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6敬业与乐业习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6敬业与乐业习题
新人教版(含答案)
6 敬业与乐业
01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D) A.调和/风调雨顺解剖/浑身解数
B.亵渎/买椟还珠旁骛/趋之若鹜
c.佝偻/伛偻提携咽气/狼吞虎咽
D.容赦/身世显赫刮风/强聒不舍
(解析:A.tiáo/tiáo,jiě/xiè;B.dú/dú,wù/w ù;c.lóu/lǚ,yàn/yàn;D.shè/hè,ɡuā/ɡuō。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教诲杜决禅师安居乐业
B.羡慕直捷淘神言不及意
c.秘决妄想骈进言行相顾
D.浪荡精微烦恼饱食终日
(解析:A.“决”应写作“绝”;B.“意”应写作“义”;
c.“决”应写作“诀”。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大家都受不了他的强聒不舍。

B.勤奋努力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别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你。

(解析:D.“理至易明”是“道理极容易明白”的意思,与“道理上的理至易明”语义重复。

)
4.(乐山中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c)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B.②①⑥③⑤④
c.⑥②①③⑤④D.①③⑤⑥④②
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进入新时代,我们更需要敬业乐群的人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无私奉献。

郑州市委打算拍摄一部《敬业乐群——做新时代的模范》纪录片。

下面这幅书法字是大家选出的
最合适作这部纪录片标题的书法字。

这幅书法作品属于什么字体?你认为大家选择它作为纪录片标题的理由是什么?
字体:行书
理由:该书法字体笔画连绵、流畅,与纪录片所要表现的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一脉相承。

(2)仔细观察漫画《忙里偷闲》,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漫画讽刺了个别公务人员怎样的工作态度?
工作时间娱乐,不给百姓干实事的工作态度。

②请你规劝漫画中的公务人员。

(要求:结合画面内容,并用上本课中的“敬业”和“乐业”两个词语。

) 【示例】同志,作为公务人员,你们首先应该敬业——尊重百姓,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其次,你们更应该乐业——以为百姓服务为乐,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玩游戏、看电影上。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6、7两段,回答问题。

6.选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详见本课“学法点津”】人生要敬业。

7.你怎样理解“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的含义?
【示例】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不能单纯为了活命而
劳动,应当学会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8.下列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

以具体事例准确地论证了“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

引用庄子的话证明“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03 拓展阅读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李斌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

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

”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
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

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

“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
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真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

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9.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3分)
10.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3分) 道理论证。

(1分)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2分)
1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2分)。

12.培育工匠精神与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的论述有
什么相同点?(4分)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敬业,要专心如一,废寝忘食;而工匠精神,没有职业和贵贱之分,都是需要忠实,这也是敬业。

(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04 写作创新
13.本文作者精选事例进行说理,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小林要写一篇以“成功永属自强者”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请你帮忙,给他提供一个事例作为论据。

【课文片段在线】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

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写法分析】选文为了证明“有业之必要”,举了孔子和
百丈禅师的例子,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这些有代表性的事例,使演讲词富有说服力。

作为论据的事例要真实、典型,可采用“人物+事例”的形式组织语言,表述要简洁、清晰。

【例文】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自学针灸、多门外语和无线电。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创作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她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

这种自强不息的品质使她成功地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典型例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技法点睛】寻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有以下几种方法:
1.看内容。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且一般是正面的、积极的。

2.看句式。

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一般有提示性的语言,如:“我认为”“我们要”“由此可见”“总之”“综上所述”等词句。

3.看位置。

中心论点常出现在文章标题、开头、过渡句(段)、结尾等地方。

①研究标题。

有的议论文题目本身就是(含)中心论点。

②研究开头。

议论文的开头有四种形式:A.开门见山亮出观点。

B.通过故事引出中心论点。

c.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归纳出中心论点。

D.根据自己的经历归纳出中心论点。

③研究过渡句(段)。

过渡句(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起概括作用,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是中心论点。

④研究结尾。

有的议论文在结尾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可能是中心论点。

4.综合概括。

有的文章中没有直接的句子点题,作者的观点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要通过阅读、归纳、整理,然后概括出中心论点。

赠送以下资料
北京重点初中排名
北京初中排名榜单,北京重点初中排名是那些?下面是晨露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初中排名榜单。

希望能给广大北京市即将升学校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选择就读学校可以带来帮助。

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2 北京第四中学
3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4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5 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6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7 北京第八中学
8 北京第一零一中学
9 北京第十一中学
11 北京第一六一中学
12 北京第八十一中学
13 北京第五中学
14 北京育英中学
15 北京第八十中学
16 北京第十三中
17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
18 北京第十五中学
19 北京汇文中学
20 北京苹果园中学
21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
22 北京第三十五中学
23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
24 北京第二十二中学
25 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26 北京樱花园中学
27 北京上万中学
28 北京蓝靛厂中学
29 北京第二十中学
30 北京玉渊潭中学
31 北京裕中中学
33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
34 北京延庆县第一中学
35 北京高丽营第二中学
36 北京满井中学
37 北京博克图中学
38 北京市昌平区第三中学
39 北京国子监中学
40 北京第二中学分校
41 北京牛栏山第一中学
42 北京第一一九中学
43 北京市密云县新城子中学
44 北京郎府中学
45 北京东直门中学
46 北京良乡第四中学
47 北京香山中学
48 北京第一零五中学
49 北京劲松第一中学
50 北京市密云水库中学
51 北京丰华中学
52 北京北小营中学
53 北京奎德素中学
55 北京市定福庄中学
56 北京回民学校
57 北京私立正则中学
58 北京铁路第三中学
59 北京延庆县太平庄中学
60 北京日坛中学分校
61 北京市密云县第六中学
62 北京市大兴区第八中学
63 北京第六十三中学
64 北京第五十四中学
65 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中学
66 北京第七十八中学
67 北京喇叭沟门满族中学
68 北京庞各庄中学
69 北京温泉第二中学
70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中学
71 北京燕化前进中学
72 北京长安中学
73 北京永乐店中学
74 北京万寿寺中学
75 北京民族团结中学
76 北京李桥中学
77 北京延庆县第二中学
78 北京丰台区第二中学
79 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中学
80 北京北关中学
81 北京市顺义区第三中学
82 北京王平中学
83 北京云岗中学
84 北京南法信中学
85 北京仇家店中学
86 北京延庆县中学
87 北京老官地乡中学
88 北京郭家务中学
89 北京白家庄中学
90 北京第十八中学
91 北京市二龙路中学
92 北京第六十一中学
93 北京第三十九中学
94 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
95 北京俸伯中学
96 北京桦林学校
97 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实验中学
98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中学
99 北京市通州区第三中学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选取动人情景,生动描写人物,以情感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作者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情,培养学生懂得感受爱,也懂得回报爱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方法。

2、儿子对父亲的关心的不解、顿悟、感念的过程。

【预习设计】
1、学生需认真朗读全文,弄懂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注意事件发生的背景;
3、你是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和儿子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并欣赏一首小诗。

“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父爱是良言,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

父爱是蜡烛,默默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背影》,看看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二、检查预习(小组之内检查)
1、正音练习:给加粗的词注音。

变卖典质(diǎn zhì) 颓唐(tuí) 狼藉(jí)
交卸(xiè) 奔丧(bèn sāng) 簌簌(sù)
晶莹(yíng) 迂腐(yū) 琐屑(suǒxiè)
栅栏(zhà) 差使(chāi) 照看行李(kān)
妥帖(tuǒ) 蹒跚(pán shān) 踌躇(chóu chú)
2、根据解释填词语。

乱七八糟的样子。

狼藉
失业在家。

赋闲
凄惨暗淡,不景气。

惨淡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蹒跚
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迂腐
细小而繁多的事。

琐屑
不幸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

祸不单行
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

变卖典质
精神不振作。

颓唐
三、朗读课文,交流探讨
1、刚才我已经说过,《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这说明大家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肯定给大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或者产生了某方面的疑惑,那么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或疑惑。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画下来,然后用“我觉得。

”的句式来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篇文章的。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朴实特点,通过读的形式来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虽然平实,但是却很感人。

(2)引导体会文章为什么以“背影”为题?文中写了几次“背影”?那一次写的最详细?作者是如何来详细刻画“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的?(播放电视散文《背影》片段)边引导,边朗读,边体会,重点解决:
A、“背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

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

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

第四次是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写得最详细。

B、在描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时,引导学生从动作描写入手,细致入微的刻画。

如:“蹒跚”、“探”、“爬”、“攀”、“缩”、“微倾”等词语中体会父爱。

C、从父亲的衣着上来体会、父子衣服的对比(他给儿子做了紫毛大衣)及营造的氛围和心情(悲凉、沉重),帮助学生分析特定背景(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借钱办丧等等)。

教师总结:作者刻画的这个背影,是自己终生难忘的父亲的背影,
他通过写父亲的体态动作、穿着打扮,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在奔波劳累中,依然为儿子尽心尽力的伟大的父亲,这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地方,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让我们感受到了博大深沉的父爱。

(3)在送行中,父亲除了为儿子买橘子外,还用什么来表达对儿子的关爱?儿子理解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八年以后,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怀的是怎样感情?
教师总结:浦口送别的时候朱自清才20岁,因为年轻,所以他当时也会对父亲的琐碎的表达爱的方式表示不满,可是当他在八年后,随着自己心智的成熟,对父爱的感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当时的自以为是也感到非常的后悔,自责。

他把自己这种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情感勇敢的展现在了众人面前,我想,这就是这篇文章最感人至深的地方。

(4)面对父亲,作者当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亲的?
教师总结:觉得父亲迂腐、令人讨厌。

四、引深拓展
1、同学们,看到20岁的朱自清,你是否想到了自己。

你是否也有一些对父母、老师、长辈的关心的不耐烦,是否在有的时候觉得他们的某些言语和举动太过多余,是否有过觉得自己要比他们聪明得多想法?那现在呢?你又怎样看待这些事情呢?
学生讲述感人的故事。

2、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故事,不禁让我想起了一篇流传很广的小文章。

看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五、情感迁移,感受深情。

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误解过.请以“,我想对您说”为开头给你的亲人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学生写作练习,朗读展示。


六、结束语:
(播放歌曲《懂你》)
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

同学们,不要再把年少无知当作我们可以对爱麻木不仁的理由,不要等到我们失去了爱的时候才懂得去珍惜,既然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爱,我们就应该有责任读懂爱、感受爱、回报爱。

赠送以下资料《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选取动人情景,生动描写人物,以情感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作者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情,培养学生懂得感受爱,也懂得回报爱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方法。

2、儿子对父亲的关心的不解、顿悟、感念的过程。

【预习设计】
1、学生需认真朗读全文,弄懂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注意事件发生的背景;
3、你是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和儿子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并欣赏一首小诗。

“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父爱是良言,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

父爱是蜡烛,默默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背影》,看看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二、检查预习(小组之内检查)
1、正音练习:给加粗的词注音。

变卖典质(diǎn zhì) 颓唐(tuí) 狼藉(jí)
交卸(xiè) 奔丧(bèn sāng) 簌簌(sù)
晶莹(yíng) 迂腐(yū) 琐屑(suǒxiè)
栅栏(zhà) 差使(chāi) 照看行李(kān)
妥帖(tuǒ) 蹒跚(pán shān) 踌躇(chóu chú)
2、根据解释填词语。

乱七八糟的样子。

狼藉
失业在家。

赋闲
凄惨暗淡,不景气。

惨淡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蹒跚
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迂腐
细小而繁多的事。

琐屑
不幸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

祸不单行
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

变卖典质
精神不振作。

颓唐
三、朗读课文,交流探讨
1、刚才我已经说过,《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这说明大家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肯定给大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或者产生了某方面的疑惑,那么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或疑惑。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画下来,然后用“我觉得。

”的句式来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篇文章的。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朴实特点,通过读的形式来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虽然平实,但是却很感人。

(2)引导体会文章为什么以“背影”为题?文中写了几次“背影”?那一次写的最详细?作者是如何来详细刻画“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的?(播放电视散文《背影》片段)边引导,边朗读,边体会,重点解决:
A、“背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

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

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

第四次是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写得最详细。

B、在描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时,引导学生从动作描写入手,细致入微的刻画。

如:“蹒跚”、“探”、“爬”、“攀”、“缩”、“微倾”等词语中体会父爱。

C、从父亲的衣着上来体会、父子衣服的对比(他给儿子做了紫毛大衣)及营造的氛围和
心情(悲凉、沉重),帮助学生分析特定背景(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借钱办丧等等)。

教师总结:作者刻画的这个背影,是自己终生难忘的父亲的背影,
他通过写父亲的体态动作、穿着打扮,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在奔波劳累中,依然为儿子尽心尽力的伟大的父亲,这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地方,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让我们感受到了博大深沉的父爱。

(3)在送行中,父亲除了为儿子买橘子外,还用什么来表达对儿子的关爱?儿子理解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八年以后,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怀的是怎样感情?
教师总结:浦口送别的时候朱自清才20岁,因为年轻,所以他当时也会对父亲的琐碎的表达爱的方式表示不满,可是当他在八年后,随着自己心智的成熟,对父爱的感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当时的自以为是也感到非常的后悔,自责。

他把自己这种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情感勇敢的展现在了众人面前,我想,这就是这篇文章最感人至深的地方。

(4)面对父亲,作者当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亲的?
教师总结:觉得父亲迂腐、令人讨厌。

四、引深拓展
1、同学们,看到20岁的朱自清,你是否想到了自己。

你是否也有一些对父母、老师、长辈的关心的不耐烦,是否在有的时候觉得他们的某些言语和举动太过多余,是否有过觉得自己要比他们聪明得多想法?那现在呢?你又怎样看待这些事情呢?
学生讲述感人的故事。

2、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故事,不禁让我想起了一篇流传很广的小文章。

看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