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琵琶行并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从都城来到这个遥远的江州 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都有由盛到衰的遭遇感受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
读《琵琶行》有感
——毛泽东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前期
(从入仕 到贬江州 司马以前)
生活特点
“为民请命” “兼济天下
诗歌特点 以讽喻诗为主 《观刈麦》
后期
“独善其身” 以闲适诗和感
(即自贬 儒家“乐天知命” 伤诗为主。感
来自百度文库
江州司马 到死)
道家“知足不辱”
伤诗:《长恨 歌》《琵琶行》
佛家“四大皆空”
悔恨“三十气太 壮,胸中多是
闲适诗:《钱 塘湖春行》
琵琶行 美译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 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 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 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 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琵琶女出场
寻声暗问弹者谁? 急切 琵琶声停欲语迟。 欣喜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矛盾 犹抱琵琶半遮面。 含羞
琵琶女演奏
诗中运用那些手法来写音乐?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一:大量运用比喻。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二:叠词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技巧总结
• 1 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具体可感。 • 2 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 3 巧用叠词,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 • 4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
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 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 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 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陈子昂的诗歌刚健朴素,为唐诗 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盛唐时期(712年--762年),这时期是诗歌 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诗歌题材丰富, 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 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众多的诗人在 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 营造出震撼后世的 “盛唐气象”。
为“同是天涯沦落人”对下 联
• 异地相逢泪涟涟 • 共怀世间愁郁情 • 共奏人间悲凉曲 • 吟曲赋诗总关情 • 共享高山流水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琵琶女(明) 京倡
怨
商妇 琵琶声
白居易(暗) 京官
恨
谪官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三 闻 琵 琶 青 衫 湿
再 闻 琵 琶 诉 沦 落
一 闻 琵 琶 邀 相 见
铁骑突出刀枪鸣
音乐特点 粗重深沉
柔美细腻 圆润清脆
婉转流利 低沉抑郁 高亢激越 气势雄壮
比 喻
通
别有幽愁暗恨生, 篇
此时无声胜有声。
之 绝
笔
音乐休止
弦外之声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
——《夜筝》
绝
唱
----《老残游记》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 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熨帖;三万六千个 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 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 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 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 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 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 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 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 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 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 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 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 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 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急
湿
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本诗歌前后 有五处风物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凄凉愁惨
“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离愁别绪 寂静 ,烘托了音乐效果
“绕船明月江水寒”
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 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鸣”
一枝一叶总关情
杜牧的诗歌将清新与冷峻熔为一炉,这非常适 合他在诗歌中表达政治抱负和激情。
李商隐则以精心的结构,瑰丽的语言,沉郁的 风格,体现出自己在仕途上历尽的坎坷,诗歌常流 露出伤感的情调。他著名的《无题》诗究竟是爱情 之作,还是隐喻政治内容,中国诗歌评论界至今还 有争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醉吟
第一次演奏: 朗读第一段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惨”!(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第二次演奏: 朗读第二段
先生,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 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李杜白”、“元白”、“刘白”。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 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 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琵
琶
行
白 居 易
唐代诗歌的发展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时期(618年--712年) ,号称初唐“四杰” 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逐渐完成了诗歌声律化 过程,奠定了中国诗歌中律诗的形式。使唐代诗歌呈现 出自己的面貌。经过他们的努力,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 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活,风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 快清新。
非”。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 浩然、高适、岑参等。岑参以写边塞诗见长,高适 的诗歌较能反映民间的疾苦。真正能代表盛唐诗坛 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 和“诗圣”杜甫。
中唐时期(762年--827年),诗人中的佼佼者 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 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 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诗歌语言更加通俗、流畅,生 动感人,因而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三:叙议结合,曲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中带情, 妙语点睛。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正面、侧面结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合
请君聆听琵琶曲
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我”是一个被贬江城、孤独苦闷、雅好音乐、 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诗人形象。
主题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 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 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 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的塑 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 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 苦身世感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谪居 卧病”的凄凉心境。
元和十年,因谏获罪,辞别帝京,降职江州,任职司马,一年有余。次年秋季, 湓浦口处,送客饯别,江上舟中,夜有乐者,细辨其音,琵琶铿锵,京都之声。 询问其人,京城歌女,幼学琵琶,师从穆曹,盛极一时,年长色衰,下嫁商人。 酒宴重摆,琵琶快弹,曲罢怅然,愁容满面。自叙经历,年少欢乐,而今失意, 漂泊沉沦,容颜消损,江湖之中,迁徙辗转。辞京两年,无忧无虑,恬然自安, 歌女之言,心有戚戚,触景生情,失意惆怅,始从今夕,倍添感伤。感于此事, 故作长诗,歌以赠之,以慰其情,六百余言,名《琵琶行》。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 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 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 《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 等。
上阳白发人
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像熨斗熨过 像吃了人参果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如由傲来峰攀登泰山 如一条飞蛇在黄山 像放那东洋烟火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第三次演奏:
琵 琶
满座皆泣 诗
女 : 却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人 : 重
坐 促 弦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闻 琵 琶
弦 座中泣下谁最多? 青
转 江州司马青衫湿。 衫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朦胧诗的鼻祖
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乐府诗歌的 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 “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 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
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 叙事诗。
感的因和序在
情
, 故 。正
基 调 。
并 为 全 诗
事 概 况
。
交 代
时 间
文 前 面 ,
定 下
说 明
、地
作 者
了凄
切
写 作 的
点
、人
有 一 段
原物小
琵琶女
初闻 演奏1 演奏2
白居易
主人忘归客不发 我闻琵琶已叹息 江州司马青衫湿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李贺只活了二十六年,他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 但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唯美倾向、伤感情绪。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晚唐时期(827年-- 907年),是诗人李商隐 和杜牧活跃的时代。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
读《琵琶行》有感
——毛泽东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前期
(从入仕 到贬江州 司马以前)
生活特点
“为民请命” “兼济天下
诗歌特点 以讽喻诗为主 《观刈麦》
后期
“独善其身” 以闲适诗和感
(即自贬 儒家“乐天知命” 伤诗为主。感
来自百度文库
江州司马 到死)
道家“知足不辱”
伤诗:《长恨 歌》《琵琶行》
佛家“四大皆空”
悔恨“三十气太 壮,胸中多是
闲适诗:《钱 塘湖春行》
琵琶行 美译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 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 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 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 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琵琶女出场
寻声暗问弹者谁? 急切 琵琶声停欲语迟。 欣喜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矛盾 犹抱琵琶半遮面。 含羞
琵琶女演奏
诗中运用那些手法来写音乐?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一:大量运用比喻。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二:叠词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技巧总结
• 1 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具体可感。 • 2 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 3 巧用叠词,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 • 4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
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 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 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 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陈子昂的诗歌刚健朴素,为唐诗 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盛唐时期(712年--762年),这时期是诗歌 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诗歌题材丰富, 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 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众多的诗人在 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 营造出震撼后世的 “盛唐气象”。
为“同是天涯沦落人”对下 联
• 异地相逢泪涟涟 • 共怀世间愁郁情 • 共奏人间悲凉曲 • 吟曲赋诗总关情 • 共享高山流水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琵琶女(明) 京倡
怨
商妇 琵琶声
白居易(暗) 京官
恨
谪官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三 闻 琵 琶 青 衫 湿
再 闻 琵 琶 诉 沦 落
一 闻 琵 琶 邀 相 见
铁骑突出刀枪鸣
音乐特点 粗重深沉
柔美细腻 圆润清脆
婉转流利 低沉抑郁 高亢激越 气势雄壮
比 喻
通
别有幽愁暗恨生, 篇
此时无声胜有声。
之 绝
笔
音乐休止
弦外之声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
——《夜筝》
绝
唱
----《老残游记》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 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熨帖;三万六千个 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 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 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 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 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 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 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 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 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 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 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 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 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 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急
湿
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本诗歌前后 有五处风物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凄凉愁惨
“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离愁别绪 寂静 ,烘托了音乐效果
“绕船明月江水寒”
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 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鸣”
一枝一叶总关情
杜牧的诗歌将清新与冷峻熔为一炉,这非常适 合他在诗歌中表达政治抱负和激情。
李商隐则以精心的结构,瑰丽的语言,沉郁的 风格,体现出自己在仕途上历尽的坎坷,诗歌常流 露出伤感的情调。他著名的《无题》诗究竟是爱情 之作,还是隐喻政治内容,中国诗歌评论界至今还 有争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醉吟
第一次演奏: 朗读第一段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惨”!(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第二次演奏: 朗读第二段
先生,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 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李杜白”、“元白”、“刘白”。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 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 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琵
琶
行
白 居 易
唐代诗歌的发展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时期(618年--712年) ,号称初唐“四杰” 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逐渐完成了诗歌声律化 过程,奠定了中国诗歌中律诗的形式。使唐代诗歌呈现 出自己的面貌。经过他们的努力,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 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活,风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 快清新。
非”。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 浩然、高适、岑参等。岑参以写边塞诗见长,高适 的诗歌较能反映民间的疾苦。真正能代表盛唐诗坛 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 和“诗圣”杜甫。
中唐时期(762年--827年),诗人中的佼佼者 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 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 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诗歌语言更加通俗、流畅,生 动感人,因而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三:叙议结合,曲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中带情, 妙语点睛。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正面、侧面结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合
请君聆听琵琶曲
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我”是一个被贬江城、孤独苦闷、雅好音乐、 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诗人形象。
主题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 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 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 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的塑 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 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 苦身世感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谪居 卧病”的凄凉心境。
元和十年,因谏获罪,辞别帝京,降职江州,任职司马,一年有余。次年秋季, 湓浦口处,送客饯别,江上舟中,夜有乐者,细辨其音,琵琶铿锵,京都之声。 询问其人,京城歌女,幼学琵琶,师从穆曹,盛极一时,年长色衰,下嫁商人。 酒宴重摆,琵琶快弹,曲罢怅然,愁容满面。自叙经历,年少欢乐,而今失意, 漂泊沉沦,容颜消损,江湖之中,迁徙辗转。辞京两年,无忧无虑,恬然自安, 歌女之言,心有戚戚,触景生情,失意惆怅,始从今夕,倍添感伤。感于此事, 故作长诗,歌以赠之,以慰其情,六百余言,名《琵琶行》。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 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 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 《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 等。
上阳白发人
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像熨斗熨过 像吃了人参果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如由傲来峰攀登泰山 如一条飞蛇在黄山 像放那东洋烟火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第三次演奏:
琵 琶
满座皆泣 诗
女 : 却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人 : 重
坐 促 弦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闻 琵 琶
弦 座中泣下谁最多? 青
转 江州司马青衫湿。 衫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朦胧诗的鼻祖
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乐府诗歌的 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 “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 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
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 叙事诗。
感的因和序在
情
, 故 。正
基 调 。
并 为 全 诗
事 概 况
。
交 代
时 间
文 前 面 ,
定 下
说 明
、地
作 者
了凄
切
写 作 的
点
、人
有 一 段
原物小
琵琶女
初闻 演奏1 演奏2
白居易
主人忘归客不发 我闻琵琶已叹息 江州司马青衫湿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李贺只活了二十六年,他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 但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唯美倾向、伤感情绪。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晚唐时期(827年-- 907年),是诗人李商隐 和杜牧活跃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