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及对环境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σTS4 / so(1-αP)=(2-ks)/(2-kl)
(ks为大气对短波辐射的吸收率;k1为大气对长波 辐射的吸收率)
① ks﹤kl 时,比值大于1;气温升高,称为温室效应; ② ks﹥kl 时,比值小于1;气温降低,称为反温室效
应; ③ ks = kl 时,比值为1,无变化
温室效应的影响因素
温室效应及对环境的影响 森林,湿地对环境的影响
自然与人造温室效应及其环境影响
图一:1860年以来全球气温的变化
(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代表温度, 单位是摄氏度)
图二:过去1000年北半球气候变
引言——全球变暖 化的趋势(横坐标代表年份,
人们在对气候的研究中,发现有这样纵的坐现标象代:表过温去度,单位是摄氏
现不断增长趋势。人为活动因素主要有: 化石燃料的燃烧
制冷机的使用
3、森林的大量砍伐 人类一直在大量砍伐森林,在其自身恢复过程中又给于致命打击,使
全球范围内大量森林资源锐减,其中热带森林损失的速度为每年 9×106 —24.5×106km2.众所周知,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吸收大量二 氧化碳,减轻环境的负担,而今绿色面积渐小的地球也随之失去了一个有
图五:工业时 代温室气体在 大气层中的含 量(横坐标是 时间;左方纵 坐标是气
体的浓度,ppm=百万 分比,ppb=10亿分比; 右方纵坐标是单位面 积的辐射强度,单位
W/m2)
工业化以来,尤其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 各种天然温室气体成分的源和汇的自然平衡被打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呈
1、技术方面:国际间共同协调开发防止地球变暖技术的 一个范例是“地球再生计划”。该计划的主旨是在世界各 国的共同协作下,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控制进行综合的长 期工作
(1)碳税制度。 (2)可交易许可证制度。 (3)提高化石燃料的价格 3、环保教育。
二)尽管有效的国际合作和协调一致的行动是防止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保证,但气候 变化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自然资源和 经济背景。因此,各国在合作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本国的条件,研究分析并提出适合本国特 色的相应对策。现就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一下中国在延缓人造温室效应方面的具体对 策:1、预防措施:以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为代表。
3、海温反馈作用海洋是大气最重要的汇。只要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 碳量稍有变化,就可能让大气的气体含量发生很大改变,从而影响地 球气候反馈关系:海温升高→海洋中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部分二氧 化碳逃逸到大气中→温室效应加剧→海温升高;海洋表面水温升高→ 富于营养物的深层海水不能到达表层→浮游植物量减少→吸收二氧化 碳减少→温室效应加剧→海洋表面水温升高。海表水温升高将使斜温 层变得更加稳定,从而阻止了海水的垂直混合,使得富于营养物的深 层海水不能到达表层,进而减少了浮游植物的产量,导致表层海水吸 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减弱。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① 工业用能部门理和生产组织方式;采用现代化的工业通用装备技术,改变能源结构
和功能方式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 ② 工业供能部门 ③ 交通运输部门 ④ 民用能源 2、消除措施:通过各种分离、吸收技术和光合作用使生成的CO2变成其他物质以减少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1)扩大植树造林,减缓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的速度与幅度。森林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和
储存大量的CO2,是控制人造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我国99年的森林覆盖率为14%左 右,目前正以每年约200万hm2造林速度发展,使森林面积和蓄积量逐年上升。 (2)加强对CO2分离与吸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适应性措施:这是与上述预防和消除不同的一种设想,即假设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加 和全球变暖, 然后去适应它。 (3)中国水文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4)中国沿海地区对海平面上升的对策
图四:碳元素大 气循环示意图
表:与温室效应有关的主要反馈
名称反馈类型说明水气正(+)空间观测中得 以证实 云不明对全球增暖可能是最重要的反
馈气溶胶不明硫酸二甲酯的作用不明海洋生 物地球化学循环不明可能为正反馈紫外辐射 跟陆地生物群正(+)随陆地生物群的大小呈 正比永冻土中的有机质正(+)依赖于土壤中 的温度沿海甲烷水合物正(+)可能短期中影 响较大对流层化学不明可能是正反馈海温 正 (+)不确定其影响程度海洋气体交换率不明 多半较为次要 温度和植物呼吸正(+)可能是 大的紫外辐射和浮游植物正(+)较大的不确 定性,可能是大的 水稻地正(+)土壤湿度是 关键的未知数永冻土中的甲烷正(+)未来冻 土融化情况尚属未知
六、结论
透过长波辐射,而吸收短波辐射,从 而延缓地面和近地面大气热量损失的 大气保温效应叫做温室效应。影响温 室效应的因素可以分为人为和自然两 个方面。自然因素来源于大气中的温 室气体和反馈机制。而人为根本的影 响因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砍伐森林、 制冷机的使用、土地利用方式等。
通过以上系统的分析,我们辨证地认 识到了自然与人为温室效应影响的两 面性,而它的净效应是弊大于利,它 对人类的危害存在着难预测性和巨大 的破坏性,会诱发了众多环境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双方面影响的研究,通 过技术、经济和教育手段尽力去控制 温试效应的进一步加剧,做到标本兼 治,防患于未燃,从而使我们的环境 在自然状态下良好的循环发展,造福 人类。
由于CH4的存在,与OH反应使OH减少,导致反应(1)减慢,相对来说O3 含量增加。这个反应 涉及到CH4、H2O、O3等温室气体,所以它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是复杂的。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除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的原因外,云、水汽乃至生 物圈对气候的反馈作用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4、生物圈反馈作用一方面,温室效应会影响生物对温室气体的排放 率和吸收率。例如,从湿地和水稻田排放甲烷(CH4)的速率,由于 温室变暖增强而增加(Lashof,1989)。来自这些区域的甲烷排放量 还有可能超过来自较高纬度正在溶解的冻土的CH4排放量(Watson 等,1990)。另一方面,海洋生物可以响应温室效应的气候变化。如 果海洋是大气下面的无生命水体,那么CO2在这个水体和大气之间的 分布将唯一地取决于这种气体的化学可溶性。在这种情况下,海洋将 向大气输送大量的CO2,使大气中CO2的浓度增加三倍。但是,海洋 表层中的微生物吸收CO2,当这些微生物死亡时含碳酸盐的微生物残 骸便下沉到深海中去。生物碳泵的速率记录在海洋沉积层含碳酸盐的 微生物残骸的碳同位素中。有机体在同化CO2时,与较重的13C同位 素相比,更倾向于吸收较轻的12C同位素。所以,生物碳泵把较重的 碳留在洋面,而把较轻的碳带入深海。
100多年全球气温出现了两次来自百度文库显的上度升)(见图一、
图二)。上升幅度之显著引起人类广泛关注,人们试
图寻找引起气温如此变化的原因。
全球变暖的机理之一——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定义:从能量收支理论来看,全球变暖现 象可以提炼为能量收支平衡问题。据辐射传输方程, 地表放射辐射强度σTS4与地—气系统吸收的短波辐 射so(1-αP) 之比值为:
利的减压助手,从而使温室效应及其他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4、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土地利用造成的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来自几个方面:森林的过度采伐, 城市建设及城市工业,农业生产活动等。在1850年至1985年之间,大约 有117±35 Gt(1Gt=10亿吨=109t)的碳被排入大气中,在这其中,80% 归因于树木的减少,20%是由于土壤有机质的流失。土地利用的变化,包 括用于牲畜养殖的牧场,每年产生2.15×108t的甲烷,相当于甲烷释放总 量的40%,人为甲烷释放量的60%。 动物的养殖和湿地水稻的种植生产被
又如温室效应引起的地面增暖会使得陆地和海洋上的水分蒸发增加,导致了对流层中的H2O增加。 增加的H2O会通过以下的反应产生较多的OH:
O(1D)+H2O→2OH 由于OH对对流层中的气体来说(包括污染物)是一种重要的清洁剂和氧化剂,OH的变化就有可
能改变辐射活性成分的含量,如CH4和O3(见3中的原理),进而影响温室效应。 3、辐射、化学活性气体 指能参与化学反应又能吸收辐射的气体,像CH4和CFCs等。例如: 对流层中发生反应(1)OH+O3+O → H2O+O2;但反应(2)OH+CH4→ CH3+H2O 更易进行,
反馈机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除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的原因
外,云、水汽乃至生物圈对气候的反馈作用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1、云的反馈作用 云的反馈作用高度地依赖于云的面积、高度、不同云形的比例、云中水和冰
的含量等因子。由于云反馈的净负作用和净正作用的面积在地理分布上是容 易改变的,所以在温室气体增加的地球上,卷云和中低云的反馈作用的相对 重要性是可以变化的。 就对地球辐射平衡的影响来说,云比任何直接的气溶胶影响更为重要。地球 辐射收支试验(ERBE)的结果首次证明,云的净辐射效应是使当今的地球变 冷;相反,高的卷云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有温室效应。 目前云量的全球净辐射效应是使辐射损失,并在中高纬度海洋上达到最大。 分析长期记录提示,在全球变暖时云量可能增加,至少在某些大陆地区是如 此。 2、水汽反馈作用 正反馈 :水蒸气增加→温室效应作用加强→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上升→产生更多水 蒸气。汽是最重要的反馈机制之一,也是唯一最大的正反馈作用。大气中水 气含量(或饱和水气压)跟大气温度成正比,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加剧和大气 中水汽含量增高;而水汽是一种很强的温室气体,从而又使气候进一步变暖, 形成正反馈。对流增加是和对流层中、上部水汽含量增加相联系的,因而, 也和更强的正反馈作用联系在一起。在水汽反馈中,温度是控制其作用大小 的主要因素。负反馈:水汽饱和→降雨→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气中二 氧化碳浓度降低→温室效应作用减弱当大气中的水汽超过某一临界状态,在 一定条件下,变为雨降落地面,同时溶解了部分二氧化碳并汇集到海洋中, 经过海洋生物作用后固定下来。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减缓温室 效应
图三:IPCC关于 全球年平均气温的 模型(横坐标为年 份,纵坐标为温度, 单位是摄氏度)
在描述了温室效应定义 的基础上,我们试图在 现实世界中寻求影响温 室效应的最重要、最典 型的因素。这些因素大 致可以分为自然机制和 人为活动两方面。
温室气体 研究发现,大气中的H2O、CO2、CH4等气体会促进大气升温。人们把这种指对短波辐射基本透
明而对长波辐射基本不透明,从而吸收长波辐射增温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下面简要介绍温室气 体的作用机理。1、辐射活性气体辐射活性气体直接作用于大气辐射。有些气体如NH3、O3等, 在7-13µm的“大气窗区”(电磁波谱的7~13微米区域,大气分子吸收很微弱)有强的吸收性,对 加强温室效益是十分有效的2、化学活性气体像CO和NO这些气体,本身对大气辐射影响很小, 但是通过化学作用能改变辐射活性气体的含量,从而影响温室效应。如在平流层中的NO对臭氧 的催化破坏作用NO+O3→NO2+O2 NO2+O→NO+O2 总反应式:NO+O3+O→ NO+2O2 由于NO参与的催化反应会破坏平流层中的O3,O3会改变到达对流层中的太阳辐射和长波辐射。 臭氧减少将使大气对太阳和长波辐射的吸收都减少(则ks k1都变小)。因此,臭氧增减对地面温 度的温室净效应不能肯定。据一些辐射——对流模式的估计,臭氧减少的净效应取决于臭氧减少 的垂直分布。
认为是甲烷释放的主要来源。
温室效应固然有维持地表气温的好处,但与此同 时,也不能忽视过于强烈的温室效应带给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的危害。
1、海平面上升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它气象灾害 4、影响人类健康 5、物种的灭绝 6、对流层外大气的变冷
(一)要解决温室效应,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协调一 致的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目前提出的对策可以概括为技 术、经济、宣传教育三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