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指出了目前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及建议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过20多年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进入新世纪,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1. 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正确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的最好途径。
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真正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感受书本知识与社会应用的差距,感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与社会的近距离接触、了解和交流中寻找现实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更新观念。
2. 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学生的自觉性强、方式灵活、内容丰富、与社会接触广泛、联系紧密的特点,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丰富和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素质、人际交往素质,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 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可发挥怎样的作用,可产生怎样的效益;也能让学生明白,如果将来走上社会参与具体工作时,如何开展这项工作,自己要具备哪些知识,从而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努力找准方向。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
部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学校布置的任务,为了拿学分而参与,利用关系找家单位写个实习报告,简单应付,完成任务了事,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实际作用与意义;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的作用认识不够,没有把社会实践当作育人的重要措施,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把社会实践摆上学校工作的日程;部分家长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社会实践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所以不支持社会实践;社会对社会实践的认同感较低,有的单位与企业怕麻烦,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打乱了其正常工作,把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负担,拒绝大学生到本单位实践。
2. 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
很多学校每年都组织社会实践,但大多数以社会实践小分队为主体,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不多。
实习小分队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为主,普通同学参与的机会较小。
这种抓精英学生多,顾普通学生少的组织模式,是当前高校组织实践活动的一种主要模式,这种模式忽略了广大普通同学的实践愿望,忽视了普通同学的成长成才要求。
3. 基地建设不健全
许多高校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或实践基地少,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凭借关系去联系实践单位。
因此,实践基地比较分散,不利于监督、管理,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4. 指导老师匮乏
许多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老师常常处于临时应付的工作状态,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缺乏连续性,使得社会实践往往成为对少数学生骨干的浅层次、片段化的思想感官道德教育。
对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一些消极因素对少数学生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往往缺乏专门的指导老师,无法及时疏导和解决。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几点思考
1. 扩大宣传,提高认识
加强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而言,可以提高高校的知名度,扩大高校在社会的影响,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高校实施专业教育的要求;对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具有个体社会化功能,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大学生成长;对用人单位而言,可以通过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高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结合,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2. 着眼全体学生
“大众实践”和“精英实践”是当前高校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习惯采用的两种方式。
“大众实践”是指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一般仅进行宏观的管理和调控,即由学校团委和有关部门在放假前发文确定当年社会实践的主体和题目,要求全校同学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参加的社会实践,也可称为分散实践。
“精英实践”是指由学校或者院系负责组织落实经费、人员、地点、内容的若干社会实践小分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可称为集中实践。
当前,很多高校只重视“精英实践”,而忽视“大众实践”,事实上,“精英实践”只面向少数优秀学生而忽视了广大普通同学的实践愿望和成才需要。
社会实践要真正取得成效,关键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提供指导或创造机会。
学校应转变思想,着眼全体学生,把重心放在“大众实践”上,找到一条适合其发展的新路子。
3. 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应注重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基地建设为学生将来顺利适应社会提供了重要平台。
学校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
学校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配合,共同搞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确保学生实践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认识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
大部分高校都是委派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工作。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指导学生做调查研究,科技支农,法律服务等工作的时候显然会力不从心。
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帮助大学生攻克技术管理难关,提高大学生理论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着巨大作用。
对此,高校应该积极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投身于社会实践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理论及专业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不断补充社会实践的新内容,努力创建社会实践的新机制,从而使社会实践更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武. 大学生社会实践改革的探讨[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
[2]赵婵. 构建大学社会实践新组织模式的思考[J]. 山西科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