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共45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 士地位,达到鼎盛。
宋朝发展
明朝 ?
三、经济的发展
1、农业
引进新的农作物品 种
马铃 薯 花 生
甘薯
玉米
向日 葵
番茄(西红柿)
辣椒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 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 心,所产的青花瓷畅
销海内外
明代青花扁壶 苏绣
3、商业
(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 京 (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472(件) 19
4﹪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 烂似泥----三句承题,两 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 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 通”“四史”是何等文章, 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清)徐大椿 发展造成严重
2、对我国的 思想 、 科技 、 文化 危害。
科举制的发展史
隋朝创立 唐朝完善 以隋炀帝开设进士科为标志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 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
这种烦恼是怎么解决的?
材料三:朱元璋的烦恼是什么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 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 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 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 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 无辅臣”。
他曾下令设置四辅官,以辅佐皇帝,但不 成功。后来,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 批阅文件,处理政务。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苏绣明代青花扁壶3商业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王家大院徽州民居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州民居红顶商人胡雪岩课堂小结厂卫特务机构废丞相权归六部八股取士取消行省设三司皇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中央皇权强化基础巩固ad1
锦衣卫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兼管对臣、民的监视、 侦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由皇帝直接指 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
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锦衣卫印
政治方面:
在地方:①废行省,设三司;②分封诸子为王 ,驻守各地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 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二、巩固统治的措施
1. 原因: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措施:
(1).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
(2)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
政治方面:
在地方,①废行省,设三司;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 各地
中央
布政使司 (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 (司法) 都指挥使司 (军务)
“三司”,是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 都指挥使司(掌军务)。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任命。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1368-1398年在位)
“东起朝鲜, 西据吐番。南 包安南,北距 大碛,东西一 万一千七百五 十里,南北一 万零九百四 里。” 南海的“千 里长沙,万里 石溏”尽入版 图。
明朝疆域图
换 位 思 考 :
国家初建,政局 不稳,人心浮动, 我当如何巩固统 治,加强君权呢?
朱元璋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 材料: • 元顺帝君臣大肆挥霍浪费,造成国库空虚。为了弥补 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于至正十年( 1350年)发行新纸币,造成货币迅速贬值。 • 同时,由于元朝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接连决口, 泛滥成灾。 • 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 河。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在工地上横遭监工鞭打, 克扣口粮。
政治方面:
在地方:①废行省,设三司;②分封诸子为王 ,驻守各地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 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军事方面:
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控制军权
皇帝直 接掌握 全国军 政大权
朱元璋的烦恼1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9.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 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该卷肯定涉及哪些内容
(D
)
B.时事评论
A.经济政策
C.诗词歌赋
织业中心( A ) A.苏州 C.南京
D.四书五经
10.明朝时,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哪座城市成为丝 B.广州 D.杭州
11.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 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 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 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 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宋濂的疑惑
•皇帝怎么会知道我的诗,是谁在监视我?
锦衣卫
目的:监视官民
•为什么有权力监视、侦查?
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 咸阳之郊----”
1、摧残人才,禁锢思想, 使应试者成为皇帝旨意的 顺从者
材料二
年代 世界主要 科技发明 中国
材料三
占百 分比
62﹪
71 ﹪ 57 ﹪
汉代 时期 隋唐 时期
宋元 时期
45(件)
45(件) 67(件)
28
32
38
明清 时期
• 思考: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
相权威胁皇权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 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皇明祖训》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 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 向皇帝负责。
皇帝
胡惟庸 我是最后一个丞相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丞相设立于什么朝代?
朱元璋的烦恼2 臣民有反叛的想法怎么办?
朕要微服私访,去看看本 朝最高级的考试------科举, 学子们是否都按照朕的旨 意学习、备考的。
想一想:如果你是明朝时期的考生,你会 怎样准备科举考试?
思想文化方面:
八股取士
命题特点: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结果:皇帝将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 收归中央
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 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lǐ )泉,他称这是 大明的祥瑞,并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朱元 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 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 缰绳,急的说不出话来。可是他始终指着 胡惟庸家的方向。朱元璋感到事情蹊跷, 调查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 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 当天即处死。 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余 年之久,诛杀了三万余人。 从此,相权被彻底剥夺,中国政治制 度进一步走向君主专制。
○ 性别:男 ○ 民族:汉 ○ 血型:?
○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
○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的选)
○ 职业:皇帝
○ 主要经历:
1328——1352年 放牛,做和尚,主要工作讨饭、撞钟 1352——1368年 造反(这个猛) 1368——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 阅读材料,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元朝末年的统治。
• 在这种统治之下,你认为会出现什么历史现象?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 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元末
明朝建立
政治腐败
璋队伍逐 渐强大
一、明朝的建立
2、建立时间: 1368年 3、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4、都城:应天府(南京)
王家大院
红顶商人胡雪岩
徽州民居
课堂小结
皇权强化
八股取士 知识分子 取消行省 设三司
地方
皇 帝
群臣 厂卫特务机构 人民 中 央
废丞相 权归六部
基础巩固
1.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2、明代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必须复习的内容( )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3、花生、土豆、等农作物是在哪个朝代被引进中国的(C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 清朝 4、明代时,盛产青花瓷并且畅销海内外的是( B ) A、苏州 B、景德镇 C、长安 D、北京
明朝行政示意图
六
部
吏 内
殿阁大学士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部 阁
设立内阁(明成祖时),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钱宰玩牌 有个很有名的故事。洪武年间,吏 部侍郎钱宰见朱元璋,朱元璋问他昨晚 干什么了,这官员说,和同僚玩牌,可 是丢了牌,结果不欢而散。结果朱元璋 拿出了一张牌,钱宰一看,正是丢了的 那张。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当时打牌的 那些哥们哪个是锦衣卫。很可能你手下 人就是锦衣卫,这都无法得知。
秦始皇
唐太宗
明太祖
独相
群相
废相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 特点是什么? 央与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 皇 帝
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丞
相
中 央 行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 中 书 政) 省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改制前 改制后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改制前 改制后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答题观点: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文体特点: 只能分为八个部分。
江 南 贡 院 科 举 考 场
举 子 看 榜 图
明朝科举的教科书
明代乡试试卷
夹带 明清时期,考生作弊手段以 夹带居多,这是为什么?
材料一、
积极影响:使考试更加规范化。 但是:
5.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 皇帝,应去( A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6.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7.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C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 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创设和废除分别是( D ) A.秦朝和明朝 B.汉朝和明朝 C.秦朝和清朝 D.唐朝和清朝
军事方面:
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控制军权
皇帝直 接掌握 全国军 政大权
其他方面: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厂卫)
思考讨论回答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 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地方和中央 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 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防 止了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 加强了皇权。
宋朝发展
明朝 ?
三、经济的发展
1、农业
引进新的农作物品 种
马铃 薯 花 生
甘薯
玉米
向日 葵
番茄(西红柿)
辣椒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 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 心,所产的青花瓷畅
销海内外
明代青花扁壶 苏绣
3、商业
(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 京 (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472(件) 19
4﹪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 烂似泥----三句承题,两 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 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 通”“四史”是何等文章, 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清)徐大椿 发展造成严重
2、对我国的 思想 、 科技 、 文化 危害。
科举制的发展史
隋朝创立 唐朝完善 以隋炀帝开设进士科为标志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 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
这种烦恼是怎么解决的?
材料三:朱元璋的烦恼是什么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 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 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 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 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 无辅臣”。
他曾下令设置四辅官,以辅佐皇帝,但不 成功。后来,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 批阅文件,处理政务。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苏绣明代青花扁壶3商业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王家大院徽州民居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州民居红顶商人胡雪岩课堂小结厂卫特务机构废丞相权归六部八股取士取消行省设三司皇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中央皇权强化基础巩固ad1
锦衣卫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兼管对臣、民的监视、 侦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由皇帝直接指 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
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锦衣卫印
政治方面:
在地方:①废行省,设三司;②分封诸子为王 ,驻守各地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 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二、巩固统治的措施
1. 原因: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措施:
(1).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
(2)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
政治方面:
在地方,①废行省,设三司;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 各地
中央
布政使司 (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 (司法) 都指挥使司 (军务)
“三司”,是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 都指挥使司(掌军务)。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任命。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1368-1398年在位)
“东起朝鲜, 西据吐番。南 包安南,北距 大碛,东西一 万一千七百五 十里,南北一 万零九百四 里。” 南海的“千 里长沙,万里 石溏”尽入版 图。
明朝疆域图
换 位 思 考 :
国家初建,政局 不稳,人心浮动, 我当如何巩固统 治,加强君权呢?
朱元璋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 材料: • 元顺帝君臣大肆挥霍浪费,造成国库空虚。为了弥补 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于至正十年( 1350年)发行新纸币,造成货币迅速贬值。 • 同时,由于元朝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接连决口, 泛滥成灾。 • 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 河。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在工地上横遭监工鞭打, 克扣口粮。
政治方面:
在地方:①废行省,设三司;②分封诸子为王 ,驻守各地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 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军事方面:
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控制军权
皇帝直 接掌握 全国军 政大权
朱元璋的烦恼1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9.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 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该卷肯定涉及哪些内容
(D
)
B.时事评论
A.经济政策
C.诗词歌赋
织业中心( A ) A.苏州 C.南京
D.四书五经
10.明朝时,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哪座城市成为丝 B.广州 D.杭州
11.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 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 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 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 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宋濂的疑惑
•皇帝怎么会知道我的诗,是谁在监视我?
锦衣卫
目的:监视官民
•为什么有权力监视、侦查?
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 咸阳之郊----”
1、摧残人才,禁锢思想, 使应试者成为皇帝旨意的 顺从者
材料二
年代 世界主要 科技发明 中国
材料三
占百 分比
62﹪
71 ﹪ 57 ﹪
汉代 时期 隋唐 时期
宋元 时期
45(件)
45(件) 67(件)
28
32
38
明清 时期
• 思考: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
相权威胁皇权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 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皇明祖训》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 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 向皇帝负责。
皇帝
胡惟庸 我是最后一个丞相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丞相设立于什么朝代?
朱元璋的烦恼2 臣民有反叛的想法怎么办?
朕要微服私访,去看看本 朝最高级的考试------科举, 学子们是否都按照朕的旨 意学习、备考的。
想一想:如果你是明朝时期的考生,你会 怎样准备科举考试?
思想文化方面:
八股取士
命题特点: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结果:皇帝将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 收归中央
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 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lǐ )泉,他称这是 大明的祥瑞,并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朱元 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 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 缰绳,急的说不出话来。可是他始终指着 胡惟庸家的方向。朱元璋感到事情蹊跷, 调查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 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 当天即处死。 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余 年之久,诛杀了三万余人。 从此,相权被彻底剥夺,中国政治制 度进一步走向君主专制。
○ 性别:男 ○ 民族:汉 ○ 血型:?
○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
○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的选)
○ 职业:皇帝
○ 主要经历:
1328——1352年 放牛,做和尚,主要工作讨饭、撞钟 1352——1368年 造反(这个猛) 1368——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 阅读材料,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元朝末年的统治。
• 在这种统治之下,你认为会出现什么历史现象?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 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元末
明朝建立
政治腐败
璋队伍逐 渐强大
一、明朝的建立
2、建立时间: 1368年 3、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4、都城:应天府(南京)
王家大院
红顶商人胡雪岩
徽州民居
课堂小结
皇权强化
八股取士 知识分子 取消行省 设三司
地方
皇 帝
群臣 厂卫特务机构 人民 中 央
废丞相 权归六部
基础巩固
1.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2、明代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必须复习的内容( )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3、花生、土豆、等农作物是在哪个朝代被引进中国的(C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 清朝 4、明代时,盛产青花瓷并且畅销海内外的是( B ) A、苏州 B、景德镇 C、长安 D、北京
明朝行政示意图
六
部
吏 内
殿阁大学士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部 阁
设立内阁(明成祖时),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钱宰玩牌 有个很有名的故事。洪武年间,吏 部侍郎钱宰见朱元璋,朱元璋问他昨晚 干什么了,这官员说,和同僚玩牌,可 是丢了牌,结果不欢而散。结果朱元璋 拿出了一张牌,钱宰一看,正是丢了的 那张。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当时打牌的 那些哥们哪个是锦衣卫。很可能你手下 人就是锦衣卫,这都无法得知。
秦始皇
唐太宗
明太祖
独相
群相
废相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 特点是什么? 央与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 皇 帝
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丞
相
中 央 行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 中 书 政) 省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改制前 改制后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改制前 改制后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答题观点: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文体特点: 只能分为八个部分。
江 南 贡 院 科 举 考 场
举 子 看 榜 图
明朝科举的教科书
明代乡试试卷
夹带 明清时期,考生作弊手段以 夹带居多,这是为什么?
材料一、
积极影响:使考试更加规范化。 但是:
5.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 皇帝,应去( A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6.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7.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C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 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创设和废除分别是( D ) A.秦朝和明朝 B.汉朝和明朝 C.秦朝和清朝 D.唐朝和清朝
军事方面:
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控制军权
皇帝直 接掌握 全国军 政大权
其他方面: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厂卫)
思考讨论回答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 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地方和中央 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 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防 止了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 加强了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