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57中国文化报_pdf[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梆子传承与发展促进会成立
本报讯 河北省河北梆子 传承与发展促进会近日正式成 立, 成立大会上通过了促进会 章程, 并选举出了第一届领导 机构。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有代 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 其唱腔高 亢激越, 伴奏铿锵有力, 深受戏 迷朋友的喜爱。河北梆子传承 与发展促进会是由齐花坦、 张惠 云、 田春鸟、 雷保春等河北梆子 艺术家联名发起, 经河北省文化 厅、 民政厅批准的非营利性社会 组织, 旨在推动河北地方戏的传 承和发展, 为河北梆子培养传承 人, 目 前 已 有 会 员 200 余 人 。 促 进会成立后, 将不定期举办河北 梆子票友大赛和专家公益讲座 及研讨会等活动, 吸收离退休的 一、 二级专业演员, 辅导培养河 北梆子青年演员提高演唱技巧 和表演水平。 (张 萌)
刘
婵
会很难接受。而且, 直接把钱汇 给网站也让我不放心。 ” 也有网 友觉得收费无可厚非: “就像你 到墓地献花或者去寺庙烧香一 样, 也都需要花钱, 有的只花几 块钱, 有的得几百元, 看你自己 怎么想了。而且选择了这种方 式, 就得承担一些风险, 其实这 种风险是可以规避的, 况且收费 普遍不高。 ” 彭诚也告诉记者, 祭拜收费 是目前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 于祭拜活动的庄重性, 我们拒绝 了广告等商业活动。从另一个角 度来说, 有些人在祭拜中, 还是希 望能够为亲人付出点什么, 免费 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方式。我们比 较受欢迎的祭拜产品中, 多数是 收费的。 ” 他认为, 网络祭奠让纪 念更容易达成, 这也是互联网对 现实生活的改变。 “ 当然, 我们并不反对亲自去 墓地, 网络祭奠是一种情感生活 的扩充。对于一些人来说, 祭奠 是一种形式, 但是对于另一些人 并不是, 比如有的人中年时失去 唯一的孩子, 时时都希望能够诉 说思念之情, 网络是很好的渠 道。 ” 族谱录纪念网曾经收到一位 中年女性的感谢信, 信中说: “丈 夫突然去世, 一时难以接受, 感谢 族谱录纪念网陪我度过了人生最 难熬的时光。 ” 接下来, 族谱录纪 念网还将推出手机版面, “ 这是为 了让祭奠变得更便捷” , 彭诚说。 发布的 《关 于 做 好 2013 年 清 明 节 工作的通知》 中就明确, 各地要维 护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秩序, 必 要时可采取分流限流措施, 引导 文明祭扫, 宣传倡导鲜花祭扫、 网 络祭奠等文明时尚的祭扫方式。 而在天津、 苏州等地, 政府也曾举 办过网上祭扫短语短信大赛等活 动, 力图通过网上祭奠这种文明、 便捷的祭拜方式, 打破空间阻隔 和时间限制, 随时随地访问网上 纪念馆。 “ 以清明为例, 传统的纪念方 式就是扫墓。年轻人在网络虚拟 空间祭奠, 也是时代发展的新动 向。把民俗活动搬到网上寄托思 念, 也是慎终追远的方式, 也许还 会越来越盛行。 ” 国家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联研究员刘锡诚认为。他 也坦言, 作为老年人, 他仍然倾向 于传统的方式, 不光是清明, 其他 纪念活动也是如此。 而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 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 员刘魁立看来, 如果无法回到家 乡祭祖, 能够在网上祭奠当然可 以。但是网络祭奠不可能替代 现实祭奠, 它只是一种有效补 充, 传统祭奠的庄严性和表达情 感的充分性都是不可比拟的。 “就像春节期间的拜年一样, 家 家串门已经不可能实现, 所以很 多人用短信和电话拜年, 这跟时 代的发展密切相关。只能说, 能 去祠堂祭祖当然最好, 去不了的 话, 用网络怀念先祖也未尝不 可, 毕竟能够缅怀, 总比完全不 缅怀要好。 ” 他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乔晓光
各
地
人大代表建议中医药非遗产品纳入医保
本报讯 日前, 全国人大代 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副 院 长 李 慎 明 提 出《 保 护 中 医 药 “中华 老字号” 和非遗项目要有实实 在 在 措 施》的 议 案 。 他 认 为 , 不少中医药 “中华老字号” 和 非遗项目承受巨大压力、 陷入 困境, 国家应从 6 个方面加大 保 护 力 度。 他提出的对策包括: 将中医 药非遗项目产品一概纳入国家 医保基本药物目录; 对中医药非 遗项目产品实行 “优质优价” 政 策; 设立非遗产品重大专项资 金, 用于支持有非遗项目的中华 老字号中 药 企 业 做 强 做 大 ; 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 “中医药 老字号传承发展基金” , 支持 老字号开展经典中医药产品、 诊 疗 项 目 的 传 承与发展; 国家 药 监 局 在 新 版 GMP 认 证 中 , 对 于非遗品种古法炮制的工艺按 独特技艺和标准 认 定; 物价部 门在成本核查时, 不但要充分 考虑非遗产品的现实投入, 还要 考虑无形资产的投入。 (夏姗姗)
对社会转型期非遗保护的几点看法
集中展示: 传播方式的利与弊
目前非遗保护在推介传播 方面主要以展览展示和文化博 览会等方式开展, 这种文化的 “ 物流” 方式向社会提供了集中 了解非遗的平台, 使非遗从封 闭的地区走向城市公共空间, 走近当代社会的大众生活, 对 普及非遗是非常有益也十分有 效的。但当这种方式成为主要 模式时就带来了弊端, 当文化 以 “ 物流” 的方式作为主要传播 形式时, 文化在原生地的传承 传播就被弱化, 而实际上文化 在原生地的传播传承才是更重 要且应当成为常态化的机制。 过度的展示、 博览不仅耗资巨 大, 也成为一种概念化、 政绩化 的成果展示, 受众效果存在局 限性。举办一场大型展览活动 有时几天就花费几百万元或上 千万元, 而基层在开展常态活 动时却面临资金困乏的窘境, 使得本身应是文化传承主角的 农村、 社区被边缘化。
现实祭奠的有效补充
这种由民间兴起的祭奠方 式, 也逐步获得了政府层面的认 可。近日, 民政部在其官方网站
传统手工艺: 低碳时代的时尚资源
在各级非遗名录中包含着 丰富的民间美术和民族民间手 工艺门类, 这些门类的项目日 益成为人们关注保护的重点, 但也同样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 题, 即民俗信仰和习俗活动的 淡化和流变引起了造物需求的 减少甚至是消失。观察古代的 手工造物史, 造物的观念和形 制是随着不同时代的生存需要 而变化的。目前我国提出生产 性保护的理念, 但以什么样的 生产观念去传承, 在传承中发 挥多大的生产创造性, 这使非 遗生产性保护面临着多重多 元的发展可能。最近一些国 外高端奢侈品企业开始把产 品设计研发的目光投向非遗, 有些品牌直接提出在中国传 统手工艺中寻找灵感、 发现技 艺, 国内设计领域也在开发从 非遗手工技艺中衍生出的产 品。非遗手工艺品的技艺、 材 质符合低碳时代倡导的价值 观, 手工技艺体现了朴素的身 心智慧和人性化的功能与审 美, 非遗中的手工艺传统或许 会在低碳时代有一个渐趋光 明的未来。
10 多 年 来 , 随着非物质文 化遗产概念的普及和各项工作 的推进, 非遗保护工作正逐步 完善与规范化, 《中华人民共和 国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法》的 颁 布, 更是为非遗保护工作进入 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 法律保障。但是, 随着我国的 现代化和城市化进入高速发 展时期, 古老的农耕文化传统 随着古老村庄的消失和习俗 的流变进入了快速转向遗产 的时期, 一些已成为遗产的项 目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在不 断开放变革的社会背景下, 新 的非遗认知观和实践观开始 萌生。
网站上为心中敬仰 的 英 雄、 伟 人、 艺人 立起墓碑, 甚至有 人为自己死去的爱 情、 为一个年代或 者虚拟的小说人物 设立纪念馆。实际 上, 网络祭奠发展 到今天, 已经不再 仅仅是为亡灵而设 的纪念馆。与其说 它是祭奠, 更不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它是寄托、 抒发 专业纪念网站, 这些网站祭奠用户 和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连年激增。 便捷性破坏了庄重性? 在祭祀网站上缅怀先人也需 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比如在族谱录 虽然网络祭奠具有不限地域 纪念网上, 创建普通的纪念馆不需 和环保的特点, 但不少人也对此 要 收 费, 但 是 为 逝 者 献 花、 上香等 种方式表示不满。 “ 祭奠主要是表 祭拜活动绝大多数是收费的。以 达对先人的怀念, 这种怀念是需 献 花 为 例, 免 费 的 花 种 非 常 少, 鲜 要相应的形式的, 传统的东西还 花依品种、 大小和电子效果的不 是用传统的形式更显真诚, 扫墓 同, 费用在 0.2 元到 20 元之间。此 的意义在于亲眼看看亲人安息的 外, 如 升 级 为 高 级 纪 念 馆, 除交纳 地方。 ” “我不信任那些太简单太 220 元的升级费外, 每年还需 50 元 轻飘的东西, 那不庄重, 更何况里 的维护费用, 高级馆的祭拜形式更 边还有人纪念爱情、 仇人什么的, 多, 祭 拜 物 品 也 可 享 受 相 应 折 扣。 像是闹着玩一样。如果是离家在 目前该网站已有近 5 万个纪念馆 外无法拜祭, 我宁可选择在心里 和约 3300 万次祭拜。 默默地追思故人。清明祭奠是祖 “ 我们最初做族谱录网站是想 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 不到实地 让年轻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渊源, 并 真正烧香献花, 就不能体现追忆 且能够缅怀祖先。在这个过程中 之情, 是对死者的淡漠和不尊 发现很多扫墓网站做得很一般, 内 敬。 ” 在网上, 网络祭奠的反对者 容比较单一。于是, 我们模拟现实 还是不少。 生活中的 祭 奠 方 式 做 了 很 多 创 更有人对网络祭奠的收费担 新, 丰 富 了 祭 奠 的 形 式 和 内 容, 让 忧: “这种处 处 都 要 收 费 的 形 式 用户觉得与亲人一直在保持联 让我觉得有些不适, 觉得庄重的 系, 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 族谱录 祭拜心情受到了影响。要是哪 纪念网 CEO 彭诚告诉记者。 一天这些网站倒闭了, 我能够继 除了祭奠亲人, 也有人在祭奠 续祭拜的地方都没有了, 情感上
非遗教育: 学科开拓明显滞后
教育领域与非遗的联系是 从自下而上的社会化项目开始 的, 应该说教育体制内有关文 化遗产的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 尚未进入实质阶段。但是, 社 会实践中对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的需求是很急迫的, 和欧洲文 化遗产管理体制相比, 我们作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 至今 没有国家级的文化遗产管理学 院, 教育部也没有较高级别的 文化遗产学科设制, 基本是以 相近专业替代式发展文化遗产 专业学科的。显然, 相对于文 化遗产实践的需求, 教育领域 的学科开拓严重滞后了。同 时, 专业研究缺乏社会学视野, 具有针对性与实践意义的个案 研究成果较少, 大量科研项目 资金的投入, 得到的是文本式 的空泛理论, 而现实的文化遗 产问题并没有得到建设性的研 究或解决。变革时代的文化遗 产保护包含着复杂和艰巨的实 践内容, 而有关文化遗产的国 家政策、 文化管理、 文明研究、 文化保护等系列专业问题, 需 要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学院发 展才能得以真正解决。 (作 者 为 中 央 美 术 学 院 非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2013 年 3 月 15 日 星期五 E-mail:whyczk@163.com
电话: 010-64299522
非
遗
专家视点
本版责编
王学思
7
网络祭奠: 把缅怀搬到虚拟空间
本报记者
由河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主 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于 4 月 12 日在河南省新郑市黄帝故里景 区举行, 为满足海内外华人拜祖 要求, 主办方将开通网站接受网 上拜祖。清明前夕, 民政部也发 布相关通知, 倡导鲜花祭扫、 网络 祭奠等文明时尚的祭扫方式。 轻点鼠标, 就可以为逝去的 亲友建一座纪念馆, 在 “墓” 边点 上香、 献花、 烧纸钱, 还能附上逝 者照片、 生平介绍以及抒写祭文 和生前故事, 甚至还可上传逝者 的视频, 以示对故人的凭吊和怀 念。这种网络祭奠的方式尽管备 受争议, 但近些年已悄然流行。
不仅仅是为亡灵而设
尽管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但 是不可忽视的是, 作为一种便捷 又环保的祭奠方式, 网络祭奠已 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 祭祀 的目的是表达情感, 不管是实地 祭奠, 还是利用网络都可以表 达。相对而言, 网络这种形式可 操作性更强, 对我们这些离家千 里的人尤其合适。再说, 要是清明 节大家都回老家扫墓去, 岂不是成 了第二个春运? ” 经常使用祭祀网站 怀念故去亲人的胡欣对记者说。 像胡欣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他们都熟悉并且习惯使用网络, 长年在外地工作回家不便, 对逝 去的亲友有表达纪念的情感诉 求, 专门的祭奠网站为他们的需 求提供了平台。十几年前, 第一 家祭祀网站在我国出现, 如今, 全 国已有上万家此类网站, 有的是 传统殡葬馆在网上提供的延伸服 务, 但更多的是网络公司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