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50道选择题达标测试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50道选择题强化训练达标测试及答案
1.清朝前期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
A.经济作物得到较大推广
B.政府注重兴修水利
C.清朝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D.改进耕作技术,推广新品种
2.明清时期,苏州出现了“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的现象。

这段材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行业( ) A.制瓷业 B.造船业 C.纺织业 D.冶铸业
3.史书记载:清朝时期“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集于燕”。

这说明“燕”( )
A.商品经济活跃
B.农业生产发展
C.手工业发达
D.百姓富裕
4.乾隆时期,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的城市是( )
A.汉口
B.苏州
C.江宁
D.北京
5.19世纪上半叶,直隶宁津县( 今山东宁津县 )大柳镇的统泰升记杂货店兼营的轧花工场,雇佣工人100多人。

江宁( 今南京 )著名
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

广州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万人。

这充分表明( )
A.清代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B.清代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取代地主阶级
C.清政府曾暂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这种工场有效抵制了西方经济的侵略
6.晋商北走边疆,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开辟出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蒙古,直达俄境西伯利亚、彼得堡及莫斯科的国际商道,由此步入了辉煌时期。

到了清朝,晋商已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

从材料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
A.晋商活动范围非常广
B.晋商开拓了国外市场
C.晋商收益最大的行业是票号
D.晋商贸易枢纽是山西和河北
7.清朝前期为了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推广种植的高产作物是( ) A.玉米、甘薯 B.玉米、水稻 C.小麦、水稻 D.棉花、茶叶8.清朝前期,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至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其主要原因是( )
A.手工工场的出现B.耕地面积的扩大
C.回族的形成D.越南占城稻的传入
9.清朝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 D )
A.水陆交通发达 B.兴起了许多商业城镇
C.出现大型的商帮 D.出现“交子”
10.明清时期,实力最强、人数最多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 A.晋商与徽商B.徽商与浙商
C.苏商与鲁商D.鲁商与晋商
11.苏州城阊门( 西门 )外之南濠黄家港,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 门户、人家 )且千,鳞次栉比”。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交融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地主兼并土地,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12.康乾盛世后不久,一方面“无业游民,数百万计居于川楚深山老林”,另一方面“地主田虽买,无人为耕”。

这段话反映了( )
A.人口剧增
B.耕地面积增加
C.土地兼并恶性发展
D.重农抑商
13.以下两个表格反映出,清朝( )
1685—1778年清朝的人口数量
A.
C.耕地面积逐渐下降 D.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14.《清顺治朝实录》载:“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耕至六年以后……方准征收钱粮。

”这一措施( ) A.阻碍了清初农业的发展 B.导致清朝社会矛盾尖锐C.推动了清初农业生产的发展 D.减轻全国农民的徭役负担15.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等。

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②统治者励精图治
③统治者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治国措施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有( )
①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②形成了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③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④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下列关于清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工商业市镇 B.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C.从美洲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 D.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大的商帮18.明清时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的高涨,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用的戏曲班社被外人称为“徽班”,由此可见
戏曲发展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相关()
A.皇帝的扶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艺术家创新和改进 D.民间艺人口口相传
19.“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历朝重视发展农业,引进和大力推广新品种。

下列农作物哪些是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
①玉米②葡萄③马铃薯④甘薯⑤石榴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0.下面关于明清经济繁盛的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①高产农作物引进和推广②工商业市镇增多
③出现股份制特征的手工作坊④对外贸易白银外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1.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这说明我国
()
A.封建社会开始衰落 B.封建社会融和发展
C.封建社会繁荣开放 D.封建社会开始分裂
22.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商帮的实力。

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
帮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
D.苏商和徽商
23.清朝时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了许多城市,这些城市的主要集中地最不可能在()
A.江浙地区
B.沿海地区
C.京津地区
D.西北地区
24.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犹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

这种“集市社会”反映了()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福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25.下列哪个时期我国人口占到了世界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A.乾隆末年
B.康熙初期
C.顺治后期
D.康熙末年
26.(2016.江苏太仓模拟)“商人们通过贿赂等手段,同各级官员建立联系”,据此说明晋商、徽商经营成功的秘诀是()
A.亲戚和同乡是最主要的合作伙伴
B.“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
C.依靠官府的支持
D.“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
27.(2014.山东高密模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上述材料反映清朝()
A.开始出现工业经济
B.资本主义工业繁荣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纺织业普遍使用机器
28.(2015.贵州黔南州)“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是米兰市2015年世博会的主题,也是世博会上首次以食物为主题。

此次世博会将展出来自不同国家的美食,并谋求2050年为全球多达90亿人口解决食物需要。

请问:曾极大缓解了中国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巨大粮食压力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原产地是哪里?()
A.西亚
B.非洲
C.美洲
D.欧洲
29.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因此大力 ( )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屯田
D.改进生产工具
30.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名闻天下,被称为“四大名镇”,其中汉口镇又有“船码头”之称。

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
A.农村集市
B.区域性市场
C.城镇市场
D.全国性市场
31.清朝前期出现的“票号”类似于今天的()
A.支票
B.银行
C.存折
D.典当行
32.清朝中期出现“湖广熟,天下足”,其中的“湖广”指的是()
A.湖北和广东
B.湖北和广西
C.湖南和广东
D.湖北和湖南
33.“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材料表明徽商()
A.注重扩大对外贸易
B.注重扩大商业资本
C.注重谋取政治地位
D.注重扩大经营范围
34.《老子》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历史上出现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
A. 魏晋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 辽宋夏金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35.如图反映的发展趋势是()
A.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B. 统治者重视农业
C. 经济的持续发展
D. 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36.看完《乔家大院》后,大明了解到主人公乔致庸是一位典型的晋商,晋商形成于()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37.(2019·四川遂宁期末)下面两幅图反映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人口的显著增长 D.城镇商品经济发展
38.(2019·安徽蚌埠期末)清朝前期,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至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其主要原因是( ) A.手工工场的出现B.耕地面积的扩大
C.回族的形成D.越南占城稻的传入
39.(2019·湖北荆门期末)清朝前期人口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B.环境改善
C.商业发达D.医学进步
40.与以前各代相比,清朝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特点有( )
①推广种植从国外引进的作物②商品经济空前活跃③形成一些大的商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41.(2019·四川宜宾期末)《清顺治朝实录》载:“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耕至六年以后……方准征收钱粮。

”这一措施( )
A.阻碍了清初农业的发展 B.导致清朝社会矛盾尖锐C.推动了清初农业生产的发展 D.减轻全国农民的徭役负担42.(2019·江西南昌期末)下列关于清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工商业市镇B.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C.从美洲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D.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大的商帮43.(2019·福建南平期末)如图是清朝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朝廷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政府积极兴修水利
C.百姓努力改进种植技术 D.农作物新品种引进
44.(2019·安徽蚌埠期末)清朝前期,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至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其主要原因是( ) A.手工工场的出现B.耕地面积的扩大
C.回族的形成D.越南占城稻的传入
45.(2019·四川宜宾期末)下面为明清时人口示意图。

该图反映的现象得益于( )
A.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B.当时平均气温持续降低C.明长城最终完工 D.纺织工场规模不断扩大
46.山西人擅长经商。

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蒙古、俄国和日本。

下列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47.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局部)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

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48.《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室……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49.明清时期,山西祁县一带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谚语。

这表明()
A.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B.安徽、山西等地商人形成商帮
C.商人地位提高,经商能迅速致富
D.政府不再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50.清朝年画《新正逛厂甸》中的厂甸位于北京外城,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商贾和小贩云集,摆摊设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形成交易市场。

此画反映的风貌是( )
A.农产品投入市场
B.商帮形成
C.白银广泛使用
D.商业繁荣
初一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50道选择题强化训练达标测试答案
1-5CCABA 6-10CABDA 11-15BCDCD 16-20BCBAC 21-25ACABA 26-30CCCBC 31-35BDDDC
36-40DABAA 41-45CCABA 46-50CDD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