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需要大力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本章主要介绍了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海洋生物,树立科学利用海洋资源的正确态度。
1.了解多种海洋生物,特别是不同海洋生物的用途及利用开发前景
2.根据海洋生物资源存在的问题,思考今后开发海洋生物发展的方向
备注
多媒体
作业
1、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2、简述海洋生物开发利用概括及其存在的问题。
3、简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课堂组织
讨论:个人所了解的海洋生物及其的多种用途
提问:1.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及开发种存在的问题
2.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章节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的影响4学时
3、我国海洋污染现状
4、加强海洋污染监测
5、国际海洋污染公约介绍
二、赤潮
1、赤潮和赤潮生物
1)赤潮的定义
2)赤潮生物类别
3)赤潮毒素及其分类
4)赤潮生物的生长与分裂速度
5)赤潮生物的垂直移动和聚集
6)赤潮的危害
2、赤潮发生原因及基本过程
3、赤潮的预测和防治对策
4、防治赤潮的紧急措施
主要
参考资料
1.张水浸等.赤潮及其防治对策.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
3.黄宗国.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海洋出版社,1994
4.Stirling I,Lunn N J.Environmental fluctuation in arctic marine ecosystem as reflected by variability in reproduction of polar bears and ringed seals.In:Woodin S,Marquiss M(eds).Ecology of Arctic environments.Oxford:Blackwell Science Ltd,1997.167~181
赵志模等,1990,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Charles J. Krebs著,2003。Ecology: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Fifth Edition)(生态学)(影印版),科学出版社。
1、掌握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2、掌握浮游生物适应浮游生活的特征;
3、了解海洋生物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海洋生物的生态类群;
2、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一、海洋生物的生态类群
1、浮游生物;
二、海洋生态系统的能流及次级生产力
1、海洋食物链、营养级和生态效率;
2、海洋食物网及能流分析;
3、海洋各类动物次级产量估计;
4、粒径谱、生物量谱的概念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研究中的应用;
5、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环。
主要参考资料
孙儒泳编著,2001,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等编,1982,动物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掌握海洋环境的划分;
2、掌握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3、了解影响海洋生物的主要环境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生态因子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2、海洋环境因素及其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适应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一、海洋概论
1、导论;
2、游泳生物;
3、底栖生物。
二、海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1、沿岸、浅海生态系统概述;
2、主要的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1)岩岸潮间带和大型海藻场;
2)沙滩;
3)河口、盐沼和海草场;
4)红树林沼泽;
5)珊瑚礁;
6)近岸上升流区;
7)深海区;
8)热液口区。
主要参考资料
洪华生等,1991,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系研究,科学出版社,北京;
备注
多媒体
作业
1、海洋污染物质有哪些主要类别?海洋污染有什么特点?
2、海洋污染有哪些生物效应?海洋污染的生物学监测有哪些主要内容?
3、述赤潮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课堂组织
讨论:海洋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
提问:1.海洋污染的种类
2.赤潮的预测和防治措施
章节
第八章海洋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4学时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2、海水特性及其对海洋生物生活的意义;
3、世界大洋;
4、中国海;
5、海洋环境的划分。
二、海洋环境因素及其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1、环境概念;
2、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的定义、特征、限制性作用以及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3、海洋环境因素及其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1)理化环境因素;
2)海洋沉积物因素;
3)生物环境因素。
2.郭皓.中国近海赤潮生物图谱.海洋出版社,2004
3.Nunney L,Campbell A K.Assessing minimum population size:demography meets genetics of population genetics.T.R.E.E.,1993,8:334~339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一、海洋初级生产力
1、海洋生物生产及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2、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3、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4、海洋新生产力:
1)海洋新生产力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2)海洋新生产力的估计;
3)新生产力与营养盐供应特征的关系;
4)新生产力水平与浮游生物的粒径组成及营养循环特征的关系。
Odum著,1981,Fundamentals of Ecology(生态学基础,孙儒泳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备注
多媒体教室授课
作业
1、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2、微型生物食物环的重要意义?
课堂组织
讨论:细菌与人的关系?
提问:
1、陆地食物链与海洋食物链的区别?
2、人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章节
第六章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4学时
备注
多媒体教室授课
作业
1、海洋三大环境梯度?
2、海洋动物调节渗透压的方式?
课堂组织
讨论: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
提问:
1、海与洋的区别?
2、生物与温度适应关系?
章节
第四章海洋生物及其生活方式4学时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章介绍了海洋生物的生态类群,使学生了解三种生态类群的代表种类和特点,掌握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讲解主要的海洋生态系统类型,使学生对主要的集中生态类型有更好地了解和认识。
尼贝肯著,1991,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探讨。海洋出版社,北京;
沈国英、施并章编著,1990,海洋生态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沈国英、施并章编著,2002,海洋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备注
多媒体教室授课
作业
1、游泳动物适应海水环境的生态学特点?
2、深海生物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热点?
课堂组织
讨论:研究沿岸、浅海生态系统的意义?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多种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开发利用的途径
难点: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一、海洋生物概况
1、浅海生物资源
鱼类、头足类、游泳甲壳类
2、滩涂生物资源
3、药用生物资源
二、海洋生物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
1、近代渔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经历三个时期
1、掌握生物生产力的有关概念,了解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2、掌握海洋新生产力的概念和新生产力与营养盐供应特征的关系;
3、掌握微型生物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海洋新生产力概念与营养盐供应特征的关系;
2、微型生物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海洋各类动物次级产量估算。
主要参考资料
孙儒泳编著,2001,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Odum著,1981,Fundamentals of Ecology(生态学基础,孙儒泳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沈国英、施并章编著,1990,海洋生态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沈国英、施并章编著,2002,海洋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备注
多媒体教室授课
作业
1、r选择和K选择者的生活是类型有哪些差别?
2、动物食性特化的适应意义?
课堂组织
讨论:为什么说人们更应该注意珍稀动物的保护?
提问:
1、种群集群现象的生态学意义?
2、共生现象的类型?
章节
第三章海洋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4学时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海洋概论的讲述,使学生掌握海洋的基础知识,了解海洋环境划分的标准。讲解生态因子的作用和生物的适应性,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核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掌握海洋环境因素及其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我国污染现状和污染监测方法、赤潮的预测和防治措施及现行的国际海洋污染公约
3.探索解决海洋污染问题新的途径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海洋污染的生物效应、赤潮生物的介绍
难点:赤潮发生原因和预测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一、海洋污染及防治对策
1、海洋污染概念
2、海洋污染的生物效应和生物监测
一、种群生态学
1、种群的概念与种群统计学基本参数;
2、种群的数量变动与生态对策;
3、种群的衰退与灭绝。
二、群落生态学
1、生物群落的组成;
2、生物群落的结构;
3、形成群落结构的一些影响因素;
4、海洋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三、生态系统生态学
1、生态系统定义;
2、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1、掌握种群的数量变动规律,了解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
2、认识物种多样性的意义,掌握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3、掌握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r选择和K选择。
2、生物群落的种间竞争和生态位理论。
难点:1、种群动态及数学模型。
2、生态位理论。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由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必需通过环境与发展理念的进步来不断更新。本章主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和大海洋生态系的研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了解大海洋生态系的战略思想,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1.掌握生物多样性概念、外来种的影响及大海洋生态系
章节
第二章生态学基本知识6学时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对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三个层次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对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生物种群的种内种间关系等内容有一个系统地认识;使学生对生态学的核心内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和核心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使学生了解生态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五大种类的海洋生物资源
1)食品
2)药物
3)新材料
4)能源物质
5)海洋生物农药、肥料
三、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科学
1、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潜力巨大
2、当前存在的问题
3、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主要
参考资料
1.王中元等.中国浅海滩涂渔业区划.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曾呈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生物工程进展,1996,16(6):5~8
2.了解我国大海洋生态系的研究战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3.思考如何可持续发展海洋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外来种的影响、大海洋生态系的概念
难点:生物多样性意义和价值、我国大海洋生态系研究战略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提问:
1、浮游生物如何适应浮游生活?
2、研究热液口生态环境的意义?
章节
第五章海洋水域生物生产四学时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次课通过对生物生产力有关概念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生物生产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通过对海洋新生产力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海洋新生产力在海洋生物群落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环概念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微型生物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多种环境问题处处威胁着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我们必需应对这一考验,提出解决污染问题的对策。本章主要介绍了海洋污染及防治对策,重点介绍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前最为严重的赤潮问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赤潮、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用于探索新的解决途径。
1.掌握海洋污染概念、生态效应,赤潮的定义、生物类别、赤潮毒素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
5、生态系统的自校稳态和生态平衡;
6、Gaia假说——地球自我调节理论。
主要参考资料
孙儒泳编著,2001,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Odum著,1981,Fundamentals of Ecology(生态学基础,孙儒泳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和
教学要求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需要大力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本章主要介绍了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海洋生物,树立科学利用海洋资源的正确态度。
1.了解多种海洋生物,特别是不同海洋生物的用途及利用开发前景
2.根据海洋生物资源存在的问题,思考今后开发海洋生物发展的方向
备注
多媒体
作业
1、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2、简述海洋生物开发利用概括及其存在的问题。
3、简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课堂组织
讨论:个人所了解的海洋生物及其的多种用途
提问:1.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及开发种存在的问题
2.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章节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的影响4学时
3、我国海洋污染现状
4、加强海洋污染监测
5、国际海洋污染公约介绍
二、赤潮
1、赤潮和赤潮生物
1)赤潮的定义
2)赤潮生物类别
3)赤潮毒素及其分类
4)赤潮生物的生长与分裂速度
5)赤潮生物的垂直移动和聚集
6)赤潮的危害
2、赤潮发生原因及基本过程
3、赤潮的预测和防治对策
4、防治赤潮的紧急措施
主要
参考资料
1.张水浸等.赤潮及其防治对策.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
3.黄宗国.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海洋出版社,1994
4.Stirling I,Lunn N J.Environmental fluctuation in arctic marine ecosystem as reflected by variability in reproduction of polar bears and ringed seals.In:Woodin S,Marquiss M(eds).Ecology of Arctic environments.Oxford:Blackwell Science Ltd,1997.167~181
赵志模等,1990,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Charles J. Krebs著,2003。Ecology: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Fifth Edition)(生态学)(影印版),科学出版社。
1、掌握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2、掌握浮游生物适应浮游生活的特征;
3、了解海洋生物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海洋生物的生态类群;
2、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一、海洋生物的生态类群
1、浮游生物;
二、海洋生态系统的能流及次级生产力
1、海洋食物链、营养级和生态效率;
2、海洋食物网及能流分析;
3、海洋各类动物次级产量估计;
4、粒径谱、生物量谱的概念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研究中的应用;
5、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环。
主要参考资料
孙儒泳编著,2001,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等编,1982,动物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掌握海洋环境的划分;
2、掌握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3、了解影响海洋生物的主要环境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生态因子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2、海洋环境因素及其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适应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一、海洋概论
1、导论;
2、游泳生物;
3、底栖生物。
二、海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1、沿岸、浅海生态系统概述;
2、主要的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1)岩岸潮间带和大型海藻场;
2)沙滩;
3)河口、盐沼和海草场;
4)红树林沼泽;
5)珊瑚礁;
6)近岸上升流区;
7)深海区;
8)热液口区。
主要参考资料
洪华生等,1991,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系研究,科学出版社,北京;
备注
多媒体
作业
1、海洋污染物质有哪些主要类别?海洋污染有什么特点?
2、海洋污染有哪些生物效应?海洋污染的生物学监测有哪些主要内容?
3、述赤潮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课堂组织
讨论:海洋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
提问:1.海洋污染的种类
2.赤潮的预测和防治措施
章节
第八章海洋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4学时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2、海水特性及其对海洋生物生活的意义;
3、世界大洋;
4、中国海;
5、海洋环境的划分。
二、海洋环境因素及其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1、环境概念;
2、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的定义、特征、限制性作用以及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3、海洋环境因素及其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1)理化环境因素;
2)海洋沉积物因素;
3)生物环境因素。
2.郭皓.中国近海赤潮生物图谱.海洋出版社,2004
3.Nunney L,Campbell A K.Assessing minimum population size:demography meets genetics of population genetics.T.R.E.E.,1993,8:334~339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一、海洋初级生产力
1、海洋生物生产及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2、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3、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4、海洋新生产力:
1)海洋新生产力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2)海洋新生产力的估计;
3)新生产力与营养盐供应特征的关系;
4)新生产力水平与浮游生物的粒径组成及营养循环特征的关系。
Odum著,1981,Fundamentals of Ecology(生态学基础,孙儒泳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备注
多媒体教室授课
作业
1、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2、微型生物食物环的重要意义?
课堂组织
讨论:细菌与人的关系?
提问:
1、陆地食物链与海洋食物链的区别?
2、人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章节
第六章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4学时
备注
多媒体教室授课
作业
1、海洋三大环境梯度?
2、海洋动物调节渗透压的方式?
课堂组织
讨论: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
提问:
1、海与洋的区别?
2、生物与温度适应关系?
章节
第四章海洋生物及其生活方式4学时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章介绍了海洋生物的生态类群,使学生了解三种生态类群的代表种类和特点,掌握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讲解主要的海洋生态系统类型,使学生对主要的集中生态类型有更好地了解和认识。
尼贝肯著,1991,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探讨。海洋出版社,北京;
沈国英、施并章编著,1990,海洋生态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沈国英、施并章编著,2002,海洋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备注
多媒体教室授课
作业
1、游泳动物适应海水环境的生态学特点?
2、深海生物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热点?
课堂组织
讨论:研究沿岸、浅海生态系统的意义?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多种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开发利用的途径
难点: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一、海洋生物概况
1、浅海生物资源
鱼类、头足类、游泳甲壳类
2、滩涂生物资源
3、药用生物资源
二、海洋生物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
1、近代渔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经历三个时期
1、掌握生物生产力的有关概念,了解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2、掌握海洋新生产力的概念和新生产力与营养盐供应特征的关系;
3、掌握微型生物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海洋新生产力概念与营养盐供应特征的关系;
2、微型生物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海洋各类动物次级产量估算。
主要参考资料
孙儒泳编著,2001,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Odum著,1981,Fundamentals of Ecology(生态学基础,孙儒泳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沈国英、施并章编著,1990,海洋生态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沈国英、施并章编著,2002,海洋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备注
多媒体教室授课
作业
1、r选择和K选择者的生活是类型有哪些差别?
2、动物食性特化的适应意义?
课堂组织
讨论:为什么说人们更应该注意珍稀动物的保护?
提问:
1、种群集群现象的生态学意义?
2、共生现象的类型?
章节
第三章海洋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4学时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海洋概论的讲述,使学生掌握海洋的基础知识,了解海洋环境划分的标准。讲解生态因子的作用和生物的适应性,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核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掌握海洋环境因素及其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我国污染现状和污染监测方法、赤潮的预测和防治措施及现行的国际海洋污染公约
3.探索解决海洋污染问题新的途径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海洋污染的生物效应、赤潮生物的介绍
难点:赤潮发生原因和预测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一、海洋污染及防治对策
1、海洋污染概念
2、海洋污染的生物效应和生物监测
一、种群生态学
1、种群的概念与种群统计学基本参数;
2、种群的数量变动与生态对策;
3、种群的衰退与灭绝。
二、群落生态学
1、生物群落的组成;
2、生物群落的结构;
3、形成群落结构的一些影响因素;
4、海洋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三、生态系统生态学
1、生态系统定义;
2、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1、掌握种群的数量变动规律,了解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
2、认识物种多样性的意义,掌握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3、掌握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r选择和K选择。
2、生物群落的种间竞争和生态位理论。
难点:1、种群动态及数学模型。
2、生态位理论。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由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必需通过环境与发展理念的进步来不断更新。本章主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和大海洋生态系的研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了解大海洋生态系的战略思想,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1.掌握生物多样性概念、外来种的影响及大海洋生态系
章节
第二章生态学基本知识6学时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对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三个层次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对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生物种群的种内种间关系等内容有一个系统地认识;使学生对生态学的核心内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和核心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使学生了解生态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五大种类的海洋生物资源
1)食品
2)药物
3)新材料
4)能源物质
5)海洋生物农药、肥料
三、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科学
1、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潜力巨大
2、当前存在的问题
3、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主要
参考资料
1.王中元等.中国浅海滩涂渔业区划.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曾呈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生物工程进展,1996,16(6):5~8
2.了解我国大海洋生态系的研究战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3.思考如何可持续发展海洋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外来种的影响、大海洋生态系的概念
难点:生物多样性意义和价值、我国大海洋生态系研究战略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提问:
1、浮游生物如何适应浮游生活?
2、研究热液口生态环境的意义?
章节
第五章海洋水域生物生产四学时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次课通过对生物生产力有关概念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生物生产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通过对海洋新生产力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海洋新生产力在海洋生物群落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环概念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微型生物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多种环境问题处处威胁着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我们必需应对这一考验,提出解决污染问题的对策。本章主要介绍了海洋污染及防治对策,重点介绍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前最为严重的赤潮问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赤潮、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用于探索新的解决途径。
1.掌握海洋污染概念、生态效应,赤潮的定义、生物类别、赤潮毒素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
5、生态系统的自校稳态和生态平衡;
6、Gaia假说——地球自我调节理论。
主要参考资料
孙儒泳编著,2001,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Odum著,1981,Fundamentals of Ecology(生态学基础,孙儒泳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