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教学设计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矿山环境保护》
授课对象三年制工科类高职学生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特性选修课所属系室 XX系
设计人 X X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矿山环境保护》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总计36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践课4学时,适用于三年制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
环境保护概论是工业系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相关基本概念;了解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有哪些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理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辩证统一关系;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知道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对企业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企业在环境保护上运行机制。

四、课程基本理念
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相融合的原则,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课程教学的目标和组织,与煤矿开采技术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
标相匹配,体现强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基础与发展相互协调,强化学用结合,融入学科发展前沿。

课程的内涵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与整合。

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自觉地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以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围绕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强化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大力强调素质与创新、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科学安排教与学活动,灵活使用启发式、信息化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方法,及时融入环境保护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保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1、框架设计与内容安排
框架设计注重环境保护基本概念的掌握与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通过基本理论讲授,环境污染图片、视频多媒体演示教学以及环境污染社会调查报告等多方位教学,力保学生了解目前国家环境保护上实用的、高效的、先进的环保技术。

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教学内容上重点给学生介绍环境保护概论中环境概述,环境指标与标准,水、气、声、固废的产生、危害和防治,以及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主要内容。

2、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中,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紧密联系与专业相关行业的环境保护措施,国内国外在环境保护方面一些先进做法,将学生思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

理论课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包括备对象、备教案,备教具、备方法、备手段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理论性强、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直观展示给学生。

联系城镇污水处理厂,带学生参观学习污水处理厂运营过程,参观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参观自来水厂是怎样生产生活饮用水。

使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课程评价
主要采用写论文的考核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设计不同的论文题目,使论文内容涉及到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并在结束后及时总结,针对不足进行改进。

五、课程学习策略与建议
理论课的学习:①课前预习。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可适当预习将要学习相应章节的内容,为学好新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②课堂认真听讲。

在教师课堂授课过程中,学生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最大限度在课堂上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③课后及时总结。

在课程一个阶段授课完毕,要及时总结,将知识系统化,通过同学之间讨论或与教员沟通,及时弄清尚未明白的知识点。

实践课的学习:参观学习后写学习心得,然后点评,计入平时成绩中。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的意识;养成积极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形成科学、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理解环境保护概论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原理;提高学生的环境危机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分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基本知识
1)掌握环境、环境保护、水、气、声、固废污染基本概念
2)能够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
3)能够理解水、气、声、固废污染防治技术;
4)能够理解“绿色产品”、“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概念。

2、基本技能
1)应用水处理技术,解释自来水、矿泉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
2)应用大气污染控制知识解释大气污染事件;
3)能够解释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厂址选择原则以及填埋场的设计
4)能够应用噪声控制技术解释噪声防治工程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参与课堂理论学习,理解环境保护概论在专业上的作用,掌握环境保护概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通过现场参观学习,感受实实在在的环保设施的处理过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学科的价值,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环境问题,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2、形成积极的环境保护情感和态度,树立认真负责、严谨求实的思想,以及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通过参观学习,培养学生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思想。

4、关注环境保护领域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形成不断进取和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二、内容要点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课
第一章绪论
基本要求:掌握环境、环境污染等基本概念,理解环境问题产生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了解环境保护概论的主要内容,开设本门课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兴趣。

第二章水体污染及防治
基本要求:掌握水体污染的概念,理解评价水质的指标和标准,水体污染的分类以及污水处理常规技术和工艺流程,了解自来水处理工艺流程。

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水质分类和简单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第三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基本要求: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理解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大气污染事件的产生以及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基本要求:掌握固体废物的概念和特性,固废的“三化”处理原则,理解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和危害,了解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了解城市生活卫生填埋场的设计。

第五章其他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基本要求:了解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家居装修污染、生物污染、天空污染的概念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二)实践课
参观煤矿实训中心井底车场水仓和观看环保视频《家园》
基本要求:参观德坞城市污水处理厂,了解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与管理。

写观看视频《家园》有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人们的危机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由煤开教研组和发电教研组负总责,任课教师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

基本流程包括:①教学准备②课程教学,③辅导答疑,④课程考核,⑤总结反馈。

(二)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教学中,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工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简单分析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并能提出有效的对策。

1、理论课
理论课采用讲授的形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的原则,采用讲授、启发、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调动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保证教学效果。

2、实践课
课前认真组织策划,协调沟通好关系,使校外认识实习行之有效,顺利完成。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环保的作用于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3、辅导答疑
适当安排辅导性自习课,解答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二、课程考核评价建议
1、考核性质:考查课
2、考试方式、分制与解释
(1)理论考核采用开卷、笔试的方式,占总评成绩的60%。

理论考核时间为90分钟(或者撰写环境保护方面论文)。

(2)实践考核为全面反映学员的实践技能和学习态度,从两方面对学员进行实践考核:整体评估学生在实践过程的表现。

实践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

(3)平时成绩以平时出勤情况,以及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程度来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3、试题类型及权重
选择题30%、名词解释10%、简答题20%、论述题40%。

三、教材选编的原则和建议
1、教材选编注重教材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体现煤矿开采技术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高职层次教学要求,着重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突出专业特色:教材选编以企业环保标准和国家政策要求为指导,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和法律素养。

3、先进性:教材内容既能体现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充分反映本专业的新标准、新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计划和建议
1、增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素材库建设,逐步收集与课程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不断丰富、完善课程资源体系。

2、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习自主性,开拓视野。

3、加强多元化教学形式的开发与利用。

五、教学必需的保障条件及建议
1、多媒体教室1间;
2、教学仪器设备;
第五部分附录
一、课程教材
(一)使用教材
《矿山环境保护》,尹国勋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二)参考资料
1、专业书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排污收费制度》,中国
环境科学出版社;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编《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技术基础讲义。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