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教科院高考物理备考会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届黄冈市教科院高考物理备考会谈
市教科院黄干生
各位老师:大家好!
刚刚送走了中秋和国庆双节,立即迎来了08届高三备考会,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全市高三物理届的精英、骨干集聚在一起总结过去一届的备考经验,谋划未来一年的复习方略,共同为黄冈的教育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为高中物理教学取得优异成绩孜孜不倦,这是黄冈教师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的体现,这是物理同行们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的表现。

本次会议共收到了30多位教师撰写的经验总结、新一届的复习方案、备考案例、解题心得等教学论文共37篇,执笔的老师为这次备考会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有的文稿长达十几页,这些都是老师们对物理教学的执着追求的反映。

昨天黄梅一中商胜平同志等5位老师介绍了他们2007年的备考经验和取得的优异成绩,陈智老师详细介绍了2007年物理学科高考评分细则和阅卷经过,畅谈了2007年高考的阅卷体会,提出了平时就要注重规范解答的教学要求。

今天黄冈中学丁汝辉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黄冈中学本届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的方案及探究案例,他不仅从宏观上列出了主干知识复习清单(一)和非重点知识、物理实验复习清单(二),为全市把好主干知识复习的重点、实验的变化点和难点、非主干知识注意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还在微观上为我们提供了三个单元的课堂探究案例,为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如何抓好基础的知识点,突破高考的重难点,掌握审题、解题的基本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在此作为市教科院的物理教研员要深深地感谢大家,你们辛苦了!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新一年的高三复习备考应注意的问题:
一、深入研究考纲、认真分析考题、样题
(一)《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依据。

一要十分明确《考试大纲》与《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关系
考试内容的范围:《考试大纲》涉及的范围可以小于教学大纲涉及的内容;《考试大纲的说明》涉及的范围在广度上可以比《考试大纲》小,但要求更为具体,重点更为突出。

二要处理好重点内容与非重点内容的关系
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复习教学的重点,无论是教学占用的时间,还是消耗的精力,都占主要地位.但对非重点内容,也不能完全放弃,只是对要求不是很高的内容,不必花费更多时间,但也要让学生学明白,理解是首要的,而不能只背诵结论.主干知识在高考中是必考内容,而非主干知识则是搭配的内容,这个选择权是放在命题老师手上的,他们在某份试卷中具体考查什么内容,有时候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我们必须全面地复习,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有效办法.
三要处理好知识形成过程与结论的关系
只背结论,死记公式,是绝对学不好物理的,也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它反映了谁的性质,由哪些因素决定,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怎么用它解决问题,等等.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三维教学目标中的一维,它不但对知识本身及知识的应用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的素材.
四要处理好构建知识体系与习题训练的关系
在学生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是总复习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书念薄”的必要途径,但仅此并不能形成能力.必要的习题练习是必须的,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绝不是不要做练习或少做练习,要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编制或精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利用它们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刻理解、去伪存真,提高能力.这里强调教师自己编制或精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是因为社会上流传着大量所谓的教辅读物,鱼龙混杂,其中充斥着很多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题目,如果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做,必将事倍而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五要处理好物理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高考多年来坚持考查实验能力,也是要引起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要猜测下一次高考会考哪个实验,而是要全面地从提高学生实验素养的角度去把握,全面地做好大纲要求的物理实验.虽然高考是笔试的形式,不可能真正考查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但仍然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自己真正动手做实验,从而在实践中提
高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实验素养.
探究性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新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视探究性实验,对其中的某些部分,既要重视过程,也有重视结果,而对另一部分,则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要使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认识一般探究实验的步骤与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能力.六要进一步明确物理学科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物理学科的高考能力要求依据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招生的基本要求,二是通过高中学习能够达到,三是高考中能够实现;要根据学科特点,明确《考试大纲》中知识内容的层次要求和能力要求。

同一种能力对不同人群的要求不同;《考试大纲》中知识内容的层次要求和能力要求是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

(二)认真分析2007年高考试题
1、2007年高考试题分析
(1)2007年全国高考涉及到物理学科有12套试题
卷别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合计
全国理综Ⅰ(乙)8(48)(混选)1(2)(17)3(55)12(120分)
全国理综Ⅱ(甲)8(48)(混选)1(2)(17)3(55)12(120分)北京理综8(48)(单选)1(2)(18)3(54)12(120分)
天津理综8(48)(单选)1(2)(16)3(56)12(120分)
重庆理综5(单选,30分)
3(多选,18分)
1(2)(17)3(55)12(120分)四川理综8(48)(混选)1(2)(17)3(55)12(120分)
江苏物理11(38)(单选6题,
18分,多选5题,20
分)
2(22)6(90)19(150分)
上海物理填空5(分A和B两
种)(20),选择8(40)
混选5 (30)5(60)(A、B类
各1题,其余为公
共题
23(150)
新课标下的新高考试题
海南物理12(42)(单选6(18),
多选4(16)+填空
题2(8)2(15)5(43)(2道必做题,
3道选做题
19(100分)
广东物理12(40)2(20)6(90)20(150分
山东理综7(28)(混选)1(11)5(50)2道必做题,
3道选做题
13(89分)
宁夏理综8(48)1(15)3(47)(2道必做,
4道选做
12(110分)
新课标下的新高考试题
①广东物理:选择题共12题,其中8道题为必做题,选做题在选修3-3(含2-2)、选修3-4模块的两组中任选一组(2题)
②山东理综物理:必做题共10道,其中选择题7题(28分)(混选),实验题1道(11分),计算题2道(34分);选做题(选修3-3,选修3-4,选修3-5各1题,每题8分)3选2(24分选16分).山东理综卷满分240分,其中物理89分,化学78分,生物73分。

选择题7道,赋分为28分,实验题1道,赋分为11分,2道必做计算题共34分,从3道选做题中选做2题,赋分为16分,几种题型加起来共赋分为89分。

另外,化学78分,生物73分,理科综合全卷共计240分。

山东省实行的是“3+X+1”模式,其中的“1”是指基本能力,包括科学、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六个领域的内容,共60分。

理科综合240分,语数外三科各150分,高考总分满分750分。

③宁夏卷理综物理:必做题11题,其中选择题8题(48分),实验题1题(15分),计算题2题(32分),选做题(选修2-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各1题,每题15分),4选1(60分选15分),满分110分。

④海南物理:必做题16道,其中单选题6题(18分),多选题4题(16分),填空题2道(8分),实验题2题(15分),计算题2题(19分);选做题(选修3-3,选修3-4,选修3-5各1题(24分),试
卷满分100分。

(2)全国理综卷I的简析
A.总体评价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I(乙)物理试题,素材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试卷结构合理,题型、题量与赋分均与过去保持相对稳定.与2006年同类试卷相比,考生的平均得分率下降,试题总体难度有所上升.试题的外观和内涵都有所刷新,或巧设问题情境、或用活知识和规律、或放眼于科技前沿,或联系生活实际,无论哪道试题,都立足于高中物理课本知识,着眼于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了“稳中有改、改中有进、大胆创新”的特点. 试题坚持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命题原则,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的命题要求.突出了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是一份构思新颖、设问巧妙、致力挖掘物理内涵、体现学科思维特点、突出选拔功能、具有较高区分度,有利于促进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推进新课程实施,与高校学习衔接紧密的好试题.
B. 试卷结构及其难度
理综试卷I(乙)中物理学科卷面满分120分,占理综试卷总分的40%.所考试题全部为学科内综合题,符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要求和中学教学实际.试题考查的知识块、能力要求、各题赋分情况、难易程度,如下表所示.
全国高考理综卷I物理试题分析表
题号类

主要考点及内容分值全省
均分/难

黄冈
均分/
难度
难易程度(与
06年比较)
14 力学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求宜居
行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6分 4.68/
0.78
4.84/0.
81
+0.16
15 力学简谐运动位移-时间图象,横波图象,
由振动图象求波动图象6分 4.38/
0.73
4.28/0.
71
-0.10
16 热学分子动理论,压强、体积、温度的关系,
热量、功、内能6分 1.99/
0.33
1.90/0.
32
-0.09
17 几何
光学光的直线转播、折射率、全反射6分 3.03/
0.51
3.03/0.
51
持平
18 力学力和运动的关系,力和时间图线。

比较
F/mg-t四种图象下的物体运动速率6分 3.93/
0.66
3.98/0.
66
+0.05
19 原子核能级跃迁6分 2.59/
0.43 2.60/0.
43
+0.01
20 电学匀强电场、电场线、电势、等势面6分 5.09/
0.85 5.13/0.
86
+0.04
21 电学电磁感应,感应电流与时间图线6分 3.40/
0.57 3.36/0.
56
-0.04
22 (1) 电学示波器的使用6分 1.75/
0.29
1.65/0.
28
-0.10
22 (2) 力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1分 4.20/
0.382
4.17/
0.379
-0.03
23 力学直线运动,追击问题。

15分10.54/
0.70 10.60/
0.71
+0.04
24 力学弹性碰撞,动量守恒,能量转化18分 4.07/
0.226 4.21/0.
234
+0.14
25 电学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22分 3.31/
0.15 3.51/
0.16
+0.20
物理12 道题120分52.94/
0.44
53.26/
0.44
+0.32
力学
合计
6题(含实验1小题,11分)62分51. 7%
电学
合计
4题(含实验1小题,6分)40分33.3%热学1题(选择题)6分5%光学1题(选择题)6分5%原子核1题(选择题)6分5%
C. 试题特点
整套试题在“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核”五个部分都有命题点,试题范围没有超出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考查内容既全面又突出重点,试题内容覆盖了高中教材二十三章的二十章,考查的知识面较宽;试题情景新而不怪,题面观感熟而不旧,求解过程活而不难,运算量大而不繁.命题紧扣了考试大纲,遵循了命题要求。

试题凸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① 注重能力考查,突出学科内综合。

I 卷所考试题中有10道试题考查了II 级要求,2道试题考查了I 级要求,I 、II 级要求考查比例为2:10. 涉及的知识点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运动规律、加速度、F 合-t 图线;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天体的运动;动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定理、碰撞、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简谐运动及其图象,简谐波及其图象;匀强电场、电场线、电势、等势面;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与时间图线;分子动理论,压强、体积、温度的关系,热量、功、内能;光的直线转播、折射率、全反射;能级跃迁;示波器的使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等。

由于受题量的限制,所以每道试题都融合了多个知识点,有一定的综合性,没有单个知识点的考查试题.
② 题型题量稳定,考查方法多变.与2005、2006年一样,2007年物理试题的总题量为12题。

其中选择题8道(含多选),其中有1道振动与波的题、1道有关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的题,1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题;1道关于电场强度大小、电势高低判断题,1道电磁感应的题,热、光、原各1道题.非选择题4道,其中实验题1道大题(共2道小题);3道计算题中有2道力学题(1道匀速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1道有关动量与能量的题);1道电学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可以说,同三年来的题型题量一样,十分稳定.但试题的落点、考查方法却在不断变化.如在选择题中的有关“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的考查中,05年I 卷考的是利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求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比”,07年卷I 考的是利用匀速圆周运动知识和万有引力定律,求宜居行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在振动和波部分,05年卷I 考查了求解“做简谐振动的质元振动的时间”,06年卷I 考的是“共振”知识,07年卷I 则考查了“由振动图象求波动图象”;在非选择题中,05年卷I 第24题涉及的是“弹力、弹力做功、弹性势能、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等考点,解答中突出考查对物理过程的分析;06年卷I 第24题为以实际运输工具中的传送带为情景突出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综合应用;07年卷I 第24题涉及的考点则是“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等,解答中突出了数学(数列求和的运算)能力要求;06年卷I 第25题,考查的是单个带电小球在电场、重力场中的往复运动规律,而07年卷I 第25题则考的是大量不同速率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范围确定。

③ 理论联系实际,物理模型新颖.试题注重从实际生活中挖掘素材,尤其是从体育运动项目中寻找模型、挖掘题眼,设置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在“力和运动的关系”内容上显得尤为突出,这样既考查了能力,又使试题不落俗套。

【例1】(第23题,题略)
本题以接力赛中的交接棒为题材,设置了一道学生十分熟悉的比赛场景、生动活泼的体育运动、又与物理知识紧密结合的试题。

剥去场景外观,试题描述了两种运动形式,一是运动员甲的一段匀速直线运动,设其运动位移为S 1;二是运动员乙在接力区内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甲发出口令后,甲乙达到共同速度V 所用时间为t ,乙完成交接棒时,其发生的位移为2S ,紧接着
画出相应的图示如图,设乙作匀加
速直线运动
的加速度大小为a ;就不难找出如下规律和数据:
a V t = ①, 2221at S = ②, Vt S =1 ③, 201S S S +=④, 0
22S V a = ⑤
a
V S 222= ⑥ a =3m/s 2 ⑦ m S L 5.62=- ⑧
解答本题的方法还有平均速度法、作图法、相对运动法等多种方法,这种题材考生虽然很熟悉,但要真正弄清题中的问题,是需要一定的能力的。

近年来多次出现过以体育运动项目为题材的试题,这些试题虽然所描述的物理模型各不相同,但都是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将题中的生活语言转化为物理模型,然后根据模型选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和规律,力和运动的关系(特别是牛顿运动定律)灵活求解,而不是要学生去死记硬背。

④ 注重规律运用,突出潜能考查
今年的计算题命题,多以物理事件具体、设置问题清晰,虽情景直观、但过程复杂,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找出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数学关系式进行求解.力学中的计算题注重考查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应用。

【例2】(第24题,题略)
【分析】本题突出考查了发生弹性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定律的掌握和运用,强调了数列求和的运算。

运算量较大,数学要求较高。

仔细观察会发现,绝缘球每次碰撞都要减少部分机械能,根据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和机械能能守恒,将结论的限定条件分别转化为速度、高度、动能和重力势能与三角函数关系等条件来分析.要使绝
缘球经过多次碰撞后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小于45o
,则绝缘球碰撞后的速度应该小于某个值;或碰撞后上升的高度应小于某个值;或者碰撞后的动能小于某个值…….这样就可将分析角度的条件转化为分析速度、高度、能量等这些我们熟悉的物理量.。

【解题思路】第(1)思路:偏离方向为450的临界速度应满足:

21
(145)2
t mv mgl com =-︒,
知t v = 00(
)(0.9)n
n n M m v v v m M
-==+
123123n v v v ====当、、时,
33t n v v =〈=只有当时,
故知n =3
第(2)思路:偏离方向为450的临界动能应满足:(145)0.3kt E mgl com mgl =-︒= 第n 次碰撞后的动能与碰前动能的关系为:
()222001191()0.812119n
n n kn k M m E m v E m M --⎛⎫=== ⎪
++⎝⎭
当n =1、2、3时,其对应的动能分别为:
231020300.81(0.81)(0.81)k k k k k k E E E E E E ===、、
只有330.2650.3kt k kt n E E mgl E mgl =〈=当=时,与比较,. 故知n =3
第(3)思路: 偏离方向为450的临界高度应满足: 由0
(1cos45)Pn E mgl =-, 知0
(1cos45)0.3t h l l =-=
211(0.81)22
n
n n m M h l l m M -⎛⎫== ⎪
+⎝⎭ 当n =1、2、3时,其对应的上升高度分别为:
23123111
0.81(0.81)(0.81)222
h l h l h l =⨯==、、
只有331
3(0.81)0.2650.32
n h l l l =
⨯=〈当=时,. 故知n =3 不管从哪条思路入题,①②两式是解答本题必须遵循两个重要规律。

【解后反思】该题留给我们的思维空间广阔,入题途径繁多.其重点是要认真仔细分析题中限定的条件,扩大思维的空间,找出解题途径;列出第n 次碰撞过程后绝缘球的或速度、或动能、或重力势能、或高度的通式是关键。

本题既考查了对物理条件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考查了对运动学知识、能量知识和数学中的幂函数等众多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
本题设置了三大障碍,其一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纸面的磁场,由于磁场的阻尼作用,金属球将于再次碰撞前停在最低点处”这段文字,许多考生总想从磁场对金属球的作用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其实磁场对两球碰撞过程中能量转化与守恒并无影响,应在分析时将其排除。

其二是“求经过几次碰撞后绝缘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45°”这段文字,不少考生见到多次碰撞就感到困难重重,其实这类试题在设计时主要考查考生寻找碰撞中的能量、速度、高度变化的规律及通式,并不在于要求出碰撞次数的多少,通式找到了,求解碰撞次数并不困难,根据经验,类似的碰撞不会超过3次。

其三是《弹性碰撞》一节教学内容并没有纳入现行人教版课本中,不少学生对弹性碰撞满足的动量、动能同时守恒的不清楚,因而给解题带来了障碍。

而本题突出考查的就是发生弹性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定律的掌握和运用,同时还强调了数列的运算。

且运算量大,数学要求较高。

⑤ 重视图象功能,考查思维能力
2007年全国理综物理试题特别强调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分析、表达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如:2007年全国理综卷I 涉及到有图象和要用到图象的题有第15、17、18、19、20、21、23、25等7题,分值达73分.第15、19、20题是利用图象表述物理概念及不同物理量间的关系,第17、18、21题是利用图象反映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第23、25题则是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前提下画出图形、图象,然后根据所画出的图形找出解题的途径,要求考生要具有综合运用图象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

【例3】2007年理综卷I 第18题(题略)
这道题在不考虑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时,可将题中F
mg
-t 图象变换成v —t 图象,用v —t 图象法,可直接得出正确答案C 的结论.
也可以将
F
mg
-t 图象转换成F 合—t 图象,然后根据冲量的定义I =Ft ,在F 合—t 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间所围面积表示冲量的大小,横轴上方面积表示的冲量为正方向,下方面积表示的冲量为负方向。

由下面的四幅图象知图C 所示冲量最大,该情况下动量的改变量也大,即3秒末的速率最大,正确答案为C 。

用图象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常用的工具,充分利用图象给予的信息、条件、功能,寻找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求解较复杂的物理问题的答案,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高考物理试题常常命制用图象反映的物理规律问题.不过本题没有指定“斜面光滑或不计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的条件实属遗憾。

⑥ 注重动手操作,考查实验能力
2007年理科综合(I )中的实验题重视了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原理、方法的运用,实验步骤的编排,实验条件的控制等;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仪器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突出了动手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的书写,凸显了对考生语言文字表述的规范要求.
【例4】2007年理综卷I 的22题第(1)、(2)小题(题略)
第(1)小题突出考查了示波器的简单使用,该题要求在理解工作原理的前提下,熟悉各个旋钮的用途并会使用这些旋钮来调节荧光屏上的电信号的变化.其实示波器是根据电场和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加速和偏转作用而制成的仪器,利用示波器能够在荧光屏上直接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要想顺利解答这道并难的的试题,考生在考前必须亲自动手操作过示波器,并且反复地使用过各个旋钮来调节波形图象,观察图形的变化.本题集中考查了竖直位移旋钮、衰减调节旋钮、y 增益旋钮,扫描范围旋钮、扫描微调旋
钮的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对图象的调节与控制作用。

题目虽然不难,但得分率并不高,我们认为该命题实现了选拔与检测中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双重作用.命题专家们的这种更新命题思路,从示波器的常规操作中挖掘问题,既检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从考生答题中发现当前中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第(2)小题是根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学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而设计的一道原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实验题,试题取材于普通物理碰撞实验中的材料,与教材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所不同的是:将普通物理中的“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
||
|102012v v v v e --=
,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恢复
系数e<1”的文字材料移植到本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试题的新颖度,但对e 、v 10、v 20, v 1、v 2均作了充分说明,为解题作了铺垫,使试题既新颖有没有脱离教材,巧妙地将原实验中用平抛运动规律研究碰后两球的运动情况,碰撞小球、被碰小球在碰撞前后的落点的平均位置等各知识点直接迁移到试题之中,体现了对基楚知识、基本技能的测试,突出了活化知识、考查能力的命题思路的创新。

⑦ 试题起点较高,难度增加明显
与过去相比,今年的试题在组题设计上呈现出“起点高、综合性强、思维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8道选择题中,送分题很少,大部分属于中档题,且为学生在平时训练中不见或少见的试题,如16题、17题、18题、19题、21题,尤其是18、19、21三道试题解答花费的时间比平时练习中的计算题花费的时间还要多,实验题的第(1)小题虽然属于容易题,但由于平时动手操作较少,且相当一部分学校尚缺乏应有的实验器材致使考生感觉较难,而降低了得分率.第(2)小题虽然是一道常规题,但由于将高校普通物理中“恢复系数”引入题中,使不少考生有生僻感而放弃,考生在写实验原理时,由于文字表达能力的限制,使得不少考生答题时抓不住要领而失分。

计算题的最后两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较难。

第24题,不少学生在寻找“动能通式”上花费时间过长,求解幂函数又不顺畅,在答题过程中思路受阻;第25题,在解答水平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时,不少考生在确定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C ')及在x 轴上边界的落点P 缺乏正确途径,而画不出图4来,致使得分较低。

基于上述因素,使得全国理综卷I 难度较2006年增加明显。

D.三点思考
① 处理好考试、教学与学习的关系 高中物理教学强调注重基础,其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物理学科高考的选拔功能决定了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和技能研究物理问题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命题特点,因此,如何区分考生对物理问题理解的深入程度,区分考生面对问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是高考不可回避的主要目标.高考不但要测量教学效果和考生的成绩,同时也会暴露教学方法与考生学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这点上来说,高考与教学是对立的两个方面.
求解一道物理试题,犹如要求考生在茫茫大雾中找到一条通向目的地的道路,并沿着所找到的路快速走到目的地,教师希望他的考生能找到成功的路线并在路上走得快一点,高考是为考生找准路线、快速通过提供机会.因此,在引导学生实现走向成功,走向成熟的目标,考试和教学又是十分一致的。

这就要求教学不仅要给考生‘‘学会走路’’的本领,更要给考生“学会找路”的方法,考生能力的高低表现在能否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通向目标的路.
可是,现行的某些教学方法在不同程度上以讲解大量的例题或习题来作为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把“做万道题、用千张纸”的题海战术来代替高三复习,结果使学生所掌握的物理是非常片面的和支离破碎的,他们很难运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去解决做过的习题以外的物理问题.高考试题的不断创新特点与现今高三复习教学之间的这种不小的差距成为高考物理学科得分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对较大范围实施的统一考试而言,试卷过易,会使学生容易在思想上滋长懒惰的恶习;试卷过难,使学生面对困难束手无策,考生因解答多处受阻在心理上会感到试卷过难而懊丧。

过易过难的试卷都是考试机构、命题专家、学生家长、一线教师所不希望看到的。

为了缩小考、教、学三方面之间的距离,沟通考、教、学之间的联系,教师和考生首先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吃透大纲精神,了解命题原则,掌握能力要求。

其次要明确物理学的特点,深刻理解物理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