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本文引用自湘老牛《家长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来自网络) 孩子的成长不仅靠老师、学校,还要靠父母、靠家庭,但如今许多家
长对如何教育子女缺乏真正了解。
有些家长用老一套方法,对孩子的
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
有的家长
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要求去做,
“应当怎样怎样”,严峻挫伤了孩子的主动性,遏制了孩子的健康成
长。
那么家长怎样更好地和学校协作,教育好孩子呢?下面提几点建
议,供博友参考。
1,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家教往往存在“两极分化”。
要么爱得死去活来,要么严得不
近人情。
过份爱孩子的家长经常替孩子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不能学
着用自己的力气克服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为别人的关心理
所当然。
有的父母则以“爱”为理由,对孩子过份严峻,常常骂孩子,
甚至打孩子。
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听话,但慢慢失去自尊、自信,失去
勇于向上、百折不挠的劲头,失去敢于说真话的愿望。
抱负的家教应
当“爱有方,严有度”,父母要对孩子多说一些鼓舞的话,多与孩子
共享欢乐时间,多给孩子进展的空间,信任孩子肯定是最好的。
2,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中国家长对待孩子,常有一种“不放心”的心理,许多事情都
帮着孩子做。
从小帮着孩子穿衣服,从小让孩子跟大人睡,孩子上学,
帮着检查文具书本,不让孩子干家务活。
甚至长大了找工作、结婚,
家长都要大包大揽。
在这种包办中,孩子的奇怪心和想试试看的心理被抹杀,变得懒散、依靠、怕苦怕累、没有主见、不负责任。
孩子能做的事,要早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关键的选择,要让孩子自己去选,以便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念。
3,对多元智力的熟悉。
哈佛高校教授、心理学家Howard Gadner提出的人的多元智力理论等到人们普遍认可,这种理论认为,人至少存在着7种以上的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规律—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沟通智力等。
这些智力在不同人身上,错综冗杂地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使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因此,我们应当糊涂地熟悉到,智力是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我们推断一个人聪慧与否、胜利与否的标准也应当多种多样。
不要过早地对孩子下结论,教育孩子肯定要擅长发觉他的特长,予以挖掘发扬,最终就能做到每一个孩子都胜利。
4,错误与胜利同样重要。
大多数家长总认为“孩子犯错不好”,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错误和胜利一样不行避开,一样有意义。
孩子犯错误的过程,就是孩子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成长的过程。
孩子由于可怕犯错,什么也不敢尝试,当心翼翼、胆战心惊地成长,那才是最大的失败。
错误也是一种秀丽,也是一种胜利。
孩子有了错,家长肯定要安静对待,当它是一件好事,当它是孩子进步、成长的机会,切勿大惊小怪、横
加指责,更不能因可怕孩子犯错,而不给孩子尝试与实践的机会。
5,学会夸奖孩子。
大家如今都知道赏识教育,但夸孩子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取得抱负的效果。
首先,夸奖要公正合理,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
假如夸得不准,孩子就会产生疑问,起不到激励作用。
假如夸错了,孩子就会把错的当成对的,产生坏作用。
其次,夸奖要真实,只有真心、真情地夸,孩子才能主动回应。
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往往会感到是在骗他。
家长对孩子每一点进步赐予发自内心的夸奖,会使孩子受到真心和亲情的感染,树立“今后我要做得更好”的决心和信念。
三要夸奖准时,否则事过境迁,没有了当时的气氛,夸奖作用也会降低。
夸奖的形式许多:除真诚的语言外,还有欣赏的目光和微笑,亲切的拥抱,轻轻的摩挲,等等。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和举止,常常夸他的优点和进步,让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信任和鼓舞。
6,教孩子观赏别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独生子女经常是别人围着他转,他们很少考虑他人,更不懂观赏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给人际关系带来麻烦,对将来的事业不利。
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学会观赏别人,这样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好。
可常常请其他小伴侣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孩子观赏别人。
假如我们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能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肯定会特别优秀。
7,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我们的家长伴侣经常忽视培育孩子的自信、维护孩子的自尊。
比方,为孩子大包大揽,孩子没有机会去做事,自尊和自信就无从建立,做人的根本就不能确立。
我们应常常对孩子的思索和自我决策行为予以鼓舞。
我们在批判孩子的错误之前,首先要表扬他好的方面,这样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即使孩子做错了,仍要表扬他解决问题的行为,然后再解释他为什么错了,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念的培育。
许多批判可以变成对孩子提出问题,其效果也会比批判更有效。
8,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机。
教育孩子的时机有许多,如支配孩子做家务,到邻居家借东西,让他们自己买日用品,等等,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教育契机许多,关键在于“把握”。
孩子的生日、儿童节、新学期开头等是很好的契机,可以借此鼓舞孩子闯过难关,迈上一个新台阶。
孩子犯错、考试后、参与活动前等,也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好好地利用这些契机教育孩子,会取得平常难以取得的效果。
9,培育孩子超越自我、自我进展的力量。
现代社会是一个布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谁也不能靠着一点学问和本领,处处通吃、一辈子通吃,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收获一生的美好和胜利。
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必需让孩子具备一种永不满意、不断奋进的力量。
父母可以通过点点滴滴引导孩子正确地、理智地熟悉自我,客观公正分析,熟悉自己有哪
些特长,哪些劣势,进而发挥特长,克服缺乏,不断战胜自己。
孩子有了一些成果,就确定他们,并提出新的目标,激励他们不断进取。
久而久之,孩子就能不断自我超越。
10,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
当我们看到植物“开花”了,很自然地就要想到“结果”。
其实,从开花到结果是需要许多步骤的,教育也是如此。
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长缺少耐烦,不明白“过程”的必要和重要,对待孩子学习、犯错误等问题,表现得急躁,没耐烦。
忽视过程的教育,是一种虚荣和功利的表现,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回避这种心理!教育孩子,要懂得:责任心比虚荣心更重要!老实和勤奋是最终胜利的基石。
11,培育孩子的感恩之心。
是什么缘由使得许多如今的孩子丢失了最根本的感恩之心呢?答案:都是父母惹的`祸。
感恩之心是建立在对父母所付出的艰辛苦苦的认同的基础上的。
只有了解父母的辛苦的孩子,才会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也才会用感谢之心看待父母,并随时预备回报父母。
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相当多的家庭支付孩子学习生活的费用,已无须通过艰苦奋斗甚至挣扎才能获得,孩子经常感不到父母的艰辛。
沟通的缺失是孩子感恩之心丢失的重要外因。
相当多的孩子不了解父母工作中的辛苦、父母所承受的压力。
而父母为了让子女集中精力学习,也不愿让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压力和困难。
相当多的父母会这样教育孩子:你好好读书,家里的事情不要你操劳;你把书
读好了,就是对我们的最好报答。
父母给孩子从小就确立了“读好书”就是最好报答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孩子也自然就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
所以当他真的长大,到了应当懂事时,他照旧有如此价值观,尽管进了高校,他也照旧会提出各样要求,并盼望父母能无条件的满意。
培育孩子的感恩之心,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和困难,要常常引导他们从小就准时对父母作力所能及的回报。
“惯子如杀子”,你把好东西都给孩子吃,还是每次让孩子先给爷爷奶奶吃?你能让孩子明白孩子每天生存的保障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吗?我们不但要感恩亲人,还要感恩社会。
12.学会与学校、老师沟通,合作比埋怨好。
很多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关怀得就少了,只是间或通过孩子了解一下学校的状况和孩子的状况。
由于是间接了解,难免有些片面或不客观。
以至于和孩子,和学校,和老师之间发生一些误会,再实行不恰当的方式解决,最终适得其反。
埋怨孩子,埋怨学校、老师,都不行取。
当我们真诚地和老师专心沟通,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因此,家长应当学会理解孩子、理解学校,给孩子做好典范,敬重老师,和老师亲密联系。
懂教育的家长肯定会承当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
我们不行以把教育孩子这样的头等大事100%交给学校。
13.身体力行,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到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
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孩子仿照。
事实上,假如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布满慈爱、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也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
假如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布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甚至危害社会的人。
这些都是“薰陶”的力气。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家长教育孩子应身体力行。
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说是说做是做,一边要求孩子学会敬重,学会关怀,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这样的父母是难以教育好孩子的。
父母教育孩子时,要不段提高自身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要学习有关教育学问,参与培训,了解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公平、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最终,送家长几句话,以此共勉: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观赏;公正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引用湘老牛的家长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