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生活文化差异分析中西文学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3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本为主要手段,艺术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统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寓言、童话故事等,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不同民族对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认识理解不尽相同。
广义的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包含了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而狭义的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则泛指与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与形式,亦即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精神财富。
中西方文学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想要对两者做一个系统、深入、全面的比较研究是件很难的事情。
但是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化的某些细节看出两者的差异之处,做一个提纲挈领的简要分析。
一、中西日常生活文化差异
(一) 中西家庭、亲属称谓语之间的差异
中国文化中对亲属的称呼区分得比较细致。
叔是叔,伯是伯,哥即哥,弟即弟,姐姐与妹妹并不能混为一谈,而堂哥弟与堂姐妹也必须各就其位[1]。
中国孩子直呼父亲母亲的名字被视为缺乏教养,不顾传统礼节。
而现代西方人却不像汉语一样使用更丰富的亲属称谓,西方人称舅舅、伯伯、叔叔、阿姨、舅母,仅仅用uncle和aunt 的通称。
同时,在西方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直呼父母名字也很常见,家长非但不会怪罪,反倒会认为和孩子相处和睦,人人平等,家庭和睦。
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社会只不过是对家庭的放大,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长幼尊卑,这种思想也必然体现在家庭亲属的称呼中。
而西方把自我当作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平等的,在交际称谓方面以实用性为准则,不太注重细节区分。
(二)中西方夸奖、恭维之间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夸奖恭维语使用频率较高,赞美恭维话语涵盖了工作、形象、实力、成就等诸多方面。
例如,西方男性往往会直接赞美对方妻子的漂亮;西方妇女总是谈论丈夫在工作上是何等勤奋,或事业做得如何好;对儿童则会说,孩子在校园里的成绩有多么好,或在其他课外活动中是何等积极[2]。
凡是某种好的变化都会受到恭维,不太顾及对象及场合。
而中国人推崇谦虚,所以很少在人前夸家里人,也很少直接夸赞对方的外貌。
因为这会被视为缺乏涵养或是以貌取人。
中国人注重的是人的内在品格,要求我们舍己为人、谦虚谨慎、顾全大局,从不吹嘘自己的成就。
(三)中西方恭维语回应之间的差异
中西方人对恭维的回应也存在着很大不同。
西方人在和中国人交流时,在称赞或者恭维中国人时经常吃惊地发现,中国人倾向于贬低自己,或者一再加以否认,并没有像他们一样很坦诚地表示感谢。
而西方文化中,无论男女称赞对象的外貌、衣着、发型、言谈举止等都被看作礼仪之举,西方人也经常公开接受这些称赞恭维,以说明自身觉得对方的称赞是真诚的,所称赞的事也是应该称赞的,因而经常得到被恭维人的欢心或者好感,特别是女人。
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人善用直接表述,属于直线型思维方式;而中国人更喜欢委婉含蓄,属于曲线型思维方式[3]。
(四) 中西方文化对于沉默的认识差异
西方文化里,沉默普遍被赋予了轻视、尴尬、乏味等消极含义。
英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翻译过来就是“会哭的小孩有奶吃”。
刘 莎 胡 婷
从日常生活文化差异分析中西文学的差异
[摘 要] 文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文学不同。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文化发展迅猛,大放异彩;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含蓄隽永,两者之间形成了巨大差异。
试从日常生活文化细节总结出中西文化的特点,并且进一步指出中西文学的差异,旨在为下一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献计献策,为进一步取长补短,形成中西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良好局面抛砖引玉。
[关 键 词]日常生活;中西文化;中西文学;差异
基金项目:2022年度娄底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构建预防脱贫返贫长效机制对策研究”(编号:202246B)。
074《名家名作》·研究
西方文化主张打破沉默,主动出击,积极表达个体诉求。
中国文化里,沉默往往用来表示沉思、谦让、默许、保留等积极含义。
“沉默是金”“言多必失”等词语的广泛使用就代表了中国文化对沉默的普遍认可度。
中国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避免与人产生正面冲突,会下意识地想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会习惯性地优先考虑对方的意见,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以牺牲个人利益的方式来保障集体利益,努力构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易中天在《餐桌上的文化》一文中精辟阐释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内涵:“和”。
“中国人的请客吃饭、聚餐共食,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比如说碗筷,也是‘一团和气’,用筷子给客人夹菜,既客气,又和气,既庄重,又文明,不像西方人进餐,用刀子切像屠宰,用叉戳像攻击,还冰冷冷的,一点儿人情味也没有。
”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的区别。
用筷子一定要与家庭成员围坐在桌边一起用餐,由此衍生出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及集体主义感。
用刀叉则必然产生分食制,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强调个性自由的个人主义。
此外,中国人在食物上还特别强调对“色、香、味、形”的感性追求。
“五味调和”,“调”应该算是中餐独特的方法。
通过调味、调香、调色、调形,可使人获得全面的感官体验。
相对而言,西餐属于理性的饮食观念,强调并保留食物本来的天然属性与营养价值,蔬菜生吃,牛排三分熟,食物烹饪往往缺少调和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中式宴会中的劝酒。
在我国,酒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渐渐形成了名闻遐迩的“酒文化”。
在宴会之间的推杯换盏是一道特殊的民族文化风景线,从敬酒、倒杯、祝酒再到饮酒,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相应的规矩与仪式。
中国人习惯在宴会中以频频敬酒表达热诚、敬意,而这也就是西方人最不习惯的“中式饭桌礼仪”。
因为对西方人来讲,饮酒只是食物的衬托,酒的作用只是用来衬托饮食的风味,而频频敬酒在他们眼中就是一种勉强别人、不尊重别人主观意志的行为[4]。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如此巨大,根本原因还是可以归结到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上。
从以上几个日常生活细节,我们可以总结出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1)中国人重视集体利益,西方文化则崇尚个人主义;(2)中国人喜爱含蓄委婉的表达,而西方人则是直接热烈的直线型思维;(3)中国文化追求中和感性,而西方文化则强调独立理性。
二、中西方文学比较
以上几点中西文化差异直接反映到中西文学创作中。
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中西文学创作的事实作些说明。
(一)中西主要文学体裁比较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发源及核心。
诗歌在明清之前的文学史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5]。
《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抒情诗歌的新纪元,其作品历来都被认为是我国古代诗词的最高境界,以其一咏三叹的优美旋律及其巧妙的写景抒情方式,为后世创作抒情诗歌树立了绝佳典范,后来的唐诗宋词则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巅峰。
我国诗歌作品中不论规模、品质,或是诗人,都是其他各国无法比拟的。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诗的国家,中国文学是诗的文学。
当然,我们也有叙事诗,不过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篇。
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都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巅峰之作。
西方文学作品则以叙事方式作为开端。
以特洛伊战争为主题的《荷马史诗》确立了西方叙事文学的基石,并拉开了西方叙事文学的帷幕。
后经历了古代希腊与古罗马戏剧、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塞万提斯小说、莎士比亚戏剧,17世纪莫里哀戏剧,l8世纪卢梭的启蒙小说和歌德诗剧,19世纪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的小说,以及20世纪罗曼·罗兰、海明威等人的小说[6]。
西方文化中也有抒情诗歌,不过在西方文化中的传统叙述写作风格所占有的统治地位却一直牢不可破。
歌德、拜伦和普希金虽然在抒情文学上都有所成就,但他们的主要杰作仍是长篇的叙事体诗,如《浮士德》《唐璜》和《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些史诗中的叙述成分仍明显大于抒情成分。
很显然,在西方文坛这两三千年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叙事文学的小说和戏剧。
由此可见,我国文学是以抒情文学为主导,而西方则是以叙述文学为主导。
早期的西方文学著作中有不少史诗,但大多是歌颂个人英雄事迹的叙事体诗歌,而在我国的早期文学作品中却缺乏这样的史诗,更多的是抒情史诗。
抒情诗歌则往往是借景抒情,借物咏志,委婉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叙事文学则是强调推理、思辨,直接正面描述事实,表达作者的理性认识。
(二)中西文学功能比较
中国文学坚持的是表现手法,表现技巧强调以精神和灵魂外射的方法,通过主体的意志拆碎对现实表象的固定常规的组合形式,并重新予以整合[5]。
朱自清先生就曾说,我国写诗主要是抒情咏志,这也是我国诗歌的
075
基本指导性原则。
也可以说,抒情咏志是我国诗词、散文的基本宗旨。
虽然我国文学很重视环境描写,但强调的是借景抒情。
也就是说借助于对周围自然环境、景色的描写,来抒发感情。
如诗圣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如诗仙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在这里,花、鸟、明月、酒不仅是孤独的风景、事物,而且是国破家亡与举目无知音的象征,情与景之间彼此交织渗透,达到了最完美的艺术境界。
上述描写都是同西方文学作品所强调的直接摹仿与再现方式迥异的。
西方文学崇尚的是再现手法,也可叫作“摹仿”的手段。
再现的艺术作品力求按照人类感觉与意识的方法客观地、精确地表达现实世界,使真实世界的形象和艺术作品中的意境取得统一与重合[6]。
在希腊,“美术摹仿自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观念。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把诗篇、乐曲、图画以至雕塑等形式定名为“摹仿学”。
亚里士多德学派的“摹仿理论”对后来的西方小说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很多后来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如巴尔扎克、福楼拜等也都曾将文学比拟为“现实的镜子”。
巴尔扎克在其《人间喜剧》中称采用再现手法来反映真实的手段是必要的,福楼拜也认为人类可以“不带一点主观感情来描写客观现实”[6]。
(三)中西方文学差异原因分析
西方文学基于二元化的宇宙观,以古罗马基督教文化为背景发展而来。
以人为中心,崇拜力量、人定胜天的思想在《荷马史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并且为后世西方文学的发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也使得西方文学更强调以人为中心,认为自然规律是可以发现的,自然是可以改造的,文学愈加重视现实、重视人的世界的细腻描绘表达。
西方文学里有著名的自然主义理论,倡导以科学实验的写作方法,对人进行生理和解剖学研究的特殊分析视角,具有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三大特征,这些特征显然就是受到了达尔文遗传学进化论等的影响。
与西方文学不同,中国文学基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世界观,强调人对自然的亲近顺从,以及文学审美中的忘我、万物一体的境界。
老子说道:“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董仲舒认为:“是故木已生而火养之,金已死而水藏之,火乐木而养以阳,水克金而丧以阴,土之事无竭其忠,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
”这些就是天人合一的精髓所在。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从理论上规范了人们对自然要“敬而远之”的实践行为,最终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自然界在中国文学家的眼中是心心相印、心灵相通的知己。
因此,中国文学创作实践中的人与万物是可以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的。
另外,中国文学与伦理道德结合紧密。
中国文学强调对于人伦道德的教化作用。
诗可以“厚人伦,美教化”,讲究的是自身的修养与内在的智慧。
中国文学中少有西方文学中蛮勇的英雄形象,更多的是温文尔雅的潇洒智者。
西方文学推崇力量、个性与自由、欢乐主义,因而文学作品多是热情奔放扩张型的拜伦式英雄。
而中国文学中由于附加了道德约束,追求的是人们内在深沉的精神力量,往往更加强调含蓄内省、物我两忘、和谐统一的精神。
三、结语
总体上来说,西方文学显然直截了当、率性认真,而中国文学则委婉波折、含蓄深刻;西方文学偏向于锋芒毕露且深刻广大,而中国文学则偏向于绵里藏针、机智微妙;因此西方文学强于思辨说理,中国文学巧于借景抒情……中西文学的这些差异是由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从前面讲到的交际用语、饮食喝酒等日常生活细节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
而中西文化差异也是由于不同历史、地域、政治、宗教信仰等复杂原因所导致的。
文化差异必然促进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应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这样人类的文化才会百花齐放、缤纷多彩!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谌容.散淡的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3]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徐兴海.食品文化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5]赵和兴,李玉悌,李福标.中西文学比较[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
刘莎(1987—),女,汉族,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法国文学与文化。
胡婷(2003—),女,汉族,湖南衡阳人,本科,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