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5%
土地污染-农田达1.5亿亩 盐碱化和潜育化-北方耕地盐碱化面积达1亿亩;南方水田潜育化面积
占20%~40% 耕地生产力下降-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结构不合理(氮磷钾失调),
中国资源的国际地位
(1)中国资源总量的国际地位
在资源地位比较中,资源总量是一重要参数,它是综合国力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中国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国土面积仅次于俄国、加拿大,居第三位; 耕地面积仅次于俄国、美国、印度,居第四位; 森林面积仅次于前苏联、巴西、加拿大、美国,居第五位; 草原面积仅次于澳大利亚、前苏联、美国、巴西、阿根廷,居第六 位; 大陆架仅次于澳大利亚、前苏联、美国、印度,居第四位。 中国主要矿产居世界首位的有钒、钛、锌、钨、铂、锑、稀土、菱 镁矿、萤石、硫铁矿、重晶石、砷、滑石、石膏、叶蜡石; 居第二位的有锡、汞、银、磷、石棉、石墨、煤; 居第三位的有矽灰石;居第五位的有铁、锰、铜、铅、镍。
示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可用以表征资源保障程 度。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静态储量寿命指数大多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煤炭也不及世界平均水 平的50%。因石油、铁、锰、铬、铜、钾盐等已 大量依赖进口,所以现有储量对消费的保障程度 (储消比)更低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资源安全,作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自然资 源的消耗和资源安全始终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极其关注 的核心。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否对自然资源消耗过多, 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中国自然资源基础是否依然处于良 好的状况,在全球化新的国际条件下,未来资源安全的走 向如何,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针对中国人口众多,资 源相对短缺,资源供需形势严峻的情况,考虑到在全球化 条件下国家安全的新特点,考虑到西方的历史主导地位和 中国作为崛起大国的责任,体现国家利益、保障资源供给 安全成为资源战略研究的重点。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 资源稀缺的概念: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致的在经济上 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
• 标志:资源在市场上价格的存在 • 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的区别 • 稀缺:经济社会中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指一般的、
所有的资源而言。 • 短缺: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
因人口增加,2030年中国人均水资源将 下降为1760m3,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随 着中国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的增加,水资 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一方面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严重浪费 (农业输水和用水的低效率、工业万元产 值用水量定额过高等)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4、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
仅稀土、钨等小宗金属超世界人均水平)
• 3、空间分布不均(资源分布与需求分布严重失调) • 4、资源禀赋欠佳(一等耕地40%;草地分布于干旱地区、
山区,质量差;多数矿产资源贫矿小矿多、共伴生矿多利用难度大)
• 5、资源潜力可观(国土面积大,内部分异复杂、自然资源
发现和开发潜力大,资源节流潜力也很可观)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4、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 (3)生态功能降低 长江、黄河等河流源头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
化,水生态失调加重,河流断流;近海环 境持续恶化,赤潮频率增加;
天然植被破坏严重、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 样性减少势头加剧
第二节 全球视野
•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 1、能源与矿物原料
当前中国自身的资源已经很难满足庞大的矿产资源需求, 许多重要矿产品需要大量进口,未来对国际矿产品市场的 依赖会更强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2、耕地资源 一方面,随着人口和人均消费的增加,对食物的需
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耕地在不断减少。原因: 1)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不可
中国 世界 世界为中国倍数
0.83 2.32 2.80
0.08 0.25 3.03
0.11 0.75 6.96
0.19 0.65 3.25
1.19 1.77 1.49
中国资源人均值与世界人均值对比
注:前4项为1991年数。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中国态势
•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 1、矿产资源 (1)供给保障程度不足 • 储量寿命指数(当前探明储量与年产量之比)显
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决定的人们要以最少消耗取得最大经
济效果的愿望,是资源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和
发展的原因。 人类的产品都要靠消耗自然资源来生产,所
以人类产品也都是稀缺的。
• 资源经济学要研究如何生产、分配和利用这些资源和产品, 以节省资源,达到最佳效用。
过去认为水资源是无限的,所以不太重视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水资源
• 资源完全的供给安全,一方面是指中国储量不足的战略资 源的供给安全,在质量上满足发展需要,还包括资源供给 价格、供给渠道和供给方式的安全;另一方面是中国储量 丰富的资源,其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实现也是资源安全的重 要部分。
第一节 中国态势
相对而言,中国储量不足的战略资源供给安全是最主要的 资源安全问题,它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包括:资源禀赋、 开发利用方法与技术、替代品的替代难易、运输方式、国 际经贸关系、国际政治关系等自然和社会的因素。这些方 面,中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工业化、城市化、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 平,极大地消耗地球资源。
21世纪,随着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矿产资源消耗 的速率和数量将持续增大
全球化石能源的资源总量相对充足,未来25年石油、天 然气和煤炭需求总量分别为1100亿吨、70万亿m3和1400亿 T,与目前世界石油、天然气、煤炭探明剩余可采储量 (1400亿T、150万亿m3 、9800亿T )全球石油资源供求 形势不乐观,天然气稍好,煤炭资源相对充足 预计薪柴将更难获得。 预计将来主要非燃料矿物的需求量和消费量增加3~5%/年
中国资源人均值的国际地位
中国是个资源大国,不少资源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具有 众多人口,中国的人均资源量在世界上不具有优势。由于中国人口还在不 断增长,因此人均资源量仍呈下降的趋势。
项目
国土面积 (公顷/人)
耕地 (公顷/人)
森林 (公顷/人)
草原 (公顷/人)
矿产价值 (万美元/人)
冲突的核心在于争夺资源
-水资源争夺或引爆中印冲突
• 香港《南华早报》8月10日文章】题:水炸弹 • 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提升,中国似乎决心除掉其亚洲竞争对手,这一趋势可以从其
对印度采取的强硬立场中反映出来。中印两国之间存在分歧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领土 争端。水正在成为中印关系中的一个关键安全问题和持续冲突的潜在源头。 • 中印两国严重缺水。灌溉农业等诸多行业的用水量都很大,再加上不断扩大的中产 阶级的需求,导致了对水的争夺更加激烈。实际上,中印两国都进入了终年缺水的时 代。不久以后,这两国的缺水状况,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角度来看,将与中东的情 况类似。 • 如果对水的需求继续以目前疯狂的速度增长,那么高速增长的经济在水资源匮乏时 就会减慢增长速度,从而使出口粮食的中印两国变成主要粮食进口国,这种状况将使 全球粮食危机进一步加剧。尽管印度拥有比中国更多的可耕地面积,但西藏是印度大 多数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 中国目前正在青藏高原大肆兴建水资源转移工程,这将使进入印度和其他下游国家 的国际河流流量减少。在此类工程埋下水冲突的种子之前,中国应该与下游国家建立 机制性的流域合作协议。印度政府一直在向中国施压,要求其增加透明度,公布水文 数据,并承诺不改变任何河流的自然流向。中印在2007年为在水文数据方面“相互影 响和合作”而建立了专家级合作机制,但被证明没有多少价值。 • 中国正在考虑的最危险主意是改变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本报 注)的流向,将水引向干旱的黄河流域。这一工程意味着对印度东北部平原和孟加拉国 东部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而且无异于为了水资源而对印度和盂加拉国宣战。 • 中国的水利工程和计划提醒人们西藏处于印中分歧的核心。尽管近60年前当中国兼 并西藏时,西藏已不再是政治缓冲区,但它仍是两国之间的一座政治桥梁。但首先, 水必须成为合作而非冲突的源头。
第一篇 自 然 资 源 及其稀缺的性质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
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
资源的稀缺性,一般指相对稀缺,即相对于人们现时
的或潜在的需要而言是稀缺的。这就要求社会经济活动的
目的,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