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生的心理发展与转化策略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27期/C (09)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一、特别生心理方面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三个年级的120位班主任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其中特别生引发的或派生的问题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难点。我们将特别学生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自暴自弃型

这类学生学习过程有障碍,成绩较差,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目标,不求上进,自暴自弃。所有的鼓励、激励措施和手段对于他们收效甚微。

(二)早恋型

这类特别生也可称为男女生交往过密或男女生超常规交往,其交往的亲密程度超越了正常交往的限度,对班风、校风有极大地破坏作用,对他们本身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都带来极大地伤害。

(三)报复、破坏型

(伤害型)这类“坏孩子”极具破坏行为:或损坏公务,或搞恶作剧,或言语中伤他人,或行为伤害他

人,他们通过这些危险的行为寻求刺激,常被称为“危险人物”。

(四)叛逆型

他们被冠以青春期的叛逆称号,时常挑战权威、不听指导、不听劝告、我行我素、形骸放浪,而各方面成效平平,更有甚者一塌糊涂,处处碰壁。

(五)自私、自利型

他们常被周围的人视为品质有问题的特别生,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以自我为中心,不顾集体、家人或他人的利益。

二、从问题视角和能力视角进行案例分析对高中生而言,他们要面临一系列的、不确定的“风浪和险滩”。繁重的课业负担,升学的压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的喜和忧,家庭和班级群体人际关系的困扰等。特别生正是在危机、挑战、压力面前出现了心理失衡和自我失能。其抗逆力重构失败或不完美而成为特别生。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部分特别生心理成因及矫正策略初探”(课题编号:1704210)系列

成果之一。

王江芬1,闫秀杰2

(1.邢台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河北邢台054000;2.邢台市第一中学,河北邢台054000

)摘

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这里的“特别学生”

泛指学习困难学生、经常违纪学生、早恋学生等发展过程呈现特别的学生。近年来,通过对学校特别生心理发展的案例进行分类梳理、归纳,展开了有针对性地转化策略研究,

并取得了理想效果。关键词:特别生;心理;抗逆力;转化策略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2020)27-0025-04

25

(一)从问题视角分析

从问题的视角看,特别生的行为具有四D特征,即:危险的(Dangerous)、违规的(Delinquent)失常的(Deviant)、混乱的(Disordered)行为特征。本文用案例的形式加以说明。

案例1:高三学生甲,经常逃课,情绪消极,这些表现使父母和老师产生焦虑情绪。父母从最初的担心到不能忍受,并且百思不得其解。

初步研究:从案例可以看出,学生甲的状态有以下特征:一是消极、退缩。二是反抗、尝试摆脱现实束缚。想追求自我设定的人生目标,却遭到家长的反对和制止。

案例2:高三学生乙,因为和同学相处的问题而心神不宁、情绪低落。父母对其在学校内是否有关系密切的学生来往,知之甚少。也曾带他看过医生,但收效甚微。

初步研究:经过和学生乙本人及父母、同学的交流,可以发现其身上有三种状态。一是抵御、冷漠、少言。二是反社交行为和情感呈倒退状态,学生乙只能和交往密切的同学聊天,如果关系较好的同学不理他,他就认为不会再有其他人愿意与他说话了。三是自我依赖、不自信的状态,学生乙认为和同学关系相处不好是自己的问题,并认为自己无法处理好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

从问题视角看,人们会习以为常地认为学生甲和学生乙的行为是有别于正常学生的,其被称之为“特别生”也就顺理成章。但是,这完全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吗?做为教师能否转换视角重新观察呢?

(二)从能力视角分析

问题视角是从四D行为特征的表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视角则是剖析导致问题表象的心理成因,从能力视角逐一分析特别学生的能力,进行抗逆力重构分析,并给出转化策略。教师和家长如果能看到问题背后的抗逆力,转换视角,挖掘学生的抗逆力,将对其产生积极地推动力量。

能力视角是相对于问题视角而言的。学生甲

和学生乙的种种表现似乎都是问题。但如果转换

一下视角:学生甲逃学是因为不愿接受学业失

败而带来的不被尊重等压力带来的痛苦,虽然行

为不恰当,但对她而言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回避

了痛苦、减少了刺激、维护了自尊。而学生乙抵触

和他人沟通,是为了减少对比,从而减轻精神痛

苦带来的极度影响;不自信是因为父母对自己期

望过高,如果考不好会让父母伤心;同样的,学

生乙的行为不一定是恰当的,但是这些行为在一

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己,免于受到心理上的伤害。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学生甲和学生乙身上

还有第三种状态,可以称之为抗逆力状态。抗逆

力也体现出逆境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功效。经

受挫折的学生甲没有一直退缩,而是以一种不

合常规的路径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是抗逆力的

表现,也正是对他进行教育和转化的资源。而学

生乙遭受过学业失败、转学、失眠、苦闷无法排

解、沟通不畅等各种挫折后,仍能坚持到高三一

轮复习,这就是他抗逆力的表现,也是对其进行

转化的资源。

通过一段时间的策略干预,我们对学生甲

和学生乙进行了自我评估和教师评估。首先对

学生甲进行了回访,他语调轻快,自述睡眠良

好,心情平静,不再一想到学习就紧张和焦虑。

想到要回到学校,心里也没有以前的那种害怕,

而是充满信心。愿意和父母、同伴、教师交流,和

他们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的评估:具体和

近期目标实现较理想,心理测验报告:SDS:42,SAS:38,无抑郁焦虑症状。我们对学生乙也进行了回访,他开心地诉说了最近学习上的进步,以

及和同学在一起发生的趣事,并且自述睡眠良

好,也不再服用药物。教师的评估:教育转化效

果良好,先前失眠的状况已渐渐消失,对同学关

系也有了新的认知,对学业充满了信心,并积极

地付诸于行动。

26

2020年第27期/C(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