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策略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策略探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为了保证科学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仅通过教材知识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开展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以此来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强化学生的科学学习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教学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

一、深度学习教学理念的内涵与应用价值

(一)深度学习教学理念的内涵

所谓深度学习,指的是通过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开展在感觉、思维、情感以及意志和价值观方面,都可以实现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活动。也可以认为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而提出的,作为教育体系的产物,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指导思想,代表着新时代的教学工作目标[1]。

(二)深度学习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开展中,应用深度学习视域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深度学习理念引入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中,能够为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深入理解、科学原理深入剖析、科学概念深度内化等方面奠定良好基础,也促进了学生提问能力的提升和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其次,深度学习理念的引入,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加强对各类知识内容的掌握,从而实现其科学思维的良好锻炼。在此过程中,深度学习不仅代表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也体现对思维能力的深度培养;最后,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也提供了重要的助力。从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还不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及内化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因此,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开展探究活动,也是为了给学生创造实践和探

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学习体验,实现其科学综合素养水平的提高[2]。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现状

(一)缺乏真实性情境

目前,深度学习教学理念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中已呈现出一定的效果,多数教师也开始认识到深度学习理念对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研究力度不够,相关经验不足,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情境的创设真实性不足。新课改在科学探究目标中,也对这方面提出要求,强调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提出问题,这比要求学生解决十个问题更有意义、有价值。因此,教师应当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去找寻为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科学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依旧没有掌握良好的方法,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情况偏多,因此,导致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3]。

(二)缺乏结构性材料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科学教学工作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思维能力的锻炼。但是,开展探究式教学是需要借助对应的材料,也就是所谓的“结构性材料”。对于结构性材料来说,是通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教学需求的分析而设计出的实验性材料,有助于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帮助。但在实际的科学教学课堂中,部分教师在材料出示顺序以及材料组合搭配等方面并没有做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导致材料内容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不足,无法实现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辅助,看起来学生是在实践动手当中学习,实际上却难以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4]。

(三)缺乏深度体验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科学教学观念,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提高对科学观念应用和科学教学工作的重视。对科学知识、科学原理以及科学概念等,要以深度学习理念的要求来指导对应的讲解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往往只是将知识内容的表面传授给学生,并未能带领学生对其背后蕴含的科学方法及内涵的科学思想进行深度剖析,使得学生的知识学习体验过于浅显,难以对科学教学知识内容深化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很难实现深度学习的体验,也无法锻炼学生通过知识内容去分析其原理和运用方法的能力,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科学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三、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策略

(一)创设优质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为了能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实现学生提问能力的良好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教师在实际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寻找情境创设机会,仔细思考情境创设方式和路径,学会在教学情境方面做文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打造深度科学教学课堂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教师给予重视,强调情境真实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5]。

例如,在《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索欲望,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进行探究,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日出和日落的视频及一天内不同时间节点时太阳的具体位置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或特点,学生经过观察后指出,太阳的实际位置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那么是否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通过太阳辨别方向呢?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探究活动。找寻一块有光照的地方,根据实际的上课时间以及太阳的实际位置,引导学生去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例如,课堂时间在早上,学生在辨认方向时,以面向太阳为固定条件,正前方为东方,正后方为西方,左手边为北方,右手边为南方。此时学生会产生疑问,这种辨别方向的方式是否在一天时间内太阳不同位置的情况下一直适

用,同时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个机会为学生布置课后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回家后,以傍晚的太阳再次进行方向的辨认,并找出与清晨太阳辨别方向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注重收集结构材料,提升学生科学思维

在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准备的结构性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究依据,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以此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学习活动。与此同时,结构性材料的应用,也可以锻炼学生对数据信息的收集以及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进步。因此,教师要在材料的分发顺序以及内容选择方面进行研究,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6]。

例如,在《磁铁能吸引什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以及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认识磁铁的实际特性和使用方法,并对磁铁与哪些物质之间具有相互吸引进行探究,这就需要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结构性的材料,供学生开展对应的探究活动。首先,为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磁铁,可以为学生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以及环形磁铁或者是对应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同时还要为学生展示一些物品。例如,回形针、小石头、铁钉、铝片、纸片、布条以及钢珠等,让学生用磁铁对不同的物体尝试吸引,观察其现象。通过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结构性材料,磁铁的性质科学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总结出磁铁能够吸引铁类和镍类这一基本的特性。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科学探究意识,通过本次科学探究活动得到较好地培养和锻炼。

(三)灵活设计学习记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大多数学校和教师也开始主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并开展了自主课堂的试验工作。这项举措有助于突显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但是,如果教师完全撒手不管,学生往往会由于失去辅助和指导,从而陷入不知所措和无所适从的状态当中,难以发挥出自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