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篇: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及其对教师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教育应该成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从而置身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今天我国包括课程教学改革在内的教育改革必须是面向素质教育的,必须是基于信息技术的。
今天的中国必须在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对现有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并在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信息时代必需的人的基本素养以及重视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认知工具开发的基础上,全面改革学校现有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并以此作用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理念及其实施教育影响的方式。
●对教师的新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应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应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进程;教师要处理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教师是社区的一员,是社区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共建者,教师应与家长、社区、同事合作,参与社区的共建。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哪些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哪些要求?
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不断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
如同医生的临床和律师的辩护活动一样,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化表现的特点。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树立新形象,必须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除了前面提到的尊重、引导、反思、合作之外,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才能与新课程同行。
一、学会关爱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
热爱学生是教师爱心的集中体现。
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爱首先要尊重。
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个性特点、抱负志向,尊重学生的选择判断和个人意愿。
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
关爱学生,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
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开始走向成功。
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
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而当教师对学生随意品头论足时,学生的内心正在对教师做出相应的评判;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自己的人格必然会在学生的视线中失落。
师爱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爱好学生是任何一个教师都容易做到的,难能可贵的是对差生的爱心: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
而要想激发对差生的感情,就要换下有色眼睛,睁大眼睛去寻找学生身上闪光的因素,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暗示、肯定。
一量这片良苦用心、趋势的感情为学生所理解、接受,就可能产生出巨大的力量,甚至创造出奇迹。
爱要有度。
溺爱当然不行,要做到爱得有节、严得有度。
爱到恨的程度更不行。
我是为了学生好,而这样的好心却常常办出一些损害学生人各,甚至危害孩子健康和生命的事情。
恨铁不成钢,不打不成材等陈腐观念,导致家庭和学校时常演绎出一些教育的悲剧。
实际上棍棒只能造就奴隶,棍棒威慑之下造就出来的人,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应对未来。
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贵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
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学生需要严师,更需要慈祥和宽容;教师应有好心,但更要有一个好结果。
二、学会理解学会理解,才能学会关爱。
理解不仅是认识手段,而且是人的存在方式。
误角是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理解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当前充满误解的教学是扭曲学生心灵的教学。
教师的言行,
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考虑学生们的想法和感受。
要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而不能把我们的认识和想法强加给孩子。
学会理解,特别要理解哪些学生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他们往往被戴上坏帽子:笨蛋、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其实,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
三、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教育艺术。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学会宽容,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咱声音,尤其是对学生缺点错误的宽容性。
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
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
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期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有麦克劳德的幸运。
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宽容的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
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
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
学会宽容,教师要学会期待。
期待,就是不能奢望学生一口吃个胖子。
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一个人都有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期待的老师,就能最大限度地宽容、理解、善待学生,就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
学会了期待,教师就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蹴而就,就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坚韧不拔、持之以恒。
学会宽容,还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前面已经谈到了。
四、学会给予给予,当前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
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主动发展的教育首先是具有选择性。
因此教师要学会给予,要给学生以自由选择的空间和余地,让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
这个空间绝不仅仅是时间,教
学仅仅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复习和作业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独立思维的过程。
如果把已经还给学生的时间,再按教师的要求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依然是傀儡。
给时间,还要给权利、给机会、给任务、给困难。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一书中讲得好,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五、学会分享作为参与者,教师要学会分享。
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共同的拥有。
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
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学会范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好为人师。
学会分享,还要学会欣赏别人就是真诚地去分享对方的闪光之处,它会带给我们非常单纯的满足、愉悦和欢乐。
我们不见得喜欢我们所欣赏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
对别人表现出的真诚的赞扬和欣赏会使用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阳光、温馨和美丽。
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欣赏、赞扬自己的学生。
六、学会合作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单兵作战。
在新课程实施中,合作学习的要求以及综合课程的出现,首先对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之间密切合作,可以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减轻负担;示范合作,促进成长。
其实,即使在以往,一个成功的教师,也必然得力于同校长、同事、家长,特别是同学生的密切合作。
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成熟的热情,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
新课程特别要求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
合作要从改善师生关系做起。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与教师具有同样独立人格的人。
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
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学习好、也是
教师教好的前提。
七、学会选择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学会选择。
社会的进步伴随着愈来愈多的选择的机会和可能,民主化、个性化的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的可选择性为条件。
学会选择成了人们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学会选择,才能与时俱时。
要让学生学会选择,作为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和顾问,教师必须首先学会选择,才能让更多的孩子有所选择,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教师首先要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选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从而具备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八、学会激励光荣与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成长需要激励。
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
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荣誉。
一些教师只把眼光牢牢地盯在分数上,成功变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大部
分的学生则得不到老师的关注。
许多孩子说,老师从来就没有夸奖过我,却时时面对着老师有意无意的暗示:你们不是好学生。
我们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
很好,再试一试,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差远啦,别骄傲,一味地警诫和责难,会使成功的喜悦化为乌有,甚至失去再做新尝试的勇气。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的自我否定;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加符合成长中学生的实际。
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是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最重要的动力。
某学校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心目中的荣誉称号,并自己确定本学期获得该称号的标准。
期末,教师对达到标准的同学进行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
这种激励方法,令人感慨而又敬佩。
九、学会IT 学会IT 这里说的IT也就是信息技术,随着 21 世纪的来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
信息素养,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
信息时代的能行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必须首先掌握信息技术。
掌握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必要手段;给学生创造最有利有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十、学会创新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教教材、照本宣科的时代过去了,教师的劳动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新课程的实施,期待创造型的教师来完成。
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课程新的教育;只有不断进取创新的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而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才会永远体验到职业的内在欢乐与尊严。
中小学教师的创新,并不是指要有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新的发明和创造,而是希望教师能够谋略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
第三篇: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
推行新课改,首先要改变教学的理念。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有高效地实施课改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推祟新的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
现代科学的日新月异,教师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物理学科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并且随着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被动摇了。
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创造思维的培育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物理学知识,掌握获取物理学知识的工
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物理信息的方法,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如何“学”上。
教师的角色转变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要从教学实践者向实践与研究者并重转变。
二要由物理课程的传授者向实施与开发者并重转变。
知识的不断更新,要求广大的教师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汹涌澎湃的改革浪潮。
这就需要有二次开发课程的能力,要具备挖掘教材的能力、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开发新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能力。
三要从单一的教育者向教育与学习者并重转变。
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者。
四要从师道尊严的长者向亦师亦友转变。
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差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要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切忌讽刺挖苦学生,伤害其自尊心。
二、反思教学行为,转变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思维教学,一个思辨的、有思想的课堂,必须突出一个“静”字,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课堂上该静则静,不能只强调活跃。
每个学生思考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把每个人的想法讲出来,让大家讨论互相取长补短,使课堂活跃起来热烈起来。
当动则动,当静则静,动静结合,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情感教学,这是由教学生态论提出来的。
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证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
所以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带着感情去教,教有感情的东西;学生学会带着情感去感受、体验知识,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会到物理学知识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完美,更加热爱科学、珍爱生命。
课堂教学还是生活教学,也就是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发展、自由探索知识和教师智慧展现的教学。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是知识反馈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碰撞的过程。
为此教师要创造出一种探求知识的情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唤起一种深深的感悟。
三、追求教学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
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广大物理教师也要追求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我们应该在借鉴学习别人教学方法的同时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千万不可套在一个固定的模式里画地为牢。
我们要正确地学习其中的精髓,不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四、变革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
学习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学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
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学生不仅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尝试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由此可见,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由“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的尝试
验证性实验是指先有结论,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结论。
探究性实验是指知道实验结论再通过实验探索得出相应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
课本中的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如果仅仅注重实验是否成功,不注重对新知识的探索,会抑制学生的创造能力。
所以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验证性实验的注意事项加以分析,变为可探究性的实验。
三、由“重结果,轻过程”转变为“轻结果,重过程”的尝试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总对能得出正确结果的学生加以
表扬,从而给了学生错误的导向,所以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观念。
在做实验完毕后要求每位学生写出实验操作的过程或者口述实验过程,对于没有得出正确结论的学生要特别留意,从而总结出一些学生易犯的常规性错误。
四、创设探究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敢答”。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行为,敢于质疑,敢于释答,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冲破思想牢笼,做到不唯书是从,不唯教参是从,不唯师长是从。
教师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在学生提问、作答时,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都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掘其中可取的部分,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
2.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想答”。
心理学认为,内发的动机是很重要的,而内发性动机的中心是兴趣。
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
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作答。
3.传授方法,让学生“会问、寻答”。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
一个明确具体的问题,能为学生的思维之舟指明航向。
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自我提问。
一般来说,提出问题之后,学生都有一种急于知道答案的心理。
对此,教师要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运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如何正确分析、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给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所学知识学有所用,培养学生通过身边的实
例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尊重个性,鼓励创新
探究教学应分层次,适度把握,面向全体学生。
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由于班级人数多,难管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教育背景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水平也有层次性。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了解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在探究学习中,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思维活跃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完成一般的探究过程,而且要求他们积极思考,开展有创造性的探究性学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把握好探究活动的梯度。
六、评价激励,体验成功
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励为主,激励性评价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成功、微小的进步、努力的方向,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当放宽评价尺度,不必过于严格,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了探究,去尝试了,就应该得到表扬和肯定,而不论答案正确与否。
因为不管是成功或失败,学生都会在探究尝试中有所收获的。
评价的方式除了教师评,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互相评等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找找别人的优点,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别人的学习成果,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取得成功。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
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充满了希望和挑战。
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都有质的飞跃!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专业品格素质方面,加强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如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
树立科学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
在专业知识方面,认真学习数学专业知识,系统掌握数学学科的知识,深入理解数学学科的基本理念。
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要通过学习名师、听课、听报告交流等手段方式达到转变方法的同时,课堂上进行改变达到提升的目的。
学习机会要积极争取,校内听课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