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秘境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秘境1
合集视频 102:52 太极拳秘境(1-4集)
太极拳秘境《第一集》及解说词
分集视频太极拳秘境:
第一集百花齐放-太极拳流派
六式太极拳代表人物
连绵的太行山脉,是中国东部重要的自然界限。

这里也是中华武术重要的发源地,很多拳种就诞生在这些并不起眼的小山村中。

几百年来,尚武之风盛行沿袭至今。

陈家沟坐落在太行山东麓,河南焦作温县城东的青风岭上,因陈氏人丁繁衍,加之村中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而得名。

因一位奇人而为世人所知,但是这个人并不姓陈,他的名字叫杨露禅。

杨露禅在陈家沟学成一种精妙的技击术,随后把它带到了北京,在擂台上打遍京城无敌手,人称杨无敌。

人们被他这种高深莫测的击打方式所吸引。

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先生,观其武艺后大嘉赞赏:
杨进退神速,
虚实莫测,
身似猿猴,
手如运球,
有太极浑圆一体也。

——翁同龢。

这就是太极拳。

太极拳秘境(一)百花齐放---太极拳流沠。

数百年来,无数人习练太极拳,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成为全世界传播最为广泛的中国武术拳种。

在太极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诞生了不同流派,他们自成一家,各有所长,当今六大流派流传最广,他们的代表人物是:
陈小旺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
缩小运动中的误差,建立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一气贯通的运动体系。

崔仲三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
连贯主要是指动作之间的感觉,动作的外形,內心的感觉,通过内心而发的动作。

这种连贯起来,所以给人感觉才是一种美。

翟维传武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功夫就是时间,沒有一定时间是练不上功夫的,整劲是来源于松柔,发力是在一瞬间产生的。

李秉慈吳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实际上不顶撞是什么呢?简单一句话,不承受对方力量,是把对方力量消化掉。

孙永田孙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我们武术都讲究快打慢,慢打迟。

放松就是最快,最快就是放松。

和有禄和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耍拳三个原则,一个耍的是轻灵圆活,一个耍的是自然从容,一个耍的是柔中求刚。

陈式杨式太极拳特点论术
那么这六式太极拳,是如何行成?他们各自又有什么特奌呢?
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庭以至祖传之拳术,研究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拳经和多种内家拳术,结合医学的经络理论,和孺家道家共同的太极阴阳学说,创造了陈式太极拳和双人推手的练法。

陈小旺:第一个特点,运动缠绕螺旋,缠丝劲。

什么叫缠丝劲呢?用缠丝的方法,练出来的劲叫缠丝劲。

缠绕螺旋这个运动方式算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快慢相间。

圆慢,圆到方时快。

圆活的动作,轻柔的动作,到发劲的时候变方,发劲的时候快。

第三个特点,它保留了蹿蹦跳跃,腾挪闪战。

第四个特点,它由第一路,柔和缠绕的动作为主,那么等建立了这个运动体系之后,练炮锤,蹬蹦跳跃,腾拿闪战。

快,比少林拳还要快。

器械,推手,博击,都是在第一路拳有相当基础上。

河北永年广府人杨露禅,师承陈家沟一代宗师陈长兴,深得陈式太极拳精髓,艺成后到京城教学。

逐步形成姿式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涵,轻沉兼有的特点,创杨式太极拳。

崔仲三: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圆活连贯。

柔中寓刚,是这样一个拳术。

那么杨式太极拳的手型就非常特殊了,我们平常把它称为自然掌形,也就说,虎口自然撑圆,掌心内含,五指自然露缝分开,掌指的第一个指关节,我们说的手指肚,要在同一个平面,并且掌心要富有弹性。

这样的掌型我们称之为杨式太极拳的掌型。

那么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步型,最大的特点,它是丁八步的步型。

后脚是在四十五度角的方向上,而我的前脚是正前方,形成了丁步的一半和八步的一半的结合,这是它的特点。

第二个主要特点,身体重心的变化,它是在实腿或者实脚转,我前脚不是扬起,而是虚实变化,近似于贴着地面,在地面做了一个扇面形的转动,这在太极拳里称之为碾步。

有时候也称之为落地梅花,所以它是实腿而转。

它的动作效果就是通过我前脚的转动,控制对方的下肢,然后攻击在对方的迎面骨,产生一个非常好的攻击效果。

那么,我们通过手型,通过它的动作的外形,通过脚的劲力的变化,通过它的动作重心的转换,我们可以看出,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和,吴,武,孙式太极拳特点论术
那么这六式太极拳,是如何行成?他们各自又有什么特奌呢?
河南温县太极拳赵宝镇人和兆元,出身中医世家,自幼习武,师承一代太极拳名师陈清平,通过对人体生理的大量研究,以体用一致为要求,促进拳架,推手,散手三和为一,创和式太极拳.
和有禄和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
和式太极拳它有一个说法,叫步活圏圆,它毎个动作都是用圆表现出来的。

你像金刚三大对,它一出手就是一个弧,弧出来以后,两个手都是圆,又一个圆。

下一个动作两个手还各画各的圆,然后又抱一个圆,都是一个圆。

出来以后,一个弧线出来。

这个和式太极拳打起来步法是很灵活的。

每一个动作步法都要分出虚实,比如我做几个
动作,像这个动作,你看这个虚步,这个出来以后,马上这个步法就出来了,这一个撤步,虚步,然后上去就是一个跟步,跟步还是虚步,它步法是非常灵活的,从外观上直接一看就非常明了,步法灵活,进必跟,退必随。

然后处处走圆,沒有明显的发力,扭动,振脚,很自然的一个状态。

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他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中医这些理念就融入了太极拳里面。

比如架势,根据你练拳的状态或者是年龄段,或者身体素质的不同,你可以选择大与小,快与僈,讲究一个自然,它也是中医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在里面。

清末河北大兴人吴鉴泉,满族,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杨式小架太极拳,在不断地钻研和修改中,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以柔化见长,创吴式太极拳。

李秉慈吴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吴式太极拳的特点用十六个字,四句话描术它,第一句清静柔化,第二句紧凑舒伸,第三句斜中寓正,第四句川字步型。

清静柔化,这个属于它的风格特点的内涵的东西。

紧凑舒伸,实际是太极拳运动的总特点,应该说。

那么紧凑呢?实际是你的外形。

这样的两手上下交叉手法的动作。

这紧凑吧,但你必须含胸。

舒伸开,展开,叫舒伸。

斜中寓正,你看着是斜的,实际上各方面是正的。

传统讲法叫三尖相照,三尖是鼻尖,膝尖,脚尖,所渭相照。

我们现在讲叫垂直,头顶的百会穴到你的脚跟,就成这样一个斜线,四十五度斜线。

寓正是两肩两胯既平又正,简称之为四个字:要平要正。

步法上叫川字歩型,实际上是向前进步,向后退步,都是经过腿的内侧运动的,因为要把重心稳固,使我们运动起来合理,对健康有益。

河北永年广府人武禹襄,出身望族,博览拳书,拜陈清廷为师,在专研陈式太极拳新老架式的基础上,将内气用于武术的理沦发扬广大,创出姿式紧凑,内气前转的太极拳练法,后人称为武式太极拳翟维传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
它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架势小巧紧凑,在架势的要求下,高不过眼,远跟脚齐,它的转换都是有尺寸的。

比如弓腿的时候,这出去了,这部分就等于给了对方了,对方一带,自己就要失控,保不住自已的框
架。

所以出手要脚到手到,脚回来手回来,一出一回就是上下相随。

太极拳里要求,上下相随人难进。

再一个重要特点,以内气潜转支配外形。

内的意气就是松沉,外表配合开合,在武式太极拳里开合是指两个手,手往外旋为开,内旋为合,在合的时候,周身骨节肌肉群都有内收的意思,开就是发力的时候为开,在开的时候意念意气周身骨节肌肉群都有开展之意。

发力的时候是利用脚跟蹬劲,劲起于脚跟,变化在腿,主宰于腰,发于脊背,行于手指。

再一个就是实腿转,外摆内扣都是以实腿来调整,这样易于往前一蹬腿就能发上力。

河北保定望都县人孙绿堂,人称赛活猴,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宝,天下第一手之称,从师于武式太极拳名家郝为珍,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意融和为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孙永田孙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孙式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是以形意拳的内外合一,八卦拳的动静合一,融蓄在太极拳的中和状态之中,走架时无上下起伏,左右晃动,通过活步使重心在不断的转换中运动。

开合呢,应该是屈蹲一百三十五度,身体要中正,然后两手开合,开与肩宽,合于面宽,能够起到调整肺部呼气,健康养生的目的。

孙式太极拳活步的特点特别明显,一个是进退相随,动作非常敏捷。

第二方面,它随时保持充分的机动,进歩必跟,退步必撤,不管是击技也好,不管是遇到特殊情况也好,能进能退,非常自由敏捷,这就是孙式太极拳的特点。

六式太极拳外形动作有明显的差异,陈式太极拳缠绕螺旋,快慢相间。

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柔中寓刚。

和式太极拳步活圈圆,自然从容。

吴式太极拳斜中寓正,川字步形。

武式太极拳小窍紧凑,内气前转。

孙式太极拳步法灵活,开合有致。

不同的特征相同的拳理
流派的大量形成,是其繁荣兴盛的重要标志,就象二十世纪初,京剧艺术到达了他的顶盛阶段,众多流派相继出现,并走向成熟。


极拳流派的诞生与确立,是多重因素下的产物,但其根本在于每一式创始人,过人的武学天赋和太极拳独到的见解。

相信未来也必将出现新的太极拳流派,并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以上提到的陈,杨,吴,武,孙,和式太极拳,毎一式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但他们遵循着相同的拳理。

崔仲三:它的内外兼修,内外相合,刚柔相济和曲中求直,这是太极拳最主要的动作要求,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练习的时候,不仅注意到动作的外形,更重要的是通过外形来体现内心的感觉,通过内心的感觉,来达到肢体动作的表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练习太极拳要由心而发,由内而外。

陈小旺:太极者阴阳也,这就是阴阳学的思想。

阴者属柔,就过渡到太极拳方面来了。

结合到太极拳了。

阳者属刚,太极拳的刚柔相济,所以可以讲它就是刚柔的拳,有些人说,太极拳就是慢僈的,一发劲,就说不是太极拳,而是功夫,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他是有刚有柔,有快有慢,都是在一个运动体系为基础,可以快可以慢,可以刚可以柔。

陈小旺先生引入了运动体系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太极拳的运动体系呢?
陈小旺:缩小运动当中的误差,建立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一气贯通的运动体系。

动作要求具体来说从六点来注意,可以比较好的掌握,哪六点呢?一躯干,二重心,三什么时间移重心,四身体的方向,五手的方向,六手的位置。

如果这六点都做得对,气会跟着你走。

气是什么东西呢?我觉得主要神经,会感觉有热流,我们一遍一遍练习,就是为了要缩小误差,缩小误差的过程就是要下功夫。

武术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功防价值,太极拳虽有不同的风格和样式,但万变不离其宗,至始至中存在着静与动,虚与实,柔与刚,阴与阳的对立和统一。

看似柔弱缓慢,却是其制胜的关键。

四两拨千斤的功夫令人着迷,刚柔相济的境界让人神往,这就是具有強大而有独特的击技性的太极拳。

在这个世界上,几呼毎天都在举行着太极拳赛亊,这是除传统太极拳之外的另一种太极拳类别,竞赛太极拳。

邱惠芳就曾経是其中佼佼者,获得过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退役后,成为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位教师,开始了全新的太极拳生涯。

世界冠军邱惠芳:当运动员和教练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思考的方向和深度。

退下来之后,我终于有时间去深入研究太极拳,这些年来,太极拳的爱好者们问过我许多问题,比如太极拳为什么要松柔,画圆行弧的动作和击技有什么联系,太极拳在实战中是怎么用的,四两怎么才能拨千斤呢?等等等等。

这些问题我曾经都给出过答案,但现在我希望收回它们。

因为我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重新开始困扰我。

太极拳是一种境界,在每一个时期都会给你不同的触动,有时候会让你很满足,有时候又会让你很无助。

而我正在这条永无止境的探索之路上。

怀揣着对太极拳的热爱,邱惠芳踏上了这段不寻常之路,她将带领我们拜访名家,切磋武艺,打开太极拳秘境中的一扇扇大门,向你展示一个真正的纯碎的太极拳。

看似缓慢绵软的动作,却能在实战中快如闪电,这到底如何实现的,太极拳秘境的探索将从揭示太极拳快慢之迷开始,预知后亊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集完)
太极拳秘境《第二集》及解说词
分集视频第二集着敌似闪电---太极拳之快
欢迎收看运动空间,在今天的节目中你将看到,太极拳秘境。

陈式太极十四世陈长兴所著的《用武要言》,是太极拳击技的高层次理论:
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

击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
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

——陈长兴《用武要言》
可见不讲究快的太极拳是不可能用于技击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太极拳的快呢?
太极拳秘境(二) 着敌似电急---太极拳之快
邱惠芳说:二十五年的运动员生涯,使太极拳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和所有练习者一样,毎天都会打一打,想一想。

而毎一个时期甚至每一遍行拳之后,都会产生新的感受。

这就是太极拳的魅力吧。

这一次拜访传统太极拳名家,是我多年以来的心愿。

我深信太极拳的精髄就在民间,就在这片孕育了太极拳的纯朴大地上。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陈家沟,走在这条二百年前开创了陈式太极拳的小山沟里,心里有一种深深的敬意。

我不知道在这些普通村民中,有多少深怀绝技的武林高手,我只是听说,当地流传着:"喝了陈沟水,都会翘翘腿"的说法。

陈家沟遍布着武馆。

"太极"的字样随处可见,很多外乡人都在这里驻足,少则一个月,多则几年,这都是因为太极拳的缘故。

在这里,我拜访了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世传人陈小旺先生。

邱惠芳说:陈老师,我们常常看到太极拳的套路是很慢的,那么为什么攻击的时候,又是非常快的,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

陈小旺说:慢呢,是为了慢慢形成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一气贯通。

为了完成这个运动体系,那么这个运动体系能够适应客观条件变化。

那就是对方进攻的时候,把他进攻的速度变成你的动力。

比如突然推来,一变,他能把我推快,我的静止不动。

我用这个运动体系,以丹田为核心,我在这沒有动,他进攻,我动。

第二呢,形成这个运动体系之后呢,适应客观条件变化,不失去这个核心,那么因为功夫的深浅不同,所以能接受的速度和压力也不同。

比如我四伯他叫陈照池,他有什么故亊呢?过去走那个山路,羊腸小道,上边有強盗拿着杠,看人背着行李在下边过,人家不知道他,他在上边"啪"一杠把人打死,然后把行李抢走。

我四伯背着行李从这里过,上边"啪"一杆子打过来,他根本不知道的,这叫自然反映。

人身上这表皮呢,有卫气,跟神经连在一起的,功夫深的时候变成自然反应,那杠一过来,慢动作是这样的,快动作是这样。

那杠"啪"打上
去,把那个人打死了,摔下来。

就这么快,必须从慢里头达到,慢而不散,快而不乱。

沒有这个慢而不散,沒有这个建立这个运动体系的过程,就不能有那个快的效果的。

这是必经之路,从慢着手。

孙永田说:咱们武式太极拳也好,长拳也好,外家拳也好,都讲究快打慢,慢打迟。

过去咱们拳谱里都有讲,臂有力则肩僵。

因为什么呢?我们要动手的时候,你肩一僵,这拳出来速度就慢,如果咱们不使劲,放松的情况下的话,一放松(咔)拳的速度很快。

而且太极拳的理论是,你不动我不动,你要动,我先动,为什么能先动,因他放松了,提前放松了。

提前放松了之后呢?他想出手的时候拳头就出来了,所以说呢,放松就是最快。

*可见太极拳的快是绝对的,慢是相对的,要想做到起手如闪电,放松是最好的手段。

松是太极拳的第一要义,那么松是如何实现的呢?
陈小旺说:第一点,光松是不行的。

比如我这骨节位置不对,能松下来吗?松不下来,首先到位,位置对那么才松下来。

邱惠芳说:动作准确。

陈小旺说:对!这是第一,第二点,松多少,松多了也不行。

举个例子,好像自行车轮胎那个档,上的紧了就转不动,如果太松了,咣当咣当能行吗?确实是不行。

松是为了协调和服务这个运动体系,不是越松越好。

邱惠芳说:是不是松的太多就变成懈了?
陈小旺说:对!那叫丢。

邱惠芳说:那么在这个攻防当中,我们是如何去体现这个松呢?
陈小旺说:对!你比方说,对方进攻我了,我这太紧了,我这核心呢就转不开了,就影响了,所以要松开,松开才能转走,松得多了懈了呢?跟里面联系不通了,影响了中心了再变就不好变了,松的不够,紧了不好,松得多了懈了也不好。

邱惠芳,陈小旺同说:要恰到好处。

陈小旺说:从练到攻防含义,到健身是一致的。

邱惠芳说:都是完整的。

崔仲山说:松是我们练习太极拳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精神自然提起,精神放松。

松下来,你才有了力量,才能够有了积蓄。

和有禄说:练拳的时候,意识上不要紧张,心情愉悦,身体不僵硬,就已经达到放松的状态了,仅仅是放松放松放松,最后这个松就成为一个松懈了,而不是太极拳要求的,刚柔相济,外柔内刚。

接触过一个拳友,他就问到过这个问题了。

他说,我练太极拳练到这个地步,觉得我已经很放松了,如果我再松下去,可能就站不起来,不能打拳了。

但是和人搭上手,照样紧张得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他沒有把这个松的含义理解。

其实松在练习太极拳当中,它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这种练习手段而达到,让身体更多的肌肉去参与运动,最后达到一个目的就是:周身之静和內外成为一家。

*太极拳身法有明确要求
*松者蓬松也,宽而不紧也,轻松畅快也,不艰凝也。

这是太极拳名家吴图南大师在他松功论中一段阐述。

太极拳的松,是周身内外之松无絲毫死僵硬固之意,但又松而不散,松而不乱,松中有神,松中有连。

松乃太极拳之全魂,人体在松的状态下,腰胯自由灵活转动,各个关节轻灵无滞,精骨顺畅,气脉贯通,意无间断,各种功夫进法才能准确到位。

那么,如何让身体各部位都达到放松的状态呢?拳论中对于太极拳身法有明确的要求。

虚領顶劲
崔仲山说:虚领顶劲,虚领指什么?指你的脖子,颈项。

颈劲是什么?指你的头顶百会,以你的百会穴或者说以你的头顶轻轻向上顶起的这种感觉,但这种顶起是在那个状态下,在虚领,不是梗脖子。

顶劲指那呢?指你头顶有一种自然向上提起的感觉,自然向上,那么这两个动作,虚领是在前面,首先要把颈部放松,然后再是顶劲,你自我产生一个上下对拔的感觉,当你有顶起来和沉下去的感觉,是为了把你的颈椎拉开,把下颌微微内收,眼睛向前平视,收下颌眼平视,实际上还是为了加強刚才大家对虚领顶劲的理解。

来,大家同时做开立步,眼睛平视,你细细的体会一下,你自已向上顶的感觉。

含胸拔背
邱惠芳说:崔老师,那么在太极拳里,含胸拔背怎么去理解?
崔仲山说:那么含胸拔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达到太极拳的一个理论要求---胸宽。

通过你含胸的肢体动作,使你的横膈膜向下拉,增強了你的肺部的呼吸量,所以说含胸拔背不仅是对身体肢体的要求,对于呼吸系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那么一般来讲含胸呢,就是要求我们把这个肩胛骨,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两个肩膀头,微微的向里内扣一点。

那么在拳理上就叫做一不挺即是拔。

那么当你把两个肩胛骨微微向里扣的时候,前胸就形成了一个凹形,那么后背呢就自然成了一个弓形,这个呢我们可以非常简单的理解为含胸拔背,我在立身中正的动作要求下,两肩胛骨微向内含,这时候你在感觉一下,我的背部是不是成为一个自然的弧形,成这样的一个自然弧形对吧。

邱惠芳说:对!
崔仲山说:所以这样做的时侯,才能达到太极拳所说的,含胸拔背的这个理论。

但是含胸拔背还有另外一个含意,这就是说,在你的身形中正的情况下,实际上你有一个横向拔背的一个弓形和纵向的弓形,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地球仪的经纬线,使人成为一个球体,那么太极拳球体的这种感觉,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来,这样才能非常好的去做一个动作。

邱惠芳说:崔老师,含胸拔背在技击中的作用是什么?
崔仲山说:含胸拔背在套路和技击过程当中,它有两种表现形式,比如掤捋挤按的挤和按的动作。

当我收手收到胸前的时候,我是自然的微微有点内含,实际这是一个化解的过程,通过化解,然后在通过弓步,就把对方的力量完全转化了,就是刚和柔之间,发力与不动力之间一种,非常微妙的动作感觉,这一点要做出来。

比如你两个手推到我的手上,你往前推我的时候我是引进,你看这个时候我已经把你化开了,然后我是进击,改变对方力量的方向,这时候我才能进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实例。

松腰松髋
崔仲山说:太极拳练习过程当中,一般来讲是松腰松髋,但是很多人没有理解,如何去松腰,如何去松髋,首先在太极拳里转身是以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