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中语文课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高中学生进行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动力支持。

新时代要从专题教育、学科教育、实践教育等方面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中语文课的教育教学中,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策略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
(一)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国家”与“民族”作为虚拟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得到无数人民的身份与归属认同,甚至在外敌入侵、国破家亡的关键时刻愿意抛头颅、洒热血,根本原因在于其在传统儒家文化氛围之中形成了强烈的共同体意识,认为个人“来于斯、长于斯”,理应忠君报国。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共同体意识,实现其在特定政治体制与文化氛围之中的领土统一与民族团结,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当前,随着国际化发展的快速推进,人们一方面接受大量的国际政治、文化、社会信息,受到其他国家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在自由、宽松的文化氛围中,接受各类思潮、文化、观念的熏陶。

这在潜移默化中侵蚀、消解乃至于破坏人们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催生国家之分裂、民族之瓦解的风险,诸如出现了大规模留学潮,以及由来已久的台独、藏独问题和当前趋于紧张的香港问题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从根本上强化各区域、各民族群众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民族向心力与国家团结力,从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乃至于中华民族能够稳定存在的根本所在。

(二)培养学生健康精神与行为
广大青年学子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正处于思想慢慢成熟、观念逐步定型的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
精神与正确的行为,促使学生可以健康成长。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
以促使学生具备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拥有正确的家、国观念,愿意宣传
正能量的思想和观点,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祖国建设。

学生具备这样的观念,不
仅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而且还能够更好地融入周围团体,获得别人的认可
与接纳,团结协作,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
促使学生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愿意宣传正确的
党政信息,传播正能量思想,参加正能量活动,如大型舞蹈诗《灯塔》、教育部
思想政治工作司精品项目、全国高中原创文化精品推广项目、“石榴花开同心
向党”文艺晚会等,广大师生本着强烈的爱党、爱国、爱中华民族的热情,全身
心投入到晚会排演过程,呈现出了《中华吉祥果》《母亲是中华》《天耀中华》《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得到了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学生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既展现了自己舞蹈专业素养,丰富了个人的舞蹈经验,而且还获得了精神洗礼、思想熏陶、情感感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引导师生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为了引导学子未来航程的指路灯。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策略
(一)设计共同体意识教育方案与计划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有深厚内涵与广阔外延,其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甚至可以说是
伴随着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教育发展的始终。

这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一定要从宏观层面做好共同体意
识教育方案设计与计划制定工作。

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引入
“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目标,并进一步将其细化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中华民族的三方面主体任务,继而还要围绕着这三方面目标来建构
起系统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体内容与具体方法,配合以对整个教学
工作督导与评估方式的说明。

这促使每一个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认识到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而且清楚地了解到应当从哪些目标、什么样内容、哪些方法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由此再结合高中语文教学背景、
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情况来进一步制定更加细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计划。

(二)开展共同体意识教育督导与评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作,既有赖于学校能够制定
正确的政策和广大教师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同时也需要拥有严格、规范的教学督
导与评估方式,督促相关工作规范与高效进行。

结合个人的学习经验,高中教务处、督导处或者是教学监评处,需要率先立足于学校制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要求,建构系统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评估体系,
包括专家评估、学生评估、考核评估、教学成果评估等。

一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走访调查、随机听课的方式,了解教师是否严格进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教育活动,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教师,督促其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二是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可以采用在线问卷
调查、课程考核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目标、内容、方
法和效果的评价与建议情况,总结相关内容,作为创新课程教学方案的核心依据。

这由此保障高中语文课程都能够规范、高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工作顺
利进行。

(三)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双向驱动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按照课程特点,依据学生专业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
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中引导学生,让学生阅
读品味经典著作,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维护中华。

此外,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开展以
推进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感悟历史、铭记历史,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并通过安排一定的学时,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展
示成果,分享传递正能量,推进教学课堂成为大讲堂、大学堂,实现“教我学”
为“我要学”的翻转式课堂教学,凸显了民族高中语文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初
心和使命。

同时,课堂教学遵循语文课教育改革创新要求,还安排了“红色故事
阅读与分享”、“中国自信”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从学理性转化为行动。

结束语
培育高中学生维护国家和社会“公正、平等、团结、统一”的思想和意识,是开展高中语文课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

语文课教师应当使校园内各民族学生的思想和意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政策上来,要根据校园内的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和认同我国的多民族体系,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自觉维护“民族统一、领土完整”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为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丹.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1.
[2]王璇,王珏.培根铸魂:筑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J].今古文创,2021(17):121-124.
[3]卢成观,李文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