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因素对朝鲜战争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因素对朝鲜战争的影响(共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地理因素对朝鲜战争的影响
摘要: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美国、苏联、中国等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并对之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从地理因素上分析朝鲜半岛地形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利弊。
关键字:
朝鲜战争朝鲜地形中国人民志愿军地理
一、朝鲜战争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1945年前)朝鲜半岛被日本殖民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本是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半岛被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划分为两个部分,由苏联、美国分别驻军,以解除朝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武装与日本的政治经济殖民统治。
朝鲜南北双方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入侵韩国,朝鲜战争爆发。
朝鲜人民军起初一路胜利,将大韩民国国军压制到釜山一带,之后美军(联合国军)介入派兵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面临被美韩军队拦腰斩断之势,被迫撤退。
并被美军一路压制到鸭绿江一带。
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东北边疆的安宁,这使得成立才一年有余的新中国也被迫介入。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
10月25日,志愿军首战歼灭南韩六师。
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以后,双方最终决定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朝联军同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
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
二、朝鲜半岛地理情况概述
1.朝鲜半岛整体地理情况
朝鲜半岛从亚洲大陆向南延伸大约1,104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处约360公里,最狭窄处只有170多公里,总面积222004平方公里。
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着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国相接,西部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
北部多为山区,东北地区多深狭的山谷,而海岸平原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占%。
2.朝鲜半岛北部地理情况
朝鲜半岛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
地势北和东部高,西南沿海低。
北部盖马高原为主干,由结晶岩和片麻岩组成。
海拔约1000-1000米,北部边境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为全国第一高峰。
东南沿海有太白山脉。
西南部多丘陵,沿海平原为主要的农业地带。
温带季风气候,夏湿热,冬干冷。
年降水量1500毫米,内陆高原在500毫米以下,60%集中6-8月。
河网稠密,多数流程较短。
3.朝鲜半岛南部地理情况
朝鲜半岛南部多丘陵和平原,约70%是山区,地势比半岛北部低。
丘陵大多位于南部和西部。
西部和南部大陆坡平缓,东部大陆坡很陡,沿西海岸河流沿岸有辽阔的平原。
韩国属温带的东亚季风气候。
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0%。
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
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
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
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
三、朝鲜地形对志愿军的益处
1.抵消部分敌人空中优势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投入大量空中力量。
对于志愿军来说,整个战场不分前方和后方,不分昼间和夜间,都必须时刻注意防空袭问题,不但人员、车辆在昼间需要疏散隐蔽和严密伪装,而且医院、仓库和临
时物资存放点也都必须严格隐蔽或伪装,夜间必须严格火光、灯光管制,否则稍一疏忽,就会遭到不必要损失。
志愿军在战场上牺牲的师以上领导干部绝大部分是遭美军空袭牺牲的。
但朝鲜北部的山地丛林给予了志愿军战士们一些掩护,在第二次战役中第九兵团15万人隐藏在长津湖畔的林地中竟没有被敌空军侦察到,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2.朝鲜北部山地限制敌方装甲部队
朝鲜战争初期,北朝鲜人民军拥有大量坦克甚至数量一度超过美军,但在1950年8月之后,美军坦克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享有绝对优势,。
战争初期,北朝鲜人民军一共拥有258辆T-34-85坦克,而在美军“仁川登陆”之后,朝鲜人民军的坦克在敌军的空中优势下损失殆尽。
1954年的调查报告表明,朝鲜战争时期共发生了119次坦克对战,朝鲜战争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发生于1950年8月至10月。
1950年12月之后,北朝鲜人民军很少正面挑战美军坦克。
由于朝鲜北部多为山地,美军坦克只能作为伴随步兵攻击的支援武器,无法像战争初期朝鲜在半岛南方的坦克集群。
朝鲜的雪地和泥泞也限制了美军坦克的活动范围和机动性。
而由于我军近战夜战能力极强,朝鲜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步兵俘获坦克的战例。
3.便于发挥我军近战夜战山地作战优势
美军依靠海空优势横行无忌,然而狭窄的半岛和多山的地形却给没有制空权、制海权发挥空间。
且武器装备大幅落后对手的志愿军以可供发挥的空间.穿插战、夜战、抵近肉搏,都是限制对手优势,发挥己方特长的正确策略,我军的月夜攻势(月色有利于攻击目标)及第二次,第三次战役中的穿插作战给予了敌人重大杀伤。
四朝鲜战争对志愿军的制约
1.朝鲜山地极大限制了我军后勤补给能力
我军的后勤情况很不乐观,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后方补给困难。
在运动战阶段,美军飞机对我后方运输线狂轰滥炸,我方给养损失比较严重,部队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这一阶段,运过鸭绿江的粮食虽达190269吨,完成前运计划的%,但多数未能及时送到部队手中,补给量仅达标准量的40%左右。
第二,无暇做饭。
部队连续作战,行动迅速,无暇做饭。
如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4日,志愿军第九兵团对东线长津湖地区立足未稳之敌进攻作战,其担负第一梯队的第二十七军入朝后经约300公里的长途急行军和4天的战前准备后,于11月27日投入战斗,7天7夜连续作战。
1951年1月1日至1月2日,志愿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四师在济宁里地区穿插迂回战斗中,8小时疾进40公里,连续打破敌人10次阻击,攻占了济宁里。
第三,不便做饭。
白天,敌机随时都可能来搜寻目标,哪怕发现有一缕炊烟也不肯放过。
为避免飞机轰炸,不能生火做饭。
晚上,进行近战夜战,敌我交错,生火起炊更容易暴露目标。
战场给养保障客观存在的这些困难,从第一次战役开始至第五次战役结束,自始至终存在。
为了满足前线的需求我军不得不用减少口粮的办法,规定口粮标准机关人员每人每天4两;二线作战部队每人每天6两,一线指战员每人每天8两。
这样当然会影响战斗行动。
而第五次战役中,我军日平均消耗量已达550吨,而我军供应能力仅能达到此数的二分之一,而且仅能维持七至十天作战。
这些情况给我军战士很大的心理负担,前线战士普遍有三怕,一怕没饭吃,二怕没子弹,三怕受伤之后抬不下前沿,而此时的志愿军后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正是粮食弹药供应不上去。
为了保证前沿阵地的作战需要,志愿军的后勤兵们只能趁着夜色用肩膀把弹药一箱一箱地扛上阵地,美军的照明弹一个接着一个悬挂在天空,把高地和部队隐蔽的树林照得如同白天一样雪亮,在一条条上山的小路上拥挤着冒死前进的人流。
在第二次战役中,因为后勤不到位及天气太过寒冷等原因第九兵团出现大量非战斗减员,大量战士被冻掉手指尖,脚趾。
甚至出现一整个连的士兵都被冻死在阵地上的情况。
在长津湖战役中第九兵团的战士只能穿着适合我国华东地区的棉衣在零下20度的朝鲜北部战斗。
每人每天的口粮只有一个土豆,很难想象,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战斗意志!
前三次战役美军一败涂地,我军把战线推进到“三八线”以南的三七线附近。
而随着战线的推进,我军的补给线也开始延伸,而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结束时,由于缺乏军需用品,已经形成强弩之末。
新上任
的美第八集团军(兼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调研志愿军的战役档案,发现志愿军的攻势有两大特点:一是每次进攻不超过8天,二是皆在月圆前夕发动。
李奇微不愧为西点军校的高材生,亦不枉当时的南朝鲜总统李承晚曾送他一张“知己知彼”的汉字条幅。
他竟然悟出了这是由于志愿军的后勤供应跟不上,战士最多只能一次随身携带可供8天用的粮食弹药,吃完、打完后就难以为继了。
至于选择月圆时节开始,则是因为其要发挥夜战的特长所决定的(月色有利于攻击目标)。
李奇微据此得出结论:志愿军的进攻最多只能持续一个星期,这无疑是志愿军的阿喀琉斯之踵!其后他针对志愿军的“礼拜攻势”调整了战术,在迎击时有意识地先避实就虚打消耗战,甚至不惜佯退诱敌深入,至一周期满再全力反击让志愿军猝不及防被迫退回三八线附近。
2.朝鲜半岛地形限制我军大军团运动战
朝鲜半岛国土面积狭小,大量部队在这里根本施展不开,尤其是对解放军这样强调机动灵活作战,“大步前进,大步后退,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的部队来说,受战场制约非常严重。
朝鲜战争的整个作战态势,用西方国家书籍中的话说,就是交战双方呈拔河状态,在三八线南北区域反复拉锯(特别是在第三次战役之后)。
因此志愿军的部队数量优势无法充分发挥,总体上看也只能采取类似“添油”战术的做法。
若强行向前线集中大量部队,不但用处不大,反而会造成兵力过于密集,在处于优势的敌方空地火力面前将会极其危险,在第五次战役中就有这样的教训。
志愿军由于海空劣势,无法从敌方侧翼发动进攻,发动攻势时只能在正面硬顶。
而朝鲜国土南北狭长的特点,使双方交战的正面战线东西距离过短(朝鲜东西直线距离最宽处约360公里,最狭窄处只有170多公里),敌方即使少量兵力也可以形成相当严密的防线,致使我军一向擅长的渗透、穿插、分割等战术严重受到制约(因为不容易找到敌方防御的间隙),很多时候只能在一线平推,而这样的战术一向是我军的大忌,在美军空地火力优势面前更是如此。
3.便于敌军发挥海军两栖作战优势
朝鲜半岛南北狭长,东西两面临海,非常适合拥有海空优势的美军发动两栖登陆作战,仁川登陆就是前车之鉴。
要防止敌方的登陆,在当时条件下最好、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办法就是部署尽量多的部队“填满”己方的后方区域。
近年来经常有人说,金日成在洛东江向美韩军发动最后一击、力图将其赶下大海时,国内解放军已经有人预见到美军将会在仁川登陆并向金日成提醒,但是金日成不听等等。
这种说法先不论其是否有根据,在今天看来,即使金日成听信了美军将会在仁川登陆,他又能有什么办法?他手里总兵力只有那么一点点,唯一能做的还是只有在洛东江前线向美韩军发动更加致命的攻击,将其赶下大海,造成北朝鲜统一全国的既成事实。
正是由于仁川登陆的前车之鉴(可能也包括在第二次战役中美军利用海军接应在长津湖受到重创的海军陆战队一师并带走10万朝鲜难民对我军的冲击),当战线推进到三八线一带、己方侧后翼又面临敌方登陆危险后,志愿军一方必须考虑到后方广大区域的防御,为此大量部队在后方、尤其是东西海岸布防,以防止对方可能发动的登陆作战。
当然,志愿军总兵力远非当初金日成可比,要做到东西海岸的严密布防也并不是难事。
但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由于后方牵制了大量兵力和装备,尽管志愿军总兵力远远超过对方,但是在正面战线上的兵力优势也没有想象中那样大。
与之相反,由于志愿军的海空劣势,对敌后方根本没有威胁,因此敌方即使总兵力规模相对较少,但可以将其中绝大部分部署到前线附近区域,而无须考虑后方的安全,因此其前沿总兵力并不显得有多大劣势。
4.不利于我军敌后游击战
朝鲜国土南北狭长、东西两面临海的地理环境,对于一向擅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中朝军队来说,也非常不利。
游击队在强大敌人的重兵围剿之下,要想长期生存下去,除了自身战斗素质、战略战术指导、相对合适的战场环境外,还离不开强大的后方支援。
例如越南战争中的南越游击队在强大美军和伪军的围剿之下,尽管损失很大,但是仍然能够长期支撑下去,并给敌方造成严重伤亡和威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中国、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物资以及越南北方的补充兵力,能够源源不断地通过“胡志明小道”等途径抵达南方游击队手中。
打开地图就可以看到,尽管越南东部也面临大海,但是其西部和整个中南半岛连成一片,因此通过老挝、越南西部的陆上交通线尽管长期遭受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但是始终没有被完全切断。
据统计,“胡志明小道”在其建成的16年中,共有100多万越南士兵、干部和大量军事物资、后勤给养通过这条小道运往南越战场,有力支援了敌后的游击作战行动。
而对朝鲜来说,完全没有这样的条件!朝鲜南北狭长、东西两面临海,致使敌方很容易在正面形成相当严密的防线,即使正规军也很难找到其防御间隙实施穿插等战术行动,更谈不上要开辟穿透敌防线的交通线以支援敌后游击队了。
若能绕开敌方防线正面,从敌后方东西海岸登陆,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可惜整个朝鲜战争期间,中朝一方没有像样的海军力量,也没有足够的空中掩护,在敌方强大的海空优势下,这根本不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在敌后长期开展游击战争困难很大。
在仁川登陆后,部分被截断在三八线南面的朝鲜人民军部队和其他一些北朝鲜地方武装曾留在敌后方坚持游击作战,但最终都被美韩军队消灭殆尽,就证明了这一点。
而按理说,当时即使在朝鲜半岛南部,曾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金日成与大量留用原日伪军政人员的南朝鲜政府相比,前者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再加上当时南朝鲜政府的独裁统治,人民也多有不满(直到1980年都还发生过光州起义),因此本来对开展游击战争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三八线正面战线和东西大海的阻截,北方始终无法对南朝鲜境内的游击队提供人力、物力支援,这比较类似于当年东北境内抗联面对日伪军围剿时的处境。
结语
在五次进攻战役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便与联合国军在三八线展开拉锯战直到1953年双方停火。
这其中有政治原因,也有地理原因,我军无法在无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攻击朝鲜半岛南部的平原,而美军也无法在正面击溃志愿军。
这也就是为什么仗打到僵持的原因所在,双方都没有将对手彻底打垮的能力。
在这场战争中,地理对双方影响巨大。
其结果也对之后的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