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阶段测试5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测试五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历史学者沈志华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每年数百个讨论的问题及做出的决议进行粗略统计发现,其中直接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最多时也没超过7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
这说明( )
A.亚洲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冷战”的焦点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开始生效
C.美苏争霸呈现出美攻苏守的基本态势
D.中国在苏联国际战略中地位不断提升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的焦点主要是在欧洲,故A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1950年2月,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与美攻苏守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了苏联对中国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在苏联国际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故D 项正确。
答案:D
2.1948年,某某军管会及公安人员进入美国驻某某“总领事馆”进行检查,并收缴无线电收发报机9台,后来公安机关证明,这里是当时美国在东北间谍网的一个指挥点,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新中国制定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48年某某军管会及公安人员收缴美国无线电收发报机9台,清除美国在东北间谍网,这是属于打击帝国主义势力的体现,“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C项正确;“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与材料无关,排除A;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与材料无关,排除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此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与材料无关,排除D。
所以选C。
答案:C
3.下面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据表
A.外交政策受意识形态的束缚
B.中苏结盟严重威胁西方国家
C.西方国家采取封锁包围政策
D.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不够壮大
解析:据材料提到,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据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两极格局冷战形势,外交政策受意识形态的束缚,故“客人”迟迟不来,故A项正确;中苏结盟不是严重威胁西方国家的因素,故B项排除。
西方国家采取封锁包围政策,也源于意识形态的束缚,故C项排除;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不够壮大,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
答案:A
4.一位军事院校的教员在讲述“隧道”一词时,因举了一个“纽约地铁”的例子,而受到上级严厉的批评,被指责为“崇美”,他被告知,应举“莫斯科地铁”的例子。
该事件可能发生于中国的( )
A.1895年~1898年B.1953年~1857年
C.1924年~1927年D.1966年~1976年
解析:从材料来看,“美国地铁”和“莫斯科地铁”的区别是代表着美国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和苏联所代表的社会主义的区别。
这名军官受到批评说明这个时期中苏关系良好,因此排除D项。
A、C两项时间段内,美苏还没有形成对抗,故排除。
满足条件的时间段只有B 项。
答案:B
5.1954年1月9日周恩来指出:“从朝鲜问题看到亚洲方面一些迫切的国际问题……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必须由各有关大国举行协商来加以审查和解决的阶段……中国认为,由即将在柏林召开的四国外长会议,导向有中华人民某某国参加的五大国会议,来促进迫切的国际问题的解决,将会有利于缓和国际紧X局势及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
”这说明中国( ) A.放弃“一边倒”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倡导“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主X协商解决国际问题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是否放弃“一边倒”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1953年中印代表会面时,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错误;1955年亚非会议时周恩来总理才倡导“求同存异”的方针,称为万隆精神,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从朝鲜问题看到亚洲方面一些迫切的国际问题……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必须由各有关大国举行协商来加以审查和解决的阶段”反映了主X大国举行协商解决,故D项正确。
答案:D
6.(2018·某某四中期末)“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
A.“一边倒”的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亚洲邻国”“周边国家”和“亚非国家”可知这一举措是为了同邻近国家积极发展友好关系而提出的,这正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故B项正确;A项主要针对社会主义国家,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C项出现于80年代,强调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背景不符合,故D项错误。
答案:B
7.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为某次会议的召开发了一封电文以示祝贺:“值此……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华人民某某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表示。
并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某某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做出贡献。
”这次会议应为(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解析:1955年召开万隆会议。
这是一次没有殖某某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并不包括“拉丁美洲”,故A项错误。
1954年,苏、美、英、法、中5国外长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国联大厦举行,称为日内瓦会议,是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外长会议,与题干所述无关,故B项错误。
1961年,笫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参与国家均是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独立民族国家,这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某某义,争取和
维护民族独立的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诞生,该项与题干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
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在20世纪70年代召开,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8.(2019·某某安平中学月考)在中菲问题上表示:中方愿继续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同菲律宾一道,共同推动中菲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与邻为善”的方针可以追溯到新中国初期的( )
A.“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解析: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目的是推进中国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故选C项;“一边倒”政策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排除A项;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总方针,排除B项;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新时期提出的,排除D项。
答案:C
9.(2018·某某某某市一中期中)《中华人民某某国对外关系文件集》写道:“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材料中“这些原则”指的是( )
A.“一边倒”原则B.改革开放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结盟原则
解析:根据材料中“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可知,材料中表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意义,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C
10.(2018·某某某某中学期中)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完全消失
解析:1950年中美关系并没有好转,此时美国奉行的是孤立和不承认的态度,故A项错误;中英关系从开始承认新中国,到互派代办,再到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演变都是从两国的利益和现实的需要出发,故B项正确;欧洲在这一时期主要是追随美国,孤立中国,故C 项错误;中英两国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依然存在,故D项错误。
答案:B
11.在1972年的《中美某某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X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这表明( )
A.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X
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D.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
解析:注意题干的材料出处是1972年的《中美某某公报》,材料强调的是反对霸权主义,特别是在亚洲——太平洋地区。
对题干的理解须结合《中美某某公报》发表的背景。
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因此,题干中的“任何一方大国”都是指向苏联,A项正确;C项“遏制日本”说法与史实不符;B项“放弃”的说法是错误的;D项“对等大国”说法错误。
答案:A
12.据《新快报》报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大熊猫、你好、茅台酒”的热潮。
在这一热潮中,横滨的中华街涌来了很多中外顾客。
引发这一“中国热”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与日本关系日益密切
解析:根据题干中“20世纪70年代中期”分析,材料反映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影响。
答案:C
13.下图漫画中“High Lob”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吊高球”,其反映的实质问题应该是( )
A.中国不想和日本打乒乓球
B.中美乒乓球赛在日本举行
C.美中关系改善日本不知情
D.日本是中美建交的大障碍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图片的分析能力。
由图片“周恩来、尼克松”可知,这讲的是1972年中国与美国关系改善,而日本不知情,所以答案选C。
A、B两项不符合图片,排除。
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C
14.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间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年份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国家
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69年~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在不断增加,说明中美关系缓和之后,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故①③符合题意;1969~1976年,中国处于“文革”时期,对我国的外交是有干扰的,②说法错误;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④错误。
所以排除B、C、D三项,选A。
答案:A
15.(2018·某某某某市高三质检)1977至1979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B.注重发展与欧洲国家的友好关系
C.营造改革开放良好外部环境
D.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解析:注意材料给出的时间:1977至1979年,这一时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孕育之年,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是为改革开放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所以C项正确;A项不是当时的主要目的;B项没有注意到“除传统友好国家外”;D项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答案:C
16.(2018·某某某某市一中期中)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
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重返联合国②中日邦交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参加“千年首脑会议”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②③④①
解析:①是在1971年;②是在1972年;③是在1955年;④是在2000年,故其时间顺序是③①②④。
故选A项。
答案:A
17.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视角经过了70年代浪漫化、80年代天使化、90年代妖魔化、21世纪的中国威胁论的变化。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媒体报道直接影响美国对华政策
B.意识形态分歧决定中美关系发展
C.美国媒体充当了对华政策的喉舌
D.美国政府一直对华采取敌视政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故A、B两项错误;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媒体充当了对华政策的喉舌,故C项正确;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C。
答案:C
18.(2018·某某宝昌一中期末)中国新时期外交思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思想有内在的一致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反对霸权主义②加强同亚非拉第三世界的合作③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④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④只符合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思想,不符合新时期“不结盟”的外交思想,故排除,选A项。
答案:A
19.(2019·某某寿光一中月考)80年代中期说:“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日趋缓和
B.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地区冲突日益减少
C.中国应该领导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新时期中国外交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解析:材料意在强调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是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和平的国际环境,D项正确;其他A、B、C三项都与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D
20.(2018·某某卷) 下表所示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略表),它反映了( )
③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④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由“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对其进出口的贸易数额都逐渐增加,故①符合题意;中国与中亚国家组建了某某合作组织,进出口额的增加体现出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充满活力,故③符合题意;题干中的进出口是属于贸易领域的,与金融合作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②;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
区的多边贸易有利于稳定自己区域内的经济秩序,但不能说稳定世界经济秩序,故排除④。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3道小题,共40分)
21.(10分)中华人民某某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从此,新中国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
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
——《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大事记
材料三:,宣布两国决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还从政治关系、经贸关系和科技关系、军事关系和国际关系等四个方面详细地规定了中俄两国应当积极采取的措施及步骤。
这种关系既不是结盟,也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落实到周边地区的中国外交政策。
并说明该政策产生时的国际形势。
(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对中国内政外交的积极影响。
(4分)
(3)材料三中的中俄“伙伴关系”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有什么不同?(2分)
(4)综合上述内容,概括指出新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方针。
(2分)
答案:(1)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某某取敌视政策。
(2)有利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推动中国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建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推动国家统一、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创造了有利条件。
(3)新中国成立初中苏是结盟关系,新时期明确宣布不结盟。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2.(10分)中华人民某某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从此,新中国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某某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某某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某某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持世界的持久和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1)新中国成立之初“首先是联合苏联”体现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新中国确立这一外交政策的国际背景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这对中国的外交有何积极影响?(2分)
(3)根据所学知识,举出新时期我国参与了哪些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要活动。
(4分)
(4)综合上述内容,概括指出新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方针。
(2分)
答案:(1)“一边倒”(或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某某取敌视政策)。
(2)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建交)。
影响:打破了外交僵局,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3)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创立某某合作组织;加强与欧盟、东盟等组织的合作与交
流等。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3.(20分)(2018·某某某某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共领导人曾谈道:“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以后,美国政策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减。
”“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某某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
材料二: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
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材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外交政策及其原因。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指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8分)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
(4分)
解析:(1)新中国成立初,实行“一边倒”,主要原因根据所学可从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两方面回答。
(2)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战线出现的变化有:外交获得重大突破,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出现外交突破的原因根据所学有: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3)根据材料三中的“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可知,其实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综合上述,回答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从各个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边倒”到1953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70年代改变外交策略导致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突破)可以想到坚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从一直贯彻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可以想到我们也坚持外交原则的坚定性。
答案:(1)政策:“一边倒”。
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与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
(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4)特点: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