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中的难点及整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中的难点及整改

发布时间:2022-06-17T08:08:12.41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37卷2月第4期作者:杨阳[导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道路工程建设始终保持高度重视,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交通路网越来越完善,公路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受交通流渠道化、交通荷载重型化、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杨阳(四川同创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37)【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道路工程建设始终保持高度重视,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交通路网越来越完善,公路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受交通流渠道化、交通荷载重型化、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公路路面在通车使用一段时间后,均会陆续

出现不同程度的路面病害,导致路面使用寿命缩短、行车危险性增加。因此,对公路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管理至关重要。文章就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展开综述,首先阐述预防性养护管理对于公路的意义,其次分析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的难点,最后深入研究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中的整改策略,以期为公路管理人员等同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难点;整改策略前言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公路除需承受路面及车辆行驶的静荷载与动荷载外,还受自然腐蚀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路面病害。早期常见的路面病害包括裂缝、表面破损等,病害出现后不仅会导致路容美观与路面平整度降低,还会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甚至引发路面大面积损坏。由此可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是保障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预见性养护是指在公路总体性能优良但存在较小缺陷的情况下,及时对道路采取系列养护措施,以延缓其性能的衰减速度、保护路面功能状况的道路防护工程,其对提高公路使用效率与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我国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至今仍未形成共识,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难点,为保证公路的使用质量,文章就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中的难点及整改展开综述,具体如下。

一、预防性养护管理对于公路的意义

公路是指供各种无轨车辆与行人通行的公共道路,从促进经济发育进化角度看,公路能够引导经济发展,而从供需平衡的角度看,公路能够满足人们出行生活的需求。总而言之,公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公路路面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承受车轮荷载引起的应力,且公路建成使用中需要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经常受地质、水、气候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蚀与破坏,容易在交通荷载、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出现路面裂缝、坑槽等路面病害,甚至引起路面的大规模坍塌,极有可能引发交通安全事故,给国家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等相关部门在公路建成通车后需要采取养护维修措施,及时修复公路损害部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延长公路使用年限。随着我国公路的交通量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家出台了《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该办法中强调养护工程应按照养护目的与养护对象进行划分,而预防养护应作为公路管理的重要技术政策。

二、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的难点

(一)预防性养护资金分配不合理通常情况下,非收费公路(市区内普通公路、二级公路)养护工程资金的主要来源为财政保障,而收费公路(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资金以车辆通行费为主。同时,各省市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均严格依据国家政策设置了一定比例的预防性养护费用。据“十四五”公路养护发展规划显示,2019年我国普通国省道预防性养护达9%,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实施比例则高达19%,同比增长约3%,意味着预防性养护投资占全部公路投资的比重迅速增加[1]。但由于国家未出台针对预防性养护资金的分配相关政策文件,当前大部分公路养护管理部门仍主要依赖技术人员的经验进行公路预防性养护资金的分配,容易因判断失误出现资金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公路养护的进度与预防性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预防性养护管理决策不规范当前,我国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关键技术等仍缺乏全面、系统的认知,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的预防性养护管理决策体系。多数情况下,预防性养护管理决策受主观因素影响,存在管理决策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的可能,工作中往往存在并未将优先的预防性养护资金分配至最急需养护的路段等问题,导致公路使用效益无法最大化发挥[2]。

(三)预防性养护管理人才储备不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路养护管理人员成为被社会忽视的对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养护从业单位受资金、人才流失等因素的影响而被迫降低就业门槛,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水平及个人素质作过高要求。另外,公路养护需要长期在室外工作,与多数90、00后的择业人员所设想的工作条件存在较大出入,不愿意从事公路预防养护管理工作。为填补人才空缺,相关部门势必聘用外来人员,但此类人员可能因环境的不适应、新技术的认识不足等,无法达到高水平公路养护的要求。

三、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中的整改策略

(一)合理分配预防性养护管理资金尽管各省市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均严格依据国家政策设置了一定比例的预防性养护费用,我国预防性养护管理资金已逐年增多,但就目前国内道路建设状况看,国家所拨付的专项资金并不足以公路养护部门严格遵照相关政策对全部待养护路段采取养护措施。因此,公路养护各级单位势必要在现有预防性养护管理资金中进行合理分配,优先处理最需要预防性养护段的路段,提高整个路网的养护资金使用效率。首先,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标准,初步筛选出公路整体性能良好但仅有轻微路面病害的路段。其次,针对管辖区域内公路路面早期病害的类型、严重程度进行归纳汇总,经部门间讨论列举适宜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并将其细分为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的养护措施,估算养护费用。再次,综合运用破坏指数法、效果费用比分析法、行驶质量指数法等方式遴选路段的最佳预养时机。最后,将所有符合预防性养护的路段根据交通量、养护费用、最佳预养时机进行排序,为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建议采取主观、客观与组合赋权三类方式确定指标权重,以此凸显待养路段的迫切性,从而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资金分配[3]。

(二)规范预防性养护管理决策流程

预防性养护是保证路面整体性能良好并显著缓解专项资金不足的良好道路防护措施,然而,由于缺少相关政策支持,多数情况下我国的预防性养护管理会受管理人员主观因素影响,往往无法实现养护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应当规范预防性养护管理决策流程,决策前需经路况检测、初步筛选待养护路段、确定针对性养护措施、筛选最佳预养时机、计算养护资金需求、合理分配养护资金等过程,保证急需养护的路段能够优先进行预防性养护,由此实现效益最大化[4]。

(三)加强预防性养护管理人才建设

中国的交通路网发达,待养护路段较多,相较于缺少先进设备、工资水平较低的艰苦边远地区,人才更青睐一二线城市。为切实做好“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人才扎根乡镇的先进事迹,营造艰苦边远地区是人才成长发展重要平台的良好舆论氛围。此外,还应解决根本问题,对现有公路养护设备进行必要维护、更换,提高艰苦边远地区的人才待遇,在评定奖项、荣誉称号时,名额适当向该群体倾斜,进一步提升其工作荣誉感。

【参考文献】

[1]王平让,豆海涛.基于风险理念的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管理研究[J].公路与汽运,2022(01):155-158.

[2]郭文静.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管理决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9.

[3]陈松.普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9.

[4]丛源.公路预防性养护管理中的难点及整改策略研究[J].交通世界,2019(Z2):236-2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