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21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21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1
这部电影记录的是1976年7月28日的晚上,突然发生了一场7.8级大地震,爸爸为了救妈妈被脚手架压死了,就在妈妈抱着爸爸几乎崩溃的时候,妈妈惊讶地发现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还活着,但是他们被同时压在了一块水泥板底下,妈妈在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余地下伤心欲绝地说:“救弟弟”。

这时在水泥板下的姐姐方登听到这三个字后难过极了,也对求生彻底的失望了。

弟弟被救出来了,但是胳膊由于长时间的挤压被截肢了。

妈妈以为姐姐死了,便伤心的将姐姐放在了爸爸身边,怀着痛不欲生的心情的背着弟弟向到医疗区治疗走去。

谁知,一场瓢泼大雨将姐姐方登浇醒,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并被一对善良的解放军夫妇所收养。

三十二年来姐姐方登一直无法释怀母亲的当年做法,一直没有回唐山认母亲,因为当时妈妈选择救弟弟让姐姐方登觉得妈妈不爱她,只爱弟弟方达,所以她恨她母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震惊寰宇的大地震,在国外定居的姐姐只身赶往汶川参加了救援医疗队,在一次救援中她亲眼目睹了一个孩子妈妈为了不让救援人员被随时可能会倒塌的房屋压倒,同时能够挽救孩子奄奄一息的生命,忍痛决定锯断女儿压在石板下的一条腿。

随着那位女孩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声,唤醒了姐姐方登的沉埋已久的情感,理解了妈妈当时的抉择。

在吃晚饭时,姐姐方登偶然发现了也参与此次救援的弟弟方达,并和弟弟一起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当看她到母亲也被“救弟弟”这三个字忍受了32年的痛苦与折磨的时候,当她目睹母亲就当年自己的决
定给自己下跪认错的时候,当她听到这32年母亲如何无时无刻不想念折她的时候,姐姐方登忍不住流下悔恨的泪水。

我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看完过这部影片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感到思绪万千。

是啊,灾难面前,我们该如何防御?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到伤害?
爸爸妈妈平时总会把好吃的东西留到自己吃,我什么时候想过给他们买些什么?哪怕是洗洗脚捶捶背呢?
我有病时,妈妈爸爸夜以继日的陪着我,喂饭喂药。

当爸爸妈妈不舒服时,我是否会像他们照顾我那样照顾他们呢。

我会不会因一件小事记恨于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这个城市,我们会怎样?我们是否会逃过大自然魔抓呢?
不管怎样,我都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赐予了我生命,抚育我长大。

这部影片让我知道了人世间最可贵的是亲情,有了家人的爱以及人类的爱,才能与一切抗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2
最近看了很多电视台对冯小刚以及这部片子的专访,觉得冯小刚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了。

之前,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灾难片,很多地震的场景很恐怖,很血腥,不想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看了电影以后,才知道,很多说法都是没经历过的人自己臆测的。

经历了,才知道什么叫经历。

片中扮演母亲的徐帆说了一句话,堪称经典:没了,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影片中的姐姐方登因为母亲在突如其来的唐山大地震中说了一句无奈的话:救弟弟。

而对母亲产生了极大的仇恨。

当姐姐醒来时,她躺在尸体车上,旁边是她的爸爸。

从此姐姐不爱说话,被陈道明夫妇俩领养走,也一直保持着沉默。

这种沉默不是对过去记忆的失忆,而是一种仇恨和抵触。

直到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姐姐在救援中
偶遇弟弟,才最终选择去勇敢面对自己的亲生母亲。

而她哪里知道,32年了,母亲内心经历着何等的煎熬?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小人物,大背景,小故事。

片中,弟弟的奶奶要把残缺了胳膊的孙子带走,妈妈无奈只好同意,汽车缓缓离开了,妈妈绝望的看着车的背影和孩子的脸,突然,车停下来,车门打开,孩子下车,向妈妈跑来,徐帆近乎嚎叫的扑向孩子,那一刻,我开始流泪,任眼泪倾泻而下。

第二次泪流满面的时候,是片中汶川大地震的场面,我突然觉得自己又回到了2008年5月12号的晚上,四川巴中的那个酒店,整整一个晚上,我紧张的待在那里,看着电视里滚动的死亡人数,悲恸了一个晚上,眼泪流了一个晚上。

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更多折射的是人性的光辉,亲情和大爱在灾难面前瞬间碰撞,艰难的取舍,痛苦的抉择,更多的是母爱,父爱,血缘,亲情的伟大力量。

徐帆硬是把唐山人,汶川人内心里的悲苦和无奈演绎的生动和真实。

地震后,生活还要继续,祭奠、工作、上学、结婚、生子、退休......
结果的背后,那个过程才是最令人感动和敬佩的。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经历了,才知道什么叫经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3
一部由冯小刚导演创作的《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内容连贯。

前天,我在电视荧屏上无意中看到电影中某一场景的特写:一位母亲忍痛割爱,撕心裂肺地、眼睁睁地望着自己在地震中幸存的儿子,就这样被失去儿子的奶奶带走的,但是当孩子从车上停下来跑回跪在地板上的母亲的那一刹那间,我感受到什么是母爱!所以我在心理告诉自己,我已经当了母亲,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大片。

昨天:当我的爱人说和朋友一起去吃饭的时候,我很高兴,因为又可以吃大餐了,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品着餐桌上的美食时候,电视的
画面上再次呈现恐怖的场景,一场场洪水好像故意和人类过不去似的,从南至北,一个劲地袭击中国的大地。

此时我的心里又是一阵酸楚,想想自己孩子这享受人间美味,可是在灾难面前有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当我们吃完饭后,朋友说:“我们一起去散散步,看看我们闽江之夜景,这样的提议固然好,一路上我和朋友好像早已经商量好似的,一路上我们都在谈论《唐山大地震》。

结果朋友还是先看了这部电影,是她在慢慢告诉我里面的情节,说真的,一般我在看一部电视或者电影之前,真的不希望听别人讲故事情节,否则我可就没那么大的憧憬了!
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唐山大地震》,而且还还是第一次和自己的爱人走进人民大剧院的,这样的心情更是别有一番滋味,结婚5年来,这可是头一回浪漫,这其实也说明电影可以拉近夫妻之间的感情嘛,说得更明白些,电影也真的是可以让更多互相爱慕的人们走到一起的催化剂!剧情中当一家子很开心地各做各的事情时候,突然一阵狂轰烂倒,那个场景真的很震惊,那一刻我想到,珍惜眼前的幸福!当看到两个孩子就刚好被压在石板上的时候,我的心真的触动了,到底是救姐姐还是弟弟?母亲的回答是人们意料之中的,可是我们不难想象那个姐姐此时的心里真的是绝望了哦,本来昨晚母亲就因为只有一个西红柿而给了弟弟,自己没有的时候,一肚子的委屈,泪水湿透了自己的枕巾,那一刻在姐姐的心里也许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今天终于在母亲的那一句“救弟弟”的话上,她彻底地绝望了,好像她真的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似的,那一滴的眼泪真的让我看到了什么事绝望!此时我想起,我的小时候,父母从来就跟喜欢哥哥,所以当我看到这一场景的时候,我觉得天下的父母都是会先救弟弟的,这样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4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它为我们再次呈现了9年唐山那场可怕的大地震,描写了当时灾害的无情,人们的无助,亲人的难舍,以及痛苦的创伤。

淋漓尽致地表演让我们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笼罩的城市,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故事发生在一个“重男轻女”观念的七十年代,就在灾后救人的时候,这一观念还刻画在人物的语言、行动里。

当时的情景让那位母亲痛不欲生(她的孩子是龙凤胎),因为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石板下,而孩子只能救一个,这让那位母亲措手不及,手心手背都是肉,能有什么办法呀!最后,她选择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亲一直认为姐姐死了。

这让庆幸活下来的姐姐一直对她妈妈憎恨不已。

就这样,时间无声无息地过去了年,姐姐对妈妈的憎恨持续了年,妈妈对“死去”的姐姐的愧疚也维持了年,直到年后的一天他们相认之后,一切的误会与惭愧才终于解开了。

我看完电影后深受感触,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

惊讶的是仅仅秒就让唐山这个大城市沦陷成一片废墟,一片血迹斑斑的废墟,一片死亡人数高达二十四万人的废墟。

感动的是一位母亲,就因为救人时没有救她的女儿而惭愧,而伤心,而开始讨厌自己,这种情感竟持续了年。

年里,每年女儿的祭日,母亲都会向女儿忏悔,诉说心中的内疚,无论儿子如何劝说,母亲都仍然执着的为女儿祭奠,年坚持不懈。

这正是伟大的母爱啊!
有一句话说得好:天灾无情人有情。

大地震后的几天,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姐姐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了,他们辛辛苦苦地养育了姐姐十年,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视她为掌上明珠。

虽然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我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一点足以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同情心是无处不在的!从这对夫妇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亲情也好,友情也好,都足以证明大爱无疆,人间处处有真爱!
有人说,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复原。

所以生命很可贵,一定要珍惜不能让它浪费。

《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经典的话语: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是啊!真的没有了,玻璃撞碎了,谁又能重修与好呢?生命的破碎,谁又来替你平复呢?仅仅秒的时间,也许就是你一个转身、你一句话的时间,就可以让二十四万人丧失生命,从此永安于地下!人们却用了漫长的年的岁月,重建家园,重新抚平心灵的创伤!秒的毁灭,年的等待和重建!生命需要爱护!这两句话让
我这个影片观后者,铭记于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5
如果没那么长的夜,此刻怎会这么痛,二十三秒三十二年,让一生失眠,眼角有鱼尾的图案,时间压弯了躯干。

二十三秒三十二年。

月就没有圆被风吹乱的蜡烛,顶着火焰流泪哭当挖开记忆那一层土,就像经历没有麻醉的手术耳朵塞满了孤独,我听不见幸福……
——题记
1976年,在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

原本美满的家庭,却在7月28日凌晨出现了一个可怕的转折,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命运。

当城市笼罩在夜幕中,唐山发生了大地震。

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

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

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母亲得知女儿死而复生,内心的激动与感情的纠葛,包饺子的双手颤抖着,低垂的头和不敢正视女儿的眼神。

最后,母亲对当年自己的决定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下跪认错,此时的我再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不光是我,全场的人都泣不成声。

当我们在外面大吃大喝的时候,想过给家里的母亲带点回去么?我们有病时,父母请假抱着我们去医院跑上跑下,回到家,喂饭喂药。

当父母终于被病痛折磨,病倒于床榻时,我们是否会像当年他们照顾我们一样去照顾好他们。

还是为了业绩,把受病魔折磨的母亲独自留在家中。

你是否会因儿时的一件小事而记恨自己的父母至今呢?父母已经忘记了你成长过程中所有的过错,在他们的眼中,你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是他们的希望,但是不要因此而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你!
灾难的飓风过后,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

就好像这些光亮,是支
撑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日子”——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他们依然怀揣着梦想努力前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6
嶙峋的怪石夹杂着呼啸的北风坠入了山涧,无数鲜活的生命成为了过去。

余震接踵而至,毫不留情地制造了一幕幕残酷的景象。

唐山变为了血山,无数鲜血洗涤着溪旁的茵茵绿草,残阳如血,染红了同样鲜红的河流,那是对无数生命的无限哀思。

片中的母亲缓缓抬起头,满目苍夷的街道与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映入了她的眼帘,令她恍若隔世。

她回过头,在她旁边的是已目光涣散的丈夫,凄厉的呼唤在空旷的`山谷里格外响亮,不时传来的回音在一片血色中增添了几分悲壮。

曾经的天伦之乐变为了满腔的忧思。

膝下的两个儿女不知身在何处?
曾经的一幕幕在母亲心中流淌,然而此时她只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哀伤。

她涌动着情感的热血。

终于在救援人员和她的共同努力下,儿子被救出来了,女儿却依然生死未卜。

我想,她对丈夫、女儿的离去可以融合进一句“老天爷,你是个王八蛋”里。

后来她微笑着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你姐、你爸都在这儿,我不走”是否也暗暗隐藏着无限痛楚?是否她的坚强中,是痛并微笑着?
母亲,好一位伟大的人物,好一个伟大的名词!
我不禁暗暗钦佩起那个母亲,钦佩起那个名词。

如同氤氲雾气无法消散,母亲无时无刻的牵挂让我为之动容。

铅华洗尽后是母亲在山谷嚎哭的身影。

母亲如同一杯淡淡化在新泉间的香茗,用甘霖滋润了儿女的心田。

正如片中的母亲一样,爱并痛着,在无限的苦楚与思念中守望着永别的丈夫与天各一方的女儿。

或者,像片中的母亲一样始终如一地希冀着亲人地到来,一生伴莲子清如水,也未偿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在母亲的心中,应该有“天堂”。

“天堂”二字,其实也不妨理解为充满爱的心中圣地,理解为母亲的伟大之处与对爱的执著。

如同虔诚的麦加朝圣者一样,每个人都
充满敬意地向这人性的最光辉之处走去。

始终不忘记保持自己心底的那份圣洁,用最耐心的动作和最纯洁的思想呵护那件圣物或这片土壤是任何一位母亲应有的举动。

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它,它是人类最简单又最复杂的真理之一。

这片心灵的天堂、爱的天堂,孕育了无数光辉的生命,它是母亲执著与力量的源泉,给了母亲活下去的勇气。

它是人性的光辉,是真正的净土。

人生中若没有这片“天堂”,实在是乏味透了。

于是细细想来,母亲的力量好强大。

因为支撑她的是一个真正的“天堂”,纵使地晃天摇,又如何?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7
这是一部能让你体会生命的意义、体会最深的母爱的纪录片——《唐山大地震》,在这里,有爱,有希望,有宽恕,有感动……
蜻蜓迁徙,灾难就要上演。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道紫色的光环出现在宁静的唐山市上空,地震随之而来。

一家子,姐姐惊醒后趴在窗台上喊妈妈,墙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缝,母亲冲上去救孩子被父亲一把拉住,自己去了。

短短几十秒,唐山变成了一座废墟。

父亲被压死了,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面。

“只能救一个,只能救一个!”母亲选择了弟弟。

在另一边的姐姐哭了,因为她早就知道母亲会选择弟弟。

弟弟截取了一只胳膊,姐姐在几天后奇迹般醒了过来,却怎么也找不到妈妈,被军人收养了……
在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中,姐弟相遇。

姐姐宽恕了母亲,体会到最真挚的母爱!
父亲救了母亲,因为他知道:孩子是不能失去母亲的,以及他对母亲的爱。

父亲走了,舍得把母亲一个人和孩子扔在人间。

母爱是伟大的,但在姐姐面前,为何又消失了呢?可能母亲是想姐姐应该让着弟弟,所以先救弟弟。

也可能是母亲偏爱弟弟……但我最想相信的就是母亲只看到了弟弟,没看见姐姐,只听见弟弟说话,没听见姐姐说话。

以为姐姐生的希望不多了。

只有这种说法,对姐姐才公平一点点。

想到这儿,我早已泪如雨下……
弟弟有愧于姐姐,因为要是先救姐姐,弟弟有可能已经掩埋在废墟里了。

姐姐有愧于母亲,因为她发现母爱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让母亲苦苦的相信她死有32年了。

母亲有愧于父亲,因为当时要是母亲没被父亲拦住,就不会是父亲离开了……现在,他们都已经互相原谅了,这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
现在,想一想,我们的母亲对我们付出了多少爱:想起母亲为我准备的每一顿丰盛的饭菜;想起母亲为我洗的每一件衣服;想起母亲在我遇到挫折时那充满爱意、期待我站起来的眼神:还想起母亲在我生病时守在床头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我却总是说妈妈对别人比对我好、嫌她做的饭不和我的口味。

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
妈妈会用一生去爱我,我也会用一生去爱妈妈!
《唐山大地震》这部纪录片反映了在地震时、地震后的母爱以及亲情!提醒着天下的子女们:要照顾好你们的母亲,至少也要对得起她给你美好的童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8
对于《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期待已久。

22日晚间,走进了电影院。

事先早已备好纸巾,然而,当幕尾王菲的《心经》响起时,纸巾完好无损,只任眼泪自然流淌,两颊留下清晰印记。

默默地离开电影院,走在深夜的大街上,久久不能消散的,是电影带给我的震撼。

记忆
76年地震的特效还原,触动更多的,是对08年“汶川大地震”的伤痛记忆。

山崩地裂,房屋顷刻倒塌,生命转眼被无情吞噬,真情在危机中的释放……影片还原地震带来的视觉震动,不得不让我在那一刻,勾起亲历5.12的伤感与叹息。

记忆,是电影强加给我的一项符号,也是串联电影的一根主线。

女儿因为那忘不掉的回忆,记恨母亲三十二年;母亲因地震中对丈夫、女儿愧疚的印记,守望废墟三十二年。

亲情
电影所彰显的人文关怀,让我数次动容。

尤其是,剧中对“亲情”的刻画,让我增添了很多对父母、亲人的思念和愧疚。

剧中母亲抚养儿子所表现的坚毅,为完成自我救赎而坚守破房中的固执,触动我心灵的,是母爱的伟大;
养父在生活中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心,面对消失五年的女儿的牵挂以及留下的凄凉背影,折射出来的,是父爱的纯真;
养母临终前的嘱托,以及表现出来的坚韧,撞击我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亲情;
……
坚强
在电影中,无时无刻都表现出的,还有“坚强”。

母亲是坚强的,为完成对婆婆的承诺,为回馈对丈夫的感激,为省视对女儿的亏欠,用一生的担当,独自守望着心中的废墟;
养父是坚强的,支持女儿寻找亲人,默默忍受对女儿的思念与孤独;
儿子是坚强的,以残疾的身躯,始终想着为母亲分忧解难,开创着属于自己的事业;
女儿是坚强的,虽纠结于儿时的“忘不掉”,但始终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始终藏着感恩的心。

……
剧中的“他们”,都是坚强的。

或许,这部电影有一些不足,比如广告元素的植入等。

但是,他能带给我们对人文主义的重新追索、对亲情的思考、对生命的尊重等等,已经足够了,不应过于吹毛求疵。

看《唐山大地震》,得到的并不是“形式”,颤动的不只是身体,而是灵魂……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9
什么叫大片,所谓的大片不是找了多少明星大腕、不是有多少漂亮的脸蛋、不是你请了多少专家评点,更不是花多少钱宣传片,而是
你的故事能不能打动观众的心。

《唐山大地震》不仅是一部灾难片,它更像一首赞美诗。

经历过地震的阵痛,让我们对人生要了深刻的感悟,对情感有了生动的解读。

该片以《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为载体,用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诠释了人间的真爱,血浓于水亲情不仅是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忠贞的坚守。

对于自然灾难的发生我们是多么的弱小,然而在面对它的残酷时我们又是多么的顽强。

全民自发形成的自救组织在第一时间解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我们的党和人民子弟兵更是在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

通过两次地震我们的救援队伍不断地壮大,我们的救援水平也不断地提高,这不得不取决于我们的国家强大,和抗震救援精神的延续。

看完后有些片段总是历历在目,犹如一把尖刀深深刻在了心头。

在震前方达和方凳为了吃仅有的一个番茄,作为姐姐让给了弟弟。

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刹那,最为父母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孩子,为了孩子,父亲想到了妻子。

在这种抉择中都包涵这一份真情、一份爱、一份责任。

为了维系这份忠贞的爱情,为了弥补对女儿的歉意,为了儿子美好的未来,元妮坚守了32年。

正如她女儿所说:“一个女人有几个三十年”正如他儿子所说:“倒得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在母女相认的时候元妮为她女儿准备了洗好的西红柿仿佛时间一下有回归到地震前的那个晚上。

并说:“妈没骗你”。

作为母亲给女儿下跪是为了弥补对女儿的那份善意的歉意。

假如没有那次唐山大地震也不会有他们的骨肉分离,假如没有汶川地震也不会有他们母女相认。

其实历史不能有太多的假设,但是电影给我假设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所以现在的子女对父母还存在误解的化,要赶快纠正来弥补这份注定的情感,来感谢他们的生育之恩。

因为我们不想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因为我们这份亲情和历史一样,是不能假设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篇10
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其突破6亿元的票房向世人证明它无疑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