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 和尚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本节课一方面尊重学生的各种独特体验感受,另一方面学生的理解如果违背偏离了作品的基本意义范围,说明他对作品的鉴赏还处于茫然状态,这就需要老师的讲解引导,帮助他们掌握作品的基本意义,并获得一些基本的鉴赏知识以提高鉴赏能力。
否则,我们的音乐鉴赏课就失去了意义。
在欣赏《三个和尚》这个比较抽象的音乐作品时,欣赏全曲需近二十分钟,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直接欣赏,一时是难以领悟和体会的。
做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其关注力及兴趣点大约保持在几分钟左右,若超出这一个时间范围,学生必然出现所谓的“审美疲惫”。
如果看得过多或动作过多,也就失去了音乐欣赏的本质,同时也违背了欣赏的聆听习惯。
对于我所教学的乡镇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平时接触的乐曲乐器很少,音乐知识有限。
因此在本节课中只要求孩子们认识一种打击乐器木鱼和三种民族乐器板胡、坠胡、管子,并能分辨出三种民族乐器的音色及其所代表的和尚形象就可以了。
2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聆听、对比、体验活动让学生认识打击乐器木鱼和三种民族乐器板胡、坠胡、管子。
难点:通过聆听、对比使学生分辨出三种民族乐器的音色,并能分辨出三种乐器的音色及其所代表的和尚形象。
3教学过程
一、木鱼声声寺庙出现。
首先从故事引入,这样一来就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
1、听描写寺庙的旋律,启发学生从清脆的木鱼声中联想到寺庙,并引出三个和尚的故事。
同时引导学生们聆听这段旋律。
2、看图片认识民族打击乐器——木鱼。
3、体验感受木鱼的节奏特点。
二、三个和尚依次出场。
听辨三个和尚出场音乐。
1、学生聆听旋律,分辨三个和尚的出场音乐,并能听辨出表现三个和尚的乐器是不同的,在教师引导下认识板胡、坠胡、管子三种民族乐器及表现人物时的演奏特点。
演奏乐器人物节奏旋律
板胡小和尚快活泼
坠胡瘦和尚稍快轻快
管子胖和尚稍慢笨拙
2、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走路特点来分析。
小和尚是小孩,走路节奏是蹦蹦跳跳的。
瘦和尚是大人,走路节奏是平稳稍快的。
胖和尚是胖人,走路节奏是稍慢笨拙的。
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从平时熟悉的人物去了解音乐,感受音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音高、速度,旋律,用于表现不同的人物)
3、给学生分发木鱼,让学生试着敲出三个和尚的走路节奏。
让学生把自己的感觉、想法敲出来,敲出对音乐的兴趣,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三、三个和尚之间的故事。
欣赏《三个和尚》动画片段,视图结合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把动画片的欣赏安排在此能够很恰当的满足二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前面听到三个不同的和尚出场,那么三个和尚之间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带着无比的好奇更能让孩子们认
真的欣赏动画片里的故事情节,不至让孩子们感到“审美疲劳”。
了解《三个和尚》后面的故事情节。
感受到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在集体生活中找到快乐的道理。
)
)
四、听辨不同场面,分段分层次聆听。
1、聆听旋律,辨别不同场面
听辨“念经、救火、和好”的场面。
让学生注意场面的节奏快慢,给自己的感受是如何的。
听完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节奏感受
念经慢平和
救火快紧张
和好慢舒展、舒服
2、请几组同学表演这几个场面,其他同学做评委,从模仿表演中享受学习音乐的快乐并体会从乐曲中明白的道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不同的情绪、速度,用于表现不同的场面)
五、课堂小结。
以“我的收获”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知道音乐中用到的几种乐器,不同的音乐要素可以表现不同的人物、场面,音乐同样可以传达做人处事的道理。
教学反思:
在本节音乐欣赏教学中,坚持以“听”为核心,因为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想着听”、“动着听”、“演着听”等多元化的“听”的形式。
整节课中一系列“听”的任务不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听”的兴趣与“听”的质量。
努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引导学生把对音乐的内心感受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快乐学习的实践中去,创建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情景,让学生了解音乐,感受音乐,融入音乐。
让小学生欣赏无歌词的音乐很难,让二年级的小朋友静静地聆听音乐尤其难。
要让孩子们从头至尾仔细地聆听,并达成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就必须依据他们注意力时间短、好动等心理生理特征,在聆听赏析的过程中,有度的加入一些自主体验与表演。
而先期的铺垫更显重要,抓住小孩儿的好奇心,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媒介搜索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观刺激,让他们直观的明白音乐中的主要人物关系,代表乐器及音色的区别,聆听才更有目的性、更有层次感,音乐的思维才更清晰,也更容易让二年级的小孩儿习惯音乐课堂上是怎样用音乐来讲故事的,为以后的音乐欣赏课做一些准备。
需要思索和调整的是:动画音乐虽直观但容易淡化孩子们透过听觉关注音乐本质的能力,还有整个聆听过程对无声的调控有待作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