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讲稿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上一章的内容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共产国际、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在革命前景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国内局势却风云突变,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大革命中途夭折。
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举起的屠刀,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内容
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大革命失败以后的中国政局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二、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一)党内三次“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
(二)遵义会议及其历史作用
(三)长征的胜利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2.认识革命新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
2.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创建的意义及现实启示
史上“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及危害 3.党在历
4.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
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使中国革命走向复兴的新的革命道路。
这条革命新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探索并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它的创建有何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来共同学习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局
1.国民党统治在全国的建立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经过宁汉合流、东北易帜,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国民党上台后,在全国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为了镇压和控制人民,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在蒋介石的主持下,国民政府建立了一支以黄埔系军官为骨干的庞大的正规军,人数达200万人,拥有近现代武器装备,年耗用军费占全国全年收入四分之三以上。
还加强了地方武装,建立省以下的保安团、队,连地主武装民团在内,人数达一千万以上。
(同新旧军阀抢夺地盘和权力、镇压人民)
其次,为了加强对国民党内部的控制和对全国人民的统治,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蒋介石还建立了以戴笠为头子的军统和以陈立夫、陈果夫为
首的中统,这两个特务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
再次,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
保甲内各户要互相监视、互相告发;国民党政府的征税、摊派等,许多也通过保甲来进行。
自1934年11月起,保甲制度在全国普遍推行。
保甲制的实质是通过联保连坐法将全国变成大囚笼。
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最后,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大批进步书刊被查禁,许多进步作家被监视、拘捕乃至枪杀。
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改变。
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
中国革命转入低潮。
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2.革命形势转入低潮
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中国革命转入低潮。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艰难环境:
2
1、革命阵线缩小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下,革命力量受到极大摧残,中国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
阶级力量发生了新的组合,民族资产阶级附合了大资产阶级,退出革命阵营,上层小资产阶级也发生动摇而离开了革命,继续坚持革命斗争的一时只剩下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革命的政党只剩下了共产党。
2、革命力量被摧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第2天即1927年4月19日国民党就发出“秘字第一号命令”,厉行“清党”,通令“缉拿”共产党领导人和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190人。
据中国共产党六大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
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其他革命者、民主人士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
共产党的许多优秀领导人如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罗亦农、萧楚女、向警予、彭湃、恽代英、蔡和森等先后被杀害,这些人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26岁,他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3、工农运动走向低落
共产党领导的工会会员由大革命高潮时的280万人下降到3万人,工人运动已由进攻转为防御。
915万全国农会会员大部被打散,农民运动虽然还不断发生,甚至爆发了多次武装起义,但也是此起彼落,处于散漫而不集中的状态。
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敢不敢革命,怎样革命,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前必须回答的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对于敢不敢革命,中国共产党作了明确而肯定的回答。
面对国民党反对派举起的屠刀,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了不畏强暴、为了理想和信念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和学生一起回忆)共产党人夏明翰在就义前写了四句诗至今为我们所传
诵:“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还有比生命更珍贵的吗,在共产党人这里就有,那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尤其是一名军校大学生,身着绿军装的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死难的革命烈士,才对的起我们帽顶庄严的国徽。
在黑暗的中国,在革命形势转入低潮的情况下,到底怎样进行革命,中国革命应当走什么样的道路,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要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不断地总结经验。
为了回答这个
3
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长时间的艰苦的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 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城市中心论的实践及其失败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中心论的影响。
所谓城市中心论,是指主张革命发展道路以城市为革命中心、以工人阶级为革命斗争的主要力量,和平时期在城市进行合法斗争;在革命时机成熟时,在城市中举行工人起义,先占领城市,后进攻乡村。
中国革命为什么会受城市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和支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分析时注意层次)从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来看,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范例。
有的都是城市斗争的经验,如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巴黎公社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等,都是发生在中心城市。
近代中国的革命运动也是这样,如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还有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也都是发生在中心城市。
中国深受城市中心论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关系。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是在俄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发生、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成为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一个支部。
共产国际和我们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
从建党到国民革命,党基本上是按照俄国革命的模式开展工作的,即以城市为中心,以开展城市工人运动和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为工作重心。
包括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这些也是以城市中心论为指导思想的。
历史的经验、共产国际的指挥和干预、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还很幼稚、不成熟,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在一个时期内成为全
党的共识。
于是,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并指挥发动了一系列以进攻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
无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还是广州起义,都是以占领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的。
但是所有这些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城市暴动的失败,促使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独立地思考、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
(2)向井冈山进军——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起点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带领余部进军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
4
践中开辟出一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开始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斗争实际,成为毛泽东创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光辉起点。
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上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领导开创井冈山根据地,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持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而且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了初步的说明。
从1927年9月到1939年12月,毛泽东相继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七篇文章中,提出、充实、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是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它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生硬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
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下面我们综合毛泽东在上述七篇文章中的基本观点,来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具体内容,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
2.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深刻分析了走革命新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由革命战争的性质所决定。
(提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划分、特点,引出以下内容)在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军队实际上是穿起军装的农民。
怎样才能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那就要首先解决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问题。
因此,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到农村去,团结、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关键。
第二,由敌强我弱的形势所决定。
从敌我力量对比来看,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他们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广大的乡村则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
因此,无产阶级要积聚和锻炼革命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与强大的敌人决战,就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到农村,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凶恶的敌人,并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地争取
5
全国革命的胜利。
(2)科学论证了走革命新道路的可能性
为什么中国革命首先能在农村建立一小块一小块的红色政权,然后逐步扩大,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局面,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毛泽东分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经济上,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占优势,农村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立存在,可以自给自足地解决红军与根据地人民的物质供应,这给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政治上,由于城乡政治发展不平衡,敌人只能在城市建立强大的反动统治,而广大农村则是反革命统治的薄弱环节,加上“地方性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形成了各派军阀的封建割据。
各派军阀在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下为争夺地盘和权力不断进行军阀混战,这就既削弱了敌人的统治力量,又造成了他们进攻红色根据地的不一致,给了红军以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发展革命力量的可乘之机,使小块红色政权能够在四面白色政权的夹缝中生长。
在地理上,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为革命力量提供了极大的回旋余地,“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即使局部遇到严重的困难和挫折,革命力量仍能在其他地区或其他方面得以恢复和发展。
第二,国民革命的广泛影响,为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并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是在第一次大革命过程中工农兵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如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及大革命时期,在这些地方曾经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
著名的香港海员罢工、省港大罢工发生在香港和广州。
南方有很多地方组织了农民协会,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广东、湖南相继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
这些地方的群众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和锻炼,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较多的斗争经验,这给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准备好了群众条件。
所以,当革命的主要力量转入农村后,很快就
能把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土地革命时期在全国建立的13个革命根据地有11个是在南方建立的,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三,红色政权的存在与发展,还取决于革命形势的发展。
全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大革命失败后,新军阀统治取代了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引起中国革命的各种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
而只要中国社会的主要
6
矛盾存在,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就永远不会泯灭,革命形势必定不断向前发展。
毛泽东说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在这种情况下革命的星星之火必将成为燎原之势。
小块根据地的不断扩大,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和相互配合,就会使反动统治首尾难顾、捉襟见肘,从而造成各种有利于革命发展的机遇。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也是红色政权存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冈山到赣南游击时,全军只有3600人。
1930年8月,中央苏区建立红军第一方面军,约4万人。
在创建和保卫苏维埃共和国的斗争中,特别是经过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第26路军举行宁都起义,红军得到迅速壮大发展,1933年中央红军部队总兵力发展到12.7万人。
毛泽东认为,如果只有地方性质的赤卫队而没有相当力量的红军,就不能对付有着优良装备的正规的反动武装,也就不能造成红色政权的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造成割据局面、粉碎国民党军事“围剿”以及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坚持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条件。
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革命的成功与失败,红色政权的能否存在与发展,主要看领导革命和红色政权的共产党是否坚强有力,
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
井冈山的斗争实践证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组织的正确有力的领导,使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而教条主义的瞎指挥和粗暴干预,却使根据地的斗争屡遭挫折和失败。
(3)阐明了实现革命新道路的基本途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在论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3.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意义及现实启示
7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对于历史和现实都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通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革命道路的问题,是革命的重要问题。
道路正确,革命才能比较顺利地发展;道路错误,革命就要遭受挫折甚至失败。
回顾中国革命的历程,从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到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只用三年时间就打败了敌人800万军队,这些都是在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理论的指引之下完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前进,革命才能顺利发展,取得胜利。
偏离了这个指针,中国革命就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
所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无论怎么估价都不会过分。
第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创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探索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品格。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是同“左”和右的错误斗争的胜利成果。
它体现了一种敢于冲破理论禁区,勇敢探索的精神。
在半殖民地的东方落后国家如何进行革命,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马克思、列宁都没有回答的问题。
我党历史上出现的三次“左”倾错误,都是在道路问题上照搬俄国经验,坚持城市中心论的结果。
敢不敢冲破这个禁区,打破这种权威,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严峻考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冒着被批判、被处理、被杀头的危险进行探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探索真理的大无畏精神。
可以说,如果没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敢探索,中国革命就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没有任何固定模式可以参考,需要我们去努力实践,去勇敢探索。
1992年,当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时,面对一些人对改革开放事业所表示的担心和质疑,邓小平同志又一次突破理论禁区,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探索的征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止步,我们要继续保持当年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时的那种昂扬斗志,多一些敢闯敢冒敢干的豪迈与激情,去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还体现了勇于创新的优秀品格。
农村包围城市这一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马
8
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在。
创新表现在各个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
在当今的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或创新能力低下的国家很难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立足之地。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发出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
面对当今世界创新浪潮不断高涨和国际竞争激烈形势的挑战,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不仅要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更主要地是要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腾飞。
第三,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创建,树立了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曾指出,我们需要马克思主义,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我们“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来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不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客观规律,仍然以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来指导中国革命。
而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者也不顾中国的具体国情,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奉为金科玉律,照抄照搬城市中心论,结果使中国革命遭到了严重损失。
血的代价促使毛泽东在探讨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敢于去否定原有的革命模式。
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在起义遭受挫败的情况下,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进军,从实践中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起来后,毛泽东同志又几次顶住了来自湖南省委和中共中央的错误干涉,坚持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