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茶学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茶学基本知识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如今已成了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饮茶嗜好遍及全球。

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茶。

一、茶树的历史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树的国家。

2、茶树的起源时间大约在100万年以前。

发现茶树以有5000多年历史。

3、云南西南部不仅是茶树植物的原产地中心,也是演化变异中心。

二、茶的发现和饮用历史
茶作为饮料,是中国人的一项重大发现。

东汉时期《神农本草》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1、饮茶的发源时间:
A :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

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B: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 、皆纳贡之。

”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

《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C:秦汉时期:西汉。

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

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 一笥”和“ 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茶”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2、茶叶作为饮料,经历了五个阶段:
A 生吃药用
B 熟吃当菜
C 烹煮饮用
D 冲泡饮用
E 制成各种茶饮料用
三、茶的传播
1、公元729年,茶传入日本;828年传到朝鲜;1618年传到沙俄;1780年传到印度;1828年传到印尼;1834年传到斯里兰卡;十七世纪传以后传入欧美。

2、公元735年,唐玄宗撰《开元文音义》中,将荼字减一画,成为茶字,至今己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四、茶类的发展演变
1、南北朝开始把鲜叶加工成茶饼,唐代制出了蒸青团茶,宋代创制了蒸青散茶,明代创制了炒青绿茶. 黄茶、黑茶和红茶,清代创制了白茶.青茶以及花茶,至此,六大茶类齐全。

2、我国发现茶叶,利用茶叶已有5000多年历史;3000多年饮茶史;2000多年茶叶贸易史。

3、清代,茶以成为人民不可缺少的主要饮料。

所以,视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国茶叶的产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

全国有21个省(市、区),900多个县生产茶叶。

一、云南茶区
1、云南西南部不仅是茶树植物的原产地中心,也是演化变异中心。

2、云南大茶树资源,是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省份。

3、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区,200多处发现大茶树。

云南已有27个县境内发现大茶树。

其中有三大古茶树王:
A:南糯山茶树(载培型茶树)
B:巴达大茶树(野生型茶树)
C:邦葳大茶树(野生和载培型之间过渡型古茶树)
4、全省被列为重点保护的古茶树有:
勐海南糯山大茶树、澜沧邦崴、勐海巴达、金平、龙陵、南华、楚雄、双柏、师宗、富源、千家寨等地。

5、云南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总面积(1660.4万亩)的15%(251万亩):
A:滇西茶区:临沧、保山、德宏三个地州19个县、市。

B:滇南茶区: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文山四个地州、22个县市。

C:滇中茶区:昆明、大理、楚雄、玉溪四个地、州、28个县市。

D:滇东茶区:昭通、曲靖两个市、11个县。

E:滇西北茶区:丽江、怒江、迪庆三个地州。

史料对茶叶的命名:
1、荼、贾、设、茗、舛、茶、苦菜、诧等。

2、茶字首见于苏敬《本草》(656-660年)。

3、以产地命名(西湖龙井)。

4、以形状、色、香、味命名(毛峰、瓜片、兰花)。

5、以茶树品种和产茶季节命名(大红袍、铁观音、水仙、乌龙)。

6、以制法命名: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不发酵茶、烘青、炒青等。

7、以销路命名:边销茶、外销茶、内销茶、侨销茶。

第二章冲泡技艺
第一节 茶艺的类型、特色
一、茶艺的含义
1、广义:茶之艺,包含了茶的栽培、制造、品饮的方法。

2、狭义: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也就是研究如何泡好一杯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在80年代后产生的茶艺表演也就是对茶艺的狭义理解。

二、茶艺的由来
从茶道萌芽时期晋代开始至茶道盛行的唐代,都没有专门的茶艺表演。

宋代兴起斗茶,卖茶水的人互相比试高低,被称为“茶百戏”。

三、茶艺表演
1、“茶艺”一词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盛行于世,但早在唐代陆羽《茶经》,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微宗、赵佶《大观茶论》等古代茶书中就记载了与茶艺相关的内容。

2、中华茶艺是人文的,也是艺术的。

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与文学、绘画、书法、音乐、陶瓷、服饰、插花相结合,构成了茶艺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茶艺的分类
① 民族茶艺:取材于特定的民风民俗。

以茶为主体,以反映民俗文化为内容,以当地饮茶习惯为基础,经过艺术提炼与加工,形成民俗特色的茶艺表演。

② 仿古茶艺:取材于史料及出土文物,进行艺术再现,反映各历史时期的饮茶风貌。

③ 其它茶艺:取于以茶为载体的特定文化内容,经过艺术提加工,反映特定文化内涵。

(如:禅茶茶艺、新娘茶艺等)。

五、茶艺的“六美”
人、茶、水、器、境、艺是茶艺的六大要素。

完美的茶艺表演过程需要六大要素和谐俱美,相得益彰。

1、人之美:
A:人是茶艺最根本的要素;
B:仪表美:人的气质、形体美、得体的表演服装,发型美;
C:心灵美;
D:较高的文化素养,得体的举止,自信的技艺,天然的灵气,优美的风度,规范的艺术语言,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茶之美:
A:茶被称为“瑞草”、“嘉木”,人们总喜欢给茶冠以清丽雅致的芳名,如:西湖龙井等;
B:茶在山中的一色,而干茶、汤色、叶底却五彩缤纷,配以各色茶盏,给人以美的遐思;
C:外形美、色泽美、滋味美、香气美;
D:龙井的清幽淡雅、铁观音的香高持久、茉莉花茶鲜灵沁脾。

3、水之美:
A:水为茶之母;
B:“八分之水,遇十分之水,茶亦七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尔”。

(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
C:陆羽用“鱼目”、“涌泉连珠”、“腾波鼓浪”来形容沸水的三个阶段,以此来说明泡茶需要掌握的水温;
D:清、活、轻、甘、冽(用水的标准);
E:现在用水,一般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为宜。

4、器之美:
A:器为茶之父;
B:陶器、瓷器、玻璃、金属、漆器、竹木器等;
C: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D:最主要的还是茶具的实用性,因茶制宜,衬托茶之汤色,保持浓郁茶香,方便人们品饮。

5、境之美:
A:品茗的环境;
B:优美的环境在人心中产生的意境;
C:茶艺环境应无嘈杂之声,干净、清洁、窗明几净;
D:茶通六艺。

茶艺过程中常用琴、棋、书、画、诗、金石古玩等,六艺来助茶。

其中以音乐、字画与茶艺结合的最为密切。

6、艺之美:
A:艺美的技能和品茗的艺术;
B:茶艺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首先应体现实用之美,是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合乎自然的美的享受;
C:茶艺之美贯穿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要求茶艺表演人员身心俱静,心态在重,神情专注,动作舒展,气韵生动。

第二章冲泡技艺
第一节 茶艺的类型、特色
一、茶艺的含义
1、广义:茶之艺,包含了茶的栽培、制造、品饮的方法。

2、狭义: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也就是研究如何泡好一杯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在80年代后产生的茶艺表演也就是对茶艺的狭义理解。

二、茶艺的由来
从茶道萌芽时期晋代开始至茶道盛行的唐代,都没有专门的茶艺表演。

宋代兴起斗茶,卖茶水的人互相比试高低,被称为“茶百戏”。

三、茶艺表演
1、“茶艺”一词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盛行于世,但早在唐代陆羽《茶经》,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微宗、赵佶《大观茶论》等古代茶书中就记载了与茶艺相关的内容。

2、中华茶艺是人文的,也是艺术的。

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与文学、绘画、书法、音乐、陶瓷、服饰、插花相结合,构成了茶艺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茶艺的分类
① 民族茶艺:取材于特定的民风民俗。

以茶为主体,以反映民俗文化为内容,以当地饮茶习惯为基础,经过艺术提炼与加工,形成民俗特色的茶艺表演。

② 仿古茶艺:取材于史料及出土文物,进行艺术再现,反映各历史时期的饮茶风貌。

③ 其它茶艺:取于以茶为载体的特定文化内容,经过艺术提加工,反映特定文化内涵。

(如:禅茶茶艺、新娘茶艺等)。

五、茶艺的“六美”
人、茶、水、器、境、艺是茶艺的六大要素。

完美的茶艺表演过程需要六大要素和谐俱美,相得益彰。

1、人之美:
A:人是茶艺最根本的要素;
B:仪表美:人的气质、形体美、得体的表演服装,发型美;
C:心灵美;
D:较高的文化素养,得体的举止,自信的技艺,天然的灵气,优美的风度,规范的艺术语言,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茶之美:
A:茶被称为“瑞草”、“嘉木”,人们总喜欢给茶冠以清丽雅致的芳名,如:西湖龙井等;
B:茶在山中的一色,而干茶、汤色、叶底却五彩缤纷,配以各色茶盏,给人以美的遐思;
C:外形美、色泽美、滋味美、香气美;
D:龙井的清幽淡雅、铁观音的香高持久、茉莉花茶鲜灵沁脾。

3、水之美:
A:水为茶之母;
B:“八分之水,遇十分之水,茶亦七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尔”。

(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
C:陆羽用“鱼目”、“涌泉连珠”、“腾波鼓浪”来形容沸水的三个阶段,以此来说明泡茶需要掌握的水温;
D:清、活、轻、甘、冽(用水的标准);
E:现在用水,一般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为宜。

4、器之美:
A:器为茶之父;
B:陶器、瓷器、玻璃、金属、漆器、竹木器等;
C: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D:最主要的还是茶具的实用性,因茶制宜,衬托茶之汤色,保持浓郁茶香,方便人们品饮。

5、境之美:
A:品茗的环境;
B:优美的环境在人心中产生的意境;
C:茶艺环境应无嘈杂之声,干净、清洁、窗明几净;
D:茶通六艺。

茶艺过程中常用琴、棋、书、画、诗、金石古玩等,六艺来助茶。

其中以音乐、字画与茶艺结合的最为密切。

6、艺之美:
A:艺美的技能和品茗的艺术;
B:茶艺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首先应体现实用之美,是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合乎自然的美的享受;
C:茶艺之美贯穿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要求茶艺表演人员身心俱静,心态在重,神情专注,动作舒展,气韵生动。

第二节 泡茶技艺
一、茶叶冲泡要求
(一)茶类
冲泡前首先要了解所泡茶叶的特点(品质特征)
(二)茶具
茶具是茶叶冲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种类较多。

不同的茶叶应选择不用的茶具冲泡。

大部分茶类冲泡时所必备的茶具称为--基本茶具:
1、煮水器具--煮水用的能源有电、炭、酒精等;煮水器具有:铝、不锈钢、玻璃、瓦等质地;
2、贮水器具--保温瓶;
3、弃水(渣)器具--称为盂。

瓷、陶质的均可;
4、冲泡用具--即泡茶用的茶壶。

有铝壶、不锈钢壶、玻璃壶、瓷壶、陶壶多种;
5、贮茶罐--贮放茶叶用的。

有铁、锡、竹、瓷、区、纸等质地;
6、取茶、置茶用具--有茶匙、茶荷组成;
7、放置茶具及送茶用具--称为茶盘。

形状有长方形、例形、正方形等;
8、观外形和置放点心用具--称为小茶盘;
9、去茶水渍用具、垫手用具--称为茶巾;
10、计时用具。

(三)水
泡茶用水,水是关健环节。

(四)环境、服饰、仪表及乐曲。

泡茶四要素:精茶、真水、活火、妙器。

二、泡茶要领
1、“神”是艺的生命
精神面貌,各人的素质休养,排除杂念;
2、“美”是艺的核心
境美、水美、器美、茶美、艺美(对客人的尊重、面部表情)
3、“质”是艺的根本
4、“匀”是艺的功夫
5、“巧”是艺的水平
要有掌控局面的能力。

三、泡茶三要素
掌握好投茶量、水温、冲泡时间和次数,准确的表达茶叶的色、香、味、形:
1、投茶量
一般投3克,但是要依各人饮茶习惯,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等级,喝茶人数来定;
2、水温
主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等级来定,同时考虑饮茶季节和当时的温度;
3、泡茶时间和次数
以水温、投茶量来定。

(红茶-90℃ 乌龙茶、普洱茶-95℃ 名优绿茶
-80℃)
四、泡茶五决
温壶烫杯;高冲底斟;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五、泡茶程序
备具-备茶-备水-赏茶-置茶-冲泡-分茶-奉茶-品尝-添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