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报告方法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
第一章
1、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教育科学研究通常指应用科学的方法,有系统、有目的、有方案地研究特定教育现象发生、开展、变化规律,以提醒教育本质,解决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2、教育研究的对象
教育研究的对象时教育问题
成为教育研究对象的教育问题一般具有以下根本特点:①问题性;②预见性;③未知性
3、教育研究的功能
⑴丰富教育理论;⑵描述教育事实;⑶解释教育现象;⑷预测开展趋势;⑸改良教育工作
4、教育研究的意义
⑴教育研究是教育实现自身变革的在要求;
⑵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行政决策的科学化的需要;
⑶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⑷教育研究有益于中小学教师工作驱力的激发;
⑸教育研究有助于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
第二章
1、教育研究的根本原那么
⑴客观性原那么;⑵创新性原那么;⑶理论联系实际原那么;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那么;
⑸伦理原那么
2、教育研究的根本程序
①选题;②查阅文献及初步调查了解;③制定研究工作方案;④搜集并整理资料;⑤分析研究;⑥撰写报告
3、教育研究问题的来源
⑴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⑵从过去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⑶从有关理论中演绎出研究问题;⑷从留有争议的问题中寻找研究问题;⑸从各级规划课题中选择问题
4、选题的原那么
①需要性原那么;②科学性原那么;③创新性原那么;④可行性原那么
5、教育研究假设的形成
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观察分析;第二个阶段是提出假设;第三个假设是表述
6、确定研究变量
⑴选择实验变量;⑵确定因变量;⑶区分无关变量;⑷定义研究变量
第三章
1、文献的定义
文献包含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和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所有资料,既包括如图书、报刊、学位论文、档案、科研报告等书面印刷品,也包括像文物、影片、录音录像带、幻灯片等实物形态的各种资料。

2、文献的类型
⑴根据文献容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零次文献〔如个人日记、教师日志、手稿、信件、笔记、自传,还有学校、团体、学会等撰写的文件〕、一次文献〔如专著、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档案资料〕、二次文献〔如检索性文献〕、三次文献〔动态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
⑵根据文献的来源,可分为图书类文献、期刊报纸类文献、论文集类文献等;
⑶根据文献的呈现形态,可分为印刷物类文献、影响类文献、电子类文献等。

3、检索方式
文献检索方式可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⑴手工检索:题名检索、作者检索、代码检索、分类检索、主题检索
⑵计算机检索:联机检索、网络检索〔搜索引擎、万维网、网络数据库〕
4、教育文献研究成果形式
主要是文献综述和研究论文两种
区别:①研究论文比拟简洁精炼,能突出表达一项研究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容,有创新的见解,形成某种新解释、新论点或新理论。

研究论文不包括同行一般都知道的容和一般的研究过程的表达,也不包括过多的具体资料;
②文献综述那么向读者介绍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趋势以及对这些方面的概括述评,文献综述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参考价值高。

5、教育文献综述的撰写〔主要容〕
一般都包含以下四局部: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
⑴前言,撰写的关键点是:研究的目的、综述的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等有关信息;
⑵主体,关键是是说明有关研究的历史开展、现状评述和未来趋势预测三方面的容,以及对这些研究的简单评述;
⑶总结,既要肯定前人为该领域打下的研究根底,同时要说清前人研究的缺乏,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最后还要提出自己的建议;
⑷参考文献,搜集资料要瞄准主流文献,参考文献的引用数目,期刊一般限定在20条之,最多不超过30条,年限上以近5—10年为宜
第四章
1、教育调查研究的定义
教育调查研究是指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利用问卷、访谈、测验或观察等技术,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方案、系统地搜集教育相关真实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展整理、分析与解释,正确地描述教育现象或探讨教育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2、教育调查研究的特点
①自然性;②间接性;③广泛性;④参考性
3、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
⑴按照调查围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⑵按照调查目的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开展调查
⑶按照调查手段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
⑷按照调查研究的目的分为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
4、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调查课题;②选择调查对象;③编制调查工具;④制定调查方案;⑤实施调查研究;
⑥整理分析资料;⑦撰写调查报告
5、问卷调查定义
问卷调查是调查研究的一种形式,是研究者用严格设计的问卷统一来收集研究对象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6、问卷调查研究的特点
①高效性;②客观性;③统一性;④广泛性;⑤定量性
7、问卷构造
一般包括题目、指导语、问题、完毕语四局部
8、问卷设计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主题和目的,查找相关调查资料;②设计调查维度,确定问卷构造;③确定问卷标题,编拟调查问题;④征求意见,修改问题;⑤预试问卷,试测检验;⑥调整修改,确定问卷
9、访谈调查的特点
①灵活性;②准确性;③客观性;④真实性;⑤深入性
10、访谈调查的类型
⑴以访谈员主控程度划分〔主要〕:构造性访谈、非构造性访谈、半构造式访谈
⑵以调查对象数量划分:个别访谈、集体访谈
⑶以访谈次数划分:一次性访谈、重复性访谈
⑷以人员接触情况划分:面对面访谈、访谈、网上访谈
11、访谈调查的过程
⑴访谈准备:制定访谈方案、准备访谈提纲、加强访谈员自身的访谈技能、访谈与修改访谈提纲;
⑵选择访谈对象;
⑶正式访谈:访谈前的预约、尽快接近被访者、建立融洽的访谈气氛、按方案进展访谈、认真做好访谈记录
12、访谈调查考前须知
⑴一个成功的访谈调查需要充足的准备和访谈设计;
⑵访谈员在访谈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亲切、尊重和平静的态度;
⑶访谈员要掌握发问的技术、提问的方式,也要选择恰当的用词与被访者交流;
⑷访谈员不能受被访者情绪的影响,不管被访者是否合作,被访者答复的问题是否在访谈员意料之中,访谈员都不能表示不满,更不能对被访者提出批评与指责
13、如何写访谈提纲
参考P125案例
14、测量调查的主要功能
①确立和检验假设功能;②预测、甄选功能;③诊断功能;④评价功能
15、测量量表定义
广义的测量量表是指所有用于测量的具有实施和计分标准或有指导语的工具;狭义的测量量表是指建立并使用群体常模的具有对照比拟指标的标准化测验。

16、测量量表的类型
①类别量表;②顺序量表;③等距量表;④等比量表
第五章
1、教育实验研究的定义
教育实验研究是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根据研究目的,有方案地、尽可能地控制无关变量,操控实验变量,观测与此相伴随的因变量的变化,用以提醒教育因果关系,深入认识教育规律的教育研究方法。

2、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功能与局限性
主要功能:⑴检验、修改和完善教育理论;⑵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教育实践寻求操作程序;⑶促进教育实践的改革与开展
局限性:⑴首先,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与真实的教育活动相差较远,高度控制的教育环境往往失真;⑵其次,由实验人员和实验过程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不容无视;⑶最后,教育实验中不可防止地存在样本缺乏和被试选样误差等问题,使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受到影响。

3、教育实验的根本类型
⑴按照研究目的与任务的不同,可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⑵按实验的控制程度,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⑶根据实验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⑷根据实验中所研究的实验变量数目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4、教育实验研究设计的效度
⑴在效度
影响实验在效度的因素主要来自被试、测量和实验程序、环境以及实验者本身
⑵外在效度
教育实验的外在效度主要受实验情境的人为性、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和测量工具的局限性的影响
5、实验变量的操控
操控实验变量需要对实验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即对事物概念或行事件、现象和方法等进展一种具体的界定,用可以直接感知。

度量的方法对实验变量加以说明,重点在于界定实验变量的外延,即实验变量的表现形式或对实验变量的操作过程,目的是为了使模糊不清或表达不明的条件具体化。

6、无关变量的控制
为什么:无关变量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需要加以控制,防止其干扰或污染实验效果的质量
控制的常用方法:消除法、平衡法、恒定法、随即法
第六章
1、教育观察的定义
教育观察室指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方案地对教育现象或行为进展系统的感知、记录、分析,从而获取第一手事实材料的科学研究方法。

2、教育观察的根本类型
⑴根据观察情境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自然情境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⑵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设备,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⑶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⑷根据观察容是否有统一设计、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可分为构造式观察和非构造式观察
3、课堂观察框架
LICC课堂观察的框架具体确定为“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
4、观察记录工具的开发
遵循的两个标准:效度标准和实用性标准
记录工具:表单式、划记式、编码式、流程式、综合式
5、课堂观察的实施程序
⑴课堂观察前的准备;⑵课堂现场观察;⑶课堂观察后的讨论
6、课堂观察的局限性
⑴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进展分析与诊断,而不善于对课堂事件做整体的、综合的、宏观的把握;
⑵它只能观察可视、可感的直观现象与行为,从现象理解本质,是一种归纳的方法;
⑶它只能选择一个或假设干个观察点或课堂行为进展细致而深入的观察研究,不能包容所有的行为或较多的观察点;
⑷它需要观察者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要求观察者能集中心智观察,及时、准确地收集相关信息,随时作出决定;
⑸它要求被观察者具有愿意承受他人观察并不受现场观察影响的特质;
⑹当观察点较多时,它需要一个合作共同体的参与
第七章
1、课例分析研究模式
⑴“自我反思式〞课例研究
⑵“多人同课〞课例研究
①多人同课同构:指不同教师对同一课有着一致的教学设计设想,只是某些地方存在差异,大家集体互评互议,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②多人同课同构:指不同教师对同一课有不同设想、不同的上课方法,大家在比拟中讨论学习,共同提高
⑶“名课研习〞或“名课解析〞课例研究
2、在学校层面上开展课例开发研究的步骤
⑴教研组选择研究主题,围绕教研主题选择授课容;
⑵教研组制定课例研究实施方案,包括研究目的、时间节点、试讲教师、具体措施等,约请专家、研究员参加,共同组成研究小组;
⑶首轮研究——原行为阶段观课,大体分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应会议〞三个步骤;
⑷第二轮研究——新设计阶段观课,仍分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应会议〞三个步骤;
⑸第三轮研究——新行为阶段,参照第二轮的步骤,上第三次研究课,进一步调整教学;
⑹课例研究总结。

教研组进展小结,对课例研究的全过程进展回忆、反思,明确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⑺撰写课例,分享成果。

由试讲教师执笔,教研组其他教师一道参与,认真撰写课例,包括导言、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及策略、反思等局部。

第八章
1、教育叙事研究的含义
三种观点:理论叙事观、实践叙事观和综合叙事观
⑴理论叙事观: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首先通过收集与挖掘具体教育活动、教育事件,然后对这些故事进展详实的描述,进而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切实感受进展合理解释的一种活动。

⑵实践叙事观:教育叙事首先是一种叙事或故事讲述,其次才是研究,不一定要提醒教育现象后面的教育规律,其根本目标是关注实践、注重实践和效劳于实践,教师通过教育叙事,
能提升自我反思能力以及教学和管理的专业水平。

⑶整合叙事观:教育叙事就是在教育领域运用教学活动中或课外生活中的实例,向别人讲述在事件中所得到的体会、感触等,从而到达教育自己和他人的目的。

2、教育叙事研究的容
⑴分享对所经历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的感受
⑵珍藏难忘的教育教学活动
⑶铭记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历
⑷探讨教师自我教育成长之路
3、教育叙事研究的形式
⑴记课的叙事研究;⑵记活动的叙事研究;⑶记人的叙事研究
4、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
①观察法;②访谈法;③记录法;④个案研究法;⑤扎根理论法
第九章
1、个案研究的含义
个案研究就是一种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机构运用多种手段进展较为长期的跟踪研究,弄清研究问题的现状、原因乃至如何进展干预的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目的〕
2、个案研究的特点
①研究对象的单一性;②研究过程的深入性;③研究手段的多样性
3、描述型个案研究常用设计方法
⑴临床法:临床观察、谈话、临床诊断
⑵个案追踪法:确定追踪研究的缘由、实施追踪研究、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提出改良个案的建议
⑶追因法:确定结果和研究的问题、假设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设置比拟对象、查阅有关资料进展比对、检验
第十一章
1、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根本形式
⑴教育研究报告: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教育调查研究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⑵教育研究学术论文
⑶专著
2、教育研究学术论文的根本构造
①题目;②署名;③摘要;④关键词;⑤前言;⑥主论;⑦结论;⑧引文或参考文献〔夹注、脚注、尾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