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探究
摘要
列宁曾说过:“在教育工作的整个方针方面,我们反对教育脱离政治的旧观点,我们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

”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的精神支柱,决定着教师的政治信念和宗旨,制约着教师的道德规范,影响着教师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及自身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行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

师范类大学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一个思想认识模糊、政治立场不鲜明的师范生未来是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

因此,如何提高师范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就成了师范院校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本文立足于现状,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采取理论研究与实际调查相结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首先,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与问题,进而通过对当前师范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职业选择进行调查和分析,概括了师范类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新特点,着重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

其次,从师范院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滞后性等几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完善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助益。

关键词: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对策
Abstract
Lenin once said, in terms of the whole approach in education, we are opposed to old view that education is separate from politics, and we can not allow education does not link politic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is the spiritual backbone of all the teachers, which determines their political belief and tenet, restricts their moral rule and influences their working attitude and enthusiasm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capabilities. In another word, the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execution of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together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As is know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reserve force of the teaching group in the future.
A normal college student who has a vague reorganization and unclear political standpoint can not carry out eff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others.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normal students has become one of important topic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cuses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an actual survey and explores this significant topic. First of all, it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and current situations of normal students. Secondly, by the analyses of ideal and faith, value orientation and career choice, this thesis generalizes the new features of normal students’concepts and stresses on the main problems at the present time. Thirdly, it analyzes the specific reasons on these aspects, such as value degree of the leader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the influence coming from social negative factors, hysteresis quality of system of political ideology education and so on. Lastly,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n impro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in normal universities, hoping to be a reference for normal colleges’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ies; current situations; suggestions
目录
序言 (1)
(一)选题意义 (1)
(二)研究综述 (2)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4)
一、当前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与问题 (5)
(一)师范类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新特点 (5)
1.理想信念的主流积极向上 (5)
2.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多元化 (5)
3.职业选择日趋多样化 (6)
(二)师范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7)
1.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有误,政治观念淡泊 (7)
2.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 (8)
3.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 (8)
4.职业价值取向期望值过高 (9)
二、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一)学校各级领导重视不够 (10)
1.对增强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10)
2.缺乏有效的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10)
(二)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11)
1.多元文化的冲击 (11)
2.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11)
3.网络传媒的负面影响 (12)
4.社会不良风气 (13)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13)
1.缺乏“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3)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针对性不强,缺乏时代感 (14)
3.教育方法缺少艺术感染力 (14)
(四)专业教育育人功能弱化 (15)
(五)大学生自我提高自觉性不强 (15)
三、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16)
(一)提高培养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16)
1.师范院校要站在培育“未来教师”的高度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 (16)
2.建立和完善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17)
(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17)
1.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 (17)
2. 与中小学紧密合作共同强化师范生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19)
3.有效发挥各类组织的教育作用,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20)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21)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21)
2.优化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2)
3.改进教育方法与手段 (24)
(四)加强专业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 (25)
1.扭转教师心目中“专业课比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错误观念 (25)
2.鼓励专业课教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26)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27)
1.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27)
2.建设一支人格高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28)
3.建设一支理论修养高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28)
参考文献 (30)
附件: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 (33)
后记 (38)
序言
(一)选题的意义
1.选题的实践意义
(1)师范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要求师范院校重视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师范类大学生是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是教师资源的预备力量。

他们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他们连接着文明进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无论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还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都将依赖于他们的辛勤劳动。

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更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师范院校期间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2)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新时期,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国际方面,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各种观念、文化等意识形态的碰撞、交锋、冲突更加突出,以国家利益为目的的激烈竞争更加明显,加之西方国家有着强劲的经济和科技优势,使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地产生强大的渗透性和影响力。

国内方面,伴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化,市场机制的确立,利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市场经济的作用日益强化,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困惑、挫折,引起人们心理、思想和行为的变化。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一些思想正值趋向成熟阶段,特别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的师范类大学生产生了一定负面的影响。

目前,部分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容乐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的创新,深入研究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3)有助于实现师范院校培养目标
我国1993年的《教师法》就规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一种专业教育。

师范学校要培育师范生具有未来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对人民教师来说是永恒的主题;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备科学的教育观念和高超的教育工作能力;此外师范院校培养的未来教师,必须是具有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视野宽阔,善于审视,善于求索,主体意识获得高度发展的人。

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为其奠定理论基石,因此,师范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2.选题的理论意义
(1)有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本课题立足于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措施研究,进一步探究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增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相应的对策思考,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供更多、更具体的素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对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论
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环节等方面。

本课题试图探讨师范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分析新形势下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探索二者结合的有效途径,丰富和发展关于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理论。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关于师德教育与培养
首先从师德教育谈起。

关于此点,学界论述很多。

一些学者从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职责、职业特点等方面阐释了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意义及对策。

如北京大学的杨河的《重温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9期)、胡忠仁的《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13卷第1 期)、安云凤的《高校师德论》(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07年版)。

一些学者分析当前教师师德欠缺的原因及对策,如姚丹丹的《陶行知的师德观对当代教师的启示》(福建陶研,2007年第4期),阎岩的《论教师师德欠缺原因及对策》(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第6期)。

有的学者从师德建设的有效性及对策分析,王庚在《浅议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实效性》(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10月第3卷第10期)从教育自身的特点和任务阐述了师范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任务以及对策。

谭智奇等在《浅谈师范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教育的结合与创新》(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1期)中提出:“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将二者结合起来。

”并提出了五个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教育结合与创新的途径。

总之,上述主要观点阐释了师范生师德培养,既必要也很重要,尤其在新时期,随着我国教师专业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由于时代赋予师德新的内容,我们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也要适应时代变化,探索新的内容,在培养的途径及方式上也不应再墨守陈规。

这对于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措施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

2.关于师范生的基本素质与素质教育
马勇《高师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定和指向》(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一文从高师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大学素质教育的比较中看高师素质教育的定位,论述高师素质教育要营造和烘托一种大文化的氛围,来涵养和提升师范生的思想境界。

这种大文化的氛围集中体现为三种精神:人文精神、师范精神和专业精神。

阐释了高师素质教育的横向素质和纵向素质的目标。

陈洁君在《浅谈师范院校师范生的素质教育》(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中论述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作为培养师范生的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彻底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办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推进素质教育输送合格的教师,师德和知识是师范生素质的核心。

目前师范院校师范生存在的素质缺陷及为明显。

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做到思想教育全程化、课程设置合理化、教学方法科学化、实践教学规范化。

一些学者从师范类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某一方面探讨师范生的素质教育。

如蔡亚萍《关于师范生教育素质的调查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中在对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师范生教育素质的整体水平、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和学校差异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傅宝英的《从教师“教育爱”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1期)从职业情感培养谈起,认为要确立教师职业情感培养标准,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过程,以大学教师的“教育爱”催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的养成。

总之,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师范生基本素质某一方面素质的培养建设,能使人吸取到这一方面不少的精华。

3.关于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些学者分析了师范生理想信念、宗教信仰与信仰教育等方面的现状,阐释了针对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有效途径,为解决新时期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如姚剑英等的《师范院校师范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 年3月第26卷第1、2期)、陈素红的《论高师院校师范生宗教信仰与信仰教育》(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11期)、毛阳芳的硕士论文《新时期师范生信仰教育问题研究》、试析思想政治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6期)。

教育对师范大学生不良心态的有效矫正》
一些学者单纯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角度,就教育方法或其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胡明宝等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师范生思想素质》(中国高教研究,2001 年第5期)、游敬军等的《新时期师范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途径》(辽宁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邓志伟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育素质的提高与教育课程改革》。

有的学者分析了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社会因素对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及应对,如王守猛的《论信息化社会的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3期)。

当前诸多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对以上学者的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提高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特征:(1)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从师范生的师德、理想信念、素质教育等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并合理借鉴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不断创新的研究方法,从简单综合的问题研究、现象趋势研究到系统研究,跨学科方法不断成熟。

从注重理论研究到注重实证研究,结合实践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

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现有的研究,要么从师德角度研究,要么从职业道德、教育责任、创业素质、素质教育等方面研究,也有学者针对师范生思想政治素质某一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但分析当前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各个方面的现状及探讨相应的对策,是目前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将对加强和改进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

为进行本论题研究于今年4月—6月间在廊坊师范学院及河北师范大学对近300名在校学生进行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试卷调查,调查问卷向大学生共发放300份,收回300份,有效试卷288份。

其中男学生有123人,占总人数的42.71%,女学生有165人,占总人数的57.29%。

(2)文献法。

文献来源于中共中央的有关文件、国内学者的有关论著、网络和报刊杂志的有关报道。

在文献采集上,首先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已有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启示和借鉴。

2.创新点
本文最大的特点在于现实性和实证性,即将理论分析与探讨建立在对学生调查问卷分析结果之上,了解目前师范生基本思想动态,针对师范学生群体中不同
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职业情感、价值取向等诸多问题,积极探索师范专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把握学生思想脉搏,从而使提出的解决方案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避免空谈。

一、当前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与问题
为了使本研究的结论具有充分的客观依据和现实针对性,笔者专门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对廊坊师范学院和河北师范大学近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问卷调查,并且通过座谈、访谈等方式与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专家交流,了解情况。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当代师范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上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其中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师范类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新特点
1.理想信念的主流积极向上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等基本政治态度上,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认同较高。

在回答“您是怎样理解共产主义的”问题中,有41.67%的学生认为有可能会实现,而回答一定会实现的学生有“41.32%”。

这充分说明学生对共产主义还是有信心的。

在回答“对于共产党的领导”这一问题时,更是有88.54%的学生认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我国才能实现现代化”。

这充分证明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度认同感,认识到中国的前途与中国共产党的不可分性。

在回答“您认为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问题时,有20.14%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富强的明确道路”。

同时,65.97%的大学生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必将越来越强大”。

这一方面充分证明目前我国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很强的信心,但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反映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生对现状并不满意,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与此同时,在大学生政治信仰正确、政治意识清醒的基础上,师范类大学生的政治热情也比较高。

调查显示,有77.08%的学生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不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仅为9.72%。

2.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多元化
价值观是特定的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

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
态度反映出来,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

对社会性的人来说,价值观实质上表现为一个特定的社会成员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的利益关系。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1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志,就是看能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占据其头脑,青年学生是否能够自觉地抵制各种非主流的价值理论中的消极影响,作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和传承人。

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处于支配的地位,但也受到各种非主流的价值观念的严峻挑战,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

调查显示,95.49%的师范生为“08年北京奥运会顺利召开欢欣鼓舞,深感自豪”,“5.12”汶川大地震后,94.79%的学生“对此较为关注,并参与了震后捐助活动”,表明师范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始终体现着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所有制和分配方式的改变,主流价值观在丰富发展的同时受到西方非主流价值观的严峻挑战,师范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多元化。

据调查,在回答对“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这一问题的看法时,虽说有51.39%的学生认为完全错误,但也有38.89%的学生认为“也对也不对,”还有3.82%的同学认为“完全对”;在回答“最想在大学几年里得到什么”这一问题时,有38.89%的同学希望得到“过硬的专业知识”,有38.89%的同学希望得到“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在回答“参加社团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出于兴趣爱好而参加的仅有“22.88%”,出于“献身公益”的仅为“3.13%”而16.67%的学生是为了“扩大社交圈”,还有47.22%的学生是为了“增加见识、经验”。

可见,当代师范类大学生把价值取向定位在义利并重、个人和社会相结合的层面上。

在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时,个人的得失越来越被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在价值目标选择上个人利益的实现成为青年学生的优先选择;在对理想的追求上,侧重于对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追求,而缺乏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和为之而奋斗的责任感2。

3.职业选择日趋多样化
以实用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各种非主流价值体系的泛滥,不仅影响到师范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影响到了他们的择业行为。

在择业方面,当代师范类大学生
1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年第24期,第3页。

2徐波,师专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调查与思考[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月,第1期,第74页。

对自己的前途更为关注,已经不在追求所谓的“专业对口”,收入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和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70.49%学生择业中首先考虑的是收入,那些条件艰苦、收入不高的农村及偏远地区往往不在大学生的考虑之内。

在这里,如果结合其他的问题,3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现在的青年学生口中所谓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指向的是收入的高低。

高收入往往成为青年学生衡量成功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标准。

在回答“您未来准备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吗”,33.68%大学生表示肯定,13.54%的学生不准备从事这一职业,45.14%的大学生“看情况”而定。

调查表明,当前师范生的择业选择中,机关事业单位是大学生的首选,这从近年来不断升温的公务员热可以得到印证。

同时,毕业后愿意去企业尤其是外企的大学生以及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有47.92%的同学对“自己创业”积极赞成并敢于去做。

有5.9%的同学选择去做自由职业者或创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有些师范生通过科技创新,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进而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创办公司,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师范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有误,政治观念淡泊
霍克说:“知识分子是精神生活质量的天然保护者和糟粕的天然批判者,是理想的忠实卫士。

”4作为社会上的高素质群体,师范类大学生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精神。

但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学生欠缺对社会主义制度信心,不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精神,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缺乏认识,甚至把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的资本主义制度当作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

例如,有17.01%的大学生“理解共产主义时,认为那只是一种构想”;有13.89%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各有利弊,无优劣之分”,可见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怀疑、动摇,缺乏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清醒认识。

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问题上,有3.47%的学生认为“哪个党执政都一样”,甚至有7.99%的学生认为“实行多党执政,中国会更迅速强大”;1.74%的学生认为“台湾问题”“影响不了大局,不用管它。

”这些观念已经属于严重的政治认知错误。

另外,在相当一部分师范生中,存在漠视政治,对政治生活无动于衷的消极现象,典型表现体现在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不熟悉、不了解,缺乏对国家的命
3在回答“您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有56.94%的学生选择“实现自己的价值”,有18.75%的学生选择“衣食无忧”,
4夏中义,人与自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28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