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1、兵变前奏 2、总司令被逮——东北军和西北军控制了西安, 在临潼一个宾馆后山逮捕了穿着睡衣睡裤,身子 索索地在寒冷中哆嗦着的蒋介石。 3、蒋、张和共产党?(略读) 4、针锋相对?(略读) 5、友谊地久天长?(略读) 6、红色的天际——中国社会革命运动最后 终于会获得胜利
主要内容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1、路上的邂逅——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一个 红军战士,老李;绰号“礼拜堂”的贾河 忠,遇到了红军打了胜仗,带着俘虏回来。 2、保安的生活——蔡树藩(假肢)、陆定一 (飞机)、徐海东(假牙) 3、俄国的影响(略读) 4、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略读) 5、那个外国的智囊——德国顾问李德 6、别了,红色中国——对毛泽东的最后访问, 与国民党合作抗日的具体条件;离别保安的情景。
采访时间 1936年 西安事变前夕 读书笔记5
采访路线 采访对象 采访内容
北平-西安-保安-预旺-保安-西安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 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
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采访感想
不可征服的力量
读目录
浏览目录,说一说: 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
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
3、汉代青铜——介绍张学良
4、通过红色大门——从西安坐卡车往北,到达延安。 步行进步往苏区的山道,遇到贫民会主席刘龙火。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1.百家坪: 2.造反者:周恩来 3.贺龙二三事
——李长林介绍贺龙
第三篇:在保安
毛泽东: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林彪:悬赏两百万元的首级
第五篇:长征
第六篇:红星在西北——刘志丹
示例 读书笔记6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组织大罢工……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页第( )自然段
作者评论:造反者……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和感动……
分享交流
我喜欢的人物: 主要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作者评论: 我的感受:
示 人物:周恩来
读书笔记7
例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 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 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 斗争—长征。
红色经典阅读
一个特殊的年代
铜墙铁壁 新闻封锁
有这样一个人 推荐语1
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 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 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30卷胶卷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有这样一本书 推荐语2
中国 万千青年 走上革命之路 加拿大 白求恩 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红色 中国 解
谜
之旅
《红星》诞生:1936年6月,一位风华正茂富有正义感和冒险精神、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52页第2自然段
作者评论: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与感动。
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他毫不犹豫地背弃了 大官僚家庭,投身火热的学生运动,身陷牢狱; 他怀着坚定的革命决心,走到素无接触的工人阶 级当中,成功组织了大罢工!他在南方苏区,进 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抗 国民党的轰炸机、坦克装甲车!他身患重病,九 死一生,却从不承认失败,始终不屈不挠!始终 满怀信心!始终冷静谨慎!始终亲切温和!始终 愉快乐观!
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
1、红色窑工徐海东——家庭世世代代做窑工、 骑马失事碰掉了两颗门牙
2、中国的阶级斗争——国民党军队在鄂豫皖 苏区对老百姓所犯的罪行
3、四大马——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 步青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1、再谈马——红军前线骑兵 2、红小鬼——少年先锋队员。最喜欢 的是交通处处长李克农的通讯员小鬼 ——向季邦(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 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 军小鬼) 3、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4、关于朱德——朱德亲口对韦尔斯女士 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
彭德怀印象 为什么当红军:彭德怀
乐观、豁达、勇敢、率真、大公无私
关于朱德:朱德
个性谦逊,极端温和,对大 小事情都十分负责,喜欢跟 战士们打成一片。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
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
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这些故事
.
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
写下的。
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 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 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 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 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 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 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推荐语3
推荐语4
解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 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 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 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猜一猜 内容? 顺序?
作者 【美】埃德加·斯诺,新闻记者
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 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 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 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 地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向全世界客观公 正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 况。
关于红军
1.造反者
6.彭德怀印象
2.贺龙二三事
7.为什么当红军
3.红军旅伴
8.红色窑工徐海东
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 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 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 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 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 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 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一九三八年年中译本作者序》
4.苏维埃掌权人物
9.“红小鬼”
5.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10.关于朱德
造反者:周恩来
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 讲究实际经验,对人态度 温和。
选 读
选读书中报道人物事迹的任意章节
要求:速读, 疏理人物的主要经历, 标注 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摘录作者评论人物的关键词, 写下你的感受。
人 物:周恩来
本章还介绍了苏区壮大的原因、苏维埃 的政策、货币政策(林伯渠)、教育政 策(——人生五十始:徐特立)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保安 以西的甘肃边境)
1、同红色农民谈话 2、苏区工业 3、“他们唱的太多了”——介绍 工人的工作和精神状态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1、真正的红军 2、彭德怀 3、为什么当红军(彭德怀的童年到参加共产党 的经历) 4、游击战术(彭德怀介绍) 5、红军战士的生活(健康、有规律、有组织的 生活) 6、政治课(列宁室参观上政治课)
并在旧中国工作生活了八年的外国记者,数次去医院注射了天花、伤寒、鼠 疫等一连串预防针后,带上一封用隐色墨水所写给毛泽东的介绍信,外加 “两架照相机、24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本”,经宋庆龄和华北地下党的 帮助与安排,由北平秘密出发,开始了充满风险与传奇的陕北保安之行。 在红区安塞他惊喜地遇到“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却是第一个用温文尔雅的 英语和他对话交流的周恩来。他听从周为其细致设计的92天旅程安排,在陕 甘宁红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特别是他用“激将法”成功记录了毛主席 亲自口述自己的历史,又采访了彭德怀、徐海东等红军高级将领,详细记录 了长征中许许多多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四个月后,他依依不舍地 惜别红都保安,满载生动鲜活的第一手素材——十几个记录本和大量摄影图 片,凯旋而归。 这位英俊潇洒、第一个冒险访问陕北,并向世界全景式客观报道“红色中国” 真相与可歌可泣的长征故事的年轻人,就是中国人民最真挚的朋友、著名记 者和作家埃德加·斯诺;他的这部魅力四射的经典之作就是《红星照耀中国》
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 的一员!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特有的精神!
贺龙二三事:贺龙
一个大个子,像老虎一样强壮 有力。已年过百半,但仍很健 康,不知疲倦。对有钱人和地 主仇视。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苏维埃掌权人物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毛泽东
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军 事家和政治战略家,自尊心极强, 有当机立断的魄力。
的由来 第五篇 长征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1、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红军存在? 共产党是什么样的人?领导人是谁?苏维埃?农民支持吗? 兵力?
2、去西安的慢车——去西安之前,注射了很多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