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
时序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电路任何一个时刻的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的输入信号,还与电路的原状态有关。
时序电路中务必含有具有经历能力的存储器件。
时序电路的逻辑功能可用逻辑表达式、状态表、卡诺图、状态图、时序图与逻辑图6种方式表示,这些表示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能够互相转换。
一、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 (一)分析步骤
1.根据给定的时序电路图写出下列各逻辑方程式: (1)各触发器的时钟方程。
(2)时序电路的输出方程。
(3)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
2.将驱动方程代入相应触发器的特性方程,求得各触发器的次态方程,也就是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方程。
3.根据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列出该时序电路的状态表,画出状态图或者时序图。
4.根据电路的状态表或者状态图说明给定时序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例1】分析时序电路
(1)时钟方程:CP CP CP CP ===012
输出方程:n
n
Q Q Y 21=
驱动方程:⎪⎩⎪⎨⎧======n n n n
n
n Q K Q J Q K Q J Q K Q J 2020
01011212
(2)求状态方程
JK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n n n Q K Q J Q
+=+1
将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代入,即得电路的状态方程:
⎪⎩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Q Q Q Q Q Q K Q J Q Q Q Q Q Q Q K Q J Q Q Q Q Q Q Q K Q J Q 202020000100101011111112121222212
(3)计算、列状态表
n
n n
n n
n n n Q Q Y Q Q Q Q Q Q 2
12
100
1
1112=⎪⎩⎪⎨⎧===+++
(4)画状态图及时序图
(5)逻辑功能
有效循环的6个状态分别是0~5这6个十进制数字的格雷码,同时在时钟脉冲CP 的作用下,这6个状态是按递增规律变化的,即:
000→001→011→111→110→100→000→…
因此这是一个用格雷码表示的六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
当对第6个脉冲计数时,计数器又重新从000开始计数,并产生输出Y =1。
【例2】:分析图6.2.4电路的功能。
1.时钟方程:
CP CP =0 n
Q CP 01= CP CP =2
2.激励方程:
n
Q J 2
0= n Q J 01= n n Q Q J 012=
=0K 1 11=K 12=K
Q
Q 0
J 0
K 0
J 1 K 1
Q 1
Q 1
J 2 K 2
Q 2 Q 2
CP
图6.2..4 逻辑电路图
3.状态方程:
)(CP 0210↓=+n n n Q Q Q )( n 01011↓=+Q Q Q Q n n n )(CP 21012↓=+n n n n Q Q Q Q
4.状态转换表:
表6.2.2 状态转换表
5.状态转换图:
图6.2.5
例状态图
6.逻辑功能说明: 为异步五进制加法计数器。
(二)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设定状态,导出对应状态图或者状态表。
(2)状态化简。
原始状态图(表)通常不是最简的,往往能够消去一些多余状态。
消去多余状态的过程叫做状态化简。
(输入相同时、输出相同、且转换的状态也相同的状态叫做等价状态)
(3)状态分配,又称状态编码。
(4)选择触发器的类型。
触发器的类型选得合适,能够简化电路结构。
(5)根据编码状态表与所使用的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导出待设计电路的输出方程与驱动方程。
(6)根据输出方程与驱动方程画出逻辑图。
(7)检查电路能否自启动。
【例1
(1)选择触发器,求时钟方程、输出方程、状态方程
因需用3位二进制代码,选用3个CP 下降沿触发的JK 触发器,分别用FF0、FF1、FF2表示。
由于要求使用同步方案,故时钟方程为:CP
CP CP CP ===210
利用卡诺图得到输出方程:
n n Q
Q Y 21
=
利用次态卡诺图得到状态方程:
变换状态方程,使之与所选择触发器的特征方程一致,得到驱动方程.
n n n Q K Q J Q +=+1
n
n Q Q J 120=、10=K
n Q J 01=、n n Q Q K 021= n n Q Q J 012=、n Q K 12=
(3)作逻辑电路图
(4)检查电路能否自启动
将无效状态111代入状态方程计算:
⎪⎪⎩
⎪⎪⎨⎧=+==+==+=+++000
121201121021011001210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可见111的次态为有效状态000,电路能够自启动。
计数器
在数字电路中,能够经历输入脉冲个数的电路称之计数器。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2
120112102101
100120102101
【例】用74LS163来构成一个十二进制计数器。
(1)写出状态SN-1的二进制代码。
SN-1=S12-1=S11=1011
(2)求归零逻辑。
n
n
n
N
N Q
Q
Q
P
P
P
P
LD
CR
1
3
11
1
11
1,=
=
=
=
=
-
-
(3)画连线图。
【例】用74LS161来构成一个十二进制计数器。
74161是十六进制异步计数器,使用异步清零、同步置数工作方式。
用异步清零端CR归零:
SN=S12=1100
n
n Q
Q CR
2
3
=
用同步置数端LD归零:
SN-1=S11=1011
n
n
n Q
Q
Q
LD
1
3
=
寄存器
能够暂存数码(或者指令代码)的数字部件称之寄存器。
寄存器根据功能可分为数码寄存器与移位寄存器两大类。
一、数码寄存器
寄存器要存放数码,务必要存得进、记得住、取得出。
因此寄存器中除触发器外,通常还有一些操纵作用的门电路相配合。
图5.17为由D触发器构成的4位数码寄存器。
在存数指令(CP脉冲上升沿)的作用下,可将预先加在各D触发器输入端的数码,存入相应的触发器中,并可从各触发器的Q端同时输出,因此称其为并行输入、并行输出的寄存器。
二、单向移位寄存器
由D触发器构成的4位右移寄存器如图5.18所示。
CR为异步清零端。
左边触发器的输出接至相邻右边触发器的输入端D,输入数据由最左边触发器FF0的输入端D0接入。
时序逻辑电路例题解析
[5.8] 分析图P5.8的计数器电路,说明这是多少进制的计数器。
十进制计数器74160的功能表见表5.3.4。
[解] 图P5.8电路为七进制计数器。
计数顺序是3-9循环。
[5.9] 分析图P5.9的计数器电路,画出电路的状态转换图,说明这是多少进制的计数器。
十六进制计数器74LS161的功能表如表5.3.4所示。
[解] 这是一个十进制计数器。
计数顺序是0-9循环。
[5.10]试用4位同步二进制计数器74LS161接成十三进制计数器,标出输入、输出端。
能够附加必要的门电路。
[解] 可用多种方法实现十三进制计数器,根据功能表,现给出两种典型用法,它们均为十三进制加法计数器。
如图A5.10(a)、(b)所示。
[5.11]试分析图P5.11的计数器在M=1与M=0时各为几进制。
74LS160的功能表同上题。
[解] M =1时为六进制计数器,M =0时为八进制计数器。
6.2 试分析图题6.2所示时序逻辑电路,列出状态表,画出状态图与波形图。
1J 1K C1┌
┌1J 1K C1┌
┌1
CP &
1
=1
FF 0
1
FF
6.2 解:图题6.2所示电路属于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其中Q 1Q 0是触发器的输出状态,X 、Z 分别是电路的输入与输出信号。
分析过程如下:
1. 写出各逻辑方程:
驱动方程: J 0=K 0=1 J 1=K 1=n
Q X 0⊕
将驱动方程代入JK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n n n Q K Q J Q
+=+1
,得:
次态方程: n
n Q Q 010=+
n n
n n n n n Q Q X Q Q X Q Q X Q 10101011)()()(⊕⊕=⊕+⊕=+
输出方程: n
n Q Q Z 01=
2. 列出状态表如表解6.2所示。
3. 画出状态图及波形图如图解6.2所示。
4. 逻辑功能分析 由状态图能够很清晰地看出电路状态转换规律及相应输入、输出关系:该电路一共有4个状态00、01、10、11。
当X =0时,按照加1规律从00→01→10→11→00循环变化,并每当转换为11状态(最大数)时,输出Z =1。
当X =1时,按照减1规律从11→10→01→00→11循环变化。
因此该电路是一个可控的四进制计数器,其中Z 是进位信号输出端。
表解6.2
S
X
0 1 Q 1n Q 0n Q 1n +1 Q 0n +1 Z Q 1n +1 Q 0n +1 Z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1 0 1 0
0 0 0 1
1 0 0 1
1 0 1 0
0 0 0 1
Q 1Q 0
X/Z
Q X 0CP Q 1
Z
(a ) (b ) 图解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