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执教教师:学校:
课题:《昆明的雨》
(一)学情分析
散文教学在中学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而散文这一种文体相对于议论文和说明文来说也比较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大多数学生对散文是感兴趣的,但是仍然需要引起重视。
为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散文中抽象的美、含蓄的情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材分析
《昆明的雨》是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文章或写人或写景,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
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平淡有味的语言,记下自己青年时代的足迹,倾诉着对昆明生活的喜欢和怀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朗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了解作者汪曾祺先生。
【过程与方法】
1、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渲染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品析语句,初步感知汪曾祺先生自然平和的写作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去发现生活的情趣。
(四)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昆明的雨和雨中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
难点:结合背景资料,感悟作者对宁静、恬淡的昆明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五)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朗读点拨法训练法
(六)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积累生字词;2.查阅资料,了解汪曾棋在昆明的生活经历;3.借助“阅读提示”,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和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
一、创新激趣
导入新课:春雨如烟,夏雨如幕,秋雨如歌。
说到雨,同学们会想到哪些描写雨的古诗名句呢?昆明的雨又有什么特色呢?今天我们跟着汪曾祺追思的脚步,去四季如春,四季如画的昆明来一场雨中漫步。
(板书课题)学习目标
①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把握昆明的雨和雨中景物的特点。
②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宁静、恬淡的昆明生活的留恋。
③品析语句,初步感知汪曾祺先生的写作风格。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现在,就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边浏览边思考,作者流露出对昆明的雨的什么感情?
问题1:
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觉得作者流露出对昆明的雨的什么感情?(在文中找到最直接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
明确:我想念昆明的雨(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问题2:
昆明的雨让作者如此想念,那昆明的雨有怎么样的魅力呢?(请学生进行回答)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问题3:
是哪些景物让我们看到了如此明亮丰满,甚至让人动情的昆明雨季的呢?(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昆明的(景物),让我看到了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三、合作探究,深入学习
问题1:
雨中的这些景、这些物,有什么具体的特点,让我们看到了如此明亮丰满,甚至让人动情的昆明雨季的呢?(现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班级交流展示)
“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那雨中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
“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那味道鲜美种类繁多的菌子。
”
“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那一点都不酸的杨梅。
”
“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那带着雨珠芬芳腹郁的缅桂花。
”
问题2:
文中还写到哪些人及事,让我们看到昆明的人物美、人情美、氛围美呢?(现
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班级交流展示)
这个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慢慢地去体会昆明在作者人生当中的重要地位,
感悟到作者对昆明生活的怀念。
问题3:
作者写了雨中明亮、丰满、旺盛的景物,记了使人动情的一些人和事,作者
想表达什么情感?
问题4: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神奇,只是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善于从“凡人小事”发现美。
细读课文,勾画出你觉得别具特色的语句,试着品读一些句子来体会其语言魅力,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提示:可以是一段话、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
例句赏析
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明确:“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
人色泽(鲜香口味)。
这个词用在这里就把普通的写得高雅有品味了。
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明确:“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用蟹腿肉来类比,这是独具匠心心的,明是形的比较,暗是味的比较。
写出了干巴菌的味道鲜美。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干巴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3.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明确:“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赞叹之情。
4.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明确:“密匝匝”写绿叶之密,“细碎”写绿叶之形,“数不清”写花多,“半开”写花的形态,“饱涨”写花骨朵的形态,“湿透”写整棵树在雨中的形态。
5.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明确: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生动描写出卖杨梅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的怀念、喜爱之情。
“声音娇娇的”使人联想到卖杨梅女孩的可爱,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
6、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明确:叠音词有一种音韵和谐之美。
“满满的”写盘中缅桂花多,也写花之饱满。
“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而是这种自然之美触动了作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7、汪曾祺在文章中又会有古汉语的点缀,又具有了典雅之美
示例:“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明确: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并富于生活气息。
四、归纳内化,巩固所学
这节课我懂得了作者写那些景、物、事,是为了表达作者......
这节课我了解到作者的语言是......
这节课我......
五、课堂小结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作者对昆明和生活的热爱。
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六、拓展延伸,提高训练
汪曾祺对生活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呢?将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吧。
借鉴汪曾祺从凡人小事中发现美的写法,拾取你生活中的一些琐细事物,表
达你对故乡、故乡的人或某一段时光(比如童年)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试写出来,8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