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民居——三方一照壁

合集下载

大理民居建筑特点

大理民居建筑特点

大理民居建筑特点大理民居建筑特点三方一照壁三方一照壁由三间两层组成一个建筑单元,即由三方带厦的房屋和照壁围成一个院落,庭院中种植花木。

正中一方为主房,比两边房屋高,在主房和两边房屋相交处各有一个漏角天井,组合成一大二小的三个院落,所以又称“三合院”。

这类民居在白族地区最普遍,给人以舒适华丽、绰约多姿的印象。

院内各处装修都用木料,极其丰富华丽,千姿百态,互相争妍,其雕工技巧十分精湛。

四合五天井四合五天井由四方带厦房屋组成,有四个院落,其中四方房子中间的院落最大,每两房子相交各有一个漏角天井,共四个,较小,故称“四合五天井”。

各方房子都为三间两层楼房,正房较高。

漏角天井都有耳房,有两层。

除大门外,有的人家习惯用一个漏角天井做人口小院,再在厢房山墙上升二门通达厢廓。

在洱源、邓川等地区,还将正房漏角的楼房作铺子,面向街道,大小门可出入。

在剑川、鹤庆等地区,有的将大门开在厢房次间上,以便安排宽敞的门廓。

其他各地除无照壁外,与“三方一照壁”相同,注重内部装修,富丽堂皇。

重院民居重院民居常以“三方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形式为单元,根据不同地势,作纵向或横向的深入,以二至三单元组成重院。

其体形规整、对称、严谨、宏敞、是富裕之家常采用的民居建筑形式。

便于弟兄分居,满足长幼有序、等级分明的白族传统居住要求。

两方一耳两方一耳又称两向两方,即由两方带厦的房屋组成,一般正房向东,耳房问南,和相对的照壁与围墙组成院落。

在两房相交处有一个漏角天井,没有房屋的两边,多以正房相对的一边做照壁,耳房相对的一边做围墙(或盖简易房子作畜厩和厨房),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

一方三墙一方三墙即由一方带厦的房屋和三面围墙组成院落,房屋左右两边各有漏角一个。

这类民居主要为人口较少或经济力量单薄的人家所建。

另外,居住在城镇的沿街居民,建筑房屋时,常以沿街一面的房屋做铺面。

经营土杂百货或开饭馆,其房屋建筑形式均采取上述几种形式。

门楼门楼即大门,白族很注意修建和装饰。

大理旅游可以体验哪些少数民族风情

大理旅游可以体验哪些少数民族风情

大理旅游可以体验哪些少数民族风情大理,这座位于云南省西部的美丽城市,不仅拥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的少数民族风情独特而迷人,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在大理旅游,你可以领略到白族、彝族、回族、傈僳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

白族是大理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当你漫步在大理古城,随处可见白族传统的建筑风格。

白族民居通常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格局,青瓦白墙,飞檐斗拱,显得古朴典雅。

墙上的彩绘更是精美绝伦,多以花卉、动物、神话故事为题材,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白族的传统服饰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女性的服饰以白色为主色调,配上绣花的头巾、围裙和腰带,显得素雅而大方。

男性则多穿白色对襟衣,外罩黑色坎肩,头戴瓜皮帽,尽显阳刚之气。

在重大节日和庆典上,白族人都会穿上盛装,展示他们的风采。

白族的三道茶是其独特的茶文化。

三道茶分别为“苦茶”“甜茶”“回味茶”,寓意着人生的先苦后甜和回味无穷。

品尝三道茶的过程,不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白族的传统节日也非常丰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月街”。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大理古城西边的苍山脚下都会举行盛大的三月街活动。

这是一个集物资交流、文艺表演、宗教活动为一体的盛会,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

届时,人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彝族在大理也有一定的分布。

彝族的火把节是他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同胞们会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祈求丰收和平安。

在火把节期间,你可以看到热情奔放的彝族舞蹈,听到悠扬的彝族歌曲,感受他们的豪迈与热情。

彝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

女性的服饰以绣花上衣和百褶裙为主,头戴鸡冠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男性则多穿黑色或蓝色的长衫,外披羊皮褂。

回族在大理也有着自己的社区和文化。

他们的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庄严肃穆。

回族的饮食文化也值得一试,比如著名的清真美食“油香”“馓子”等。

建筑对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以大理喜洲镇白族民居为例

建筑对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以大理喜洲镇白族民居为例

进 士 八十 个 ,举 人贡 生数 不 清 ”的俗 语 ,而 这样 的 文化 就凝 固到 座 座 民居建 筑 中 。随着 经 济 的发展 和 政 治地位 的 提 高, 一些 封 建官 宦和 商人 为 了显 示 自己祖 上 门第 的地 位 ,千 方 百计 大 兴土 木 修 牌 坊建 民居 ,把 自己的家风 地 位及 情趣 审 美等 统 统荟 萃 到 民居 建筑 上 。这一 切 ,让 喜洲 形 成 了今天 出现在 我们 面 前 的一 幢幢 青
文化 中创 造 的一 个 隐喻 和圣 洁境 界 。照 壁通 常 以素 白为底 色 ,上
面 时常会 有 昭显 主人 家风 学 识 、情趣 风 格等 的 书画题 字 , 也有 祈 建筑 是 民族 文化 、 民族 历史 和 民族 风貌 的 窗 口,建 筑 中 的格 福 阖家幸 福 吉祥 的福 字 , 同时还 会请 一 些名 家 高手在 照 壁上 题 诗 局 、材质 、规 律 、装 饰 、雕 刻 、绘 画等 元素 , 就是 传播 学 中丰 富 作画 ,将 主人 风雅之 态展 现 于居 室 。 多样 的 非语 言符 号 ,在 民族 的 内部 和外 界进 行 着信 息 的传 播与 传 木雕 工 艺 是大 理 白族 民居 的一 绝 。大 理 白族 尤 其 是 白族 文
递 。其 中 ,大理 喜洲 的 白族 民居 建筑 群 就 是 民族 文 化集 聚 和传 播 人非 常喜 欢用 木 雕装 饰居 室 , 除 了木 雕 门 窗外 ,屋檐 、梁枋 等 部 的典 范 。 位 也用 木 雕 装 饰 。木 雕 门窗 在 民居 中犹 如 一 幅 幅 立 体 画 卷 , 正


民居 的前世 今生— — 民族 精神 的汇 聚
房 门一 般 为 段 以浅 浮雕 图
谈 到 大 理喜 洲 的 白族 民居 建 筑 ,不 得 不 说 起 这 个 地 方 的 历 案装 饰 ,上 段 或 中段 以上 常 用镂 雕 工 艺雕 刻 ,使 其 透 气 。 图 案 史和 经济 文化 。喜洲 是 隶属 大理 市 的一 个历 史 文化 名镇 。 自古 以 以 “ 雅 ”取 胜 , 并反 映 出 “ 喜 上眉 梢 ” “ 年 年有 余 ” “ 松 鹤 延 来 ,这个 小镇 里 商业 发达 、人才 辈 出 ,是大 理 白族 文化 的 重要 发 年 ”等寓 意。 祥 地 之一 。而 至 今依 旧坐 落在 喜 洲 的一 幢幢 古朴 而 典雅 的 白族 民 民居 建筑 的瑰宝 ,也是 中 国少数 民族 民居建 筑 的代表 。 彩 绘 工 艺 又 是 白族 民居 的一 大 特 色 , 有 画 和 图案 两 种 。 民 马转 角 台多体 现 为 画作 。而 大量 的 图案 则绘 于墙 体 周边 , 门框 外 居建筑 群 ,曾经 见证 了大 理 白族 文化 的辉 煌 历 史, 它是 大 理 白族 居的 外墙 体 、屋檐 下 部 、大 门 门框 周围 、正 房和 厢 房接合 处 的 跑 喜洲 自古 以来 基 本 上 是 农 业 经 济 ,地 理 环 境 背 山面 海 , 地 部 ,檐廊 梁枋 等 部位 ,图案丰 富、色 彩 明丽 ,起 到较 强 的装 饰 效 势并 不开 阔 。但 是 ,在这 样 并不 开 阔 的土 地 上 ,这 里 的人们 却 用 果 。传统 文人 寄 情 山水 自然 , 以琴 、棋 、书 、 画、诗 、歌 、音律 勇于 开拓 的精 神 进行 了艰 苦卓 绝 的劳 动和 拼 搏 ,创造 出了繁 荣 的 明志 恰情 ,陶 冶 心灵 的文 化 品性 ,在 白族 民居 建 筑 的彩 绘空 间得 经济 ,让 这座 小 镇有 着 “ 商 城 ”之称 ,同 时, 它还 赋有 “ 富 甲南 到舒放 ,并成 为 白族 人文 精神 中恒 久 的印证 。 滇 ”的美 名 。 “ 喜洲 自元 代 到 明代就 出现 过 一些 著 名 的商 家 ,到 三、 白族 民居 与文化 传承 了清 光绪 年 间 ,其商 业 到 了大规 模发 展 的 时期 ,至 民 国 已进 入 鼎 喜洲 白族 民居建 筑群 ,从 明朝始 到现 在 已有 数 百年 历史 ,它 盛 时 期 ,” 民族经 济得 到 了蓬勃 发展 。同时 ,喜洲 还 非常 地重 视 经 历 了 明清 ( 1 3 6 8 ——1 9 1 1 年 )两代 累 累战 事 ,而 且在 各种 自然 文化 教育 , 史载 以来 ,这 个地 方 就 出 了不少 有名 的 人物 有 “ 二甲 灾害 中得 以幸 存 了下 来 。喜洲 白族 民居 建筑群 在 保持 继承 本 民 族

试析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中的照壁

试析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中的照壁

试析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中的照壁民居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符号。

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民居,就是一幅该民族文化概貌的图示。

正如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所言:“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①白族是我国最注重民居建筑的民族之一。

平面布局上,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典型形式。

在白族民居布局中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照壁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照壁作为白族民居建筑中重要的建筑小品,不仅体现了白族高超的建筑技艺,而且凝聚着白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白族照壁的概况照壁又称“影壁”或“屏风墙”,“影壁”二字由“隐避”二字变化而来,在门内为“隐”,在门外为“避”,后人统称为“影壁”。

从字面就可以看出从产生到现在遮挡一直是照壁的主要作用。

早在西周时期的建筑遗迹中就有照壁的形象,汉画像石也有照壁形象,说明照壁历史久远,久传不衰。

同时,照壁也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

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竖一堵墙。

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通过照壁反映出的是古时人们祈吉避邪求平安的民俗心理。

源于中原的照壁,走入白族民居体系,在继承了中原照壁的一些基本特点外,又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及独有的审美情趣,重新塑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照壁,并成为白族居民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

用泥瓦砖石砌成的照壁有的与白族庭院的围墙融为一体,有的布局在庭院大门里,有的在大门外,有的则布设在自然村的入口处。

白族的照壁尺度比例匀称,外观优美,通常的样式为独脚和三叠水两种。

独脚照壁又称一字平照壁,壁面高度一致,不分段,壁顶为庑殿式,在古代多为官宦人家选用。

三叠水照壁则为白族民居普遍采用的样式,“三叠水”即为将一横长而平整的壁面直分为三段,中间高,两边低,所以称为三叠水。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的文化意蕴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的文化意蕴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的文化意蕴学号:2013128203 姓名:滕达专业:旅游管理2班关键字: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白族民居大理地区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 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多种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下, 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属于大理白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

从遗留到今天的丰富的建筑遗产中, 我们可以领悟到大理人善于利用自然, 对自然环境的遵从和认同。

同时也领悟到白族人对时代的顺应, 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白族民居”的大理传统民居建筑大多限于对闻名遐迩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表象认识,少有从民居建筑的发展演化, 内在的自然因素及文化內涵以及与各时期相对应的审美意识的探讨。

经过历史的变革后形成的“汉式”模式建筑, 最典型的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它是中原文化的扩散与本地的吸收和再创造而形成的产物。

“三坊一照壁”是大理建筑文化特有的典型代表, 将合院式建筑去其一坊改为一壁这一创新,既减弱了建筑的压抑感、拥挤感,又为展现白族建筑的丰富文化提供了载体, 更是建筑与自然和谐的体现。

其布局为一正两厢一照壁围合成院落, 在围合的庭院中都种植花木, 增加居住环境的优美。

平面形状方正规矩, 主次分明, 较合院式建筑在采光、舒适、灵巧等方面更胜一筹。

这种布局明快紧凑, 和周围的地理环境( 苍山, 洱海) 极为协调, 再加上正房、厢房的开间数量以及层高, 开间、进深的尺寸均无很大差别, 无明显的主次之分, 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大方、开朗的性格。

在南诏、大理国时期, 白族的本土文化和汉文化已相互通融、渗透。

白族对中原文化有总体的认同感, 又由于文化具有传承性, 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 总是在既定的, 从先辈那里承传下来的条件下, 进行自己的文化创造活动。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感情上的联系。

这样, 白族在吸收汉文化时并不是盲从, 而是吸收对自己有利有益的部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白族正是如此, 在吸收汉文化过程中, 又超越了汉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风格

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风格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一、民族建筑白族的三坊一照壁:白族的房屋多采用白色石灰墙,内部有三开间,正面设有一个照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彝族的土掌房:彝族的房屋多为夯土建筑,结构简单但十分坚固,适应山地气候。

傣族的竹楼:傣族传统住宅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多为两层,下层空出,上层住人,既防潮又防野兽。

二、民族服饰彝族:彝族妇女的服装多为宽边大袖的左衽衣服,胸襟、背肩、袖口上常绣有各种花纹图案,镶嵌银泡。

纳西族:纳西族女子上身着长过膝盖的大褂,下着长裤,披“披星戴月”羊皮披肩,既美观又实用。

白族:白族男子常穿蓝色长袍,女子则穿色彩鲜艳的上衣和长裙。

三、语言文字多语种环境: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 3 个民族使用汉语文外,其他 22 个少数民族使用 26 种语言,14 个民族使用 22 种文字。

纳西族东巴文:东巴文是纳西族创造和使用的一种象形文字,已有上千年历史。

彝族文字:彝族有自己的传统文字,其十月太阳历与玛雅文明相媲美。

四、音乐舞蹈芦笙舞:彝族、苗族等民族都有芦笙舞,这种舞蹈动作优美,常在节日、婚礼等场合展示。

傣族孔雀舞:孔雀舞是傣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舞者通过手势和脚步模仿孔雀的动作。

纳西古乐:纳西古乐保存了许多唐宋元明时期的古老音乐曲目,被誉为“音乐活化石”。

五、传统节日彝族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点燃火把庆祝丰收和祈福,活动包括篝火晚会、火把舞等。

傣族泼水节:泼水节期间人们互相泼水以示祝福,祈求来年丰收和幸福。

白族三月街:三月街是白族的传统节日和集市,人们会进行赛马、歌舞表演和文化商品交流。

六、宗教信仰多元宗教共存:云南是中国宗教类型最多的省份,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各种原始宗教信仰共存。

藏族藏传佛教:云南的藏族主要信仰藏传佛教,宗教活动如转经、祈祷非常普遍。

纳西族东巴教:东巴教是纳西族特有的一种宗教信仰,结合了多种文化和宗教元素。

大理人总结的喜洲白族民居建筑风格特征

大理人总结的喜洲白族民居建筑风格特征

门 楼
白族民居的门楼富于装饰 ,这也是白族建筑的一个重要特色 。通常采取内 地殿阁的造型 ,飞檐串角 ,并以泥塑 、木雕 、彩画 、石刻 、大理石屏 、 凸花青砖等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 ,既显得玲珑剔透 , 又不失稳重大方 的整体风格 。木质部分凿榫铆眼相结 ,砖瓦结构部分也显得错落有致 , 精 巧严谨 , 给人以一种均衡对称 、和谐优美的感觉 。
井干式
在唐王朝和宋王朝的扶持下 ,这里曾有过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地方政权 , 这就是历史上的“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个时期的民居建筑的使 用功能日趋完善 ,建筑技术有较大的发展 。唐朝南诏国时期 ,都城阳 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已是“巷陌皆垒石为之 ,高丈余 ,连延里不 断”(《蛮书》)。而宫殿式和宾馆式住宅 ,更是富丽堂皇 。公元 856 年 , 南诏王在城内建了一座称为“五华楼”的宏伟宾馆 。古籍《读史 方舆纪要》卷一百一十七载 :“五华楼 , 在(大理)府治西 。唐大中十 年 , 南诏王所建 , 以会西南夷十六国君长 。楼方五里 , 高百尺 ,上可 容万人 。” 清代白族民居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在 汉建筑与土著建筑文化相互融合的 过程中产生异变 , 形成 了“三 坊 一 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独院或 向纵深发展多院组合的独具民族风 格和地方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 。白 族村落也有较大发展 ,已形成融商业 、 经济 、文化 、仓储 、居住等多功能 的聚居区 。
杨品相宅

杨品相宅位于喜洲镇城北村西大道南侧,喜洲人杨品相于1947年所建。杨 家大院占地面积近1841平方米,建筑面积1621平方米。院落为白族典型 “三坊一照壁“院落,分南北两院,每坊为三开间楼房,各坊通过走廊相 通,外墙、内墙、望板、照壁、门楼均有彩画装饰。照壁匀称精美,大门 精雕细刻,院内配有石板夹卵石的拼花地面。1953年土改中杨宅被没收公 有,现由大理市文化局文物管理所管理。

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

多院落群体:根据地形,灵活自由的进行拼接扩展, 组合成为多院落的大型合院群体。
1.入口曲折变化。均以前导过渡空间保持合院住宅 的内部相对安静和私密,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性。
2.入口门楼的装饰丰富,形式多样,标志性强。
3.厅、廊的设置,使各房屋上下之间,内外之间的 交通联系十分方便,特别在雨天更加明显。
4.庭院中广植植物花卉,壁饰字画,使封闭的庭院空间充满生机 绿意。幽情雅趣,既保证了物质要求,又满足了精神生活方面 需求,足不出户便可接触自然,怡情悦性。
5、照壁是三合院的点睛之处。
பைடு நூலகம்
白族民居
覃翠烨 140407230
汉风坊院
汉风坊院是白族当地居民与汉族传统民居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民居 形式,所以称为汉风坊院。 主要形式有“三坊—照壁”和“四合五天井”,还有“六合同春”和多院 落群体。
三坊—照壁
四合五井天
由“三坊—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两个院落 组成,便形成了“六合同春”

白族民居有哪些建筑特色

白族民居有哪些建筑特色

白族民居有哪些建筑特色?
白族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特点而闻名。

以下是白族民居的一些建筑特色:
1.布局方式:白族民居通常采用“三坊一照壁”的布局方式,即三座房屋加上一个照壁
围成一个院落,主房位于中间,两侧是厢房。

这种布局方式注重对称和平衡,给人以稳重、端庄的感觉。

2.建筑材料:白族民居主要采用土、木、石等自然材料建造,尤其是土墙和石头的使
用非常普遍。

这种就地取材的方式既降低了建筑成本,又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3.外观造型:白族民居的外观造型简洁明快,多采用直线和几何形状,给人以质朴、
大方的感觉。

同时,在细节处理上非常考究,如门楼、窗花等部位的雕刻和装饰都十分精美。

4.内部结构:白族民居的内部结构也很有特色,通常采用“间”作为基本的单元,根据
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进行组合。

同时,在房屋内部也常常设置天井、廊道等空间,增强了室内通风和采光效果。

5.装饰艺术:白族民居的装饰艺术也是一大特色,尤其在木雕、石雕、彩绘等方面非
常出色。

在民居内部,常常可以看到精美的木雕门、窗、隔扇等,以及石雕的柱础、门框等。

此外,在墙壁和天井上也有精美的彩绘和图案。

总之,白族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特点展现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审美观。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介绍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介绍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介绍喜洲镇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民居建筑保存得最完好的,有助于全面了解“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建筑特色。

其中,严家大院和董家大院最具代表性。

景点信息地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门票:严家大院50元交通:从古城或下关乘坐开往喜洲的中巴,沿滇藏公路招手即停,从下关至喜洲需1小时。

饮食:喜洲耙耙,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均佳的麦面烤饼,是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以喜洲白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

旅游小贴士1.喜州可住宿。

2.从这里到蝴蝶泉很近。

景点相关资料喜洲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

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

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在大理,甚至在云南,像喜洲这样的农村乡镇压,大概是很少有的。

喜洲是历史名城,又是白族典型的商业集镇,是白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萌地之一,云南著名的侨乡之一。

因此可以说,了解大理和白族,不能不首先了解喜洲。

建筑特色喜洲白族民居,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层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喜洲白族民居特别重视照壁、门窗花枋、山墙、门楼的装饰。

照壁是一主两厢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筑,多为一高两低的桃檐飞角青盖顶的墙体;居主房正前,连接两厢山墙,使三方形成封闭庭院。

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书以四言题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以水墨或粉彩绘图画。

门窗特别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门,多为云木、红椿、楸木、云杉等名贵木材,雕上金鸡宝贵、喜上眉梢、麒麟呈现祥等民间吉祥图案,多为透雕或圆雕。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的文化意蕴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的文化意蕴

Z 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多种民 经 古 人 居 住 之 地 , 必 有 阶 梯 式 平 筑, 当地称为“垛木房”。
W 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下, 渐渐地 台, 台之边周, 自数里以外或高山
“土 库 房 ”( 当 地 的 习 惯 叫 法 )
H 形成了一种属于大理白族特有的 顶遥望之, 极为清楚, 至近处反不 是一种独立式外向型适合农耕生
但和北京四合院相比又有不同之 期
北内陆文化流, 和由南向北传播的
这种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 处: 除当中有一个正方形的大院子
东 南 沿 海 文 化 流 , 都 以 洱 海 、滇 池 居 建 筑 和 北 京 典 型 的 四 合 院 相 比 外, 四坊交角处各有一个小院, 亦
地区为通道, 并在这一地区为中心 又有所不同。在平面布局上, 北京 称“漏角”天井。大小共有五个庭院
L 民居建筑形式。它由低层次到高层 易识别……。”①这种以天然坑壁为 活的民居, 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大
T 次 , 由 粗 放 到 精 细 , 由 物 质 形 态 到 墙 , 以 坑 为 居 室 , 上 搭 一 简 陋 草 棚 理自然的石环境和人们对 “石”的
意识形态, 经过一代一代地积累至 以避风雨的半穴居, 是大理古代先 崇拜分不开的。
理 他们接受了汉文化中“天人合一” 但 享 受 了 围 墙 内 空 间 自 主 的 满 久、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在中原
文 的思想, 对人与自然有着深刻的认 足, 而且充分欣赏了庭院的艺术, 文化的强烈熏染下, 由于本民族传
化 识; 即人与自然不应该相互隔绝, 即精神审美上的潜在价值。
2007 ·3
有 普 遍 意 义 。 或 旱 、或 涝 , 对 于 村 似一 座“井 干 ”式 的 房 屋 ) 、随 葬 品 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于自然环

[讲解]大理白族民居

[讲解]大理白族民居

云南——大理白族民居白族的住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的瓦房。

平房结构多以“三房一照壁”为主,少数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

“排架”(以一排柱子为主的屋架叫排架)承重,四柱落地。

左右后三方用土基墙围护,前面及中央用木料板为隔,山墙到顶,屋面挑出,有防止邻居火灾波及作用。

在“排架”间和楼板照面下面,前后均有一根通穿的枋,当地叫做“穿枋”,是白族木工一项很出色的创造。

“穿枋”把整所房子的“排架”联成一个整体。

与照面枋、檐口挂枋和落地枋相互作用之后,刚度很大,具有很高的抗震能力。

白族民居格局丰富,庭院布局多种多样,其中最典型的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三房一照壁”就是三面三栋楼房,另一面是主房对着的照壁,中心是天井。

“四合五天井”是四面各四栋楼房,每相交处有一耳房和一小天井,加上院中心的大天井,便是“五天井”了。

照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因此,照壁在白族民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白族民居正房院落对面的墙壁,一般都要做成照壁,照壁漆成白色,可反射日光为正房提供充足的光线。

一般在照壁的周边上边区域绘有各种彩画图案;在照壁的中间区域或镶嵌大理石图案,或绘制各种式样的山水图画,或题写寓意美好的诗词歌赋,使照壁显得高雅秀丽,充满文化内涵,显示出白族民居的独特个性;照壁的前面一般还有花台陪衬,花台多用大理石砌成,内栽松、竹、梅、兰等花木,花台上一般还要放置各种盆景,使照壁更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大理是个多风地区,每年出现大风日数既多,风力又强,尤其下关一带,每秒钟最大风速可达四十米左右。

在与自然作斗争中,白族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常年多是偏西的风向,他们就将主房的布局坐西向东,门窗都开在向东那面,风从屋后吹来,自然不易进入室内。

白族建筑的照壁比较高大,主房、厢房和厅房一般是层高均等,不分主次,充分起着互相屏障的作用,由于从房屋坐向,平面组合到主面处理,都为避风步步筑防,所以不为劲风所烦扰。

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

走进白族民居作为土生土长的江南人,从小面对的就是纵横不清的河道和河道旁那古老的老木屋。

习惯听着乌篷船的木橹轻轻的敲打着河水,一直听到我背上行囊走出江南。

托得学建筑的福,让我有机会可以打着以“考察”的名义,游览各地的名宅古居。

于是乎,去年暑假,我便踏上了去往云南的道路,踏访那美丽的金花阿鹏的土地。

(一)“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与老北京深幽胡同里典雅庄重的四合院不同,苍山洱海间的白族人更偏爱一种明快轻松的节奏。

这里,以“银苍玉洱”为中心的大理地区,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其邮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多种名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下,渐渐的形成了一种属于大理白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

它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粗放到精细,由物质形态到意识形态,经过一代一代地积累至今,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从遗留到今天的丰富的建筑遗产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大理人善于利用自然,对自然环境的遵从和认同,同时也领悟到了白族人对时代的顺应,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尽管同处云南,白族民居还是会因为地理的差异体现一定的不同,并大致呈现出三种姿态。

然而,他们却令人吃惊的表现出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无论在材料的运用还是建筑构造方面,都贴切地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特点及生活习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来服务自己。

虽然这些屈指自然的民居建筑,看来似乎是一些简单的“庇护所”。

然而正是这种原始的、深厚的、朦胧的威力,显示出大理白族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方面的智慧和床在,传递着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深深的影响着今天的大理白族民居。

生长着层层木刻雕花的大门,已略有锈蚀的门环——东北角的朱红门扇开启,照壁上雕刻的祥云朵朵或苍竹悠悠或百鸟朝凤——无论什么,都将充满生机的画面和充满生机的白族生活呈现在眼前。

白族人是爽朗而快乐的,白族人生活着的这些建筑,同样也是单纯而又明快的。

关于门上的雕花,白族人有着特殊又有趣的诠释——门上雕刻一龙一凤,若龙在上,则家中男人当家,若凤在上,则女人作主。

独具特色的白族民居

独具特色的白族民居

三坊一照壁 :是白族建筑最典型的形式 , 着 遮挡 两 坊 间的 空隙 和 美化 内 院立 面的 作
即一 坊正房 ,两坊厢 房 ,正 房略高于厢 房 ,正 用 。天 井地面铺青石或大理石 ,阶梯多为大理
维普资讯
石 。
而连接十分牢固 ,几十年如故。再装上两扇较
人眼目。有的门楼不用一颗铁钉或其他铁件, 值。
人 家喜 欢用对 比色和原色来渲染 ,显得金碧 白墙 ,上部 或彩 画山水书法诗词 ,或正中镶嵌
辉 煌。木雕门窗既有浓厚的装饰趣味 。又是颇 圆形有山水花纹的大理石 ,尽收山水入庭 院。
具魅力的艺 术品 ,特点是手法简练。镂空雕 照壁下建有花坛,种植四时花木,多栽种金
。喜鹊报春 图 ,绽蕾的两枝劲梅横空出世 , 竹 、山茶 、梅 、兰 、菊等花 卉 ,常年 开着万 紫千
常 使用泥塑 、木雕 、大理 石屏 、石 刻 、彩 绘 、凸 正 房显得明亮宽敞 ;还可以根据 阳光照射在
花砖和 青砖等 组合成 丰富多 彩的立体 图案 。 照壁的部位推算时间。在没有钟 表的年代 ,照
门头是重中之重 ,架设 斗拱六垛六跳之多 ,并 壁又起着计时的作用。照壁美化 了庭院 ,有的
梅枝上各栖一只喜鹊 ,其他别无所有 ,虽然非 红 的花朵 ,。大理千百 家 ,户户开名花 。家家
常简练,但令人感受到环绕这对喜鹊是无垠 花香四溢 。照壁一词 ,以文窥义 ,与日照有 关。
的空间。
清早太阳升起 ,照壁可 以适 当地遮挡一些光 ,
住宅大 门是全宅重点装饰之_ 。门楼通 不 至于 太刺 眼 ;傍晚 由于照壁 的反 光作用 ,使
的创造才能 ,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基本 凹曲状 ,外墙 很少开 窗 ;采 用石板封檐 防风 ,

大理建筑特色介绍

大理建筑特色介绍

大理建筑特色介绍
大理建筑具有“五多”的特色,即:多层、多面、多坡、多巷、多阁。

其建筑风格以白族民居建筑为主体,结合白族民居建筑的特点,形成了以白族民居建筑为主体,其它民族建筑为特色的大理民族建筑风格。

白族民居是大理地区最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民居类型之一。

白族民居具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等特点,且极富地方特色。

大理地区白族民居多为二层楼式砖木结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从平面上看,大理地区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以一至三层为主,其中一层为堂屋(或称客厅),堂屋与卧室、厨房等生活空间相分离。

二层主要作为卧室、厨房等辅助空间使用,也有少数人家用作储藏室和客房。

三层主要用于存放粮食、农具、杂物等物品。

此外,大理地区白族民居在其建筑风格上还有一定的特色:
一是对屋顶进行了美化和装饰。

屋顶的处理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正脊两端装饰有象征吉祥的瑞兽(如狮子、貔貅
— 1 —
等);二是正脊两端装饰有龙柱;三是正脊两端装饰有精美的脊兽(如狮子、麒麟等)。

— 2 —。

云南大理建筑风格介绍

云南大理建筑风格介绍

云南大理建筑风格介绍一、白族传统建筑大理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那肯定得说白族传统建筑啦。

白族建筑就像白族人民一样,有着独特的魅力。

你看那白族的民居,大多数都是三坊一照壁或者四合五天井的格局。

啥叫三坊一照壁呢?就是由三个房子和一个照壁围起来的院子。

照壁可不仅仅是一堵墙哦,它可是有着精美的装饰的。

上面会画着各种漂亮的图案,可能是山水,可能是花鸟鱼虫,就像是一幅展开的画卷。

而且白族建筑的颜色搭配也很讲究呢,白色为主色调,再加上一些青瓦,木梁上还会有雕刻,雕的可能是一些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或者吉祥的图案,感觉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白族的文化和历史。

二、宗教建筑大理的宗教建筑也很有看头。

像崇圣寺三塔,那可是大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三塔高高耸立在那里,就像三个巨人守护着这片土地。

塔的造型很独特,线条流畅,从远处看就特别壮观。

寺庙建筑呢,也是充满了浓浓的宗教氛围。

建筑结构严谨,内部的佛像、壁画等都非常精美。

这些宗教建筑在建筑风格上融合了大理当地的特色和宗教文化的元素,比如说在建筑的装饰上可能会有一些宗教符号或者经文的雕刻,让人一走进就感觉心灵都被净化了。

三、现代建筑与传统的融合现在大理也有很多现代建筑,不过这些现代建筑并没有抛弃传统的建筑风格。

很多新的建筑在设计的时候都会借鉴白族建筑的元素。

比如有些酒店或者民宿,它们的外观可能会采用白族建筑的青瓦白墙的风格,但是内部的设施却是现代的,这种融合既保留了大理的传统韵味,又满足了现代人对舒适生活的需求。

再比如说一些公共建筑,在建筑的线条或者装饰细节上会融入白族传统建筑的木雕、石雕等工艺,让现代建筑看起来更加有文化底蕴。

四、建筑材料的特色大理建筑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当地的石材和木材用得比较多。

石材坚实耐用,用来做建筑的基础或者雕刻一些装饰品。

木材呢,尤其是那种带有纹理的木材,用来做梁、柱或者门窗的框架。

这些材料都是取自当地,既方便又能体现出大理建筑的本土特色。

而且用这些材料建出来的房子,冬暖夏凉,特别适合大理的气候。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START OF SPRING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白族民居建筑群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遗产,是闪耀在云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这里浓缩了白族文化和民俗的精华。

白族民居主要为两种,其一是三坊一照壁,其二是四合五天井。

三坊一照壁就是指建三排房子、一面照壁,围成类似于北方四合院的形式。

三排房子一般位于南、西、北侧,照壁位于东侧,因为大理地区白族民居大多是坐西朝东,而不是坐南朝北。

房子一般为两层,有时正坊(西侧的那排房子)可为三层。

每排房子一般是三开间。

如果条件不许可,也可建两排房子,但不能面对面,只能建成曲尺形(L形)的布局。

四合五天井就是指建四排房子,与北方的四合院相似,但每排房子之间不相连,这样就在四排房子中间形成了一个大天井,每两排房子之间又形成了一个小天井,共四个小天井,故称“五天井”。

以前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房子的内部结构是很简单的,就是一排三开间房子,上下两层而已。

START OF SPRING 严家大院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严家大院,它位于喜洲古镇最繁华的四方街富春里1号,大院始建于清朝光绪32年(公元1907年),占地2478平方米,建筑面积3066平方米,是喜洲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白族建筑。

SPRING走进这个深宅大院,便看到有着翘角飞檐,高大繁复的大门,飞舞着秀丽字画的照壁,虽经岁月的洗涤,红色的朱漆门窗、大理石雕刻的白色围栏仍不失其当年的风华。

严家大院里有一个演出的小礼堂,主要是进行三道茶表演。

'一苦、二甜、三回味',三道茶就如同我们的人生般,先苦后甜然后再仔细体会。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勤劳智慧的白族人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着苦尽甘来的幸福生活。

值班编辑:李涵曦图片:新哥文字:网络(侵删)。

一天一小镇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六合同春。”

一天一小镇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六合同春。”

一天一小镇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六合同春。

”今日,我们走进喜洲镇,位于大理市北部,西倚苍山,东临洱海,隋唐时期的'大厘城',南诏时期的'十睑之一',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也是云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和重点侨乡之一。

喜洲古镇,是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位于洱海的西北,背靠苍山五台、沧浪、云弄三峰,东濒洱海,南隔鸡鸣江,与湾桥相连,北以龙首关为界,与洱源县接壤,从大理市的主城区下关到喜洲大约1小时车程。

全镇共有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

远远望去,像一座古朴典雅的城池,更像是一座巨大的民居建筑博物馆。

那独具特色的造型,那几近完美的结构,都给人一种庄重雄浑而又不失轻巧灵透,古朴典雅而又不乏自由洒脱的质感和美感,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

白族民居沉淀的历史时光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

现在所有的城市里都是毫无特色的高楼大厦,只有到这样的村镇才能感受到少数民族风情。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六合同春。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的特色,均可以在位于喜洲镇的严家大院里感受到,严家大院就是白族民居建筑文化的缩影。

大理白族文化学者、喜洲历史文化专家张绅讲解道,严家大院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占地2478平方米,建筑面积3066平方米。

为“一进两院”“三坊一照壁”“四坊五天井”的院子组成,共六幢房子,两个大天井。

两院称“六合同春”。

从“一照两面”的走廊可进到里院———“四坊五天井”。

这些都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的经典代表。

严家辉煌历史要追溯至严子珍,以及他的“永昌祥”商号。

这个以茶起家的商号涉猎颇广,生丝、布匹、药材等几乎无所不包。

据了解, “永昌祥”最繁盛的时候,共有遍布大江南北的70多家商号,员工3000余人,资产2000万银元(约合现在的40亿人民币),其商业帝国的规模可见一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族一切建筑, 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 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 口彩画
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 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 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谢谢
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 照壁"、 "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 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其建筑形 式也影响到了周边地区的建筑格局:如丽 江等地也多见这样的建筑形式。大理石头 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 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大理民间有"大理有 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 是建房取材的特点。
照壁
• 照壁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式样有独脚照 壁和“三滴水”照壁两种。独脚照壁又称 “一字平”照壁,壁面高度一致,不分段; “三滴水”照壁壁面分成三段,左右两边 稍矮,大小对称,中间段较高,的民居空间布局称为“六合同春”,加之楼上的 走廊,又把各幢房子全部连通,称为“走马串角楼”
三坊一照壁
大理民居为防劲凤,多坐西朝 东。三坊每坊皆三间二层,正 房一坊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 居住;两侧厢房二坊由下辈居 住。正房三间的两侧,各有“漏 角屋”两间 ,也是二层,但进 深与高度皆比正房稍小,前面 形成一个小天井或“一线天” 以利采光、通风及排雨水。通 常,一边的漏角屋楼上楼下作 卧室或书房,也有作杂物储藏 室的;另一漏角屋常作厨房, 高为二层但不设楼层,以便排 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