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的文体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脊轩志》的文体学分析
作者:汤树枫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7年第12期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
这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
文章通过记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抒发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
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略,将生活琐事串为一个整体。
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
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此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一、课例综述
有许多成功课例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从公开出版的核心期刊筛选出的10篇文章(见表一),其中包括教学案例、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教学方案等,这样做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这篇文章的整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
在表二中,我已经对这十篇的教学内容大致作了统计和归纳。
1.极少有人关注被删除的段落。
在李蓉的《项脊轩志》教学设计“拓展延伸”中对此有论及,“读后思考:将作者对蜀清和诸葛亮的评价与本文内容联系起来,看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然而其答案提示是:从文中对母亲和亡妻的深沉怀念中不难看出作者对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
这未免有点过度解读。
2.“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借记物、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
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
但基本上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来切入文章的内里。
李蓉的《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和呼君的《项脊轩志》教学实录其实都是提到而已,不是切入。
3.现在许多老师已经不再把字词列入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特别是所谓的公开课和优质课,认为讲解字词是低端的教学。
其实字词这个教学点是要看情况而定的,不能一概看作是学生自学的事,如果教师把握准确的话,有一些是可以成为非常好教学点的。
4.虽然说结构往往是和内容交织在一起的,然而结构这条线也是比较独特的,从结构入手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
宁常勇《项脊轩志》教学案例是从最后一段结尾的妙处来讲结构的,也是点到为止。
李蓉的《项脊轩志》教学设计是结构和内容一起分析,主要是从承上启下的这个角度来看待“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5.绝大多数的教者都把《项脊轩志》的内容、情感和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把了解归有光以及他的文章风格和朗读、背诵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或丰富教学内容的手段。
毫无疑问,
这是符合这篇文章总体教学内容要求的,也是相对比较准确的,然而对文本的解读或许相对传统。
二、文体学分析
归有光的作品在朴实语言中蕴有深意,可谓词浅情长,意蕴丰厚,充满了无限张力。
这种内在的张力与作者丰富的内心深沉的思想与凝练的语言无以分开。
由此,我们解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或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习惯于传统的内容、结构、手法的分析与探讨,得到的阅读体验不免流于表面,而又常常苦于传统的艺术分析难以尽显其妙之所在。
文体学是一门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原则和方法的独立的语言分支学科。
它所研究的文体现象,任何一门学科也无法囊括。
李龙植在《文体学与语言实践》中说,“文体就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所产生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的总体。
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同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的完整体系。
文体学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些体系的科学。
它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表达思想,对选择和运用语言材料的原则进行研究的语言学的一独立分科。
”所以文体学可以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还可以是文艺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金哲等主编的《世界新学科总览》称之为“文艺风格学”。
文体学具有自己的独立性,是能够使语言获得强调和清晰的手段。
若以文体学分析的文本细读法作为鉴赏工具,我们就可以较好地解决作品欣赏中的部分遗憾。
1.语调的升降与情感的传递。
老舍先生说过:“一注意到字音的安排,也就必然涉及字眼儿的选择,字虽同义,而声音不同,我们就须选用那个音义俱美的。
”(《出口成章》)在口语交际中,语音语调具有明显的表意传情的功能。
书面表达虽然是供人“看”的,但这样的“默读”方式,也是具有“音响效果”的。
语音语调的文体功能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合理调配和运用语音语调的表现手段,挖掘语言的艺术魅力。
文章开篇第一句说: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这个“也”表达的是一个陈述语气,相对于全文来说,开篇是比较客观冷静的。
然后情感一直平稳推进,甚至在叙述过程中略带淡淡的喜悦。
到第二段说“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时候,情感也一直控制的那里没有释放。
到“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的“矣”的语气突然降下来,带点感叹。
降调分低降和高降,常常表现负面的情绪。
这里应为“高降”,体现作者悲从中来,不可遏抑的情态。
然而这并没有让作者由内而外地宣泄出来,悲哀藏于心中。
在触动悲痛之情后,作者对姊、母、大母有一个回忆。
在用语言描写母亲和大母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作者用了一个“乎”字。
娘用手指叩门问:“儿寒乎?欲食乎?”“乎”在这里表示一种疑问的语气,是一种高升的语调,体现出娘对孩子极度的关心,生怕孩子挨饿受冻,把一个母
亲的伟大的慈爱之心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而大母的这个“乎”的语气似乎带有疑问,但更多的是一种感慨和期待,甚至是抑制不住的一种喜悦。
然而对于归有光来说,老妪转述母亲的话语让他“泣下沾襟”,悲痛之情溢于言表,这更多是对逝去的母亲的一种思念和追忆;而大母的期待,让当时久试未中的作者有一种辜负嘱托,难以面对列祖列宗的负疚感,所以是“长号不自禁”,根本控制不住内在悲痛的情感。
到补叙妻子来归和归宁的部分,情感又起了一点微小的变化。
通过妻子转述家中小妹的话,用了一个“也”字。
这个“也”和开篇的平静客观的陈述语气不同,其实有点带疑问的低升的语调。
而这疑问之中有小妹天真可爱的情态体现出来,也是归有光夫妻生活和谐、甜蜜的一种呈现。
这个“也”浸润着作者甜蜜的回忆。
最后一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也”字不是一种简单的陈述语气,有一种低降的语调在里面,包含着无尽的回忆和忧伤。
“矣”的情感在之前的悲哀之中有所深化,继续向下低降:所有的往事,特别是和妻子相处的和谐、甜蜜以及丧妻之后的孤独、思念,所有的无尽的悲哀尽在这一声长叹之中。
2.表达的速度对情感的影响。
讲话的快慢可以影响表达的效果。
事情紧迫,心情激动、喜悦或烦躁的时候,讲话的速度相对快一些,节奏也紧凑一些;而犹豫、疑虑或心情忧郁沉重时,语速相对缓慢。
把握住语速,就能恰当地表达思想情感。
文章第一段颇多四字句。
从第2句开始(“室仅方丈”),四字句逐渐增多,到8、9句几乎全为四字句(“借书满架,偃仰啸歌……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同样是四字句,实际上节奏还是稍有不同的。
“室仅方丈”和“百年老屋,沉泥渗漉,雨泽下注。
”这里的四字句节奏稍显迟滞和缓慢,代表的是心情平缓或淡淡的忧愁。
而到“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后,节奏变得轻快起来,情感也变得明朗起来,因为室内有日影有明月,有歌有声,有静有动。
轻快舒朗的节奏烘托出项脊轩主人在内读书的“可喜”之情。
然而到第二段“然”字一转,句式变成长短不一的散句,固然因转入叙事有变句式的可能,但情感自“喜”到“悲”的转变才是语言由四字整句变化为长短句的内在因素。
其实在转入长短散句的交接点,有比较特殊的三字句出现:(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三字句的出现打乱了前面第一段舒缓轻快的节奏,似乎有把刀突然劈下来,斩断了前面的“可喜”之情,然后突然转向了它的反面——“可悲”。
作者对表达速度的控制,恰如其分地传递出其内在情感变化的过程。
这是四字句变三字句导致行文速度变化的非常典型的例文。
而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却反过来,用三字句变四字句来控制行文,从而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
《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二段,作者望见西山,“始指异之”之后,就“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
这里用三字句体现作者的紧张、激动、急迫的心理特征。
而登上高山之巅后,就变成四字句:“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
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这是作者主体与客观世界“万化冥合”前的一种平和、愉悦、轻灵的心理特征。
3.渐进与突降体现思想内容。
如果我们从语言排列的角度来看,表达速度的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和“渐进”、“突降”相呼应的。
在排列语言成分时,我们可以根据由浅入深、从小到大、从轻到重、由少至多、从低到高的原则选择恰当的词语,使语义层层递增,这从文体学的角度来说叫做“渐进”。
相反,如果按照由强到弱、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等格式排列语言成分,这叫“突降”。
在实际生活中以及在书面表达中,人们往往采用“渐进”的手法来增强语势,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项脊轩志》的第一段,从“旧阁子”、“百年老屋”,到“稍为修葺”、“亦遂增胜”,再到“珊珊可爱”,由浅入深,自暗至明,从破到新,不管在语义上还是感情色彩上都不断“渐进”,起到强化语势的作用;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作者主观情感的一种渲染。
这让我们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实际上是让这“百年老屋”增光添彩的根本原因,也让我们读者不知不觉被作者的乐观思想、喜悦的心情所感染。
而进入第二段却忽然形成一种“突降”。
我们如果将归有光的行文作一个言语逻辑排列的话,就会发现他营造了一种令人痛心、荒谬又自我嘲讽的生活氛围。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这样的语言排列不光是形式上的一种“突降”,人物心理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突降”,读者一定能体验到作者内心不断黯然不断下坠的过程。
至最后一段,作者将“渐进”和“突降”糅合在一起。
前面两句是“渐进”:“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作者在写这“多可悲”之后,妻来归,显然色调又明朗起来;妻经常伴我读书,愈见融洽;至归宁复述小妹的话语,夫妻之间甜美的生活简直令人羡慕。
然后下面三句却急转直下,形成“突降”:“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妻子的突然离世,让项脊轩变得破败不堪;作者也随即病倒,他复修葺的体力和精力都没有,甚至难以忍受孤独住在其中的悲情,而“多在外,不常居”。
4.项脊轩的称谓变异反映复杂思想情感。
在使用语言时,人们总是要根据言语交际中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成分表达思想。
这里就有一个灵活性、创造性使用语言的问题。
而文学家往往不断在语言的常规和变异转换之中来获得巧妙精彩的表达效果。
归有光在整篇文章中对项脊轩的称谓是在不断变化的。
开篇第1句就说,“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第2句称谓就变成“室”;第二段到第8句也还是“室”,到12句却变成了“轩”;第三
段称谓全部是“轩”;第四段(教材删除部分)第3句说是“败屋”;第五段把所有称谓全部集中了:第1句是“轩”,第2句有“阁子”,第3句是“室”,第4句全是“阁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异?是归有光写着好玩,还是为了避免行文的呆板?
都不是。
事实上,从这称谓的变异当中,我们可以发现,项脊轩其实本来就具有三种功能。
首先是阁子。
什么是阁子?有人将阁子解释为阁楼。
其实不准确。
因为第一段说“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可以修墙,应在平地之上;第二,文章几次提到“庭”(“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而庭阶寂寂”;“庭中通南北为一”),说明开门所见即是庭院;最重要的是第三段说:“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项脊轩的隔壁是厨房,厨房不会放到楼上去。
其实阁子就是一间用木板隔起来的小房间。
可以肯定,在归家家道兴隆的时候是不用来住人的。
而百年之后,归有光住在阁子里,其实反映的是当时家道生活的艰难。
古代说登堂入室,堂就是会客厅,“室”其实就是卧室。
改称“阁子”为“室”,说明归有光饮食起居读书都在那里,背后有一种亲人离心离德后的人情冷暖在里面。
“项脊轩”是归有光束发成童以后对这间阁子居室起的名,所以有一定的文化意蕴在里面,不光是认祖归宗,还寄托了归有光复兴家业重振门楣的历史使命感。
第三段第3句说“轩”不被焚灭,是有神灵护佑,实际上说的是对自己读书仕进的自我暗示。
在第四段突然用了一个“败屋”,可能是对自己久试不中的隐喻,但全段文意体现出的还是一种自我激励。
妻子“来归”之后,项脊轩用作书房的功能并没有改变,然而肯定不至于和妻子蜗居在此,“时至轩中”这个“时”就能够很明显体现出来,故“阁子”之名被屡屡提及。
然而妻子死后,又变成我的“(卧)室”;等我病倒之后,项脊轩既不是书房,也不是卧室,又回到它“阁子”的功能。
所以项脊轩称谓的变异背后有太多的生活、学习、情感的内容。
相对于传统的文本解读而言,以文体学为工具的文本细读,能让我们更充分地感受到文本的力度、深度以及给读者带来的非同寻常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归有光.周本淳校点.震川先生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秦白秀.文体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2版.
[3]李龙植.文体学与语言实践[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
[4]金哲,姚水抗,陈燮君.世界新学科总览[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5]老舍.出口成章[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柳宗元.柳宗元集[M].中华书局.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