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对外汉语教学法及教学理论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 第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
• • • • • 如何处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的关系; 如何处理目的语跟学生母语和媒介语的关系; 如何处理听说训练和读写训练及听和说、读和写的关 系; 如何处理语言的结构、功能及意义的关系; 如何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年代初——60年代初) 年代初) 第一阶段 初创阶段 (50年代初 年代初 年代初
第二阶段: 年代初——70年代初) 年代初) 第二阶段:改进阶段 (60年代初 年代初 年代初
1、提出并贯彻“实践性原则”。 2、改用“相对直接法”。 3、加强教学针对性,教学内容介绍学生学习专业的需要。 比如,专门为以后要在工作学习理工科的留学生,学习医药 的留学生编写教材。
第三阶段:探索阶段( 年代初 年代初——80年代初) 年代初) 第三阶段:探索阶段(70年代初 年代初
第一、 第一、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发展
4、70年代后——80年代初 (1)对实践性原则的认识有所加深; (2)对语言教学中功德各种矛盾的认识加深; (3)对加强语言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的认识加深; (4)开始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文化、写作、翻译等 教学的专项研究; (5)侧重于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在论述具体教学 问题时,较多受“听说法”及其理论基础——结构主义语 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映理论——的影响。
第二讲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教学法的发展
第一、 第一、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的发展 : 八十年代以前,没有明确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门的学 科 。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 规划座谈会上,吕必松提出应当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 一个专门的学科。80年代初,又提出了学科建设的基本任 务,终于逐渐明确了理论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也 逐渐明确了学科理论研究的对象、范围、目标、方法 。 学科理论: 基础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的理论、比较文化理论) 教学理论:对以上理论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就是语言教学法。
对实践性原则的新的认识,已经有交际性原则的成分 ,目的 是为了更好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试验:关于直接用汉字教语音和汉字教 学提前的试验、关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的试验
第四阶段: 改革阶段( 年代初以来 年代初以来——) 第四阶段: 改革阶段(80年代初以来 )
1、引进功能法,探索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路子; 2、汉语预备教育的改革 (1)分专业设置课程分班 (2)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订教材编写方案,重新编 写教材 3、其他教学类型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与建设 (1)短期汉语班的课程发展及教材建设 (2)汉语进修班的课程发展及教材建设 (3)现代汉语专业的课程发展及教材建设
2、 50年代初——60年代初 1、从最初阶段就明确了对外国人和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汉 语教学不同于对我国汉族学生的语文教学,对成年人的教 学不同于对儿童的教学,指出必须针对非汉族成年人学习 汉语的特点来教学; 2、明确汉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运用汉语的能力,指出结合 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需要加强汉语本体研究的必要性; 3、教学法上——教学内容以词汇和语法为中心,系统讲解语 言知识并与学生的母语进行对比,以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 础上学习和掌握语言;从培养口语能力入手,逐步过渡到 阅读和写作。 4、教学运用“综合法”(即翻译法和直接法的结合)
1、以普通话为标准 ,简化字作为标准汉字,用《汉语拼音 方案》来教学语音及给汉字注音 ; 2、既重视传授汉语语言知识,也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汉语的 能力;“学以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教学初期通过翻译讲解语言知识; 4、教学内容以词汇、语法为中心; 5、语言技能训练的主要倾向:全面要求,综合教学,阶段 侧重; 6、语法教学的特点就是句本位和结构形式分析; 7、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课文中。
第一、 第一、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发展
5、80年代以来—— (1)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研究 A 论述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语言教学 B 提出学科建设的任务 C 提出总体设计理论 (2)对各个教学环节及各项教学活动的研究全面展开 2 (3)对教学法原则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A 引进“交际法”概念 B 揭示了语言内容、语言技能、交际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 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C 提出结构、情境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4)提出用不同方法训练不同语言技能
第一、 第一、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发展
分为五个阶段 基本上跟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一致,略 有区别。 1、朦胧阶段:50年代初 2、50年代初——60年代初 3、60年代初——70年代初 3 60 ——70 4、70年代初—— 80年代初 5、80年代以来——
第一、 第一、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发展
1、朦胧阶段:50年代初 周祖谟《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 (1953年第7期) 这篇文章的主要功绩在于:在50年代初就把对外族人的汉 语教学和对本族人的语文教学以及语言学教学严格区别开 来,并从“汉语教学”特点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 见 解,从而为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 础。
3、60年代初——文革前 (1)在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学以致用”的教学要 求。 (2)基本的教学原则应该是实践性原则。适当的理论讲解 是必要的,但必须“精讲多练”,使用归纳法。 (3)主张“语文并进”。语言技能的训练对不同的学生及 在不同阶段要有所侧重。主张以全面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 综合课为主课,贯穿始终,从语法阶段开始开设听力课, 从短文阶段开设写作和口语课,在后期要加强泛听及泛读 训练; (4)初级阶段的教材要处理好课文与语法结构的关系; (5)主张在教学中使用“相对直接法”。
在50年代初就把对外族人的汉语教学和对本族人的语文教学以及语言学教学严格区别开来并从汉语教学特点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wwwdocincom250年代初60年代初1从最初阶段就明确了对外国人和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不同于对我国汉族学生的语文教学对成年人的教学不同于对儿童的教学指出必须针对非汉族成年人学习汉语的特点来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