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总结.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研
究”课题总结
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呢?方法是:运用好课堂提问,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何用好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
和同行共同探讨。

一、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把握提问层次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是目的性要
强,这就需要提问前要对学生有充分的研究。

把握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
以及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充分准备适合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经历的问题。


时,还要把握好提问层次。

如: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教学时,教师通过教具演
示将圆的模型平均分成 2 份、 4 份、 8 份、 16 份,接着将圆转化为一个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整个转化过程。

之后,教师将这个问题分成两个层次、两个小问
题:( 1)圆的面积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什么图形?( 2)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让学生自主理解、分析、综合、整理,以层层递进方式,让学生思考规律,促进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提高学习实效。

二、在明确目标指引下科学地设计问题科学设计问题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
性的关键。

而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地设计课堂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目
标指引。

1、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特别是在导入环节
的问题,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会大大增强。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首先出示用两块颜色不同而大小相同的两个硬纸
三角形,向学生提问:哪一块面积大?你判断的方法是什么?是多少平方分米
呢?学生对于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通过观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但对于第三
个问题“是多少平方分米呢”就答不上来。

这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渴求了解面
积是多少的心理,很自然地引出新课。

这样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
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设计的问题要能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就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条有理地说出来。

例如,教学“厘米、毫米的认识”时,在学生明白 1 厘米 =10 毫米后,让学生说出: 1 厘米 8 毫米等于多少毫米? 5 厘米 8 毫米等于多少
毫米?当学生正确回答后,不能停留在这一步,而是进一步追问:1厘米 8毫米等于 18 毫米, 5 厘米 8 毫米等于 58 毫米,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学生通过更
深一步的思考,进一步重现了计算过程与思考方法,通过有条理的表述,使学
生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自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更深层的
发展。

3、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对于同一条件的事物教师可以从更宽泛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
学生寻求多种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思索、敢于
学习的精神。

如:甲数与乙数的比为3: 4,根据这一条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问题:“你能用意思相同的其他数学语言来表示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经过
思考后有了以下回答:(1)乙数与
甲数的比是 4:3;( 2)甲数是乙数的3/4;( 3)甲数比乙数少25%;(4)乙数比甲数多 1/3;( 5)乙数是甲数的 4/3;( 6)乙数是甲乙两数和
的 4/7;( 7)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3/7。

这样,给出一个具有相当开放性的问题,并给予学生足够的静态思考时空,让学生从多角度的思维方法集合到了
一起,呈现同一实质问题的多样性,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在关键环节处巧妙地提出问题讲究提问的艺术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
积极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情境导入设问——抓联系教师要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根据学生原有知
识水平寻找他们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提问,促进新旧知识间
的渗透与迁移,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逐步建立完整的认识结构。

如:教学”小数加法“时,先让学生板演:( 1)326+54(列竖式);( 2)18.7+0.26(列竖题);然后提出问题:”第( 1)题在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末
位对齐?第( 2)题在列竖式时,如何对齐?让学生展开紧张讨论,各抒己见,
相互补充,就能得出共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2、重、难点处设问——抓关键这种设问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出
一系列前后连贯的并有内在联系的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或者依据对当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问”和“答”,启发他们得出正确结论。

例如,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结合实例
“ 258÷ 5=51,我3们”可以设置以下提问: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应该从哪里开始
除起?如果被除数的前一位数比除数小怎么办?
(2)“5为”什么要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
(3)“1为”什么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除到被除数的个位,商就写
在个位上,把这两句话合拼成一句话,可以怎么说?
(4)求出商“5后”,余下的数是几?求出商“1后”,余下的数是几?( 5)为什么每次求出的商后,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然后把这几句话连起来,得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这样抓住关键——在重、难点处设问,使学生观察有序、思路明晰,同时对加深知识的理解、
增加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
的正确观念,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适当的提问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
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具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