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问题的社会学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独”问题的社会学解读
李欢欢;韩彦超
【摘要】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中国避免了严重的人口危机,但也带来了独生子女家庭的不稳定以及随之而来的“失独”问题.一胎政策、当今社会的高风险性、不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失独”老人社会保障的缺失等原因使得“失独”问题日益严重.这一社会问题的缓解,需要国家在宏观方面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也需要独生子女家庭改变家庭教养模式提高独生子女的抗压能力,另外还离不开“失独”老人之间的互助.
【期刊名称】《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3
【总页数】6页(P48-53)
【关键词】“失独”;独生子女;风险;社会保障
【作者】李欢欢;韩彦超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孩子与父母组成的三角形结构是核心家庭最稳定的结构。
因此,孩子作为父母血脉的继承,不但承担了老人的养老问题,而且也给父母双方一个共同的生活关注点、
使父母双方对未来的憧憬变为可见的现实。
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却使得这一稳定的结构变得脆弱。
穆光宗教授认为独生子女家庭实质上是风险家庭。
[1]因为,一旦失去唯一的孩子,家庭稳固的三角形将变成不稳定的线段。
而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每个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就使得家庭的稳固结构变得极为脆弱。
回顾计划生育以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可以发现该政策对于中国人口危机的避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难发现,宏观危机的避免是以个体家庭危机的增加为代价的。
“失独”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国家人口政策负效应的体现,如果不妥善加以解决会带来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同时随着“失独”家庭规模的增大,“失独”群体也会衍变成为一个不稳定群体阻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加强对“失独”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源起与概念界定
“失独”者有广义和狭义区分,广义上的“失独”者是指失去了唯一孩子的人,而狭义的“失独”者是指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只生育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不幸去世,且他们没有再生育子女的人,也可以叫做政策性“失独”者。
由这样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就叫做“失独”群体。
“失独”群体在失去独生子女后生活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陷入了一种无法弥补的困境之中,而国家和社会对这一群体又缺乏相应的救助措施,“失独”问题由此而生。
近年来,“失独”问题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但是,目前尚没有大规模的统计数据来统计“失独”群体的具体数量。
以往的研究者大多根据独生子女的比例和现阶段整个社会的死亡率来推测“失独”家庭的数量。
学者易富贤依据此方法推测出我国目前“失独”家庭接近1 000万个,且以每年7.6万
个的数目增加。
[2]“失独”产生原因的研究中,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从宏观方面来分析“失独”现象。
高可将“失独”的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制度失灵的恶果,二是国家补偿措施的滞后。
[3]蒲俐虹等人则认为“失独”问题是当
今风险社会中的种种不确定性造成的。
计划生育政策只是全球风险社会中的一种表现。
[4]也有学者研究了“失独”问题对于失去独生子女父母的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物质方面尤其是养老问题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失去独生子女使得失独父母在养老及生活方面存在种种困难,甚至陷入贫困。
如学者朱艳敏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养老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养儿防老依然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失独”者在失去子女后往往陷入老年贫困。
[5]学者魏银从身体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失去独生子女对“失独”父母生活的影响。
“失独”父母相比其他人群更容易患有身体或精神疾病,从身体社会学的角度看,身体是社会结构最形象的比喻,疾病是社会性危机的隐喻。
“失独”父母身体或精神的疾病其实是对宏观社会结构的一种反抗。
[6]至于如何帮助“失独”者走出困境方面,以往的研究者多从物质方面入手,倡导国家改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专门针对“失独”群体的社会救助措施等。
高可认为,对“失独”者的人文关怀和制度保障是国家责任的要求。
[7]
从以上的梳理可以发现,以往关于“失独”问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也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单纯关注“失独”者物质方面的需求,缺乏精神方面的救助措施。
二是对“失独”问题的原因分析方面只强调了宏观国家方面的责任,缺少从个体家庭方面的分析。
三是以往的研究多是对问题的陈述或理论分析,缺少基于社会调查基础上的实证研究,甚至对于“失独”群体的具体数量都缺乏精确的数据。
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尝试将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探讨“失独”问题,并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帮助“失独”家庭的建议。
二、“失独”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初期为了保证经济发展的效率,促进我国经济更快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它是一种公共政策,它所代表的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公共利益,它的目的在于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高
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人口条件。
因此,要求个人和家庭放弃或者部分放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来支持国家的人口政策。
这种理念所阐述的是西方的社群主义观点——善好优于权利,也就是说公共利益至上。
计划生育政策所倡导的“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旨在一方面降低我国的人口数量,另一方面提高人口素质。
在有限的资源的内,减少人口总量,从而加大对个人和家庭的投入。
党和政府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段来实现上述目标,一是舆论诱导与宣传,二是强制执行。
在政策诱导阶段,中央和地方提出了很多倡导性标语,如“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少生优生,为国立功”,“教育一个女孩就是教育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呼吁人们改变生育观念与性别观念。
在强制执行手段中,对不符合二胎条件的孕期妇女进行强制流产终止妊娠,超生的家庭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对于党员和国家干部有超生行为的将会受到体制惩罚甚至被开除党籍。
在这“两手抓”的背景下,计划生育政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30多年来,至少少生了2亿人。
计划生育政策在取得目标性直接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政策实施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农村与城市、汉族与少数民族,市民与党员之间对于一胎政策的执行上的差异。
除此之外,独生子女政策推行时所倡导的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的梦想并没有实现,我国的教育依然不平等,农村地区的孩子尤其女童失学率依然居高不下,城市孩子则受到了过多的关爱,在性格和能力方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另外,就是造成了“失独”家庭数量骤增。
据卫生部公布的《2010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全国失独家庭已
超过百万个。
”还有学者根据人口出生率进行推算,大约每年有45万个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着子女不能存活到成年的风险。
[8]我国的独生子女大部分属于政策性独生子女,因此我国的“失独”家庭也多是狭义上的“失独”家庭,即政策性“失独”家庭。
(二)世界风险社会加剧了家庭的风险
乌尔里希·贝克认为,我们处在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风险社会,过去的政策
与行为将会造成现在或者未来的风险。
穆光宗强调,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而且越是到家庭生命周期的中后期,其风险越大。
[9]他从三个维度九个层面阐释了风险家庭,即针对独生子女的成人风险、成才风险、婚姻风险等;对于独
生子女家庭来说,主要面临养老的风险、家庭结构缺损的风险;而对于社会来说,
将会面临诸如责任、发展、国防等方面的风险。
有关人口学资料显示,我国每
100个出生婴儿大约有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由于死亡概率的变化是缓慢的,所以5.4%和12.1%的家庭会经历孩子夭折的风险,几乎难以规避。
汶川地震中,遇难的上万名儿童中,有8 000多名是独生子女,
每年自然灾害的出现,都会造成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变成“失独”家庭的悲剧。
人口学家左学金推算,假如一个活产子女在成年前夭折的概率是5%,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比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所面临的风险要大20倍。
国家在制定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也预计到了“失独”情况的产生,提出凡是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的,国家或地方给以一定的补偿。
独生子女最大特征便是其唯一性,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受到来自多方宠爱的同时也承担了众多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自古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说,每个家长都不仅仅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还希望他们能够大有作为、前程似锦,当然也希望儿孙满堂,安度晚年。
因此,当代独生子女在受到众多关爱的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2008年国家卫生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
15~34岁的青少年中,自杀已成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全球风险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众多的危机与风险。
如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三聚氰胺的奶粉、转基因大米、食品添加剂等等这些都危害了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每年都会有一些学校食堂因为没有把握好食物安全的关卡而造成学生食物中毒或死亡的悲剧。
校车也成了目前家长心中的一个阴影,每年都有上百名学生因为校车事故而丧生,校车安全也在全国范围内敲响了警
钟,校车事故之所在交通事故里尤其突出,因为里面承载的国家花朵,家庭的希望,未成年孩子的去世将会给整个家庭或者社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除了校车安全外,其他交通事故的频发也是社会风险所在,每年死于交通事故中的人也不在少数,出门的风险增加了,老百姓心目中的安全感也在不断降低。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不少的风险,网络安全成为了困扰人们生活的重要风险之一,青少年因为沉迷于网络而丧失了生活的价值和目标,这样的家庭即便在结构上是完整的,但是在功能上已经不完整了。
(三)家庭抚养模式的转变,“失独”问题产生的隐形之手
计划生育政策直接造成了家庭人口规模的缩小,现在已经缩小到了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最简形式。
这样一种人口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家庭的结构,而且也改变了家庭的教养模式,而这种教养模式的改变也是造成“失独”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首先,对于孩子的教养理念由过去的“贱养”变为现在的“富养”。
改革开放以前,受到经济的限制,每个家庭又有多个孩子,所以每个孩子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关爱都特别少。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了,因此孩子聚集了父母及祖父母的众多关爱于一身。
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都不如以前,出现了很多被社会称为“独生子女病”的情况。
其次,家庭教养模式的变化还表现在教育理念的改变上,在以往的教育理念强调“逆境成才”,鼓励孩子在逆境中成长。
现在的教育更倾向于顺境教育,父母给孩子的未来发展铺设了道路,并集聚各种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父母把孩子视作掌上明珠,不仅替他们做生活上的事情,还为他们的未来做好了谋算,这样的方式直接减少了孩子自我决定的机会,他们对于自己、家庭、社会的责任感也随着降低。
除此之外,在看到独生子女作为家里唯一的一个孩子,在获取父母、祖父母的关爱方面没有竞争对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诸多不便,使得他们在步入社会后屡屡受挫
的同时,也要看到独生子女作为家里的唯一孩子,他们在成长中缺乏伙伴,缺乏来自同辈的关爱,伴随独生子女童年的另一种感受便是“孤独”。
这种孤独的情况使得孩子的成长受到了各种困扰,缺乏团队精神和分享品质。
总而言之,家庭抚养和教育模式的转变,降低了独生子女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也降低了独生子女独自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反过来就增加了独生子女生存的危险。
(四)传统养老观念与社会保障机制的缺乏
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说,每个家庭都要经历“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和解体”六个阶段。
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家庭的扩展期缩短、空巢期延长,而独生子女的意外死亡,更是使一个家庭由扩展期或稳定期直接进入到空巢期甚至解体期,缺乏了一个过度和适应的过程。
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独生子女的死亡,其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就永远丧失了,从而给失独父母带来了养老的困境。
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很低,存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或者丁克家庭,同样面临着无儿无女,无人养老、无人送终的困境,但是他们并没有出现像中国这么严重的失独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西方发达国家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为失独家庭或者丁克家庭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以及临终关怀。
我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以“养儿防老”为核心,子女如果不赡养老人不仅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还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笔者接触的一名“失独”者认为,“对于“失独”老人来说尊严就是有人送终,在他们死后有人知道,有人处理后事”。
这也是我国“失独”老人普遍的担心,反映了我国对于“失独”者养老与临终关怀的欠缺。
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保障层次比较低,尽管目前各地政府都在提高对于“失独”者的救助,但是这些对于“失独”者来说是杯水车薪。
很多“失独”者在孩子去世后,都放弃了原有的工作,精神状态也每况愈下,受到了物质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后他们身体状况也在下降,很多人需要长期服药。
其次,中国现行的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方式尚未健全,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我国的
养老机构在老人入住时需要子女签名,这样一种门槛,使得“失独”者连选择机构养老的权利都没有。
我国养老体制上的欠缺加剧“失独”老人的生存风险与养老困境。
三、走出“失独”的困境:关于“失独”问题的几点对策
以往关于“失独”问题的对策研究多是事后补救性措施,缺乏预防性措施的研究,但对问题的预防远比事后补救更有成效。
以往的研究大多片面关注物质方面的补救,缺少对精神方面的救助。
本文结合以往的研究从预防性措施与补救性措施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帮助“失独”者走出困境。
(一)预防性对策:减少悲剧的发生
要预防“失独”问题的产生不仅需要国家在社会政策方面作出调整,改变造成“失独”的政策原因和客观环境,同时也需要每个家庭的积极参与。
1.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改变“失独”的社会政策性因素
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乃至世界人口总量的控制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这一政策也为“失独”问题埋下了隐患。
每一个政策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在我国人口高速增长时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但当前,我国人口增长已经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三低”型现代人口增长方式。
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向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二胎政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国家在2013年12
月份已经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将逐步放开二胎限制,这将有利于缓解我国目前由于不合理的人口结构所造成的系列问题。
2.调整家庭教养方式,提高独生子女的抗挫折能力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4-2-1”家庭模式结构逐渐增多。
由于独生子女的唯一性,父母及祖父母将全部的爱灌注到一个孩子身上。
使得很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且抗压能力差。
独生子女的这些特征使其应对风险社会的能力大大降低。
据相关数据表明,青少年自杀的比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应有意识地调整家庭教养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提升独生子女应对风险社会中种种不确定性的能力。
(二)补救性对策:帮助“失独”者走出困境
在“失独”问题业已发生的情况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来帮助“失独”者走出“失独”的阴影。
这不仅需要来自国家的政策性扶助,也离不开个体和社会方面的努力。
1.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增加对“失独”者的救助
“失独”者一定意义上是国家社会政策的牺牲者,需要国家在社会政策方面的补偿。
目前,国家对于“失独”者的社会保障政策尚不完善,针对“失独”者的救助依然是杯水车薪,难以帮助“失独”者走出生活的困境。
以往的社会政策中规定地方政府应对“失独”家庭给予一定帮助。
但“一定帮助”这个词过于笼统,不具有操作性,对于“失独”者的帮助大打折扣。
地方对“失独”者的补助大多一个月只有上百元,使得“失独”者在生活中尤其是养老方面陷入了贫困之中。
因此,需要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制定专门的社会政策来保障“失独”者的养老问题,并增加对“失独”者的救助。
国家在2013年底出台政策要求提高对“失独”家庭的补助,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对于解决“失独”者生活尤其是养老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失独”老人间互助与自救
外人的帮助只能帮助“失独”家庭走出物质生活上的贫困,而对“失独”者精神方面的帮助则需“失独”者群体内部进行互助。
由于“失独”问题对于“失独”家庭的打击是外界难以体会的,外界的精神帮助难以真正起作用。
外界过于热情的关注容易使人以为是在揭伤疤,不去关注又显得冷漠无情。
只有“失独”者之间能产生共情,“失独”者之间的互助可以帮助失独者顺利走出阴影,重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目前,民间的一些失独者自助组织和失独者自己建立的QQ群是这方面的
一个很好尝试。
失独者精神上的痛苦在一群同命相连的人中可以得到很好地宣泄,
进而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3.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门的助人职业,在帮助“失独”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性的作用,通过赋权、增能、社会支持、社会工作行政等手段帮助“失独”者走出困境。
失去独生子女使得父母在自我效能感方面的降低,他们倾向于逃避原来的社会生活网络来减轻自己的痛苦。
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链接社区各种资源,进入“失独”者的精神世界,帮助“失独”者走出阴影,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四、结语
“失独”者响应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为国家人口结构的转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国家在将宏观人口结构风险转移给个体家庭后也应当对这些家庭作出补偿。
对于“失独”家庭的帮助是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如果大量家庭失去了稳定的结构,那么一个社会的风险系数将大大增加,而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将困难重重。
“失独”问题的解决依然会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J].人口研究,200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3][7]高可.宏观视域下的我国失独问题理论初探[J].中州大学学报,2003,(3).
[4]蒲俐虹,王文涛.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失独家庭”研究[J].今日中
国论坛,2013,(7).
[5]朱艳敏.失独者养老态势与困境摆脱[J].重庆社会科学,2013,(8).
[6]魏银.坍塌与抗争:“失独者”真实生活图景透视——基于三个报道案例的内
容分析[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8]翟振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解决人口问题[J].人口研究,2003,(1). [9]左学金.由地震和独生子女存活风险引发的几点思考[J].人口与发展,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