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稀有人才需要注意的4大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别稀有人才需要注意的4大原则
在世界各地,从学术界到体育界,再到音乐界,数以百万的金钱、数以千计的时间都投入在如何发现好苗子上。
可现实却很无情,这些天赋识别计划大多数都不奏效,在很多情况下,它的效果还不如随机抽签。
掌握识别人才的艺术是一门极难的功课,人们不断地犯错,不断地绝望。
我们把识别人才的模型做得前所未有得精密和复杂,我们拥有巨大的工作数据库,软件专家又帮助我们在瞬间将人才排序,设置优先项。
如果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借助无数的心理测试,以测量候选人的反应模式、人格特征和成功机会。
即使在所有这些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得到的能够正确测定巨大潜力的指标仍然不多。
而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蒙着那层没有揭开的面纱。
我们如何识别稀有人才?怎样才能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有巨大潜力?如何才能避免与那些最好的候选人擦肩而过,却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原则一:不要只关心成绩,要关心成绩背后的故事。
当我们在选择明日之星时,测量他们的成绩本身就是错的,特别是将这些测量方法应用于那些拥有低语天赋的人才。
要想评估一个人是否具有成为本领域精英的素质,仅靠我们当下能看到的东西(目前表现),对选择没有好处。
要想找到真正的潜力,你必须越过当前看到的东西,发现那些复杂的、
多方面的品质,这些品质能够让他们不断学习,冲破障碍,走出不可避免的停滞阶段。
许多公司和商界的管理者都吃过“高成绩盲点”的亏,他们总会被某些人或某些结果牵着鼻子走。
比如说,一位候选人处在一个盈利颇丰的行业,公司的生意兴隆;而另一个候选人所在的行业中,大多数公司都失败了,公司正挣扎度日,这两人虽然在技能上类似,却会有不同的际遇。
相比后者,前者的资历会更吸引人,也会被认为比较适合更高的职位。
事实上,看看他们实际取得了什么,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比仅仅看他们当前呈现的结果更加有意义。
所以,那些世界上最好的潜力寻找者会精心研究成绩取得的外部环境。
像通用电气的魅力领袖、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会给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领导最高份额的奖励。
为什么?或许是因为这个部门所在的商业环境比其他人都要糟糕,而这位领导能够带领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
原则二:理解致命缺陷和机会之间的区别。
蒂莫西-高威在他充满智慧的书《内在游戏》中提出了一个公式:成绩=潜力-干扰。
成绩就是你实际做得有多好,是此时此地能够看到的结果;潜力是你真实的能力;干扰是那些阻碍潜力发挥的因素,它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包括缺乏知识、个人偏见、自信心不足或者缺少经验等。
理想状态下,干扰不应该存在,不应该有尚未释放的潜力。
成绩应该恰好等于潜力,也就是说,所见即所得。
但现实中这是很少见的。
高成绩盲
点的存在,意味着管理者、老师和教练们经常会忽视尚未释放出来的潜力,潜力消耗在消除和对抗干扰的过程中。
如果把弱点看成是机会,那么这机会能让你找到别人都忽视了的奇才。
当然,教练、老师和管理者们还必须了解,一个阻碍进步的致命缺陷,不同于一个有待发展的良好机会。
要想有重大发现,评估者要准备好放弃追求完美的想法。
真正的潜力不一定要看上去很完美,识别“低语”的人才,需要我们开放思维,发挥想象力,而且充满好奇心。
原则三:不要把门关窄。
在人才的海洋中,充满了被忽视的人,其中一个首要原因就是我们心里对于要寻找的人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各个领域都有自己选人的固定渠道,这些渠道建立已久,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年复一年地在发挥作用。
然而,严格地在这些狭窄而熟悉的范围内寻找,我们最终什么也找不到。
如果我们过分缩小搜索范围,就必须冒着忽视大量可塑人才的风险。
各个领域都有很多人因为不符合某些标准的体形、品质和外表,而被打上“不适合”的标签,却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在招募时,被狭窄和传统的渠道所限。
在商界,那些合格的候选人不会涌现出来,因为他们都不能精确地与那些职位条件相符,不能与在传统观念中大家认为的这个职位的人的样子相符。
乔治-安德斯在其《最佳猎头的秘密》一书中描写道,2006年,Facebook
打破常规,创造了一种非常自由的招募模式,他们在其网页上推出了一个程序谜题,即后来知名的“谜题大师”。
这个谜题是用来发现有潜力的IT工程师的,谜题非常复杂,Facebook公司自己的员工想要解开它都有很大难度。
之所以有这个新尝试,是因为他们相信,有很多优秀的IT工程师没能找到通向硅谷的道路,很有可能正卡在一个普通的工作上,“谜题”就是为了让他们浮出水面。
任何人都可以尝试解开谜题,将结果传给位于帕洛阿尔托市的Facebook总部,那些拥有最佳解决方案的“申请者”会被邀请来面试。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到2011年年初,Facebook通过“谜题大师”招募了118位工程师,占其工程师总数的近20%,其中许多人都是大学辍学生。
一般来说,会有很多人无法通过传统途径被聘用,几乎可以肯定,他们都会悲惨地卡在传统的公司申请程序上,无法通过。
世界上到处都是被忽视的人才,挑战自己对于超级巨星的刻板印象是值得的,花些时间和精力去那些竞争对手不会去的地方寻找他们。
第1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