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诗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子的诗读书笔记
【篇一:读书笔记——《海子的诗》】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
读《海子的诗》书有感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
黎明能使我醒来”。
这是海子最让我喜欢的一句诗,取自《西藏》。
没有王位王冠,没有麦田的金黄,没有天蓝的大海,没有春暖花开,有的只是不知道什么颜色的天空和一块孤独的石头,站在那里会是
什么心情。
本该是感到渺小和苍茫的我却想象着西天取经回来的孙
悟空,蹲在筋斗云上,望着郁郁葱葱的花果山,脚下猴子猴孙们都
在五百年的岁月征途中模糊了它齐天大圣的样子,嬉笑地朝拜着,
只有它像仍然在女娲石中沉睡的一样,做着上天入地的梦。
孙悟空
是寂寞的,走完了西天,除尽了路上的妖魔鬼怪,脱下金箍后却找
不回齐天大圣的自由;海子也是寂寞的,它追寻的王位,追寻的大
统和以梦为马的心破碎在了铁轨之下。
所以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海子笔下的明天张扬了
太多对今天的绝望,每次读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会感到
悲伤,就会想起在破败的王宫里独坐的王,他的手抚摸着王冠的金黄,金黄却渲染不了天空,远方的大海,远方的春天,就像五行山
上的云朵,永远触碰不到。
当一个诗人对明天充满了希望,最终却
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他们的世界是不是就崩塌了。
海子写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是他看见炼狱路上的彼岸花向他
招手的时候,不是因为这首诗写得感到悲伤,而是为了诗人悲伤。
食指相信未来会像诗里写得那样美好,他猜对了结局,却没猜到自
己等不到那个结局。
而海子的结局,又是哪里呢?
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不知道那块石头是他自己还
是西藏那片圣地,但是海子的孤独就像是在青藏高原上的石头一样,终日望天,鹰隼的盘旋的风也扇不走他的坚毅。
海子却是羡慕这石
头的,因为这石头是青藏高原上的王,它拥有着整个天空,岁月在
这里消失了痕迹,黎明黑夜都只是永恒中的一瞬。
即使悲伤即使孤
独即使绝望,在西藏海子却找到了继续梦想的力量。
他在那里宣泄
着自己的悲伤,自己
的孤独,自己的绝望,然后充满着希望离开。
“湖畔一捆捆蜂箱/使我
显得凄凄迷人/青草开满鲜花/青海湖上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七
月不远》。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
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我吧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
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
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日记》。
《七月不远》和
《日记》分别是海子第一次和第二次去西藏的路上写的。
第一次的
孤独的天堂的马匹,是奔向梦想的马匹。
而第二次他想念的,是不
是那个曾经站在青藏高原上的自己,那个黑夜里唯一的王。
孤独寂寞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海子的孤独是构建在他的梦想之上的,他内心的空灵抒写着诗句,他的孤独是他的马匹。
他和所有以梦为
马的人一样在奔腾着。
海子从西藏离开的时候,带了两块石头回去,如今那两块石头安静
地躺在海子的老家,海子是在什么时候遗忘了它们,遗忘了坐满整
个天空的心情。
有那么多人被梦想压碎了,也有那么多人在说“十年了,我们做到了。
”抛开现实,如果梵高和海子住在一个村庄,会是
什么样子,阿尔的太阳会不会和向日葵一样灿烂,和星空一样美丽。
为何,那么孤独的你仍然追寻着,为何,那么希望的你,却离开了。
我想,无论是遇见什么,无论人生苦难到了什么境地,无论命运将
我们丢在哪个角落,我们的心中都应该有一块尚未崩坏的地方,它
就像青藏高原一样高远,那么久那么久地坐满天空,岁月翻遍,都
一样仰望的姿势,一样拥抱的姿势。
逝者的故事,再多的评论也是惘然了。
立春之后,等待了很久的阳光,睁开眼睛依然是模糊一片,抬头仰望雨天也没有彩虹出现。
走
在路上,青春会不会吹起我的长发牵引着我的梦,会不会有人在不
知不觉中记住了我的笑容。
永远都没有一个完美的世界,我们无法
选择,面对丑恶,创伤,死亡,事实上我们无法逃避,“风后面是风/
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永远是这样”海子在《四姐妹》
那样绝望地说着。
只是我知道阳光总有一天
会照进我的窗口,照在内心仍未崩坏的地方,那夜,会是星光满天。
【篇二:海子的诗读后感】
【篇三:海子的诗读后感】
读海子的诗
诗歌是贵重的,它是文学世界中的一方高地。
诗歌标志着人类思想
的高度和情感的深度,是诗人们的灵魂舞蹈,是诗人生命的一种非
常高蹈的呈现方式。
在诗歌中我们能看到诗人赤裸的思想,也就是
诗人的真诚、坦荡和生发于内心最深处、最隐秘处、最柔软处的那
些对存在的理解和言说。
我有时候以为诗人是神派到人间的使者,
他们始终与神保持亲密的通信,他们用内心的激情和沉静抒写大欢
乐和大痛苦,完成“在人间”这一庄严的使命。
“大欢乐”意味着浓重
的希望和期待,“大痛苦”则由孤寂甚至绝望引发。
极致的痛苦也许
会把人带到死亡那里去,海子的死就是以自己高贵的生命去证明和
烛照了生存的虚无。
读海子的诗,我看到一个生存于“美好而破碎的
世界”(《太平洋上的贾宝玉》)的诗人无可奈何而又决绝地驻扎于
现实的破碎之中,同时满心希冀地营建具有神性的美好的彼岸世界。
这也就是海子一生的热爱和痛惜,由此生成了那些纯粹的歌咏和一
种遥想式的倾诉。
《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有这样几句:“我想我已经够小心翼翼的∕我的脚趾正好十个∕我的手指正好十个∕我
生下来时哭几声∕我死去时别人又哭∕我不声不响的∕带来自己这个包袱∕
尽管我不喜欢自己∕但我还是悄悄打开”我注意到“包袱”和“打开”这一
个名词、一个动词,的确,海子的思想裸裎就是在一步步“打开”自
身负荷的那个沉甸甸的“包袱”,他因黑暗、荒芜、苦难、死亡而恐惧、忧郁、孤独、寂寞、绝望,又假借麦地、少女、粮食、草原、
果树、羊群、天堂而表达对神性踪迹的向往和寻觅。
读海子那些“用
尽了生命和世界”(《弥赛亚》)写就的诗篇,我突然深感自己内心
的羸弱和不堪一击。
海子“内心着火的废墟∕广阔的涌动”(《弥赛亚》),密集繁复、波涛潜涌、大开大合。
“诗的本职专在抒情。
”(郭沫若)海子以喷薄的激情,丰富的联想和飞翔的想象构筑了迷
人的内心经纬及常人难以企及的时空跨度。
他诗里太多的东西,我
根本连想也不敢想。
他说:“我的头颅变得比岩石还要寒冷”(《草
原之夜》);说“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
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春天,十个海子》);还说
“我背负天空∕我内部∕背负天空∕我内部着火的废墟∕越来越沉∕我只有沉
沦∕更深地陷落”(《弥赛亚》)??这些诗句读得我心疼!海子在
1988年2月28日晚写了一首诗——《夜色》,他说:“在夜色中∕我
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不管看到他的“受难”,还是“幸福”,似乎都在看他那绷得很紧的心弦,这仅有的一根结实的心弦似乎时时面临断裂,看得我很揪心。
我恨不得变成一件温暖的棉袄,让海子穿上,即使与他的冷暖生死
毫无关联。
我静静地陶醉于《活在珍贵的人间》、《大自然》、
《幸福的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树》;陶醉于“我爱这美丽的云∕水上有光
河水向前∕我一向言语滔滔我爱着美丽的云”(《九月的云》),以及“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新娘》)??在《幸福的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树》中,他说:“在劈开了我的秋天∕在劈开了我的骨头的秋天∕我爱你,花楸树”。
海子爱花楸树,不管他爱什么,他都要把自己劈开,把自己的骨头劈开,我想这就是“生命写作”、“极限写作”。
他是“骨髓诗人”。
作品是一个作家生命的全面显现,需要把作家的心血、脉动、生命写进去,海子以后,这样的作
家就太稀
少了,他们没有一生打磨一部伟大作品的骨气和追求,数量与质量
不衡,更严重的是,外在名利把写作吞噬掉了。
名利容易压垮独立
人格和自由意志,横流的物欲能把内心掏空,内心都空了,还能表
达什么,作品必然成了皮囊、空壳。
我的内心经受不起海子那样剧烈、巨大的振颤和动荡,发酵不出那些深沉的情怀。
我想,这就是
生命的质地吧,一个人的生命质地决定了他能带给外界什么,回馈
自己内心什么。
海子说:“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
在言语∕秋天深了,王在写诗??(《秋天》)他很自觉自身的状态,
持续关注生命意义,敬仰生命作为祭品这一形式。
“王在写诗”,而“正当那把人引向生活的高峰的东西刚刚显露出意义时,死
却在那里出现了。
这死者指的不是‘一般的死’,??而是‘巨大的死’,
是不可重复的个体所完成和做出的一项无法规避的特殊功业”。
(这
是德国的沃尔夫冈对里尔克的评价,这种评价也完全适用于海子。
)1989年3月26日,海子卧轨自杀,一个“自由而痛苦的声音归于静默”(西川语)。
海子说,他终生的目标是成就诗与真理合一的大诗。
真理是什么?我想,真理就是人性中那些最本源、最恒定、最伟大
的东西,比如爱、关怀和怜悯。
海子说:“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
将告诉每一个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冬天放火的囚徒∕
无疑非常需要温暖”——(《给卡夫卡——囚徒核树的双脚》),
“村庄里住着∕母亲和儿子∕儿子静静地长大∕母亲静静的注视”(《村庄》)??这些就是真理,就是海子一生重要的发现,它们有穿透时
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